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殊的曆史社會環境中,農民起義往往有著滾雪球的效應,都是短短的一兩年內就由幾千人發展成幾十萬上百萬人,這裏堪稱典型的是太平天國,從1851年1月從廣西金田起義,到1853年3月攻克南京,由一個地區性邪教組織發展成為可以和清廷隔江對抗的軍事政治集團,也隻用了兩年多一點的時間。


    這個特殊的曆史社會環境,便是許多人活不下去,必須依靠暴力對社會資源進行再分配的時候,而自蘇箬人攻破祁國上京,改名盛京,建立驊國以來,蘇箬人和周人的衝突,可謂日益劇烈。


    兩者衝突的根源便是蘇箬人是遊牧部族,文明野蠻凶暴,可以說剛從奴隸社會脫胎出來,但偏偏擁有著周人所沒有的武力,奉行的的武力掠奪的策略,而它的弱點也很明顯,人數稀少,文明落後,很容易被周人同化,最後部族特征消失,文明消亡,而同時周人卻擁有極高的文明,農耕技術相當先進,政治製度比較成熟,經濟文化繁榮,但武備鬆弛,擁有著巨大財富卻在強盜打劫時無法保護自己。


    而具體的矛盾,表現在文化上,就是蘇箬人一方麵保持自身的衣飾發型,語言文字,生活習慣,這往往是少數民族保持自身文化的途徑,但是這個並不容易做到,強盜打劫有錢人的目的,自然是為了過上有錢人的生活,而不是繼續當一個強盜,蘇箬人在周人更優裕的生活麵前並沒有多少抵抗力,到最後還是會迅速腐朽墮落,另一方麵則在周人中強行推行蘇箬人的文化,從服裝發型到生活習慣,而且大肆摧毀周人原有的文明,焚燒書籍,管製輿論,逆曆史潮流而動,用暴力讓先進的文明向愚昧落後的文明靠攏,可說是一大創舉,如此自然激起民族自豪感極強的周人反對。


    而在政治上,便推行等級製度,將原來居住祁國的周人全部劃入第三等級,而以蘇箬人為第一等級,遝藍人等為第二等級,在各方麵都加以嚴厲限製,不但不允許出任高級官吏,而且觸犯同樣的罪名,蘇箬人和周人的審判機關也不同,量刑更是不同,即便是蘇箬人無故殺死周人,也不需要判刑,隻需要賠付一定銀兩,稱為燒埋銀。


    但最嚴重的衝突,還是在經濟上,由於蘇箬人原本是遊牧部族,在祁國並沒有財產,而且蘇箬人也不善農耕,不會經營,為了維持蘇箬人比周人更優裕的生活,就必須要從周人手裏掠奪土地、房產、勞動力。


    無論是土地還是房產,都是無償征用或是以極低的價格贖買,往往蘇箬人用馬跑上一圈幾個小時,足有幾千畝的良田農莊被圈進,良田成為私產,農莊裏的人成為農奴,也不過是在官府交上幾兩銀子,而且蘇箬人鼓勵周人主動成為蘇箬人的奴隸,凡是逃走的則會重罰,將其抓回,而抵抗最激烈的地方,就會遭到屠城,在極大破壞當地經濟的情況下,蘇箬人也獲得了大量的資源,過上了享樂的生活。


    但畢竟祁國原來的人口是蘇箬人的上百倍,雖然天災人禍下人口極大減少,殘留下來的世家門閥,儒生士子,江湖豪傑仍然在不遺遺力的對抗蘇箬人,烽煙處處,兵戈千裏,即便是蘇箬人也有些疲於奔命,直到這幾年采用了以周製周的辦法,通過收買一部分祁國人才漸漸安定下來,但老百姓受到的盤剝卻是越重了。


    整個驊國的環境,就是幹柴烈火,可說是一點即著。


    而在驊國和梁國邊界,聚集的流民更多,少說也有幾百萬,大多是從各地被蘇箬人沒收了財產之後逃出來的,想南下卻被氓碭山所阻,隻好淪為劫匪,都指望著從江都北上的這條商業通道過活。


    這些流民,大股的有數千人,小股的隻有四五人,也沒有一個統一的組織,因為沒有人養的起這麽多人,可以說隻要有糧食,這些人立刻就會投奔過來,而莊周手中,糧食卻是多的發黴。


    因此當莊周亮起旗號,大肆派糧後,無數人由於各種原因投奔而來,莊周一律收下,僅僅二十天時間,莊周就由北上的十八人一躍成為統領上百萬人的領袖。


    經過體能標準考核,由於能在逃亡途中活下來的,大多是青壯年,有進一步發展潛力的青壯年男丁就有了三十萬,此外的七八十萬人,也被按照軍事管理的辦法劃分開來,四十歲以上的成年男子三十萬,青壯年女子三十萬,少年二十餘萬,沒有戰力的老弱婦孺病殘也有二十來萬。


    這些人自然不能照搬現代的軍事編製,一方麵是冷兵器時代,並不像熱兵器時代考慮的是火力配置,人數是相當重要的,二是訓練周期太長了,這個時候是不合適的。


    所以莊周是以地域劃分為基礎,把來自同一村同一鄉的人按照青壯年,少年,老弱劃分開來,分別編製,而同一編製裏麵,又有無數個小集團打亂組成大集團,一邊編組,一邊訓練,而人員選拔也是以將訓練中的優秀分子提拔成為代理指揮官為主,以招賢令為輔,收攬流民中的人才。


    因此短短二十天裏,莊周就有了一線野戰主力三個集團軍十個師,每個師的編製是三萬人,加上一個近衛師三萬人,都是二三十歲的青壯年,按照昆侖星的終身服役製度,莊周即便提前到四十歲退役,這些人也至少還能服務十年,已經足夠莊周橫掃天下了。


    同時還有二線地方守備部隊,預備役,補充兵力共計八個集團軍,二十四個師,分別為四十歲以上成年男子三十萬,青壯年女子三十萬,十歲以上少年二十萬,這個時候十四歲便可結婚,有的拉丁拉到七八歲的小孩,莊周自然不會如此,不過把這些人組織起來,也方便管理,發揮一定作用,而且通過對他們的教育,可以更好的培養下一代。


    此外就是三線部隊,是需要保護的對象,隻是軍事化組織管理,方便跟隨主力遷徙,主要是老弱婦孺,相當於大型的幼兒園和養老院,把老人小孩集中在一起,方便老人照顧小孩,把大批的青壯年解放出來。


    由於人數太多,莊周隻直接任命師長一級的指揮官,當然是代理的,還要看以後的表現,而向下指揮一萬人的旅長和三千人的團長,五百人的營長,都是下麵推薦,需要莊周親自確認,任命才有效,這自然是為了保證不會有其他人可以任命軍官,令權不一可是軍隊大忌,不過這個任務更多的是湛盧等人在做,同時以十人為班,三十人為排,百人為連,規定這三級必須直選,由所有的士兵舉手選出,公開透明,公平競爭,民主選舉,擇優上崗,選舉結果除非有特別重大的是由,否則無法改變,而且任命也需要上級確認。


    這麽大批的人,需要組織起來,加以訓練,自然是極為忙碌的,由於素質不一,這個時候也無法進行太過嚴格的訓練,即便是軍紀,也要越簡單越好,所以莊周就極為簡單,把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照搬了一遍,編成歌曲傳唱,即便是不識字的人也能很快學會,再嚴肅的處理幾次突發個案,加以廣泛宣傳之後,軍紀就初步貫徹下去了。


    而訓練就更為簡單了,就是訓練隊列,立正,稍息,向右看齊,齊步走,正步走,跑步走,向左轉,向右轉,向後轉,立定,敬禮,反複的訓練這個,其他所有的戰鬥技能統統不訓練,隻訓練這個,因此二十天下來,這支軍隊隊列隻看外表已是像模像樣,由於統統換了歐盟軍隊的服裝,排出方陣時,那種整齊的隊列所帶來的威嚴肅穆,遠比昆侖星的大多數軍隊都強許多,最關鍵的是,通過隊列訓練,這支軍隊已經有了初步的整體感和歸屬感、榮譽感,而且令行禁止,看上去的至少外部樣子是完全具備了。


    當然這支軍隊真實戰鬥力是值得懷疑的,電子時代的軍裝,好看是好看了,可要真打起來,絕對比不過一副板甲防禦力更強,許多人甚至連兵器都沒有,都是赤手空拳,幸好莊周不需要他們戰鬥,有修行者在,軍隊,就是用來充場麵的。


    但這樣做至少有一個好處,由於明確了戰場的指揮權序列,各級指揮官大多是競爭上崗,光看服裝就知道彼此的等級,而且編製到了十人的班,遠比這個時候軍隊編製隻到五十人一級來的優越,十人的小隊,大多是同鄉同村,不論是配合還是堅韌都不是隨便湊合的軍隊可比。


    自然,一切有益的經驗,都在汲取之列,訴苦這種調動積極性的絕招自然是大用特用,關鍵是這個時代的流民確實太苦,房子被人搶占,土地被人圈走,家人遭到侮辱殺害,老百姓憤怒卻又無奈,根本沒有保護自己的手段,隻能等到別人的救濟,這個時候有了訴苦的渠道,自然是大說而特說,然後對這種盲目的情緒稍加引導,極高的階級覺悟就來了。


    “驅除韃虜,恢複華夏。”“均田免糧,平均地權。”這樣的口號就自然而然的在引導下提了出來,並且迅速成為新生力量的主導方針,通過歌謠等方式傳唱,宣傳工作很重要啊,是讓大多數人服從少數人意誌的重要工具,而當宣傳內容和社會現實吻合時,爆發出來的力量是驚人的。


    由於民生凋敝,而且需要穩定團結,高效處理麵對的問題,這個時候莊周實行的是軍事化管理,也就是軍政,龐大的人群在這種管理下如臂使指。


    現代的製度,大多是三權分立,軍政分離,軍隊內部又戰訓分離,後勤獨立,歸根到底,就是權力的製約和平衡,沒有人有絕對的權力,在整個體係中都是可以替代的部分,莊周也仿照這個製度,在保持自己最高權威的基礎上,下麵建立了軍令,軍訓,軍政,軍勤,軍法、軍情六部,由於一開始隻有軍沒有民,所以連行政機關都省掉了。


    接著,莊周就肇極立基,稱帝了。


    定國號為漢,取消年號,改為漢元紀年,當年為漢元一年,恢複驊國首都盛京為上京,同時宣布定都上京,並詔告天下,要在來年三月搬入上京承天宮。


    一時間四方震驚。


    一般來說,稱帝也要看時機,並不是一概的不對,稱帝的好處,是旗號打出來了,和原來的統治者可以說是徹底決裂,再沒有緩和的餘地,讓有心人看到,自然就會大量前來投奔,壞處則是當了出頭鳥,很可能被餘力尚在的朝廷給鏟了除除了鏟,連根毛都剩不下,到天下大勢已定排排坐分果果的時候這個最先冒頭的可能已經連渣都沒剩下,所以真正的聰明人是不會來投奔的,不過也不是絕對。


    像秦末的陳勝吳廣起義,秦朝實力強大無比,不挑大旗就是個死,挑了大旗之後分封六國舊部,形成星火燎原之勢,說不定還有一條活路,可惜陳勝吳廣終究是能力不行,被剿滅了,隋朝末年,李唐起義,先占了長安稱帝,便定了名分,可以大肆接受隋朝剩餘資源,而且關中險要,進可攻退可守,逐個剿滅敵對勢力,隻要自身實力不太差,天下大勢就已經定了,而像元朝末年,朱元璋起義,當時元朝騎兵實力也非常強大,冒頭的就會遭到打壓,而朱元璋最關鍵的策略就是緩稱王,在眾多的反元勢力中不顯眼,埋頭發展,等到後來,元朝實力耗的差不多的時候,已經奈何不了朱元璋了。


    而莊周稱帝,自然也不是心血來潮,無論是對內對外,莊周都沒有對手,需要的隻是用盡可能快的速度,將手中的資源轉化為實際的影響力控製力,所以,稱帝就是最好的選擇,隻要將蘇箬人派來圍剿的騎兵擊敗,大勢就基本定了。


    如此,基本就已經決定了,將來昆侖星會實行君主立憲製度。鍾毓秀的勸說固然是考慮了她自己的利益,卻的確有著她內在的合理性,事實上,能夠讓莊周選擇的製度根本就不多,不過是皇帝獨裁製度、君主立憲製度、民主選舉製度三種,獨裁莊周自然不願,而且不適合曆史規律,君主立憲和民主選舉兩種,卻是難以抉擇。


    不過考慮到這兩種模式的典型模本,英國和美國,無疑是英國和昆侖星的情況更相似,因此在相似的曆史背景下,用君主立憲製度也就理所當然了。


    比曆史提前半步,已經足夠了。


    而且用這個製度,有兩大好處,一是保持了修士超然的地位,對新帝國有巨大影響力的同時,還可以不被牽扯的太深,普通人的世界,還是要有普通人來決定,二是有著進步的空間,當平民的力量更大的時候,貴族的力量自然就會退縮,這是政治力量相互妥協的結果,也是一種形式獨裁實質民主的製度,或者說,這個遊戲規則,比起暴力革命來更溫和。


    事實上,莊周是在和時間賽跑,自從離地焰光旗到手,一種隱隱的預感就提醒著莊周,自己逍遙的日子不會太多了,三清聖人的布局啊,又有多少人能夠看的透,不知不覺間自己已經被卷入了修行界的殘酷爭鬥中。


    一旦入局,那就是你死我活,容不得半點退讓,敗者就是形神俱滅,最好的結果也是上封神榜,從此為人奴役,不得自由。弱肉強食的自然規律在修行者的世界中貫徹的遠比普通人更徹底,也更**裸。


    對一個修者而言,自由往往是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是最可寶貴的。


    因為有不能失去的,所以,絕不能敗。


    所以必須要趁著自己還能自由的支配自己時間的時候,把昆侖星的事務解決掉。


    第一份詔書隻是宣布稱帝,建國號,紀年,定國都,算是基本內容。


    驊國本來就內亂不止,反抗勢力極多,稱帝稱王的也不少,甚至最誇張的,有個小寨子隻有百十號人,連山賊裏麵都排不上號,寨主竟然也號稱皇帝,而且有三宮六院,十來個老婆,都冊封為妃,所以莊周稱帝,雖然醒目,那也是因為他手下有百萬人,算是整個驊國排的上號的勢力了,但剛組建的勢力是無論如何也敵不過蘇箬人的鐵騎的,各方勢力也以為這個新漢國隻是曇花一現而已,即便是莊周宣布要在來年三月搬入承天宮,也被看成了宣傳做秀,蘇箬人鐵騎給人的印象實在是太可怕了,眾人自然不好看好一個成立隻有二十天就匆忙稱帝的勢力,最多也就是咋舌此人大膽,不知死活。


    真正震驚各方勢力的是莊周接下來的兩份詔書。


    在接下來的第二份北伐蘇箬韃虜詔中,控訴了蘇箬人的野蠻暴行,屠城,圈地,絕我衣冠,焚我詩書,是華夏一脈死敵,此仇是國族之仇,是華夷之仇,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因此漢國決定大軍北伐,維護聖人禮教,漢家衣冠,號召一切周人都起來抵抗蘇箬人的暴政,為驅除韃虜,恢複華夏,建設大漢國出力,有立功者則不吝封賞,而對處理蘇箬人,則宣布了兩條方針,侵占財產必須退還,不足部分用勞役償還,有罪士兵必須處罰,得到法庭公正審判。


    這一份就占據了大義公理,更把和蘇箬人的矛盾上升到了國族之間,文明和野蠻之間,生死存亡的鬥爭,讓魏國和梁國都不好插手,但最厲害的還是第三份詔書。


    一切革命起義,其實都是為了社會資源的再分配,在這種分配中,打擊敵人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培育在這次分配中的獲利階層,使之成為自己最強有力的支持者。


    曆史上的起義,一開始秦末陳勝吳廣起義就比較浪漫,說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史記中所載項羽劉邦兩人本紀,也是如此,項羽指著秦皇巡遊的車架說彼可取而代之,劉邦則說大丈夫當如是也,說穿了都是要當皇帝,是屬於很理想化的。


    到了東漢末年,黃巾起義,由於漢代圖讖、緯書盛行,預言吃香,幹脆就神棍化了,號曰“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等到了隋末,有兩個牛人,一個是長白王簿,做了無向遼東浪死歌,鼓動老百姓起來造反,道理就更樸素了,說是到了遼東打高麗是個死,起來造反也是個死,左右是個死,還不如反了吧,另一個李密,文采好的很,出手就是“罄南山之竹,書罪無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繞了好大一個彎路。


    直到唐末黃巢起義,終於提出了均平,不過黃巢本人是流寇,他的天補均平,其實和一般強盜土匪的替天行道、劫富濟貧差不多,富是劫了,濟的卻是自己的貧,說他是寇是一點都不冤枉的,而且黃巢此人,簡直是中國史上吃人第一,寫他的書裏,除了吃人就還是吃人,有組織的吃人,把人當成軍糧,用石磨碾碎,煮熟當飯,此人後來好不容易打進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爽了一回,就完蛋了,不過這口號卻傳了下來,到了南宋初年,就在鍾相、楊幺手裏發展成了等貴賤、均貧富,這個楊幺,就是在說嶽裏被大英雄嶽飛招降的洞庭水賊楊幺,後來還在抗金戰場上出了把力。


    至此以後,農民起義的口號就越來越實際,針對性也越來越強,逐漸聚焦到了土地製度上,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糧,當時各地都傳唱闖王來了不納糧,這是針對當時明朝賦稅和三餉沉重來的,一路可說是望風而降,輕鬆打進北京,到了太平天國,就說有田同耕,連天朝田畝製度也搞出來了,可惜太平天國也搞大鍋飯,製度終究沒能真正實行下去,等到了孫中山,提出平均地權,又是沒能徹底實行,但其實已經摸到了根子上。


    有這麽多前輩的榜樣,莊周自然清楚,歸根到底,還是要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而土地問題,實質就是一個戰後的土地再分配方案,使得大部分無地少地的農民獲得可以養家糊口的土地,贏得盡可能多的支持,解決了這個,就徹底的贏得了整個世界,所以莊周的第三道詔書,頒布了大漢帝國土地法,內容隻有一個,就是平均地權,土地私有。


    土地產權的獲得、續受、使用、收益、處分、轉讓、消滅、保護,都有了詳細的規定,明確規定了土地產權私有,神聖不可侵犯,考慮到資本主義的發展需要,還做了一些限製,不能侵犯他人利益,而且應當在合理條件下為他人提供便利,當然最重要的是,這份詔書頒布了大漢帝國的土地路線,是依靠貧下中農,團結富農,爭取部分開明紳士,打擊惡霸地主並沒收其土地,無主土地國有,並公布了這些階層的認定標準。


    由於目標明確,就有了可執行性,尤其是地主的認定,那些堅持反抗蘇箬人的世家大族自然是開明紳士之列了,除非民風極壞的,死心塌地跟著蘇箬人走的,這就團結了大多數。


    當年宅第法和解放黑奴宣言一下子使得北方獲得充沛的人力資源,莊周的土地法一出,效果卻更是驚人,不但無地的流民佃農翹首以待,就是梁國土地上殘存的世家大族也紛紛派人前來聯係,平均地權固然召來不少人反對,但土地私有卻實在是太對這些家族的胃口了,這意味著即使是皇帝,也無法剝奪他們的土地,而不是像以前那樣,皇帝以天下為家,天下人都是皇帝的奴仆,可以隨意奴役,天下財產都是皇帝所有,可以隨意使用。


    而且雖然說是平均地權,但是驊國此時人口大量減少,無主土地極多,尤其是地主認定中的奧妙,自然是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隻要不和新政權為敵,一切好說,大漢帝國還是保護地主的土地的,畢竟大漢帝國土地法並不禁止土地所有權流轉,也並不反對土地集中,地主,其實也就是手裏土地比較多而已,資本主義社會農業的主力也是各個農場主,隻要好好引導就是了,也就是說這些家族原有的土地,隻要能夠拿出足夠的證據,即便是已經被蘇箬人沒收,也是可以獲得新政權的承認保護的。


    而相比蘇箬人卻隻會無償或是以極低的價格從他們手中奪走土地,兩者自然是天差的別。尤其是這個承諾,還是一個擁軍過百萬的帝國皇帝親自頒發詔書做出的,自然是絕無兒戲,不容更改。


    也正是因為這份詔書,各方勢力都看出了新立的大漢帝國,雖然剛剛成立,卻並不簡單,在政治上已經初步成熟,製度完備,和一般稱王稱霸的流寇卻是截然不同,梁國魏國雖然有些顧忌,但是比起因此帶來的好處來說,卻是微不足道了,無論如何,大漢帝國是周人的,比起野蠻凶殘的蘇箬人還是強了許多,既然是驅除韃虜,恢複華夏,自然是不好背後下手,至於平均地權,土地私有,雖然有些不妥,不過新朝初立,自然都要伴隨著全國土地的重新分配,莊周的土地法也就是更明確了些,別人是在天下已定後分配土地,而莊周是事情還沒有個影的時候就開始大畫炊餅,出售土地期權來獲取支持,也沒什麽特別的,能看出其中隱含深意的,卻是極少極少,土地私有權的確立,在未來將深刻的影響這個星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百花圖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戰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戰甲並收藏百花圖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