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王府的花轎到了園門口了。大老爺二老爺在嘉蔭堂設宴款待。”
“知道了,讓他們多坐坐,喝杯茶歇歇腳兒。我們娘們兒再多說兩句話。”賈母說著,眼淚便又掉下來。
“老太太別傷心了,引得王妃也傷心落淚,剛上好的妝又哭花了,晚上洞房的時候,王爺見了,可要笑話咱們家的表姑娘了。”鳳姐兒陪笑勸解,眾人又忍不住笑了。
“好了!我知道了,你這猴兒,又在這裏胡說。你妹妹這就是王妃了,你說話還這樣沒輕沒重的。”
“沒事兒,我們姐妹從小兒玩笑大的。況且林妹妹這不還在咱們家嘛!這會兒我們說笑幾句還無妨的,等三日後回門,我可就要給新王妃磕頭請安了。”鳳姐兒又笑著去黛玉跟前羞她,惹得黛玉抬手拍了她兩巴掌。
“老太太,北靜王府的管事在催了,說吉時已到,請林姑娘上轎!”外邊的喜娘再次提醒。
“哎!知道了!”賈母又是一聲歎息,眼中的淚水又落下來,“端茶來。”
紫鵑忙將一大早便煮上的參湯取了一小盅來,今天黛玉要行很多禮儀,這一日折騰下來,便是一個身強體壯的人也難免會累壞了,何況她如此羸弱之體。所以這所謂的茶,就是參湯了。
賈母從紫鵑手中紫紅色雕漆芙蓉花式的托盤中,將那一隻定窯鬥彩小蓋盅端起來,含淚遞給黛玉道:“玉兒,嫁入王府後,你就是王妃了。太妃麵前,你不僅僅要盡一個兒媳應盡的孝道,還要替王爺多盡孝道,還要盡心伺候王爺,將來要相夫教子,切忌賢良淑德。不許任性妄為,更要要寬待下人。嚴謹持家,恪守婦道……”
黛玉微微低頭,賈母說一句,她答應一句,一邊答應著,眼睛裏又含滿了淚花:“老太太多保重身體,玉兒謹記老太太的教誨,以後會常回來探望老太太。老太太不必掛心……”
“玉兒……”賈母老淚縱橫,端著小蓋盅的手甚至有些顫抖,哆哆嗦嗦,搖搖欲墜。
“外祖母!”黛玉徐徐跪倒,對著賈母磕了三個頭。
“玉兒快起來。”賈母躬身,鴛鴦和紫鵑忙把黛玉扶起,黛玉便把那盞參湯接在手中,兩口喝下。
“好了,自己一定要保重身子。知道嗎?”賈母伸手拉過大紅蓋頭,蓋在黛玉的頭上,紫鵑和雪雁過來攙扶著黛玉慢慢的走至門外。
瀟湘館外早有北靜王府的喜娘等候在那裏,八人抬的大紅花轎也等在瀟湘館門口,管弦聲聲,盡是喜慶歡快之曲。眾人見新娘子出來,忙上前來伺候著黛玉上了花轎。隨著一聲清亮的嗓音:“起嬌!”
繡著鳳凰牡丹的大紅花轎徐徐抬起,黛玉便慢慢的離開瀟湘館,離開大觀園,離開賈府,開始她新的生活。
黛玉原想著出嫁這日,奶兄王沐暉會來北靜王府上道賀,畢竟那次在王沐暉家裏,她看見北靜王水溶和奶兄王沐暉好像是很要好的朋友。然王沐暉卻在黛玉出嫁這日奉命出京了。
而王沐暉呢,也是皇命難為,否則得話,他怎麽可能不去參加水溶和黛玉的婚禮呢,北靜王的婚禮,可是幾乎動了在京所有的大小官員。
聲樂悅耳,迎親的花轎在北靜王府的大門口徐徐落下,北靜王府的大總管水安站在大門口,高聲一喊,北靜王府門口圍觀的人們便慢慢安靜下來,樂手也止了吹打。水溶一身吉服,胸前十字披紅,笑意盈盈的走出門口,滿意的端詳著停在門口的花轎,仿佛已經看見黛玉站在自己麵前一般。眼睛裏的笑意足以醉倒門前上千官客。
身邊的家人拿過係了紅綢的弓和紮了紅花的蒼頭箭。水溶手持弓箭,對準花轎的轎簾連射三支蒼頭箭,眾人連聲叫好,大聲喧嘩鼓掌。
水安高聲宣道:“請新娘子下轎!”
花轎旁的四個喜娘不緊不慢的走到花轎跟前,前麵的兩個掀起轎簾,後麵的兩個伸出手,準備扶著裏麵的新娘子下轎。
然就在四個人看向花轎裏麵的這一刻,頓時愣住——新娘子一身大紅嫁衣靠在花轎裏,一手握著紅紅的蘋果,一手攬著太後賞賜的白玉如意,一動不動,對外邊的喧嘩吵鬧竟似全然沒聽見一般。
水溶站在門口的台階之上,原是等著黛玉下轎,然後二人雙雙入府的,誰知這轎簾掀開,新娘子卻遲遲不下轎!
“怎麽回事?”
“咋的了?”
“新娘子怎麽了?”
喧嘩吵鬧的聲音慢慢消失,上千名看客一時間全都交頭接耳,滿臉疑惑起來。這花轎到了王府的門口,新娘子怎麽就不下轎了呢?
“水安。”北靜王水溶的眉頭微微皺起,猜不透花轎裏麵有什麽古怪。照王沐暉所言,黛玉應該對這門親事並無不快之心才是,怎麽這會兒花轎到了門口,卻又耍起小性子來?
“是。”水安是王府裏辦差辦老了的人,聽見水溶叫自己,忙上前躬身點頭,轉身下台階往花橋前走去。
“怎麽回事?”水安焦急的看著轎子裏毫無反應的新娘子,問著邊上的喜娘。
“奴婢們親自扶著王妃上轎,當時並無不妥,這會兒隻怕……隻怕王妃累了,靠著轎子睡著了吧。”喜娘也是北靜王府上挑選出來的妥善人,在經過千思萬慮之後,終於說出了相對合理的解釋。
水安暗暗地叫苦,這北靜王妃在過門的時候,於花轎中睡著,實在是件稀罕事,隻怕到不了天明,這京城滿大街頭就會傳遍了。哎!
“王爺,王妃好像是睡著了。”水安在水溶耳邊輕聲說道。
“呃?睡著了?”水溶眉頭展開,嘴角浮現一絲淺淺的笑意,“那隻有本王去接王妃下轎了。”
水溶說完,便抬腳下了門口的階梯,一步步走到花轎跟前,一擺手,兩個喜娘恭敬地閃到一邊,水溶往前一探身,把黛玉打橫抱出花轎,一步步往大門口走去。
“好!”
“好啊!”
“好!”人群中不知是誰帶頭叫好,接著便是一陣熱烈的掌聲。
因為新娘子睡著了,且睡的非常的沉。北靜王府上鞭炮聲聲,也沒有將她驚醒。但這拜天地又是大事,良辰吉時耽誤不得,所以,大總管水安建議,找兩個婆子過來,攙扶著昏睡的王妃拜堂,但被水溶一口回絕——“王妃身子羸弱,怎能經得起那番折騰?還是本王抱著她拜天地好了。”
北靜王太妃坐在高堂之上,鐵青著臉,看著兒子抱著那個小小的黛玉一臉嚴肅的拜了天地,又拜了高堂,便轉身將黛玉送往洞房之中。心中的怒火已經衝到了極點,若不是身邊的梅香一直在悄聲的勸導,她隻怕早就拂袖而去了,根本不會接受兒子抱著那個林姑娘的深深一拜。
“過分!真是太過分了!若不是太後賜婚,我……我根本就不讓她進這個家門!”北靜王太妃怒不可遏,在水溶抱著黛玉離開之後,自己也扶著丫頭的手回自己的臥室,把數百名來賀喜的客人全都晾在外邊,不管不顧。
“太妃息怒,太妃息怒。”梅香和太妃房裏的其他丫頭們齊刷刷的跪在地上,不住的磕頭,此時唯有梅香還敢說兩句話,“太妃息怒,身子要緊。外邊還有各府上的太妃王妃以及誥命夫人們,府上的大局還賴太妃把持,太妃娘娘一定保重身子。”
“保重身子?保重身子有什麽用?我們水家的臉都丟盡了!都丟盡了!你們說,我……我還有什麽臉去見人?我……我教子無方,辱沒了祖宗,我去祠堂請罪去!”太妃說著,便要往外邊走。
“太妃娘娘!”梅香拚命地上前,抱住太妃的腿,哭道:“娘娘一定保重身子,奴婢想,今日王爺所為,定有不得已之處!太妃莫錯怪了王爺……”
按道理,今兒這事,梅香作為一個丫頭,是沒有資格說這些話的。但此時此刻,太妃大怒,把所有的過錯都歸在兒子水溶身上,要去祠堂跪拜請罪,回頭來還不知如何處置水溶。
而梅香是從小長在王府的丫頭,心中一門心思要做姨娘,甚至將來生個一男半女的,熬成側妃。所以她極力的巴結到太妃身邊,成了太妃身邊的第一紅人。此時她看見太妃如此惱水溶而不提這位新進門的王妃半個不字,心中早就把黛玉恨了個透透徹徹,但她極有心計,想著自己若是能替王爺開脫了,他日王爺必定會感謝自己,甚至寵愛自己,所以才會大著膽子,拚了性命,上前來苦勸太妃。
“太妃細想想,那林家的姑娘素日的名聲,咱們也聽說過一二,她養在榮國府的時候,便把她的表兄迷惑的神魂顛倒。而她那表兄整日在王爺跟前閑言碎語。今兒這林姑娘進門,王爺自然百般憐惜。王爺是男人,如此做不過是憐香惜玉之情。隻是可恨這林氏女子,竟然如此不知羞恥,花轎落在府門外而遲遲不下轎,太妃想想,如此情形之下,除了王爺這樣的做法,哪裏還有第二個法子?王爺所作所為雖然有些荒唐,但也是不得已而為,難不成王爺就看著那花轎停在門口,新娘子遲遲不下轎,耽誤了吉時不成?”
“你說什麽?她把她表兄迷惑的神魂顛倒?這句話你哪裏聽來的?這可不是小事!你莫要胡說。”太妃此時也是氣糊塗了,若是她還有幾分理智,原該在梅香開口的時候讓她閉嘴,梅香這番話,聽上去是為水溶辯解,但若傳揚出去,北靜王府上哪裏還有半分顏麵?連皇上和太後也會顏麵掃地。(未完待續)
“知道了,讓他們多坐坐,喝杯茶歇歇腳兒。我們娘們兒再多說兩句話。”賈母說著,眼淚便又掉下來。
“老太太別傷心了,引得王妃也傷心落淚,剛上好的妝又哭花了,晚上洞房的時候,王爺見了,可要笑話咱們家的表姑娘了。”鳳姐兒陪笑勸解,眾人又忍不住笑了。
“好了!我知道了,你這猴兒,又在這裏胡說。你妹妹這就是王妃了,你說話還這樣沒輕沒重的。”
“沒事兒,我們姐妹從小兒玩笑大的。況且林妹妹這不還在咱們家嘛!這會兒我們說笑幾句還無妨的,等三日後回門,我可就要給新王妃磕頭請安了。”鳳姐兒又笑著去黛玉跟前羞她,惹得黛玉抬手拍了她兩巴掌。
“老太太,北靜王府的管事在催了,說吉時已到,請林姑娘上轎!”外邊的喜娘再次提醒。
“哎!知道了!”賈母又是一聲歎息,眼中的淚水又落下來,“端茶來。”
紫鵑忙將一大早便煮上的參湯取了一小盅來,今天黛玉要行很多禮儀,這一日折騰下來,便是一個身強體壯的人也難免會累壞了,何況她如此羸弱之體。所以這所謂的茶,就是參湯了。
賈母從紫鵑手中紫紅色雕漆芙蓉花式的托盤中,將那一隻定窯鬥彩小蓋盅端起來,含淚遞給黛玉道:“玉兒,嫁入王府後,你就是王妃了。太妃麵前,你不僅僅要盡一個兒媳應盡的孝道,還要替王爺多盡孝道,還要盡心伺候王爺,將來要相夫教子,切忌賢良淑德。不許任性妄為,更要要寬待下人。嚴謹持家,恪守婦道……”
黛玉微微低頭,賈母說一句,她答應一句,一邊答應著,眼睛裏又含滿了淚花:“老太太多保重身體,玉兒謹記老太太的教誨,以後會常回來探望老太太。老太太不必掛心……”
“玉兒……”賈母老淚縱橫,端著小蓋盅的手甚至有些顫抖,哆哆嗦嗦,搖搖欲墜。
“外祖母!”黛玉徐徐跪倒,對著賈母磕了三個頭。
“玉兒快起來。”賈母躬身,鴛鴦和紫鵑忙把黛玉扶起,黛玉便把那盞參湯接在手中,兩口喝下。
“好了,自己一定要保重身子。知道嗎?”賈母伸手拉過大紅蓋頭,蓋在黛玉的頭上,紫鵑和雪雁過來攙扶著黛玉慢慢的走至門外。
瀟湘館外早有北靜王府的喜娘等候在那裏,八人抬的大紅花轎也等在瀟湘館門口,管弦聲聲,盡是喜慶歡快之曲。眾人見新娘子出來,忙上前來伺候著黛玉上了花轎。隨著一聲清亮的嗓音:“起嬌!”
繡著鳳凰牡丹的大紅花轎徐徐抬起,黛玉便慢慢的離開瀟湘館,離開大觀園,離開賈府,開始她新的生活。
黛玉原想著出嫁這日,奶兄王沐暉會來北靜王府上道賀,畢竟那次在王沐暉家裏,她看見北靜王水溶和奶兄王沐暉好像是很要好的朋友。然王沐暉卻在黛玉出嫁這日奉命出京了。
而王沐暉呢,也是皇命難為,否則得話,他怎麽可能不去參加水溶和黛玉的婚禮呢,北靜王的婚禮,可是幾乎動了在京所有的大小官員。
聲樂悅耳,迎親的花轎在北靜王府的大門口徐徐落下,北靜王府的大總管水安站在大門口,高聲一喊,北靜王府門口圍觀的人們便慢慢安靜下來,樂手也止了吹打。水溶一身吉服,胸前十字披紅,笑意盈盈的走出門口,滿意的端詳著停在門口的花轎,仿佛已經看見黛玉站在自己麵前一般。眼睛裏的笑意足以醉倒門前上千官客。
身邊的家人拿過係了紅綢的弓和紮了紅花的蒼頭箭。水溶手持弓箭,對準花轎的轎簾連射三支蒼頭箭,眾人連聲叫好,大聲喧嘩鼓掌。
水安高聲宣道:“請新娘子下轎!”
花轎旁的四個喜娘不緊不慢的走到花轎跟前,前麵的兩個掀起轎簾,後麵的兩個伸出手,準備扶著裏麵的新娘子下轎。
然就在四個人看向花轎裏麵的這一刻,頓時愣住——新娘子一身大紅嫁衣靠在花轎裏,一手握著紅紅的蘋果,一手攬著太後賞賜的白玉如意,一動不動,對外邊的喧嘩吵鬧竟似全然沒聽見一般。
水溶站在門口的台階之上,原是等著黛玉下轎,然後二人雙雙入府的,誰知這轎簾掀開,新娘子卻遲遲不下轎!
“怎麽回事?”
“咋的了?”
“新娘子怎麽了?”
喧嘩吵鬧的聲音慢慢消失,上千名看客一時間全都交頭接耳,滿臉疑惑起來。這花轎到了王府的門口,新娘子怎麽就不下轎了呢?
“水安。”北靜王水溶的眉頭微微皺起,猜不透花轎裏麵有什麽古怪。照王沐暉所言,黛玉應該對這門親事並無不快之心才是,怎麽這會兒花轎到了門口,卻又耍起小性子來?
“是。”水安是王府裏辦差辦老了的人,聽見水溶叫自己,忙上前躬身點頭,轉身下台階往花橋前走去。
“怎麽回事?”水安焦急的看著轎子裏毫無反應的新娘子,問著邊上的喜娘。
“奴婢們親自扶著王妃上轎,當時並無不妥,這會兒隻怕……隻怕王妃累了,靠著轎子睡著了吧。”喜娘也是北靜王府上挑選出來的妥善人,在經過千思萬慮之後,終於說出了相對合理的解釋。
水安暗暗地叫苦,這北靜王妃在過門的時候,於花轎中睡著,實在是件稀罕事,隻怕到不了天明,這京城滿大街頭就會傳遍了。哎!
“王爺,王妃好像是睡著了。”水安在水溶耳邊輕聲說道。
“呃?睡著了?”水溶眉頭展開,嘴角浮現一絲淺淺的笑意,“那隻有本王去接王妃下轎了。”
水溶說完,便抬腳下了門口的階梯,一步步走到花轎跟前,一擺手,兩個喜娘恭敬地閃到一邊,水溶往前一探身,把黛玉打橫抱出花轎,一步步往大門口走去。
“好!”
“好啊!”
“好!”人群中不知是誰帶頭叫好,接著便是一陣熱烈的掌聲。
因為新娘子睡著了,且睡的非常的沉。北靜王府上鞭炮聲聲,也沒有將她驚醒。但這拜天地又是大事,良辰吉時耽誤不得,所以,大總管水安建議,找兩個婆子過來,攙扶著昏睡的王妃拜堂,但被水溶一口回絕——“王妃身子羸弱,怎能經得起那番折騰?還是本王抱著她拜天地好了。”
北靜王太妃坐在高堂之上,鐵青著臉,看著兒子抱著那個小小的黛玉一臉嚴肅的拜了天地,又拜了高堂,便轉身將黛玉送往洞房之中。心中的怒火已經衝到了極點,若不是身邊的梅香一直在悄聲的勸導,她隻怕早就拂袖而去了,根本不會接受兒子抱著那個林姑娘的深深一拜。
“過分!真是太過分了!若不是太後賜婚,我……我根本就不讓她進這個家門!”北靜王太妃怒不可遏,在水溶抱著黛玉離開之後,自己也扶著丫頭的手回自己的臥室,把數百名來賀喜的客人全都晾在外邊,不管不顧。
“太妃息怒,太妃息怒。”梅香和太妃房裏的其他丫頭們齊刷刷的跪在地上,不住的磕頭,此時唯有梅香還敢說兩句話,“太妃息怒,身子要緊。外邊還有各府上的太妃王妃以及誥命夫人們,府上的大局還賴太妃把持,太妃娘娘一定保重身子。”
“保重身子?保重身子有什麽用?我們水家的臉都丟盡了!都丟盡了!你們說,我……我還有什麽臉去見人?我……我教子無方,辱沒了祖宗,我去祠堂請罪去!”太妃說著,便要往外邊走。
“太妃娘娘!”梅香拚命地上前,抱住太妃的腿,哭道:“娘娘一定保重身子,奴婢想,今日王爺所為,定有不得已之處!太妃莫錯怪了王爺……”
按道理,今兒這事,梅香作為一個丫頭,是沒有資格說這些話的。但此時此刻,太妃大怒,把所有的過錯都歸在兒子水溶身上,要去祠堂跪拜請罪,回頭來還不知如何處置水溶。
而梅香是從小長在王府的丫頭,心中一門心思要做姨娘,甚至將來生個一男半女的,熬成側妃。所以她極力的巴結到太妃身邊,成了太妃身邊的第一紅人。此時她看見太妃如此惱水溶而不提這位新進門的王妃半個不字,心中早就把黛玉恨了個透透徹徹,但她極有心計,想著自己若是能替王爺開脫了,他日王爺必定會感謝自己,甚至寵愛自己,所以才會大著膽子,拚了性命,上前來苦勸太妃。
“太妃細想想,那林家的姑娘素日的名聲,咱們也聽說過一二,她養在榮國府的時候,便把她的表兄迷惑的神魂顛倒。而她那表兄整日在王爺跟前閑言碎語。今兒這林姑娘進門,王爺自然百般憐惜。王爺是男人,如此做不過是憐香惜玉之情。隻是可恨這林氏女子,竟然如此不知羞恥,花轎落在府門外而遲遲不下轎,太妃想想,如此情形之下,除了王爺這樣的做法,哪裏還有第二個法子?王爺所作所為雖然有些荒唐,但也是不得已而為,難不成王爺就看著那花轎停在門口,新娘子遲遲不下轎,耽誤了吉時不成?”
“你說什麽?她把她表兄迷惑的神魂顛倒?這句話你哪裏聽來的?這可不是小事!你莫要胡說。”太妃此時也是氣糊塗了,若是她還有幾分理智,原該在梅香開口的時候讓她閉嘴,梅香這番話,聽上去是為水溶辯解,但若傳揚出去,北靜王府上哪裏還有半分顏麵?連皇上和太後也會顏麵掃地。(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