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裏時,胡雯忽然看了看下麵那幾個平素最愛玩鬧哄事的小夥子,忍不住又補充了一句:
“但是有一點必須要說清楚:如果有誰一開始就隻是抱著隨便玩玩,而不打算長久發展的心思來參加這次聯姻,這種行為是絕對不允許的。包括我們這次活動本身,也不同於現代社會的普通聯誼交友活動。大家報了名之後,下一步就是要和對方正式談婚論嫁了,所以請大家想清楚了再報名,這不是鬧著玩的事情,婚姻大事,非誠勿擾啊!”
這句話說得有點重,但胡雯卻不得不這麽提醒一下。就好像對方那幾戶大家族不希望得罪他們瓊海軍一樣,這邊委員會也不想因為沒某些人不負責任的行為而平白無故去得罪那些大家族。在這方麵不僅僅是婦聯,就連輪值主席宋阿姨也事先給委員會全體成員打過預防針了。
這年頭世間對於夫妻關係的看法可不象後世那樣流行好聚好散。胡雯剛才還有一句話沒說出來——即使這中間真有人因為種種原因分手離婚了,他們也不可能“退貨”把人送回北京的,到時候肯定是由婦聯出麵把人另行安置,待遇還不能差。否則不利於日後的“統戰工作”。
當然那些後續首尾就跟眼前這些宅男無關了,聽胡雯盡可能詳盡的回應了自己的疑問,王晨點點頭,略作思考之後,終於正式舉起手:
“那麽,我報名。”
有了這第一個開頭,後麵就要順暢多了。再加上胡雯,朱月月。蘇暮雪等人在後麵不停的碎碎念:“還剩四個名額囉!”“隻剩三個啦,再不趕緊就來不及了!”“兩個兩個,再有兩個人就滿員啦!”……諸如此類的小陰風扇啊扇的,倒也起到了不少作用。
“我也報名!”
“算我一個!”
一時間,下麵舉手的人此起彼伏……不一會兒。六個名額就全部落實下去。後麵還有人想要報名的,卻被胡雯婉拒了——對方出六個人,那這邊也安排六個剛剛好。如果安排人太多了,讓對方對他們挑挑揀揀的,豈不是平白讓人家看輕了去?
“這回沒報上名的同誌也不用著急。隻要我們這邊以誠心待人,今後這樣的事情肯定還有許多!咱們這邊的人,無論個人條件還是集體背景,在如今的大明朝都是絕無僅有,大家還怕沒機會嗎?”
麵對那些先前表現漫不經心,後麵卻又因為沒能報上名而有些懊惱的小夥子,胡雯用這句話安撫了他們。而正當台下所有人都以為這場會議要結束。鬧哄哄準備退場時,這位婦聯主席卻又擺擺手,示意大家安靜:
“大家稍等,關於這次聯姻對象,還有一位……雖然跟大夥兒關係不大。但我想還是在公開場合說明比較好。”
說著,胡雯居然又開始介紹某位小姐的情況——原來她剛才說是“六七人”還真是實際數目,不過其中六位是家長確定隻要這邊願意出人就可以嫁過來的,而這一位的家長卻還在猶豫。嫁不嫁過來,尚在兩可之間。
猶豫的原因則是這個女孩子條件太好,家裏人有點舍不得——即使按照那些世家大族的挑剔目光來看也是如此。據說這女孩子自小便是聰明靈秀。極有文采,做的詩文詞賦在閨閣圈中大大有名,素有才女之稱。至於現代人最關心的相貌問題……這年頭大戶人家規矩嚴格。女子若是在外麵被人稱頌品德文采都是讚美,可若稱讚美貌,那對她們反而是侮辱了。
不過陳濤還是拜托錢家清客設法從在那戶人家出入過的西席或下人等處打聽了一下,卻都眾口一詞說是屬於一等一的人才,容貌上絕對沒得挑。隻是身子骨有些嬌弱,從小吃補藥長大的。再加上她是正兒八經正房太太嫡生。標準的千金貴女,若是有其親生爹娘為其做主。絕對不可能有機會便宜某個海南髡蠻子,連想都甭想!
隻可惜……自古紅顏多薄命,這女孩子自小便是父母雙亡的,而且其父族已然凋零,隻能是跟隨其舅父生活——也正是這次參與聯姻計劃的某個地位最高的豪族之一。住在親戚家裏當然不如自個兒家裏舒心自在,雖然有個外祖母一直關心愛護,給的一應待遇與自家姑娘一模一樣,甚至更有過之,但終究有些地方還是不同的,比如說關於她的親事,做舅媽的怎麽也不可能讓其蓋過了自家親女去。
而就在幾年之前,連那位一心疼愛外孫女的老祖母也過世了,於是……
“這故事好像很熟悉呢?我以前在哪兒聽說過?”
台上胡雯說的聲情並茂,台下某個小夥兒則悄悄轉過頭,向龐雨敖薩揚趙立德這邊位置顯出一個頗感迷惑的表情——他知道這幾位都是博聞廣記的。
而這邊幾人隻是互相看看笑笑,龐雨用手指頭賺了點茶水,在座位上寫了三個字:
——《紅樓夢》。
而這時會場中也有人直接叫喊出來:
“我暈!這姑娘該不會是叫林黛玉吧?那戶人家裏是不是還有個寶哥哥?”
台下頓時一片嘩然笑聲,而胡雯也忍不住笑了幾聲,之後搖搖頭:
“當然不是,這姑娘姓李,閨名麽……人家可不會說的。不過她的母係家族牌子很硬——她娘家舅舅姓張,居說還是個什麽國公來著。”
“姓張的國公?那應該是英國公張輔這一係。”
胡雯對明朝勳臣的係譜不太熟悉,一時間說不上來,但下麵卻有不少人是熟讀了那本由曆史組編纂的關於明朝曆史的“金手指寶典”,立刻便猜到是哪家了——這倒並非他們個個都博聞強記,而是因為大明能傳至崇禎朝的國公本就不多,總共才五個:其中兩個姓徐,一個姓沐,還有一個姓朱一個姓張,其祖輩都是在曆史上留下過深刻印跡的名人,自然很好辨識。
“英國公家的外孫女?倒還真是名門之後了,不知道咱們這邊誰有這份運氣能攀上這門親?”
聽到這回聯姻的女孩兒中竟然還有這樣一位佳人,就連向來淡定的敖薩揚也禁不住有些八卦起來,而趙立德也難得開口:
“嗬嗬,沒聽胡大姐說麽——人家肯不肯把人嫁過來還沒決定呢。”
確實,在成功吊起了這幫宅男的心思之後,胡雯接下來介紹的情況卻又潑了他們一盆冷水——據陳濤他們多方打聽下來,那位國公爺參加此次聯姻活動,本是隻打算把自己一個年紀較小的庶生女兒給推出來的。至於這個外甥女,雖然早到了待嫁之年,甚至因為替她外祖母守孝而已經比正常議親年齡要略略超了幾歲……原本卻並不在候選名單之中。
隻是按照這個年代的禮法順序,連年紀小的都開始說親了,對大的卻還不聞不問,那也不像話,所以才順帶著一起提出。但那位國公爺卻也明確表示了:外甥女兒的親事一定要慎重對待,如果短毛這邊沒有條件特別好的選擇,此事就作罷,決不將就湊合!
之所以這麽嚴格,一方麵大概是出於對自家妹子的感情,另一方麵,也是怕被人說嘴——還是因為這個時代對於嫡庶之別的看重。庶女哪怕是親生的,嫁了個普通人家也不會有人在意,因為在有嫡生子的前提下,她們並不能算這個家庭的真正傳人。而獨女兼嫡女身份的外甥女兒則被視為是妹夫一家的正統繼承者,若沒給她安排一門好親事,就會被認為是虧待了妹妹一家,傳出去很影響風評的——尤其對於國公府這樣的門第,更是如此。
“那這家到底是個什麽意思?難道還要在我們中間搞個選秀不成?”
聽胡雯先是把那位女子說的天花亂墜,最後卻又似乎在她頭上標了個“非賣品”標簽,台下有人不耐煩起來。麵對質問,胡雯則苦笑了一下,兩手一攤:
“那倒不是,隻是對方已經有了明確目標——他們家指定了咱們中間的兩個人,若是這兩位中某一位願意的話,就可以考慮結親。至於其他人,則不在考慮範圍之內。所以本來沒打算公開宣布的,不過想想看私下說反而更不好,所以隻好犧牲一下那兩位同誌的**權了。”
此言一出,仿佛在油鍋裏撒了一把鹽,台下頓時一片嘩然:
“啊?”
“還有這種事?這戶人家也太騷包了吧!”
“騷包的應該是我們這邊某些人才對——誰這麽牛叉,名聲都傳到北京去了?”
“胡大姐,別賣關子了,這兩個幸運兒是誰?趕緊說出來讓咱們見識見識?”
——台下七嘴八舌一片催促之聲,在這種時候胡雯總是表現的很順應民意,隻見她笑眯眯的伸出手來,故意把手臂掄圓了朝前方都劃過一圈,最後在一片眼巴巴的目光中,指定了台下某個位置:
“正好他們都來了,大家可看好了啊:趙立德,龐雨——就是他們倆!”
“但是有一點必須要說清楚:如果有誰一開始就隻是抱著隨便玩玩,而不打算長久發展的心思來參加這次聯姻,這種行為是絕對不允許的。包括我們這次活動本身,也不同於現代社會的普通聯誼交友活動。大家報了名之後,下一步就是要和對方正式談婚論嫁了,所以請大家想清楚了再報名,這不是鬧著玩的事情,婚姻大事,非誠勿擾啊!”
這句話說得有點重,但胡雯卻不得不這麽提醒一下。就好像對方那幾戶大家族不希望得罪他們瓊海軍一樣,這邊委員會也不想因為沒某些人不負責任的行為而平白無故去得罪那些大家族。在這方麵不僅僅是婦聯,就連輪值主席宋阿姨也事先給委員會全體成員打過預防針了。
這年頭世間對於夫妻關係的看法可不象後世那樣流行好聚好散。胡雯剛才還有一句話沒說出來——即使這中間真有人因為種種原因分手離婚了,他們也不可能“退貨”把人送回北京的,到時候肯定是由婦聯出麵把人另行安置,待遇還不能差。否則不利於日後的“統戰工作”。
當然那些後續首尾就跟眼前這些宅男無關了,聽胡雯盡可能詳盡的回應了自己的疑問,王晨點點頭,略作思考之後,終於正式舉起手:
“那麽,我報名。”
有了這第一個開頭,後麵就要順暢多了。再加上胡雯,朱月月。蘇暮雪等人在後麵不停的碎碎念:“還剩四個名額囉!”“隻剩三個啦,再不趕緊就來不及了!”“兩個兩個,再有兩個人就滿員啦!”……諸如此類的小陰風扇啊扇的,倒也起到了不少作用。
“我也報名!”
“算我一個!”
一時間,下麵舉手的人此起彼伏……不一會兒。六個名額就全部落實下去。後麵還有人想要報名的,卻被胡雯婉拒了——對方出六個人,那這邊也安排六個剛剛好。如果安排人太多了,讓對方對他們挑挑揀揀的,豈不是平白讓人家看輕了去?
“這回沒報上名的同誌也不用著急。隻要我們這邊以誠心待人,今後這樣的事情肯定還有許多!咱們這邊的人,無論個人條件還是集體背景,在如今的大明朝都是絕無僅有,大家還怕沒機會嗎?”
麵對那些先前表現漫不經心,後麵卻又因為沒能報上名而有些懊惱的小夥子,胡雯用這句話安撫了他們。而正當台下所有人都以為這場會議要結束。鬧哄哄準備退場時,這位婦聯主席卻又擺擺手,示意大家安靜:
“大家稍等,關於這次聯姻對象,還有一位……雖然跟大夥兒關係不大。但我想還是在公開場合說明比較好。”
說著,胡雯居然又開始介紹某位小姐的情況——原來她剛才說是“六七人”還真是實際數目,不過其中六位是家長確定隻要這邊願意出人就可以嫁過來的,而這一位的家長卻還在猶豫。嫁不嫁過來,尚在兩可之間。
猶豫的原因則是這個女孩子條件太好,家裏人有點舍不得——即使按照那些世家大族的挑剔目光來看也是如此。據說這女孩子自小便是聰明靈秀。極有文采,做的詩文詞賦在閨閣圈中大大有名,素有才女之稱。至於現代人最關心的相貌問題……這年頭大戶人家規矩嚴格。女子若是在外麵被人稱頌品德文采都是讚美,可若稱讚美貌,那對她們反而是侮辱了。
不過陳濤還是拜托錢家清客設法從在那戶人家出入過的西席或下人等處打聽了一下,卻都眾口一詞說是屬於一等一的人才,容貌上絕對沒得挑。隻是身子骨有些嬌弱,從小吃補藥長大的。再加上她是正兒八經正房太太嫡生。標準的千金貴女,若是有其親生爹娘為其做主。絕對不可能有機會便宜某個海南髡蠻子,連想都甭想!
隻可惜……自古紅顏多薄命,這女孩子自小便是父母雙亡的,而且其父族已然凋零,隻能是跟隨其舅父生活——也正是這次參與聯姻計劃的某個地位最高的豪族之一。住在親戚家裏當然不如自個兒家裏舒心自在,雖然有個外祖母一直關心愛護,給的一應待遇與自家姑娘一模一樣,甚至更有過之,但終究有些地方還是不同的,比如說關於她的親事,做舅媽的怎麽也不可能讓其蓋過了自家親女去。
而就在幾年之前,連那位一心疼愛外孫女的老祖母也過世了,於是……
“這故事好像很熟悉呢?我以前在哪兒聽說過?”
台上胡雯說的聲情並茂,台下某個小夥兒則悄悄轉過頭,向龐雨敖薩揚趙立德這邊位置顯出一個頗感迷惑的表情——他知道這幾位都是博聞廣記的。
而這邊幾人隻是互相看看笑笑,龐雨用手指頭賺了點茶水,在座位上寫了三個字:
——《紅樓夢》。
而這時會場中也有人直接叫喊出來:
“我暈!這姑娘該不會是叫林黛玉吧?那戶人家裏是不是還有個寶哥哥?”
台下頓時一片嘩然笑聲,而胡雯也忍不住笑了幾聲,之後搖搖頭:
“當然不是,這姑娘姓李,閨名麽……人家可不會說的。不過她的母係家族牌子很硬——她娘家舅舅姓張,居說還是個什麽國公來著。”
“姓張的國公?那應該是英國公張輔這一係。”
胡雯對明朝勳臣的係譜不太熟悉,一時間說不上來,但下麵卻有不少人是熟讀了那本由曆史組編纂的關於明朝曆史的“金手指寶典”,立刻便猜到是哪家了——這倒並非他們個個都博聞強記,而是因為大明能傳至崇禎朝的國公本就不多,總共才五個:其中兩個姓徐,一個姓沐,還有一個姓朱一個姓張,其祖輩都是在曆史上留下過深刻印跡的名人,自然很好辨識。
“英國公家的外孫女?倒還真是名門之後了,不知道咱們這邊誰有這份運氣能攀上這門親?”
聽到這回聯姻的女孩兒中竟然還有這樣一位佳人,就連向來淡定的敖薩揚也禁不住有些八卦起來,而趙立德也難得開口:
“嗬嗬,沒聽胡大姐說麽——人家肯不肯把人嫁過來還沒決定呢。”
確實,在成功吊起了這幫宅男的心思之後,胡雯接下來介紹的情況卻又潑了他們一盆冷水——據陳濤他們多方打聽下來,那位國公爺參加此次聯姻活動,本是隻打算把自己一個年紀較小的庶生女兒給推出來的。至於這個外甥女,雖然早到了待嫁之年,甚至因為替她外祖母守孝而已經比正常議親年齡要略略超了幾歲……原本卻並不在候選名單之中。
隻是按照這個年代的禮法順序,連年紀小的都開始說親了,對大的卻還不聞不問,那也不像話,所以才順帶著一起提出。但那位國公爺卻也明確表示了:外甥女兒的親事一定要慎重對待,如果短毛這邊沒有條件特別好的選擇,此事就作罷,決不將就湊合!
之所以這麽嚴格,一方麵大概是出於對自家妹子的感情,另一方麵,也是怕被人說嘴——還是因為這個時代對於嫡庶之別的看重。庶女哪怕是親生的,嫁了個普通人家也不會有人在意,因為在有嫡生子的前提下,她們並不能算這個家庭的真正傳人。而獨女兼嫡女身份的外甥女兒則被視為是妹夫一家的正統繼承者,若沒給她安排一門好親事,就會被認為是虧待了妹妹一家,傳出去很影響風評的——尤其對於國公府這樣的門第,更是如此。
“那這家到底是個什麽意思?難道還要在我們中間搞個選秀不成?”
聽胡雯先是把那位女子說的天花亂墜,最後卻又似乎在她頭上標了個“非賣品”標簽,台下有人不耐煩起來。麵對質問,胡雯則苦笑了一下,兩手一攤:
“那倒不是,隻是對方已經有了明確目標——他們家指定了咱們中間的兩個人,若是這兩位中某一位願意的話,就可以考慮結親。至於其他人,則不在考慮範圍之內。所以本來沒打算公開宣布的,不過想想看私下說反而更不好,所以隻好犧牲一下那兩位同誌的**權了。”
此言一出,仿佛在油鍋裏撒了一把鹽,台下頓時一片嘩然:
“啊?”
“還有這種事?這戶人家也太騷包了吧!”
“騷包的應該是我們這邊某些人才對——誰這麽牛叉,名聲都傳到北京去了?”
“胡大姐,別賣關子了,這兩個幸運兒是誰?趕緊說出來讓咱們見識見識?”
——台下七嘴八舌一片催促之聲,在這種時候胡雯總是表現的很順應民意,隻見她笑眯眯的伸出手來,故意把手臂掄圓了朝前方都劃過一圈,最後在一片眼巴巴的目光中,指定了台下某個位置:
“正好他們都來了,大家可看好了啊:趙立德,龐雨——就是他們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