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圍一片震天響的口哨與噓聲中,被點到名的兩人則是麵麵相覷,完全被這天外飛來的“好運氣”給嚇到了。


    “什麽意思?為什麽偏偏找上我們兩個?那個英國公家有什麽企圖?我和那英國公家素無交往,好端端的,為什麽上趕著要把外甥女兒嫁給我?”


    也許是幹多了情報工作的關係,當趙立德聽到自己名字被胡雯報出後,他臉上所呈現出的第一表情並非欣喜,而是滿臉陰沉沉的戒備之色。


    “是啊,除了那本文史資料集,我們和那位英國公沒什麽交集啊,怎麽突然單獨把我們提出來?”


    龐雨倒不像阿德那麽戒備,但也滿臉的不可思議――他來參加這個情況說明會隻是為了聽聽八卦,湊份熱鬧而已,並沒有真正去和那些明朝貴戚攀親家的打算。畢竟彼此出身環境相差太遠,談不上什麽共同語言。無聊時拿來嚼嚼舌頭獵奇意淫一下倒也罷了,真要和這種古典仕女朝夕相對廝守終生,恐怕很難和諧相處。這一點他先前早就跟老解談過,並非假撇清,而完全是出自內心的真實想法。


    此時旁邊那些人也都在吵吵嚷嚷的向胡雯要個說法――憑什麽就那倆家夥能作為候選人?那個英國公家跟這邊所有人都不熟,沒理由平白無故的隻認那兩位,莫非這中間有什麽蹊蹺貓膩不成?


    而胡雯也是早就料到這種情況,先前已經向陳濤打探到其中原委,此時幹幹脆脆的兩手一攤:


    “當然是有人給推薦的了……”


    ――那位英國公既是覺得自家甥女比一班庶女要“高貴”許多,和短毛聯姻時自然也要求能找上其中最優秀的。至於哪些人算是優秀的呢?那當然就要找和他們接觸比較多的人去詢問了。


    據說英國公家為此事前前後後找了不少人,也算是頗費心思了。找誰去了解呢?當然主要就是上次出使海南島的一班使者了,因為隻有他們才算是比較全麵地接觸過瓊海軍眾人。而其中發言權最大的又有兩位,一位自然是錢謙益錢大老爺,另一人則是皇宮裏派出去曹如意曹太監……


    聽到這裏時龐雨已經明白了大半。回頭笑著對阿德道:


    “看來你送給曹太監的那些錢還起到了意外作用呢。”


    果然,錢謙益給張家推薦的就是龐雨――他們相處時間比較長,接觸的也多。關鍵是在錢謙益覺得“不錯”的人才當中隻有龐雨未婚。而曹如意這頭,則是非常堅決的推薦了阿德。


    其實要說他趙立德跟那曹太監之間關係多親密倒也談不上,但有一點毫無疑問――瓊海軍最早用來買通曹太監的那筆錢便是通過阿德之手送出去的。而且趙立德對他的態度很好,絲毫不因為他身有殘疾而露出過歧視之意――太監對此向來是非常敏感的。曹太監自覺是個知恩圖報的好人,既然碰到機會,當然就要狠狠推薦一把――於是英國公家最終就選定了這兩位。


    胡雯這一番解釋下來,卻讓會場中愈發雜亂,不少人跳起來大喊大叫說這不公平――想當初派誰去和錢謙益曹太監他們交涉可是根據委員會的安排,憑什麽這兩人就此占了優勢?現代社會那些公務猿仗著近水樓台優勢大搞特權。難道到了這邊也是一樣?


    胡雯被這些質疑聲弄得哭笑不得,雖然明知道這些說法站不住腳,但所謂“群眾輿論”有時候就是這麽不講理。無可奈何之下,她再度把兩手一攤:


    “各位,英國公家的要求畢竟隻是代表他們自己的想法。他們對我們並不熟悉,想法有所偏頗在所難免。如果有誰覺得自己能得到他們家的認可,即使不在名單之上,也完全可以去毛遂自薦一下麽,咱們婦聯自己人肯定不會給大家設置障礙,隻會幫忙推介。不過呢。在此之前……”


    胡雯笑了笑,看向台下那兩個猶自發呆的“幸運兒”:


    “人家既然提出來了,那我們總得向當事人問上一句――怎麽樣。小龐,小趙,你們可有興趣加入這次聯姻活動麽?”


    趙立德的回答很是爽快明確:


    “我沒興趣。”


    相比之下龐雨就顯得有些猶豫,雖然在此之前他一直很確定:自己這回隻做個“看客”便好,壓根兒沒有跟那些明朝人結親的打算,然而眼下這位……畢竟隻要是讀過《紅樓夢》的。誰心中沒有幻想過天上掉下個林妹妹呢?


    不過考慮到一旦娶了那位李妹妹,也就意味著要和她背後那一整個大家族結成了親戚――這個時代結婚從來不是僅僅兩個人的事情。不要說漢人大家族了。就連舒中娶了個黎家女,也不得不先後安排了一堆大舅子小舅子表侄子表外甥……等等進入白燕灘基地工作。幫忙安排工作還不算,平時他那老丈人什麽大大小小事情還都愛找他這個東床嬌客出麵,覺得這樣很有麵子,卻搞得舒中很是無可奈何。


    而堂堂英國公家人口想必是不會比一位黎族酋長家少的,即使那一位號稱孤女,可既然是在舅舅家長大,又是舅舅家給安排的親事,那“舅大如娘”的規矩肯定免不了,也就是說到時候免不了要多出一堆長輩去孝順――還是明朝長輩。雖然人家說得很好:同意把人遠嫁到海南來,可既然在這個時代隻有這麽一支獨苗親戚,到時候真有了麻煩也不可能不管不顧。


    會有麻煩嗎――肯定有的,這可是在明末,那一大家子還都是住在北京城!


    所以說人有時候真不能想太多,一想到這些實際事務,再想想自己素來最怕麻煩的性子……龐雨最終還是擺擺手,將腦海中對於八六年版林妹妹的美好形象揮去,同時也回應了胡雯的詢問:


    “我……也算了吧。”


    此言一出,會場中立即響起一片如釋重負般的呼氣聲,隨即便有好幾個小夥子站起來要求報名,顯然對林妹妹的美好印象並不僅是龐雨一個人有,而且人家可不像他那麽瞻前顧後。包括先前已經報了名的也有提出希望能轉換目標……而胡雯對此類現象當然是樂觀其成。她隻對一件事情有些遺憾――原本是打算把報名人數與對方提出人選控製在一比一的,但由於後來又有好幾位同誌想要競爭一下那位“林妹妹”,最終還是登記了九個人的名單。


    讓大家有些意外的是,作為管理委員會成員之一的郭逸,以及為人向來低調,但卻被公認是團隊中堅力量的林漢龍也都在其中。他們倆一個是現任管理委員,同時擔任職業培訓學校的負責人,負責瓊海軍新生力量的培訓工作,另一個則擔負著白燕灘地區所有土建工程的維護和保養工作――尤其是水電站,最近更在進行蒸汽發電機的開發研究工作,肩負責任重大。


    “你們倆都要去北京嗎?”


    胡雯有些猶豫了,本來按照她的構想:有人願意親自去北京結親當然是最好,但如果出於安全等因素考慮,不想去也沒關係,可以提供個人影像信息等資料,由自己帶到北京去播放。同時盡量說服對方,允許她拍些女孩子的照片或者錄像回來,這樣雙方好歹算是“見過麵”了。


    這麽做倒並非他們自高自大,而是連對方都認可了的――人家既然要跟你結親,自然要把你們的情況摸摸清楚。而瓊海軍這幾年來的所作所為並不隱秘,隻要稍微有心就能打聽到。尤其是接受招安以後依舊擺出一副擁兵自重的架勢,解席在山東公然對朱大典宣稱“我們瓊海軍可以幫朝廷的忙,但這支軍隊並不屬於大明”――這句話早就在京城裏傳瘋了。


    山東大捷之後不是沒人用這句話去找錢謙益麻煩的,不過給老錢一瞪眼就硬生生堵了回去――老夫竭盡全力,好容易才讓那夥人化敵為友,非但不找朝廷麻煩還幫上大忙,你們倒還想要把人家的勢力整個吞下肚?行啊,誰有能耐誰去幹就是,反正老朽我是沒這本事的。


    故此瓊海軍眾人對大明朝的提防與猜忌在北京城裏並不是秘密,那些提出結親建議的人士也能理解這一點,他們提出可以把人送到海南來完婚時,可沒考慮到還有什麽男女雙方先見個麵之類的過程。完全是標準的封建社會盲婚啞嫁模式――雙方各自提出人選,雙方長輩確認一下情況,確保沒什麽缺胳膊斷腿聾啞癡呆之類情況混在裏頭,也就行了。反倒是男方有權派個女性長輩過去相看一下姑娘品貌――胡雯便打算扮演這個角色。如果沒有反對意見的話,下一個步驟就是直接把姑娘打包送上船,到海南島拜天地成婚了,新郎去不去北京根本就無所謂――所以那些世家才隻讓庶女聯姻,對於嫡女還是不肯如此草率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迷失在一六二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陸雙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陸雙鶴並收藏迷失在一六二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