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他遍訪查拳門、螳螂拳、孫臏拳、猴拳等門派,山東人重用功夫,練功極苦,在鄉野村間,謝寸官見識了真正的山東大漢的毅韌堅卓。


    在滄州,八極窩子裏,謝寸官轉遍了孟村各個村莊,隻要聽說是八極弟子,就去訪訪。他不是大師,沒有架子,那怕一招之得,也欣喜非常。


    在深州,他到處訪著李洛能和郭雲深的傳人,在這裏,他學到了深州形意入門的彈腿。學全了形意的十二形。


    在陝西,他專撿紅拳窩子鑽,住在人家村邊廢棄的磚窯裏。


    意外地,在一個叫蒲州的地方,一個偏遠的小村莊裏,他還碰到一個上海老鄉,一個漂亮而調皮的女子――莊菲。兩人用上海話拉著家常。他見到了莊菲的老公,一個叫向山的男人。那男人外表平靜溫和,似乎沒有棱角,卻有著花崗岩一樣淡漠生死的眼神。


    謝寸官立刻就知道這人手上肯定有人命,而且不止一條。


    在向山的院子裏,他看到了一群正在練功的孩子,看到了向山的師父,一位已經年過九十,卻依然矍鑠的胡姓老人。他也看到了一種最原始的練功工具,兩隻大黃泥彈子。


    他曾在黃士鴻的故事中聽過這個東西。這一刻,真正看到時,他有一種想要伏下身子去親吻和膜拜的衝動。


    “心意拳古樸直接狠毒,是真正的出自於戰場的殺法!”向山對他說道:“不過,現在江湖中傳的,已經混入了太多的雜質!我不是心意門人,不好評說你們門的裏的東西,不過,我這有一套得自少林的比古樸的心意把!也許你能從這裏麵,找到一些拳法演變的痕跡!”


    於是向山向他傳了一套把法,分別是钁頭把、頭拳把、鐮刀把、割麥把、撅蔥把、轆轤把、虎撲把等,拳法古樸簡潔,一點多餘和花梢都沒有。


    倆人在一起呆了十餘日,整日談天說拳,交手喂招。


    離開時,向山給了謝寸官一個他師弟康順風的聯係方式,那是一個到處跑的,推廣中國傳統武術的熱心漢子。不過,康順風經常會在上海,因為他的家安在了上海。


    向山的意思,謝寸官有機會也可以去他那時交流一下。


    離開時,向山同莊菲一直將他送到了村口。


    回身招手時,謝寸官遠遠地、羨慕地看著他們,雖然不知道什麽原因,能讓莊菲這樣一個水鄉女子,來到這幹旱少水的黃土塬上,但謝寸官知道,他們是幸福的!


    在四川,他接觸了峨嵋八門拳法,走訪了青城、崆峒,見識了川派武術。


    走累了就歇著,歇好了繼續走。


    有時也會蹭車,他是啥車都蹭、小車、大車、三輪、拖拉機,甚至也蹭牛車和驢車。在有些邊遠的地方,他有時會一住十天半月的,將自己學的東西,融會貫通一番。


    有時,因為聽說某處有人會一招什麽,他會翻山越嶺,跋山涉水,一探究竟。


    幕天席地,蓋肚皮、鋪脊梁;飲山泉、住山洞;幹農活、幫短工,混著日子。有時他也會兼職一下獵手,下套子設陷井,抓些活物燒烤食用。


    整整兩年時間,他走遍了數個省,他像一塊幹渴的海綿,汲取著一切可以汲取的武術知識。最後他來到了山西。


    因為在他的心中,一直記掛著戴若夕和郭踏虜說過的一個名字。


    田如文,山西祁縣曉義村,戴家心意拳第六代傳人。


    據說,戴家心意最後一個戴家傳人,戴奎晚年就是老在田如文的家裏。


    而田如文的猴樁,是戴奎親自指點的,一直從八歲,學到十四歲戴奎去世。


    謝寸官走過了、訪遍了,最後,他還是要回到心意上來。


    **自古無雙傳,這是根本!是他謝寸官的根本!他可以法遍萬門,但卻隻能功習一家,這一家,就是心意拳。


    在太原,謝寸官通過公用電話,聯係了蔡風帆,讓他用網上付款的方式,定了一家快捷酒店。住進了酒店裏,謝寸官洗了個澡,然後就有人敲門,打開門,是一個銀行的職員,上門來為他辦理信用卡。


    聯係了蔡風帆,也就等於聯係了顏獅子,因為蔡風帆已經是顏裴的師弟了。而且,三人都是龍翰風投公司的董事。辦這點小事,根本不用謝寸官開口。


    謝寸官拿上信用卡,就到街上從內到外,置辦了一身衣物,買了幾樣禮物,就回酒店睡覺,一覺到了第二天早上。然後他就在床上,撥出一個電話,電話那頭的男人顯然也是剛起床,正在刷牙,聲音含混不清,問他是那位。


    “我找白誌剛大哥!”謝寸官按郭踏虜的說法道:“我很仰慕田如文先生的功夫,想拜訪一下他老人家!”他沒有提戴若夕,在他的心中,那個名字已經冰封起來了。


    “哦?你在那裏……”電話裏的人問道,明顯地開始漱口,顯然是個不拘小節的人。


    謝寸官報上酒店的名稱,那邊就道:“我知道那個地方,一會我到了打你電話!”


    見到白誌剛的時候,讓謝寸官印象深刻的是他憨厚中卻透著一絲精明的笑容,以及一口抽煙過度,笑起來發黃的牙齒。


    二人寒暄幾句,白誌剛就邀請他去家裏,告訴他,下午他安排車子送他到曉義。


    聽郭踏虜說過,白誌剛是田如文的外甥,跟田師父學拳的人全國各地的都有,往往大家第一站都是先到白誌剛這裏。郭踏虜曾戲稱,這裏就是去曉義學拳的聯絡站。


    謝寸官奉上禮物,白誌剛卻婉言謝絕道:“給老漢帶上吧,我這裏啥都有!”他口中的老漢,就是他舅舅田如文,在當地,這是一種尊稱。


    送謝寸官去曉義的司機也是田如文的一個弟子,自我介紹時,說是叫王冰清,新入門不久的。不過,原先卻是學過多年形意的,後來經人介紹,開始學習心意。


    從太原到曉義大概要一個多小時的車程。


    車子進了村子,七扭八轉得,就來到了一處古廟前,這是曉義村的關帝廟。


    過去全國各地,幾乎村村都有老爺廟,敬奉關帝君!山西更是如此。謝寸官下了車子,一抬眼,先看到的是廟門口的一副楹聯。


    上聯是:漢封候,宋封王,明封大帝;


    下聯是:釋稱佛,儒稱聖,道稱天尊。


    謝寸官站在這裏,不由駐足。想像著三國亂世中,一時風流的各個豪傑。


    王冰清此時已經跨過門檻,進了廟裏,叫著師父!謝寸官快步跟上,他進廟門時,正看到一個個頭不高的老頭兒,正從東廂房裏挑簾出來。微黑的瘦臉龐,稍有些花白的頭發,乍一看根本和武功聯係不起來,地地道道的農民模樣。


    謝寸官已經得了郭踏虜的介紹,知道田師父就是其貌不揚。


    “這就是田師!這位是……”王冰清將老頭介紹給謝寸官,想介紹謝寸官時,才想起一路上兩人隻顧聊天,根本忘了問謝寸官來自何方。


    “謝寸官,上海人!”謝寸官忙上前一步,同田如文握手。


    那手也軟綿綿的,似乎不著任何力氣。


    “屋裏坐!”田老先生笑起來,一口謝寸官聽不太懂的當地土語。


    一旁的王冰清就笑道:“聽不懂了吧!祁縣這裏,五裏路外,當地人都聽不懂當地人的話,田師沒上過學,不會說普通話!”


    哦!謝寸官點頭,跟著老頭身後進了門。


    屋子裏還坐著幾個閑談的老人,看到謝寸官進來,紛紛打著招呼。招呼過後,竟然紛紛告辭而去。這時,謝寸官才開始和田老先生說話。一旁的王冰清暫時充當翻譯。不過,謝寸官很快就看出來,小王其實也是連猜帶蒙的,似乎也不能完全聽懂田先生的話。


    不過,謝寸官走的地方也不少,各種方言都聽過一些。


    雖然不能逐字逐句地明白,但連猜帶蒙加上王冰清的翻譯,也能懂個大概。


    說到武功,田老先生還是不緊不慢,隻是神情氣質,與剛才的老農民樣子略有不同。戴家拳裏,最重要的功夫,就是猴樁,而猴樁主要是蹲丹田的。


    就是將丹田找準了,然後蹲出來。


    中國傳統武術和丹道的東西,都是一找二練。


    許多人都是直接練,這樣是不對的。別看老師告訴你,丹田在臍下一寸五的這個地方,但臍下一寸五隻是個高低位置,那麽從臍下一寸五的地方,從前通到後,丹田在深幾寸處?傻眼了吧。


    再說個更簡單的,一般人按照針炙書,都能找到勞宮穴的位置。


    但這隻是腦子知道,而手不知道。其實也就是你意識知道勞宮穴的位置,但身體對勞宮穴卻沒有任何感知。這樣說是氣出勞功的話,你其實根本不知道如何的氣出勞宮。


    而要感知勞宮穴也很簡單,你隻經兩手掌心相對一二分鍾,掌心拇指緣處,發熱發脹的地方,就是勞宮穴。


    所以修丹練道,練武功,先要找丹田,這個找不腦子知道那個位置,而是身體切實感覺到丹田的存在。感知到了丹田的存在,你才能練丹田。


    既然說到了丹田,王冰清就在旁邊道:“你摸摸田師的丹田!”


    謝寸官不由地一陣躊躇,因為按黃士鴻的說法,跤師身,貴如金,可以隨便看,不得隨便摸!一般練武人,是絕對不會允許另一個練武人,摸他的身體的。


    因為不知底,所以怕暗算!


    但田老先生就笑著示意他去摸他的丹田。


    謝寸官伸出去手,摸了上老人的小腹,不由地一驚,因為他感覺摸到的不是人的小腹,而是一個滾動的球體。果然同郭踏虜說得一模一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國術凶猛之六合無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子無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子無膽並收藏國術凶猛之六合無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