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式點45口徑勃郎寧手槍工作方式:半自動 口徑:smenhu英寸(smenhu)彈夾:7發簡介:由john smenhuwning發明,是二戰時期最著名的美國手槍。


    在西美戰爭期間,美軍普遍反映小口徑的左輪手槍威力不足,軍隊急需一種有較大威力的大口徑手槍。


    在這種需求下,1911式.45口徑勃郎寧手槍誕生了。


    colt和springfield兵工廠在1911—1915年間生產這種手槍,到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60%在法國的美軍士兵都配備了它。


    一戰後,又在扳機、撞針、握把和結構上對它進行了改進,主要是使它更輕便。


    在二戰期間,它隻配備給軍官和班長,並不是美軍步兵的製式武器。


    但是禁止士兵配備手槍的條例被扔到了一邊,在前線許多士兵都擁有一把1911式手槍。


    它被認為是最後可以依靠的武器,盡管幾乎所有的士兵都有更有效的武器可用,但沒有人會否認它所帶來的安全的感覺。


    直到1984年,它仍然是標準的美軍隨身武器。


    m1 加蘭德步槍工作方式:半自動口徑:.30英寸(smenhum)彈夾:8發簡介:m1 步槍,又稱garand 步槍,是美國步兵的標準配置步槍。


    以它的發明者john smenhuand的名字命名。


    它是第一種在戰場是廣泛使用的半自動步槍。


    盡管它在1936年就被軍隊采用,直到1943年一直是供應不足,但到戰爭結束時,它的產量卻超過了4百萬支。


    m1 步槍易於分解和清潔,它的口徑、彈丸速度和半自動性能的結合提供了優於其它步槍的火力。


    它唯一的缺點就是彈夾重新裝彈很困難。


    1903式步槍工作方式:手動口徑:.30英寸(smenhum)彈夾:5發簡介:1903式.30口徑步槍,簡稱‘03式。


    1903年被美國軍隊采用,直到1936年,它一直是美軍標準配置步槍。


    二戰期間,仍有許多在使用。


    36年,m1步槍取代它成為美軍標準配置。


    在諾曼底戰役中,它成為狙擊手的主要武器。


    不過,它在精度上的許多優點已被半自動和全自動武器的速度所取代。


    湯姆森衝鋒槍工作方式:半/全自動口徑:smenhu英寸(smenhu)彈夾:20和30發、50發(彈鼓)簡介:smenhumpson曾參與發展`03式步槍和smenhu手槍,湯姆森衝鋒槍的原型槍於1920年春天誕生,盡管它有優秀的測試參數,但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都沒有采用它。


    湯姆森colt公司鑒定了生產15,000支該槍的協議,即1921式。


    這批槍的生產一直持續到二戰前夕。


    在1940年,美國陸軍訂購了20,000支該槍;在1941年,陸軍追加了319,000支的定單。


    該槍最大的優點是可靠,在惡劣的環境下也能工作。


    主要的缺點是太重——超過10磅,缺乏穿透力(這也是二戰中所有衝鋒槍的共同缺點)。


    勃朗寧bar1918輕機槍工作方式:半/全自動口徑:.30英寸(smenhum)彈夾:20發簡介:最初型m1918a1式勃朗寧輕機槍(bar)由美軍士兵在一戰中首次使用,並且二戰中該槍仍在使用。


    在惡劣環境下的可靠性使該槍獲得了很高的聲譽。


    1940年,m1918a2式投入使用。


    與早期型號不同的是它僅有全自動方式下的兩種射擊方式:慢速方式300—450發/分;快速方式500—650發/分;而沒有了半自動方式。


    兩種型號的勃朗寧機槍都被廣泛的使用。


    而且在很多的電影中,你也可以見到它的身影。


    該槍是快速火力和穿透力完美結合的典範。


    它最大的缺點是缺少可快速更換的槍管來減少槍管的過熱。


    m1919a6式重機槍工作方式:全自動,風冷式口徑:.30英寸(smenhum)彈夾容量:250 發射擊速度:400—500發/分簡介:隨著越來越多的美軍部隊參戰,戰場上官兵們需求一種比m1919a4式輕、又有比勃朗寧輕機槍更快射速的重機槍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在這種情況下,m1919a6式重機槍誕生了。


    它繼承了一些m1919a4式機槍的部件,不再有三角架,但它仍然重達smenhu磅。


    事實證明,它太累贅而不能滿足戰場上官兵們不斷變化的要求。


    即便如此,仍生產了43,000支該槍。


    而且,你可以在幾乎所有1944—1945年的影片中看到它。


    m1919a4式重機槍工作方式:全自動,風冷口徑:.30英寸(smenhum)彈夾容量:250發射速:400—550發/分簡介:一戰結束前,美國軍械局意識到水冷式重機槍在坦克中占踞了太大的空間,而且對快速挺進的步兵來說也太重了。


    二戰臨近時,軍械局待開發一種風冷式重機槍給步兵使用。


    這導致m1919a4式重機槍的產生。


    連腳架在內該槍重41磅,與重達93磅的水冷式m1917a1比起來的確是輕多了。


    所以,與水冷式相比它更多用作了攻擊性武器。


    不過,它不能象水冷式那樣長期維持同一水平的持續火力。


    反坦克火箭發射器工作方式:電子點火口徑:75mm(3 英寸)穿透力:100mm(4 英寸)簡介:1942年初,為滿足步兵反坦克武器的需求,軍械局的leslie smenhunner和edward smenhu研製了一種火箭炮——一個用電子點火的金屬筒。


    直到那時,美國步兵一直缺乏可以使用的能阻止坦克前進的反坦克火箭。


    軍械局的另一個成員,henry smenhuaupt,一直在研製一種步兵使用的反坦克手榴彈——m10式手榴彈,重smenhu磅,使步兵不能有效的投擲。


    然而,當skinner和uhl試著用他們的發射器發射m10手榴彈時,卻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軍械局立即意識到這種新式武器的價值。


    許多發射器被裝船運給了盟軍。


    德軍在繳獲了之後也生產複製品。


    mark ii 手榴彈工作方式:摩擦點火延時引信重量:smenhug延時時間:4—smenhu s簡介:二戰期間,美軍士兵使用了許多類型的手榴彈,但主要配備的markii手榴彈。


    它為鐵鑄,外部呈鋸齒狀,利於在爆炸後產生更多的彈片。


    它內部tnt 填充物,但由於戰爭初期tnt短缺,內部多填充硝化澱粉複合物。


    mark ii的殺傷半徑是5—10碼,但彈片可殺傷至50碼。


    由於公認的投擲距離多為35—40碼,所以要求士兵在投彈後臥倒直至手榴彈爆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打飛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月逍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月逍遙並收藏打飛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