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鵑等丫頭們這幾日也忙的很,王夫人可著賈母給的五千銀子替黛玉置辦了四季衣裳六十套,杯盤茶具等官窯的新瓷器十二套,另外還有一些筆墨紙硯,小炕屏,手爐腳爐等日常用的東西。因這五千兩銀子是賈母所給,王夫人心虛,沒敢克扣多少,隻是低下的奴才們辦事,事事都要扒一層皮,五千兩銀子待落到實處,也隻有三千餘兩。


    王夫人為了表示自己的賢良,另拿了自己的私房錢一百二十兩,叫人買了一套大紅嫁衣,是外邊繡莊上的繡匠繡的,雖然也繡工精致的很,用的料子也都是上等的絲綢錦緞,但到底沒什麽特別之處。黛玉隻看了一眼便叫收起來了。


    這日紫鵑正在暗暗的擔心,這容姨奶奶的嫁衣若再不送來,可要耽誤姑娘的大事了。卻聽門口有人笑道:“紫鵑姑娘可是背地裏說我的壞話?”


    紫鵑忙抬頭卻見容氏笑盈盈的站在門口,忙起身迎出來,拉著容氏的手笑道:“我的姨奶奶,總算把您給盼來了。您領了這個重要的差事,還如此沉得住氣,沒把奴婢給嚇死。啊呸呸呸!瞧我胡說!姨奶奶快請進來,那衣裳可做好了吧?”


    “聽你這丫頭,連珠炮似的。姑娘的事情,我哪敢怠慢?這不?沒耽誤了姑娘用吧?”


    “姨奶奶先坐著,我進去回了姑娘來!”紫鵑一看小玲懷裏的大包袱,立刻明白今兒容姨娘的來意,忙高興地起身去黛玉房裏回話。


    容氏繡製的嫁衣黛玉十分滿意,那細密的針腳搭配著絢麗華貴的色彩,讓人為之眼前一亮。黛玉看著嫁衣,十分感激,忙道謝:“嫂子受累了。瞧嫂子都清減了這麽多。”


    “姑娘喜歡就好,俾妾能為姑娘繡嫁衣,高興還來不及呢,哪裏還能覺得勞累?”容氏忙道。


    “姨奶奶,這是我們姑娘的湯,奴婢都燉了一個上午了,您趁熱喝一口,暖暖身子。”紫鵑端著一小盅雞湯進屋,遞到容氏的麵前。容氏哪裏敢接,忙起身推辭,黛玉笑道:“不就是一盅湯嘛,嫂子跟我還客氣啊?您這樣我以後還怎麽麻煩你呢。”


    容氏無奈,隻好接過來湯碗。


    “也就姨奶奶來了,我們姑娘才有這笑臉,平時都悶悶地,奴婢想啊,姨奶奶沒事還是常來陪我們姑娘說說話才好。”紫鵑笑著,去打量黛玉手中的大紅嫁衣,上麵的百蝶穿花繡的栩栩如生,出神入化。


    “你這丫頭,嫂子每天打理哥哥的事,有多忙啊,你還說著這樣的話。”黛玉嗔怪著紫鵑,又拿了那件雲肩在身上比量了幾下。


    “等姑娘嫁過王府那邊去,自然就忙起來了,想悶也悶不成,還是趁這幾天在這兒清閑,好好歇歇兒吧。”容氏把湯喝完,一邊拿帕子拭著嘴角,一邊打趣黛玉。


    黛玉聽了,立刻羞得漫腮通紅,啐了一聲轉過身去。


    日子過得很快。二月初二到二月十二,也隻有十天的時間,十天的時間,彈指即過。中間除非在初八那日送嫁妝時瀟湘館忙亂了一陣子,不過因為容氏在這裏照應著,倒也沒出什麽大事,因為嫁妝單子早就送到王府那邊去了,所以期間也不會出什麽差錯。


    二月十二這日,瀟湘館裏坐滿了人。黛玉在丫頭們的服侍下換上了大紅嫁衣。賈母,王夫人,邢夫人,尤氏,鳳姐兒,惜春等人都在屋子裏坐著,個個兒都誇這嫁衣繡的好,做的精致。王夫人見黛玉穿的並不是自己準備的那套嫁衣,也不以為意,還跟大家一起誇這針線好。


    容氏和紫鵑扶著黛玉坐在梳妝台前,剛要拿過梳子要為黛玉梳頭,卻聽門外一聲朗笑,卻是薛姨媽扶著寶釵的貼身丫頭鶯兒的手進門來:“我們來晚了!林姑娘好漂亮的嫁衣。”


    “姨太太來了。”紫鵑轉過身子,象征性的對著薛姨媽福了一福。


    “老太太安,跟您道喜了。”薛姨媽扶著丫頭的手先到賈母跟前請安道喜,隨來的丫頭鶯兒又給王夫人邢夫人請安。


    “姨太太也來送林丫頭,真是有心了。”賈母微微一笑,對著薛姨媽點了點頭。


    “瞧老太太說的,我在這裏住了這幾年,這林丫頭就跟我的女兒一般在眼前長大,轉眼間她就要出嫁了,無論如何我這做幹媽的,也要來看著女兒上花轎不是?”薛姨媽一邊說著,一邊從自己的袖子裏拿出了一隻白玉梳子,那梳子上雕刻了精致的喜上眉梢圖案,一看便知名貴無比,“咱們南邊的習俗,這新婦發髻是要由娘親來梳的,可憐林姑娘的母親已經不在了,不知老太太今兒是怎麽安排的?”


    賈母正在為此事暗暗傷心,不想薛姨媽來的巧,又提及此事,於是搖頭歎道:“娘親隻有一個,此時又去何處找來?”


    “老太太何必歎氣,大姑娘在咱們家住了這幾年,這裏就是她的家。老太太不嫌棄媳婦拙笨,這個新婦髻就由媳婦來梳,如何?”王夫人忙起身上前,謙恭的回道。


    賈母聽了此話,喜笑顏開,拍著自己的腦門笑道:“瞧我真是老了,怎麽忘了這個?俗話說:親娘姑,親娘姨,親娘舅母差不離。雖然她娘沒有了,她也沒有姑姑姨娘,隻有你這個舅母了!”


    眾人聽了此話皆點頭稱是,唯有邢夫人暗暗的淡了笑容。不過她原是續弦,賈母不提她也是正理。況且邢夫人沒有生養,而王夫人兒女雙全,且女兒還是宮裏的娘娘。由王夫人來給黛玉梳頭,也算是全了禮了。


    王夫人但笑不語,對著賈母一福,算是遵命。然後回身接過薛姨媽手中的白玉梳子,她悄悄地交換了一下眼神。


    王夫人走到黛玉身後,看著鏡子裏那張如花似玉的容顏,咂嘴誇道:“林姑娘真是美若天仙,竟比那畫兒上的人物還好。”


    “有勞舅母了。”黛玉輕輕一笑,對著鏡子裏的王夫人點了點頭,黛玉也知道,姑娘出嫁的發髻是由母親來梳的,但她母親已經去世,原本想著讓容氏幫忙梳頭,讓她代替奶娘也就罷了。不想薛姨媽這個時候來了提出了這個話,老太太又說出了那樣一句俗語,要王夫人給自己梳頭,也在情理之中。自己更不好推辭。隻好順其自然罷了。


    “好孩子,這還不是應該的嗎?彩雲,把玫瑰胭脂膏子和那進上用的百子金桂炮製的桂花油拿出來。”


    彩雲則那隨身的一個小包裹打開,裏麵卻是一個小盒子,盒子裏是一個汝窯胭脂盒和一瓶梳頭用的桂花油。


    “林姑娘也是在我跟前長大,她們姐妹幾個在我心裏,同迎丫頭探丫頭原是一般無二,如今要出嫁了,我這心裏還真是舍不得。”王夫人說著,已經把那桂花油到近一個小盤子裏,用梳子沾著,慢慢的把黛玉的一頭長發梳理順滑。


    “一梳梳到頭,富貴不用愁。


    二梳梳到頭,無病又無憂。


    三梳梳到頭,多子又多壽。


    再梳梳到尾,舉案又齊眉。


    二梳梳到尾,比翼共雙飛。


    三梳梳到尾,永結同心佩。


    有頭有尾,富富貴貴。”


    王夫人一邊仔細的梳頭,一邊輕聲的吟唱。她那專注的神情和眼角含著的淚花,就好像真是自己的親生女兒出嫁一般。


    屋子裏的人都靜靜地看著,靜靜地聽著,誰也不多說一句話。


    這新婦的發髻輸了將近一個時辰,王夫人終於把黛玉的百鳥朝鳳如意髻梳好,然後把在鳳冠帶好,又左右端詳了幾下,最終拿過那胭脂片,給黛玉的雙唇和兩頰上了胭脂。一個富貴端莊,風流靈巧的新娘子便出現在大家麵前。


    “太太真是好手藝!”鳳姐兒扶著賈母慢慢的走近黛玉身邊,看著鏡子裏的如花美顏嘖嘖的讚歎。


    “哎!好多年沒給人梳頭了,真是有些手生呢。讓老太太見笑了。”王夫人謙虛的笑著,悄悄瞥了一眼薛姨媽。


    “你真是過謙了,我有多少年沒看見這麽精致的發髻了,這百鳥朝鳳真真氣派!這院子的匾額是‘有鳳來儀’,如今玉兒果然做了王妃,這‘百鳥朝鳳如意髻’寓意更好,玉兒出了這個門,便是北靜王妃了,是堂堂朝廷一品命婦,於林家來說,也算是光宗耀祖了。想我那女兒女婿,在天之靈也該含笑了。”賈母感慨萬千,一轉身,卻看見彩雲正在收拾那胭脂,頭油和梳子,於是又笑道:“姨太太今兒拿來的這梳子倒真是個稀罕物兒,給我瞧瞧?”


    “喲,這並不是什麽稀罕物,不過是從我們家的鋪子裏挑來東西,不是什麽老玉,也不值幾個錢,因我看著這個花樣雕刻的好,喜上眉梢——正好給林姑娘梳頭討個吉利。所以便拿了這個來。老太太既然喜歡,回頭我叫他們給老太太拿十幾把來老太太留著賞人。”薛姨媽的眼睛裏閃過一絲恐慌,迅速的和王夫人交換了一個眼神。


    “梳子倒罷了,我隻是想著這是我的玉兒出嫁時用來梳頭的梳子,玉兒嫁入王府,以後定然事務繁雜,難以抽身回來看我,這把梳子留給我吧,我日夜看看,權當是解悶了。回頭我再挑幾個上等古玉的梳子給姨太太送去。”


    “唉喲喲,瞧老太太說的,老太太喜歡隻管留著罷了!”薛姨媽忙笑著上前從鶯兒手中拿過那把梳子,交到賈母的手中。


    “嗯,這是頭油的味道有些怪。”賈母把梳子拿到麵前細細的看了兩眼。輕聲嘟囔了一句便把梳子交給鴛鴦,“好生替我收著。”(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憐黛心玉嬌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滄海明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滄海明珠並收藏水憐黛心玉嬌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