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帝一陣夾槍帶棒的宣泄,楊王二人自是不敢言語。


    小皇帝見二人不說話,也不好再繼續說下來,踹了口氣,喝了一口茶湯,算是恢複了情緒,看著楊崢問道:“楊愛卿你是首輔,你來給朕說說看,朕這個皇帝到底該如何做?”


    楊崢摸了一把冷汗,心道:“這個小皇帝還真不見外!”


    罵歸罵,但麵對著小皇帝質問,楊崢不得不打起精神來小心應對,想著這些時日自己的準備,心頭不由得一動,這也許就是一個機會也說不定。


    一番計較後,楊崢笑著向小皇帝拱了拱手,回話道:“皇上這麽說就見外了,天下誰不知皇上聽信納諫,仁儉愛民,美善很多為世間少有的少年英主。”


    小皇帝看了一眼楊崢,見他神色淡然,並不是敷衍之語,不由得生出幾分感激來,眉頭微微皺了皺,道:“既如此為何諸位愛卿會對朕不依不饒?”


    就在說話這會兒功夫,楊崢早就有了計較,聽得小皇帝如此問,微微頷了頷首,道:“微臣給陛下說個故事可好?”


    小皇帝愕了一下,不知自己是不是明君與說故事有什麽幹係,可看楊崢神態肅然,也不好拒絕便點了點頭道:“也好,朕權當增長學問了。”


    楊崢謝了恩,稍作醞釀便開口說道:“春秋時,鮑叔牙輔佐公子小白,管仲輔佐公子糾。為支持糾繼位,管仲曾射殺小白,小白詐死,提前回國繼位,成為曆史上赫赫有名的齊桓公。小白做了國君,鮑叔牙舉薦管仲,小白念念不忘一箭之仇,鮑叔牙勸道:“難得的是臣下忠於其主啊,如果你重用了管仲,以他的加倍忠心和才能,可以替你射得天下,豈射鉤可比呢?“在鮑叔牙的力薦下,齊桓公決定不計前嫌,任用管仲為相。這天,小白也和皇上一樣,被群臣罵了一通,尋管仲抱怨。


    小白問管仲如何做好一個明君,管仲告訴他想要做個好霸主,首先就該知道如何挑選官員,任命一切官員時,都必須根據其實際的政績,特別是要有取信於民的真實政績,而不是虛假的、表麵的政績,唯有這樣的官才能為家國做正經事,其次是懂得藏富於民,作為明君必須及時地調節社會貧富:''散積聚,鈞羨不足,分並財利,而調民事也''。如何調節?他的辦法是''長者斷之,短者續之;滿者洫之,虛者實之'';''富而能奪,貧而能予,乃可以為天下''。如何奪富予貧呢?他提出了以下措施:向富者征收消費稅;限製富人進入某些行業,以免與民爭利;間接運用行政手段,以迫使富人散其財物等。同時,對貧者要''厚其生''、''輸之以財''、''遺之以利''、''寬其政''、''匡其急''、''振其窮''。齊桓公聽得頻頻點頭,一時信心大增。


    可他又想起了自己的一個問題,他對管仲說,他這個人有個不好的毛病,吃喝玩樂一樣都不能少,這樣也能做明君麽?”


    小皇帝似來了興趣,原先坐著筆直的身子微微向前傾斜了幾分,神情頗為認真。


    楊崢看小皇帝一幅認真的模樣,倒也不敢私自停下來,吞了口吐沫接著說道:”管仲告訴他,這不是什麽大事,誰還能沒有點毛病呢,聖人還有點雄心呢,更何況使我們這些俗人?隻要君上會用人,善於用人,將合適的人用在合適的地方,將合適的權利交給合適的人,則霸業可成?後來的事情也用不著微臣多說了吧,齊桓公拜管仲為相,君臣同心,勵精圖治,對內整頓朝政、例行改革,對外尊王攘夷,存亡續絕。這一時期,起用了一批各有所長、盡忠職守的出色人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桓管五傑“。得到這些人輔佐,齊桓公終成霸業。皇上可明白了微臣的意思?”


    小皇帝搖了搖頭道:“朕似明白又不明白?愛卿之意,無非是告訴朕,想要做一個好的君王就得用人,讓他們幫朕守土安民,唯有這樣天下才可大之治。“


    楊崢點了點頭,道:”微臣是這個意思,不過也不是這個意思?“


    小皇帝神情微微一愣,道:”此話怎講?“


    一旁的王直顯然也是來了興致,聽楊崢如此說,不免好奇的向這邊張望。


    楊崢道:”道理很簡單用人固然是一個當權者必須具備的條件,可這些人必須要用對的地方,就是說這些用對的人他們手中的權勢必須與他們一樣必須用在對的地方,方可天下大治。昔日漢高祖在洛陽南宮擺酒宴,說:“各位王侯將領不要隱瞞我,都說這真實的情況:我得天下的原因是什麽呢?項羽失天下的原因是什麽呢?“


    高起,王陵回答說:“陛下讓人攻取城池取得土地,因此來親附他們,與天下的利益相同;相與卻不是這樣,殺害有功績的人,懷疑有才能的人,這就是失天下的原因啊.“


    劉邦說:“你隻知道那一個方麵,卻不知道那另一個方麵,就拿大帳內出謀劃策,在千裏以外一決勝負(來說),我不如張良;平定國家,安撫百姓,供給軍餉,不斷絕運糧食的道路,我不如蕭何;聯合眾多的士兵,打仗一定勝利,攻占一定取得,我不如韓信.這三個人都是豪傑的人,我能夠利用他們,這是我取得天下的原因.項羽有以為範增而不利用(他),這就是被我捉拿的原因。


    試想一下如果是張良上陣殺敵,韓信幫著出謀劃策那結果會是如何呢?漢高祖必然打不過楚霸王,可見什麽適合在什麽位置,掌握什麽樣的權勢這才是一個明君該做的事情,就拿今日的朝政來說,按太祖爺定下的規矩,朝廷大事均由內閣用藍筆“票擬”進呈,然後再由皇帝用朱筆“批紅”批準。朝廷大事一進一出,隻要君臣配合好天下必然是大治,這一點成祖爺、仁宗皇帝、先帝三朝都是如此,可到了陛下這會兒,事情卻反了過來,陛下因信任王公公將原本是皇上的權勢給了太監,宦官趁機攫取了“批紅”大權,使“內閣之票擬,不得不決於內監之批紅,而相權轉歸之寺人。這是其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逍遙江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景之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景之月並收藏逍遙江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