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這件事,王振也漸漸的發現外麵的那些文官並非那麽可怕,也並非那麽團結,隻要拿捏得好給出適當的權勢,看似鐵板一塊的文官集團其實是外強中幹罷了。就在今日早朝剛下,來府上套近乎,送禮物的,表忠心的官兒可不在少數,從七品到三品大有人在,這些不要臉的官兒似乎忘記了就在方才他們還在聲色俱厲的大罵自己,那樣子恨不得吃了自己才好,這才一早上的功夫,不過是權勢上一貶一升而已,這幫讀了半輩子聖人之言的讀書人竟會如此不顧禮義廉恥來巴結自己,可見這權勢二字比起什麽聖人的道理,自家的臉麵,文人的風骨要高明了許多,這讓他不由得想起了昨日從某書上看到了一句話,富不敵權焉,窮以權貴焉;無欲不得,無心難獲,無術弗成;攜為上,功次之;揣為上,事次之;權乃人授,授為大焉;爭權;權乃利也,不爭弗占;權乃主也,不取弗安;權乃恃也,不依弗久;愚不與智爭也,弱不與強鬥也,長不與少絕也;明爭為下,暗爭為上;進球為下,退求為上;用權;權惟用,不為大也;權為實,不為名也。權為恒,不為時也。君子謀公,小人謀私,威源於明也,信源於誠也,功源於和也。這話兒並不是什麽難懂的話兒,他初讀覺得新鮮,可細細品味一番後就豁然開朗了,天下的事情但凡涉到了一個“權“字,從來都不是平靜的,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說到底還是一個權字,今日早朝剛過,權勢上自己升而楊士奇貶,容不得外麵那些文官顧忌臉麵便來府上謀求關係了,從內心上來看,他們並非真心依附於我,而是依附的是自己手中的權勢罷了,一旦他日自己沒了這些權勢,這幫讀書人隻怕跑得更快,罵得更凶,做得更絕了。想明白了這一點,王振神色變得凝重了起來,為了今日他謀劃了將近二十年,隱忍了二十年,甚至為了這一切,他自絕了祖宗,自絕了家人入了皇宮從一個小太監做起,一步一步爬山了權利的巔峰,與權利而言,他太明白這兩個字的重要,今日楊士奇的下場讓他更明白,丟了什麽也不能丟權勢,在這片皇宮大內,沒有什麽比權勢更能讓人感到安全的。
比起王公公的自鳴得意,楊大人心情或多或少有些惆悵,楊士奇臨走時的背影讓他怎麽也高興不起來,按照他的本意是想要去一趟兵部,眼下的局麵與朝廷而言震動太大,內閣單靠一個楊溥是如能如何撐不起首輔的重任,況且楊士奇臨走時的交代,讓他或多或少有些觸動,大明的江山經過宣德十年群臣的努力才有了今日的局麵,可謂是來之不易,這裏麵固然有宣宗皇帝的勵精圖治,何嚐沒有他與楊士奇等人的一幹努力,舌戰群儒開海禁、下西洋、罷免朝貢、興盛市舶司,整頓江南、設置商業稅,一國兩製定安南、互市定瓦刺,哪一件大事不是他親力親為,以性命換來的,好不容易讓這片喜愛的江山一日一日拜托了積貧積弱的困境,走上了一片欣欣向榮的局麵,那能這麽輕易的讓一個太監給毀掉了,身為一個二十一世紀的現代人,他很明白,在曆史洪流中,自己眼前的這一切就是他足以改變的一切,這個最有風骨,最有鮮活力、最值得讚揚的大明王朝是最值得他去做些什麽,縱然不能改變曆史的走向,哪怕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讓輝煌長久一些也好,也不枉這十餘年來大明上下群臣一心攜手打造了這片繁華的世界,倘若這一切就此毀在一個太監的手裏,不甘的怕不隻是他了,落寞而去的楊士奇、死去的宣宗皇帝,還有那些奮戰沙場的將士,滿心歡喜的百姓,一日好過一日的商賈,哪一個又甘心呢?為了這份不甘,他也得做點什麽,可在這個一切看權勢的大明朝,想要做事就得有權,而內閣大學士毫無疑問
是最佳的選擇,唯有位極人臣才有改變這一切的可能。思索到了這裏,楊崢才抬頭看了看天空,剛剛還豔陽高照的天空竟一下子黑了下來,偶爾冷風吹來,竟讓人感到絲絲的寒意,讓人忍不住縮了縮了脖子,四周的百姓似也怕了這股寒風,早上還熱鬧非但的京城,竟在這會兒變得冷清了下來,街道也一下子變得寬敞起來,車夫本就對街道太過擁擠感到不滿,如今好不容易碰上了街道寬敞,好不歡喜,囑托了一句楊崢放下了簾布,便揚起了手中的馬鞭吆喝了一聲,從空中重重落了下來,聽得啪啪啪幾聲巨響,馬鞭重重落在了兩匹駿馬的屁股上,駿馬吃疼嘶鳴了兩聲,邁開了蹄子一路飛奔而去,帶起的塵土足足有半丈高,引得路旁小商小販沒少指著馬車操著京片子稀裏嘩啦的一陣臭罵。
回到棋盤胡同已是黃昏了,來不及喝口茶湯,門前就傳來一陣腳步聲,徐朗與多日不見的高航一左一右撥開珠簾走了進來,見了他先是拱手做了一緝,跟著徐朗鬆了一口氣,玩笑的道:“我還以為大人這一送便一去不複返呢?”
楊崢苦笑了聲道:”我又不是黃鶴,還能一去不複返,我隻是去送人,再不濟也是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而已,再說了,我就是想走,楊大人也會讓啊,你當他這一番折騰所為何來,還不是為了我,三楊共事多年,為何獨自留下楊溥,當真是天下沒人了麽,我與楊大哥從洪熙元年相交與西湖湖畔算是今日也有十三年了,若還不能看懂他的心思,那也未免太對不起楊大哥了。”
“大人能說出這一番話,在下便放心了。”徐朗吸了一口氣道:“不怕大人笑話,方才我與高千戶談天,我說大人此去無非是兩個結果,一是看淡了官場的爾虞我詐,從此心灰意冷就此離去,做一個寄情山水的文人墨客,二是,大人從此知曉自己肩上的重擔,不忍舍棄先帝的恩情,學那勾踐臥薪嚐膽重振朝廷了,如今看來大人是選擇了後者,如此可謂是大明之幸,天下黎民之幸了。”
楊崢伸手從桌上拿起了一杯涼茶,一股腦的喝了幹淨,才衝著徐朗翻了個白眼,道:“我是如此不堪一擊麽?”
徐朗哈哈大笑,道:“我等便是知道大人心堅如鐵才在這兒等候,否則也用不著來了。”
楊崢瞪了他一眼道:“怎麽著,我若是真有歸隱之意,你今日就不來了?你我相知多年,不會這點交情都沒有吧?”
徐朗歎了聲,道:“不瞞大人,若非你我相交多年,我是真想走了。”
楊崢見徐朗語氣蕭索,知他說的是真話,微微感到有些驚訝,道:“這是為何?”
徐朗道:“沒什麽為什麽,天下事哪有那麽多的為什麽,我這是感覺累了,再者,朝廷的局麵你也看見了,倘若大人都心意闌珊,我等留著還有何用,眼看著王振為所欲為,大明一日不如一日,還不如躲進深山老林來個眼不見為淨為好。”
楊崢心頭湧出譏諷感動,徐朗的這一番話兒雖說得不好聽,可也是大實話,誰又能忍心讓如此大好的局麵任由一個太監為所欲為呢,那還不如殺了自己算了,可自己又下不去這個手,躲進深山老林無疑是最佳的選擇,既看不到也聽不到,來個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了。
看著徐朗熱切的眼神,楊崢心頭湧出幾分愧疚來,自從瓦刺回來,徐朗一直勸他積極進取,隻是他顧忌太多才一直沒答應,加上自己是否有這個扭轉乾坤的本事他還心存疑惑,所以這三年來,他名義上掛著兵部尚書的頭銜,除了偶爾過問一下邊防防禦外,就是兵工廠的那些火器改進的事兒外,三年來幾乎不過問朝政,可以說他是大明三年來最低調,也是最清閑的兵部尚書了,換做一般的幕僚,主公如此不求上進,早就開溜了,可徐朗一直沒走,非但沒走還幫著處處留意朝廷大局,可以說這三年來,他還能算是個人物,除了楊士奇處處栽培外,剩下的就是徐朗在幫襯著維持了,如今看著眼前的這個滿頭白發的老人,心頭的愧疚自是不言而喻了,感慨的道:“三年來讓軍師失望了?”
徐朗搖了搖頭道:“我知曉大人是個有擔當的人,絕不會輕易的就丟下身上的擔子,卑職深信大人有朝一日絕會走上朝堂,為先帝,為天下蒼生擔負起肩膀上的擔子的,所以卑職並沒有感到失望。”
楊崢感慨了一聲,道:“不瞞軍師,我也是在看到楊大哥臨走時的背影才下定了決心的,我輩做官,做的不就是先帝的恩情,黎明百姓的安康麽,老天爺既給了我這個機會,我就該有所作為才是,而不是任由一幫太監毀壞了這一切,論治國我自是及不上三楊,可延續三楊打造的盛世局麵,我自問還能盡綿薄之力的,所以我決定將這副擔子給挑了。”說到這兒,又輕輕歎了聲,道:“往日總想著等朝廷安穩了好抽身而去,還諸位一個自由之身,如今看來是不可能了,天下的事兒說到底還是一個民字,這事兒說大大破了天,說不大到也不大,無非是讓耕者有其田,朝廷有其稅罷了,可就這樣一件事,我也未必做得好,所能依的唯有軍師了,說起來累及軍師不得自由楊某愧對軍師了。”
徐朗道:“大人說哪裏話,這些年若非有大人,卑職的這一身才學未必用得上,學有所用才是我輩讀書人最向往的生活,卑職跟著大人這些年來才真正明白自己這一身所學也是有用的,所以大人快別說什麽愧疚了。”
楊崢也不含糊,嗯了聲道:“軍師能這麽想,我就放心了,日後還請軍師多多操勞才是。”
徐朗道:“這是自然,我今年才剛過四十歲,總不能這麽早就混吃等死吧,有事做總好無所事事的好。”
兩人就這麽彼此站著說了一會兒話,徐朗見楊崢主意已定,心安了不少,但為人謀劃的性子又讓他迫不及待的操心起來,拉著楊崢的衣袖問道:“自今日的早朝一過,王振可謂是風頭正緊,誰也沒想到堂堂大明首輔竟被一個太監給拉下了水,這種反差讓人感到意外不說,更讓人感到可恨的是外麵的那些官兒竟不顧楊大人尚未走出京城便巴結王振去了,讀書人的那點骨氣全被這幫人給丟了。”
對此楊崢並不感到意外,朝堂之爭從來都是如此,權力的得到與失去總有人會去依附,倘若今日敗的是王振,局麵同樣如此,那幫太監或者說已經暗暗投靠王振的官兒也必然會不顧禮義廉恥來投奔楊士奇了,對於徐朗的氣惱楊崢隻是苦笑了一聲,並沒說什麽。
徐朗將楊崢沒啃聲,繼續說下去道:“如今王振威望滔天,紫禁城內外無不說著他的傳奇,外麵無辜的百姓就差沒把他當做神明,單說這一點到也罷了,更讓人擔心的是此人手中握有秉筆之職、東廠之便,加上孫太後與小皇帝的信任,權勢一日大過一日,用不了多久王振的手怕是要伸到外廷了,大人擔負重任,首當其衝便要麵對權勢滔天的王振,卑職鬥膽問一句,大人可做好了準備?”
楊崢道:“準備哪兒有什麽準備,誰能想到走的是楊大哥?”
徐朗楞了一下,瞪大著一雙眼睛看著楊崢,道:”這麽說來,大人是毫無準備了?”
楊崢苦笑了聲,道:“準確的來說是這樣的,但凡事大可往好的方麵看,說句不要臉的話,沒有準備就是準備。”
比起王公公的自鳴得意,楊大人心情或多或少有些惆悵,楊士奇臨走時的背影讓他怎麽也高興不起來,按照他的本意是想要去一趟兵部,眼下的局麵與朝廷而言震動太大,內閣單靠一個楊溥是如能如何撐不起首輔的重任,況且楊士奇臨走時的交代,讓他或多或少有些觸動,大明的江山經過宣德十年群臣的努力才有了今日的局麵,可謂是來之不易,這裏麵固然有宣宗皇帝的勵精圖治,何嚐沒有他與楊士奇等人的一幹努力,舌戰群儒開海禁、下西洋、罷免朝貢、興盛市舶司,整頓江南、設置商業稅,一國兩製定安南、互市定瓦刺,哪一件大事不是他親力親為,以性命換來的,好不容易讓這片喜愛的江山一日一日拜托了積貧積弱的困境,走上了一片欣欣向榮的局麵,那能這麽輕易的讓一個太監給毀掉了,身為一個二十一世紀的現代人,他很明白,在曆史洪流中,自己眼前的這一切就是他足以改變的一切,這個最有風骨,最有鮮活力、最值得讚揚的大明王朝是最值得他去做些什麽,縱然不能改變曆史的走向,哪怕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讓輝煌長久一些也好,也不枉這十餘年來大明上下群臣一心攜手打造了這片繁華的世界,倘若這一切就此毀在一個太監的手裏,不甘的怕不隻是他了,落寞而去的楊士奇、死去的宣宗皇帝,還有那些奮戰沙場的將士,滿心歡喜的百姓,一日好過一日的商賈,哪一個又甘心呢?為了這份不甘,他也得做點什麽,可在這個一切看權勢的大明朝,想要做事就得有權,而內閣大學士毫無疑問
是最佳的選擇,唯有位極人臣才有改變這一切的可能。思索到了這裏,楊崢才抬頭看了看天空,剛剛還豔陽高照的天空竟一下子黑了下來,偶爾冷風吹來,竟讓人感到絲絲的寒意,讓人忍不住縮了縮了脖子,四周的百姓似也怕了這股寒風,早上還熱鬧非但的京城,竟在這會兒變得冷清了下來,街道也一下子變得寬敞起來,車夫本就對街道太過擁擠感到不滿,如今好不容易碰上了街道寬敞,好不歡喜,囑托了一句楊崢放下了簾布,便揚起了手中的馬鞭吆喝了一聲,從空中重重落了下來,聽得啪啪啪幾聲巨響,馬鞭重重落在了兩匹駿馬的屁股上,駿馬吃疼嘶鳴了兩聲,邁開了蹄子一路飛奔而去,帶起的塵土足足有半丈高,引得路旁小商小販沒少指著馬車操著京片子稀裏嘩啦的一陣臭罵。
回到棋盤胡同已是黃昏了,來不及喝口茶湯,門前就傳來一陣腳步聲,徐朗與多日不見的高航一左一右撥開珠簾走了進來,見了他先是拱手做了一緝,跟著徐朗鬆了一口氣,玩笑的道:“我還以為大人這一送便一去不複返呢?”
楊崢苦笑了聲道:”我又不是黃鶴,還能一去不複返,我隻是去送人,再不濟也是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而已,再說了,我就是想走,楊大人也會讓啊,你當他這一番折騰所為何來,還不是為了我,三楊共事多年,為何獨自留下楊溥,當真是天下沒人了麽,我與楊大哥從洪熙元年相交與西湖湖畔算是今日也有十三年了,若還不能看懂他的心思,那也未免太對不起楊大哥了。”
“大人能說出這一番話,在下便放心了。”徐朗吸了一口氣道:“不怕大人笑話,方才我與高千戶談天,我說大人此去無非是兩個結果,一是看淡了官場的爾虞我詐,從此心灰意冷就此離去,做一個寄情山水的文人墨客,二是,大人從此知曉自己肩上的重擔,不忍舍棄先帝的恩情,學那勾踐臥薪嚐膽重振朝廷了,如今看來大人是選擇了後者,如此可謂是大明之幸,天下黎民之幸了。”
楊崢伸手從桌上拿起了一杯涼茶,一股腦的喝了幹淨,才衝著徐朗翻了個白眼,道:“我是如此不堪一擊麽?”
徐朗哈哈大笑,道:“我等便是知道大人心堅如鐵才在這兒等候,否則也用不著來了。”
楊崢瞪了他一眼道:“怎麽著,我若是真有歸隱之意,你今日就不來了?你我相知多年,不會這點交情都沒有吧?”
徐朗歎了聲,道:“不瞞大人,若非你我相交多年,我是真想走了。”
楊崢見徐朗語氣蕭索,知他說的是真話,微微感到有些驚訝,道:“這是為何?”
徐朗道:“沒什麽為什麽,天下事哪有那麽多的為什麽,我這是感覺累了,再者,朝廷的局麵你也看見了,倘若大人都心意闌珊,我等留著還有何用,眼看著王振為所欲為,大明一日不如一日,還不如躲進深山老林來個眼不見為淨為好。”
楊崢心頭湧出譏諷感動,徐朗的這一番話兒雖說得不好聽,可也是大實話,誰又能忍心讓如此大好的局麵任由一個太監為所欲為呢,那還不如殺了自己算了,可自己又下不去這個手,躲進深山老林無疑是最佳的選擇,既看不到也聽不到,來個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了。
看著徐朗熱切的眼神,楊崢心頭湧出幾分愧疚來,自從瓦刺回來,徐朗一直勸他積極進取,隻是他顧忌太多才一直沒答應,加上自己是否有這個扭轉乾坤的本事他還心存疑惑,所以這三年來,他名義上掛著兵部尚書的頭銜,除了偶爾過問一下邊防防禦外,就是兵工廠的那些火器改進的事兒外,三年來幾乎不過問朝政,可以說他是大明三年來最低調,也是最清閑的兵部尚書了,換做一般的幕僚,主公如此不求上進,早就開溜了,可徐朗一直沒走,非但沒走還幫著處處留意朝廷大局,可以說這三年來,他還能算是個人物,除了楊士奇處處栽培外,剩下的就是徐朗在幫襯著維持了,如今看著眼前的這個滿頭白發的老人,心頭的愧疚自是不言而喻了,感慨的道:“三年來讓軍師失望了?”
徐朗搖了搖頭道:“我知曉大人是個有擔當的人,絕不會輕易的就丟下身上的擔子,卑職深信大人有朝一日絕會走上朝堂,為先帝,為天下蒼生擔負起肩膀上的擔子的,所以卑職並沒有感到失望。”
楊崢感慨了一聲,道:“不瞞軍師,我也是在看到楊大哥臨走時的背影才下定了決心的,我輩做官,做的不就是先帝的恩情,黎明百姓的安康麽,老天爺既給了我這個機會,我就該有所作為才是,而不是任由一幫太監毀壞了這一切,論治國我自是及不上三楊,可延續三楊打造的盛世局麵,我自問還能盡綿薄之力的,所以我決定將這副擔子給挑了。”說到這兒,又輕輕歎了聲,道:“往日總想著等朝廷安穩了好抽身而去,還諸位一個自由之身,如今看來是不可能了,天下的事兒說到底還是一個民字,這事兒說大大破了天,說不大到也不大,無非是讓耕者有其田,朝廷有其稅罷了,可就這樣一件事,我也未必做得好,所能依的唯有軍師了,說起來累及軍師不得自由楊某愧對軍師了。”
徐朗道:“大人說哪裏話,這些年若非有大人,卑職的這一身才學未必用得上,學有所用才是我輩讀書人最向往的生活,卑職跟著大人這些年來才真正明白自己這一身所學也是有用的,所以大人快別說什麽愧疚了。”
楊崢也不含糊,嗯了聲道:“軍師能這麽想,我就放心了,日後還請軍師多多操勞才是。”
徐朗道:“這是自然,我今年才剛過四十歲,總不能這麽早就混吃等死吧,有事做總好無所事事的好。”
兩人就這麽彼此站著說了一會兒話,徐朗見楊崢主意已定,心安了不少,但為人謀劃的性子又讓他迫不及待的操心起來,拉著楊崢的衣袖問道:“自今日的早朝一過,王振可謂是風頭正緊,誰也沒想到堂堂大明首輔竟被一個太監給拉下了水,這種反差讓人感到意外不說,更讓人感到可恨的是外麵的那些官兒竟不顧楊大人尚未走出京城便巴結王振去了,讀書人的那點骨氣全被這幫人給丟了。”
對此楊崢並不感到意外,朝堂之爭從來都是如此,權力的得到與失去總有人會去依附,倘若今日敗的是王振,局麵同樣如此,那幫太監或者說已經暗暗投靠王振的官兒也必然會不顧禮義廉恥來投奔楊士奇了,對於徐朗的氣惱楊崢隻是苦笑了一聲,並沒說什麽。
徐朗將楊崢沒啃聲,繼續說下去道:“如今王振威望滔天,紫禁城內外無不說著他的傳奇,外麵無辜的百姓就差沒把他當做神明,單說這一點到也罷了,更讓人擔心的是此人手中握有秉筆之職、東廠之便,加上孫太後與小皇帝的信任,權勢一日大過一日,用不了多久王振的手怕是要伸到外廷了,大人擔負重任,首當其衝便要麵對權勢滔天的王振,卑職鬥膽問一句,大人可做好了準備?”
楊崢道:“準備哪兒有什麽準備,誰能想到走的是楊大哥?”
徐朗楞了一下,瞪大著一雙眼睛看著楊崢,道:”這麽說來,大人是毫無準備了?”
楊崢苦笑了聲,道:“準確的來說是這樣的,但凡事大可往好的方麵看,說句不要臉的話,沒有準備就是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