有有無無都麻煩,勞勞碌碌幾時閑?
人生曲曲彎彎水,世事重重疊疊山。
古古今今多變故,貧貧富富有循環。
將將就就隨時過,苦苦甜甜命一般。
貪利求名滿世間,不如破衲道人閑。
籠雞有食湯鍋近;野鶴無糧天地寬。
富貴百年難保守;六道輪回易循環。
勸君早覺修行路,一失人身萬劫難。
一盞孤燈照夜台,上床脫了襪和鞋。
三魂七魄隨夢轉,未知天明來不來?
這歌謠若是往日,他倒也能叫聲好來,可今日著實沒這個心思,耳聽得四周百姓哈哈大笑的聲音,仿佛便是譏笑自己一般,短短幾裏路走下來,楊士奇比上了戰場還難受,好不容易走到了午門,這聲音才少了,被幾個番子嗬斥了幾聲,從馬車上趕了下來,丟了官職的感覺才越發的讓人難受起來,他抬眼看了一眼前方的正陽門,這道門走了四十多年,這麽多年來,他不是沒想到過有朝一日會離開,但怎麽也沒想到是這樣的方式離開,堂堂大明首輔竟被一群番子如喪家之犬一樣驅趕,這種屈辱之感深深的刺傷了這位老人的心,忍在心頭的淚水再也忍不住順著臉頰流了下來。
沿途也有不少官兒,隔著老遠看上一眼,今日的局麵他們並不便露麵,但昔日的情誼還在,當他們看到這位昔日運籌帷幄,權勢滔天的幹練之臣落得如此下場,少不了唏噓感慨一番。
一路出了正陽門,皇城的影子也就越來越弱了,一路圍觀的人也越來越少,那些遮遮掩掩的官兒更是不見了蹤影,直到這會兒他才將心頭的那份不舍給展現了出來,他不顧東廠番子的嗬斥,憤然跳下了馬車,這些番子雖說收到了王振的指示,一路上要好生看守,可誰都知道眼前的這個老人昔日是個什麽身份,倒也不敢明著胡來,況且都是官場中人,誰都明白這官場浮浮沉沉實在太過品嚐,今日你敗了失魂落魄的離開,未必就沒有明日的勝利,到那日他們這幫聽差的又能如何,還不是照樣當差,為了做好這份差事,他們早就學會了做人留一線,日後好想見,眼看著楊士奇掙脫跳下來,除了領頭嗬斥了幾句,其他番子倒也沒計較聲,任由他轉過身看著模糊不清的紫禁城。
也不知看了多久,才聽得楊士奇輕歎了聲,道:“這座城老夫看了四十年,進了四十年早就習慣了這裏的一切,陡然要離開還真舍不得,可不離開又能如何呢?”話兒說完,這位老人又回望了一下紫禁城的四周,這才吐了一口氣對一臉好奇的番子道:“走吧。”
一行人重新上了路,走了約莫半柱香的功夫,馬車才到了燈口大街上,這裏是大明最繁華的街道之一,一路上做買賣的吆喝聲一聲高過一聲,愣是喊出了平日裏在朝堂之上都不曾有過的喧鬧,這些人可沒什麽功夫去理會什麽朝廷大官丟了官職,在他們看來,朝廷的那些官兒除了小楊大人外,沒有一個好人,誰丟了官職也不冤枉,比起他們關注他們,還不如把這功夫留下來做點買賣更實在,眼看著楊士奇的馬車搖搖晃晃入了街道,幾個大膽的生意人大著膽子衝著一幹東廠番子大聲吆喝,換來難免是番子的一陣嗬斥。
那些買賣人倒也不惱,嘻嘻一笑,道:“軍爺息怒,可不是草民有意如此,看軍爺的樣子怕是要出京城吧,從這裏往前走可就算是離開了京城了,那可是正兒八經的官道,想要吃點什麽,喝點什麽可就難了,草民看你們走了這麽久,也累了,也餓了吧,不如進來吃飽喝足了才上路豈不是更好,咱們這裏雖不是驛站,可酒菜也是正兒八經的京城菜不是,價錢公道實惠……?”
楊士奇從昨晚就沒怎麽正經的吃東西,今日早朝又餓了一頓,如今走了小半日的路程,早就口幹舌燥肌腸轆轆,正想上前和這幫頭目商量就在燈口街上吃點東西再上路,剛想下車,卻見街上已站了幾個人,為首的一人一身得體的月白色的儒服,寬大的袖袍被他小心的束縛了起來,即便是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走來走去,也沾不得他半分,身後幾個清一色穿著鮮紅飛魚袍的錦衣衛,就那麽立在了哪兒,早上柔和的陽光落在了為首之人的身上,臉上,映得那張臉蛋越發英俊,那迷人的笑容越發的如沐春風。
一幹東廠的番子最是見不得錦衣衛,一看為首的官兒麵帶笑容,對馬車虎視眈眈,哪敢大意,為首的頭目立即按住腰間的樸刀走了過去,若是在尋常,看到了這等沒有官身的男子,任你是皇親國戚也好,讀書人也罷,碰上了少不了嗬斥一番,可眼前的局麵不同,眼前的這個男子,雖說沒有穿官袍,但氣度不凡,單說那一抹笑容就不讓人討厭,最最重要的是身後的幾個錦衣衛,雖說今時今日錦衣衛勢力不如洪武、永樂時,但也不是什麽人都能帶出來的,能讓幾個錦衣衛跟著的足以證明眼前的這個人的身份不一般了。出於謹慎,他並沒有做出太過的舉動,而是迎上去,拱手一揖問道:“敢問諸位這是……?”
為首的這男人不是別人,正是楊崢,自從知曉了早朝的一舉一動後,楊崢便帶著幾名錦衣衛來這兒候著了,算著時間楊士奇也該到了這會兒,所以才站在這街道的中間,聽得東廠番子頭目的詢問,他微微抖動了一下被他束縛的袍袖,那月白色的袖袍順著手腕展了開來,露出了楊崢的右手來,手裏攥在了一塊令牌,往那頭目跟前一遞,道:“本宮兵部尚書楊崢。”
“兵部尚書楊大人……?”那頭目楞了一下,他再不識人也是聽過楊崢的大名的,在王公公的眼裏,這位小楊大人簡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鑒賞,知軍事、善打仗,天下的事兒沒有不會的,沒有不知道,沒有他辦不成的,官兒雖不是一品,但其名望地位可不亞於當朝任何一個人,據說先帝曾親口答應過他,隻要他能從瓦刺活著回來,大明首輔的寶座便是他的,這事兒雖說人雲亦雲,但也絕不是空穴來風。隻是他沒想到大名鼎鼎的小楊大人會站在自己的麵前與自己說話。
那塊令牌那頭目倒也沒接過來,要說天下還有人是小楊大人的話,那就是眼前的這個人兒,風度翩翩,麵如冠玉,氣度非凡,哪怕是說話也如此的溫和,這樣的人兒不是小楊大人實在不應該了。
“不知楊大人攔住卑職有何公幹?”頭目語氣帶著幾分敬畏的道。
楊大人道:“小哥也知道我與楊大人的關係,如今他要離開京城了,我這個做弟弟請他吃一杯水酒總不為過吧?”
小楊大人與內閣的老楊大人是忘年之交,這事兒天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頭目自是知曉,隻是出來的時候王振已經暗中吩咐過他,要讓這老頭吃點苦頭,但凡路上有設宴款待的官兒一律不答應,這一路上走來,禮部的尚書胡瀅大人,工部的魏源魏大人,還有同為三楊之一的楊溥大人,那個不是攔著馬車要送信的,可他們答應了麽,沒有?那些高高在上的官兒除了吹胡子瞪眼睛外還能做什麽,本以為這一路上就這麽走下去,卻不想碰上了小楊大人,與前麵的那些官兒飛揚跋扈的嗬斥不同,小楊大人用的是一種商量的口吻在於他們說話,以他今時今日的身份、地位還真不好讓人拒絕。
見小頭目麵露猶豫之色,楊崢淡淡一笑,道:”小哥不必為難,本宮與王公公的交情也不淺,改日我同他說說,想來也不會怪罪小哥的,這有點銀子,權當我請諸位兄弟喝杯水酒了,你們走了這麽一段路,也累了不是,吃點酒菜算不上壞了規矩。”
那小頭目本就對楊崢頗有好感,此時又平白無故的這大一筆財喜,高興之餘便也忘記了王振的囑托,道:“既如此,那小人便依了小楊大人便是,隻是卑職有一句話兒還得告知大人?”
楊崢道:“小哥不必客氣,隻管說來便是?”
那頭目將銀子收回袖中,返回了身子,伸手在楊士奇的臉上指了指,對楊崢說道:“這老頭仗著首輔的身份說些大逆不道的話兒,已被太後和皇上罷免了官職,可太後老人家著實怕他怕得厲害,特讓卑職親自護送他返回江西祖籍,大人是個聰明人,太後說是護送用意則是監視,所以卑職可不希望出什麽亂子,回去沒法交差。”
楊崢道:“這是當然,本官也不想應這事兒得罪太後不是,小哥請放心,咱們隻是純粹的喝幾杯酒而言。”
小頭目道:“如此最好不過了。”
有了楊崢這一番運作,才有了六必居兩人這一番交談了,此時天色漸開,環繞在太陽四周的雲彩也漸漸不見了蹤影,火紅的陽光毫無保留的照射在燈口大街上,讓先前略顯陰涼的六必居多了幾分燥熱。
楊士奇喝了最後一杯酒湯,將目光從楊崢的臉上收了回來,有些意興闌珊的道:“哪能看清盛極必衰的道理老夫很欣慰,但凡事也有例外,王振依仗的是司禮監,司禮監與內閣不同,雖說這兩個衙門都是在洪武爺的時候由洪武爺親自設立了,可日後的走向卻大不相同,起初,內閣大學士隻具有顧問身份,皇帝為最終決定的權力,而大學士很少有參決的機會。到仁宗、宣宗時期,地位日益受尊崇。自此,內閣的權力日益增大,到今日內閣地位赫然為真正的宰相,亦可壓製六部。一直走的是參與政務的路子,而司禮監則不同,始置於明太祖洪武十七年。有提督、掌印、秉筆、隨堂等太監,掌督理皇城內一切禮儀、刑名及管理當差、聽事各役。素有“第一署”之稱.聽著權勢不小,可你我都知道,洪武爺鑒於漢唐太監之亂,對太監一直有所防備,所以在洪武並沒有太大的權力,而且受到限製,洪武二十八年出人意表的增加了禦前勘合,內使人等出門馬牌,賞賜筆墨書畫,催督光祿司供應筵宴等四項內容。其中前兩項職掌均屬機要工作,這當然增強了司禮監的地位。但總的說來,洪武二十八年調整後的司禮監,排列於內官監之後,仍然是宦官的一般衙門。在權勢上這條路走的並不長,算起來司禮監開始掌權也就是從宣德九年宣宗皇帝經常讓司禮監代帝批紅開始的,司禮監利用這一機會,不斷擴大自己的權力,才擁有了今日囂張的氣焰,但要說與內閣分庭抗禮,不是老夫說大話司禮監怕是還要一段路要走?老夫擔心的是你等不到王振盛極而衰的局麵,先帝一手打造的盛世江山,怕就要毀在了他的手中了。”
“隻怕未必吧,王振的性子你也看出來了,有野心,權力欲望強烈,如今他牢牢坐穩了司禮監秉筆太監的位置,借用東廠與小皇帝、孫太後的勝利,巧妙的將你趕出了內閣,經此一遭,整個文官集團聲勢必會大不如前了,而司禮監聲望順著王振掌權已是一日大過一日,接下來他會做什麽,用屁股想都知道,他司禮監能贏內閣,但並不能取代內閣,天下讀書人那麽多,三公六院可都是讀書人,你以為王振搬倒了一個你,就高枕無憂了那你也太小看王振了,此人野心之大,不再趙高之下,沒有一個聽話足以捍衛他的衙門,他如何能與外麵的這些讀書人抗衡?”楊崢漫不經心的道,模樣一如一個運籌帷幄的先生。
人生曲曲彎彎水,世事重重疊疊山。
古古今今多變故,貧貧富富有循環。
將將就就隨時過,苦苦甜甜命一般。
貪利求名滿世間,不如破衲道人閑。
籠雞有食湯鍋近;野鶴無糧天地寬。
富貴百年難保守;六道輪回易循環。
勸君早覺修行路,一失人身萬劫難。
一盞孤燈照夜台,上床脫了襪和鞋。
三魂七魄隨夢轉,未知天明來不來?
這歌謠若是往日,他倒也能叫聲好來,可今日著實沒這個心思,耳聽得四周百姓哈哈大笑的聲音,仿佛便是譏笑自己一般,短短幾裏路走下來,楊士奇比上了戰場還難受,好不容易走到了午門,這聲音才少了,被幾個番子嗬斥了幾聲,從馬車上趕了下來,丟了官職的感覺才越發的讓人難受起來,他抬眼看了一眼前方的正陽門,這道門走了四十多年,這麽多年來,他不是沒想到過有朝一日會離開,但怎麽也沒想到是這樣的方式離開,堂堂大明首輔竟被一群番子如喪家之犬一樣驅趕,這種屈辱之感深深的刺傷了這位老人的心,忍在心頭的淚水再也忍不住順著臉頰流了下來。
沿途也有不少官兒,隔著老遠看上一眼,今日的局麵他們並不便露麵,但昔日的情誼還在,當他們看到這位昔日運籌帷幄,權勢滔天的幹練之臣落得如此下場,少不了唏噓感慨一番。
一路出了正陽門,皇城的影子也就越來越弱了,一路圍觀的人也越來越少,那些遮遮掩掩的官兒更是不見了蹤影,直到這會兒他才將心頭的那份不舍給展現了出來,他不顧東廠番子的嗬斥,憤然跳下了馬車,這些番子雖說收到了王振的指示,一路上要好生看守,可誰都知道眼前的這個老人昔日是個什麽身份,倒也不敢明著胡來,況且都是官場中人,誰都明白這官場浮浮沉沉實在太過品嚐,今日你敗了失魂落魄的離開,未必就沒有明日的勝利,到那日他們這幫聽差的又能如何,還不是照樣當差,為了做好這份差事,他們早就學會了做人留一線,日後好想見,眼看著楊士奇掙脫跳下來,除了領頭嗬斥了幾句,其他番子倒也沒計較聲,任由他轉過身看著模糊不清的紫禁城。
也不知看了多久,才聽得楊士奇輕歎了聲,道:“這座城老夫看了四十年,進了四十年早就習慣了這裏的一切,陡然要離開還真舍不得,可不離開又能如何呢?”話兒說完,這位老人又回望了一下紫禁城的四周,這才吐了一口氣對一臉好奇的番子道:“走吧。”
一行人重新上了路,走了約莫半柱香的功夫,馬車才到了燈口大街上,這裏是大明最繁華的街道之一,一路上做買賣的吆喝聲一聲高過一聲,愣是喊出了平日裏在朝堂之上都不曾有過的喧鬧,這些人可沒什麽功夫去理會什麽朝廷大官丟了官職,在他們看來,朝廷的那些官兒除了小楊大人外,沒有一個好人,誰丟了官職也不冤枉,比起他們關注他們,還不如把這功夫留下來做點買賣更實在,眼看著楊士奇的馬車搖搖晃晃入了街道,幾個大膽的生意人大著膽子衝著一幹東廠番子大聲吆喝,換來難免是番子的一陣嗬斥。
那些買賣人倒也不惱,嘻嘻一笑,道:“軍爺息怒,可不是草民有意如此,看軍爺的樣子怕是要出京城吧,從這裏往前走可就算是離開了京城了,那可是正兒八經的官道,想要吃點什麽,喝點什麽可就難了,草民看你們走了這麽久,也累了,也餓了吧,不如進來吃飽喝足了才上路豈不是更好,咱們這裏雖不是驛站,可酒菜也是正兒八經的京城菜不是,價錢公道實惠……?”
楊士奇從昨晚就沒怎麽正經的吃東西,今日早朝又餓了一頓,如今走了小半日的路程,早就口幹舌燥肌腸轆轆,正想上前和這幫頭目商量就在燈口街上吃點東西再上路,剛想下車,卻見街上已站了幾個人,為首的一人一身得體的月白色的儒服,寬大的袖袍被他小心的束縛了起來,即便是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走來走去,也沾不得他半分,身後幾個清一色穿著鮮紅飛魚袍的錦衣衛,就那麽立在了哪兒,早上柔和的陽光落在了為首之人的身上,臉上,映得那張臉蛋越發英俊,那迷人的笑容越發的如沐春風。
一幹東廠的番子最是見不得錦衣衛,一看為首的官兒麵帶笑容,對馬車虎視眈眈,哪敢大意,為首的頭目立即按住腰間的樸刀走了過去,若是在尋常,看到了這等沒有官身的男子,任你是皇親國戚也好,讀書人也罷,碰上了少不了嗬斥一番,可眼前的局麵不同,眼前的這個男子,雖說沒有穿官袍,但氣度不凡,單說那一抹笑容就不讓人討厭,最最重要的是身後的幾個錦衣衛,雖說今時今日錦衣衛勢力不如洪武、永樂時,但也不是什麽人都能帶出來的,能讓幾個錦衣衛跟著的足以證明眼前的這個人的身份不一般了。出於謹慎,他並沒有做出太過的舉動,而是迎上去,拱手一揖問道:“敢問諸位這是……?”
為首的這男人不是別人,正是楊崢,自從知曉了早朝的一舉一動後,楊崢便帶著幾名錦衣衛來這兒候著了,算著時間楊士奇也該到了這會兒,所以才站在這街道的中間,聽得東廠番子頭目的詢問,他微微抖動了一下被他束縛的袍袖,那月白色的袖袍順著手腕展了開來,露出了楊崢的右手來,手裏攥在了一塊令牌,往那頭目跟前一遞,道:“本宮兵部尚書楊崢。”
“兵部尚書楊大人……?”那頭目楞了一下,他再不識人也是聽過楊崢的大名的,在王公公的眼裏,這位小楊大人簡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鑒賞,知軍事、善打仗,天下的事兒沒有不會的,沒有不知道,沒有他辦不成的,官兒雖不是一品,但其名望地位可不亞於當朝任何一個人,據說先帝曾親口答應過他,隻要他能從瓦刺活著回來,大明首輔的寶座便是他的,這事兒雖說人雲亦雲,但也絕不是空穴來風。隻是他沒想到大名鼎鼎的小楊大人會站在自己的麵前與自己說話。
那塊令牌那頭目倒也沒接過來,要說天下還有人是小楊大人的話,那就是眼前的這個人兒,風度翩翩,麵如冠玉,氣度非凡,哪怕是說話也如此的溫和,這樣的人兒不是小楊大人實在不應該了。
“不知楊大人攔住卑職有何公幹?”頭目語氣帶著幾分敬畏的道。
楊大人道:“小哥也知道我與楊大人的關係,如今他要離開京城了,我這個做弟弟請他吃一杯水酒總不為過吧?”
小楊大人與內閣的老楊大人是忘年之交,這事兒天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頭目自是知曉,隻是出來的時候王振已經暗中吩咐過他,要讓這老頭吃點苦頭,但凡路上有設宴款待的官兒一律不答應,這一路上走來,禮部的尚書胡瀅大人,工部的魏源魏大人,還有同為三楊之一的楊溥大人,那個不是攔著馬車要送信的,可他們答應了麽,沒有?那些高高在上的官兒除了吹胡子瞪眼睛外還能做什麽,本以為這一路上就這麽走下去,卻不想碰上了小楊大人,與前麵的那些官兒飛揚跋扈的嗬斥不同,小楊大人用的是一種商量的口吻在於他們說話,以他今時今日的身份、地位還真不好讓人拒絕。
見小頭目麵露猶豫之色,楊崢淡淡一笑,道:”小哥不必為難,本宮與王公公的交情也不淺,改日我同他說說,想來也不會怪罪小哥的,這有點銀子,權當我請諸位兄弟喝杯水酒了,你們走了這麽一段路,也累了不是,吃點酒菜算不上壞了規矩。”
那小頭目本就對楊崢頗有好感,此時又平白無故的這大一筆財喜,高興之餘便也忘記了王振的囑托,道:“既如此,那小人便依了小楊大人便是,隻是卑職有一句話兒還得告知大人?”
楊崢道:“小哥不必客氣,隻管說來便是?”
那頭目將銀子收回袖中,返回了身子,伸手在楊士奇的臉上指了指,對楊崢說道:“這老頭仗著首輔的身份說些大逆不道的話兒,已被太後和皇上罷免了官職,可太後老人家著實怕他怕得厲害,特讓卑職親自護送他返回江西祖籍,大人是個聰明人,太後說是護送用意則是監視,所以卑職可不希望出什麽亂子,回去沒法交差。”
楊崢道:“這是當然,本官也不想應這事兒得罪太後不是,小哥請放心,咱們隻是純粹的喝幾杯酒而言。”
小頭目道:“如此最好不過了。”
有了楊崢這一番運作,才有了六必居兩人這一番交談了,此時天色漸開,環繞在太陽四周的雲彩也漸漸不見了蹤影,火紅的陽光毫無保留的照射在燈口大街上,讓先前略顯陰涼的六必居多了幾分燥熱。
楊士奇喝了最後一杯酒湯,將目光從楊崢的臉上收了回來,有些意興闌珊的道:“哪能看清盛極必衰的道理老夫很欣慰,但凡事也有例外,王振依仗的是司禮監,司禮監與內閣不同,雖說這兩個衙門都是在洪武爺的時候由洪武爺親自設立了,可日後的走向卻大不相同,起初,內閣大學士隻具有顧問身份,皇帝為最終決定的權力,而大學士很少有參決的機會。到仁宗、宣宗時期,地位日益受尊崇。自此,內閣的權力日益增大,到今日內閣地位赫然為真正的宰相,亦可壓製六部。一直走的是參與政務的路子,而司禮監則不同,始置於明太祖洪武十七年。有提督、掌印、秉筆、隨堂等太監,掌督理皇城內一切禮儀、刑名及管理當差、聽事各役。素有“第一署”之稱.聽著權勢不小,可你我都知道,洪武爺鑒於漢唐太監之亂,對太監一直有所防備,所以在洪武並沒有太大的權力,而且受到限製,洪武二十八年出人意表的增加了禦前勘合,內使人等出門馬牌,賞賜筆墨書畫,催督光祿司供應筵宴等四項內容。其中前兩項職掌均屬機要工作,這當然增強了司禮監的地位。但總的說來,洪武二十八年調整後的司禮監,排列於內官監之後,仍然是宦官的一般衙門。在權勢上這條路走的並不長,算起來司禮監開始掌權也就是從宣德九年宣宗皇帝經常讓司禮監代帝批紅開始的,司禮監利用這一機會,不斷擴大自己的權力,才擁有了今日囂張的氣焰,但要說與內閣分庭抗禮,不是老夫說大話司禮監怕是還要一段路要走?老夫擔心的是你等不到王振盛極而衰的局麵,先帝一手打造的盛世江山,怕就要毀在了他的手中了。”
“隻怕未必吧,王振的性子你也看出來了,有野心,權力欲望強烈,如今他牢牢坐穩了司禮監秉筆太監的位置,借用東廠與小皇帝、孫太後的勝利,巧妙的將你趕出了內閣,經此一遭,整個文官集團聲勢必會大不如前了,而司禮監聲望順著王振掌權已是一日大過一日,接下來他會做什麽,用屁股想都知道,他司禮監能贏內閣,但並不能取代內閣,天下讀書人那麽多,三公六院可都是讀書人,你以為王振搬倒了一個你,就高枕無憂了那你也太小看王振了,此人野心之大,不再趙高之下,沒有一個聽話足以捍衛他的衙門,他如何能與外麵的這些讀書人抗衡?”楊崢漫不經心的道,模樣一如一個運籌帷幄的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