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帥們基本上接受了李風雲的分析和推衍。從山東人的立場來說,當然不願意幫助關隴人擊敗山東義軍,所以滎陽鄭氏即便給韋雲起提供了軍隊和錢糧,也未必會盡心盡力戡亂,而穎汝貴族自河南災民湧入豫州之後,手忙腳亂,分身乏術,短期內的確不可能進入通濟渠一線剿賊,所以整個形勢看上去對義軍不利,但實際上遠未到危急時刻,根本沒必要匆忙撤離。


    既然沒必要匆忙撤離,那就理所當然繼續劫掠通濟渠,隻是當前局勢正在變化,聯盟總部必須根據這些變化在軍事部署上做出相應調整,該打的時候要打,該撤的時候堅決後撤。


    考慮到接下來的局勢越來越複雜,一旦指揮失誤,義軍可能會陷入通濟渠戰場進退兩難,所以李風雲提議,進一步集中軍權於統帥部,為此在軍隊編製和指揮係統上進行一些調整。


    李風雲的提議當即得到了大部分義軍首領的支持。幾位豪帥雖心有不甘,但自義軍高速擴張,並進入通濟渠作戰以來,一係列的實戰證明,義軍無論是團旅個體作戰還是軍團協同作戰,都存在嚴重問題,而之所以產生問題,根源就在於指揮係統的混亂,令出多頭,使得軍團旅各級軍官在作戰過程中,常常接到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命令,無所適從。這種事一旦發生,貽誤戰機也就罷了,大不了完不成任務,但就怕遇到強悍對手,被人家一鍋端了,那就悲劇了。


    問題已經暴露,而且越來越嚴重,團旅級基層軍官們更是滿腹牢騷,抱怨不已,好在這段時間義軍與官軍在通濟渠戰場上達成了“默契”,雙方都很小心,都主動避免衝突,才沒有導致嚴重後果。不過這種好日子到頭了,接下來局勢要改變了,義軍雖然沒有與官軍正麵決戰的想法,但沒有想法不代表就能掌控局勢,就能絕對避免正麵決戰,所以,亡羊補牢,為時未晚,乘著當前局勢對義軍有利,義軍還有自我調整的時間,果斷改正錯誤,以便加強和鞏固自身戰鬥力。


    李風雲建議,對現有軍隊的編製進行修改完善,而原則是,既要提高軍隊的指揮效率,又要提高軍隊的戰鬥力。


    聯盟軍隊中,選鋒軍是絕對精銳,也是目前唯一可以與官軍一戰的軍隊,所以這支軍隊的安排最為引人注目。


    李風雲手段狠辣,直接撤消了選鋒軍編製。


    當初設立選鋒軍,是因為需要一支有速度有攻擊力,還有臨機處置權的精銳,唯有如此,義軍才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殺進通濟渠。甄寶車做為選鋒軍的最高長官,權力非常大。統帥部不熟悉前線,隻能給他一個攻擊目標,至於怎麽打,那都是甄寶車說了算,統帥部根本沒辦法於涉他的指揮權。


    現在選鋒軍的任務完成了,而戰局的最新發展,迫使統帥部不得不絕對控製這支精銳,李風雲希望自己可以如臂指使地指揮這支軍隊,就像當初指揮蒼頭軍一樣,指哪打哪,沒有一絲一毫的掣肘。所以,撤消選鋒軍,實際上就是撤消選鋒軍的指揮機構,就是拿回甄寶車的指揮權,隻給他統兵權。


    甄寶車的戰績功勞不可抹殺,李風雲若想剝奪他的指揮權,必須想個大家都能接受的辦法,否則就是兔死狗烹,就是卸磨殺驢,既抹黑了自己,又得罪了兄弟,還破壞了聯盟內部的安定團結,得不償失。於是李風雲不得不再一次整編軍隊,以現有軍隊編製為基礎,把聯盟所有軍隊整編為十六個軍。


    選鋒軍十個團,改為虎賁軍。虎賁軍總管甄寶車。


    以原風雲團為基礎擴編的十團風雲衛,現在命名為風雲軍。風雲軍總管徐十三。


    把原備軍十二個團改編為驃騎軍。驃騎軍總管霍小漢。


    虎賁軍、風雲軍和驃騎軍總共有三十二個團,六千四百人,直接隸屬於大總管府,由統帥部直接指揮。


    蒼頭軍擴軍後有五個軍兩萬人,孟海公的軍隊擴軍後有三個軍一萬兩千人,韓進洛、甄寶車、帥仁泰、霍小漢和徐師仁擴軍後也各有一軍,每軍四千人。按照“戰時從簡”的原則,這十三個軍的番號也就直接從聯盟第一軍命名到聯盟第十三軍。


    為方便指揮,統帥部下設左中右三路總管府。左路總管韓進洛,副總管郭明,下轄四個軍。中路總管孟海公,副總管呂明星,下轄五個軍。右路總管帥仁泰,副總管徐師仁,下轄四個軍。


    李風雲的整軍方案在一片迎合聲中順利通過,沒有遭遇到任何阻力。這倒不是豪帥們迫於李風雲的強勢,心悅誠服了,而是這一整軍方案,實際上就是不久前的濟陽整軍方案的完善版。雖然李風雲通過這一整軍方案,直接控製了聯盟精銳,並利用新建的虎賁、驃騎和風雲三個軍,把聯盟裏的精銳將士“一網打盡”,但李風雲並沒有虧待各路豪帥,相反,他非常慷慨,把十三個軍五萬多人馬的統兵權和指揮權,統統給了他們,讓他們的實力有了實質性的提高


    而在人事安排上,李風雲不但繼續把甄寶車留在了統帥部,還把霍小漢也拉進了聯盟權力核心,如此一來,與甄寶車同為一係的韓進洛當然無話可說,而與霍小漢同為一係的帥仁泰亦是暗自高興。聯盟中李風雲實力最強,地位更是不可撼動,如果甄寶車和霍小漢能夠與李風雲建立起牢固的信任關係,對這兩係軍隊的發展肯定非常有利。


    三路總管府下轄的軍隊裏,都有以蒼頭軍為基礎擴建的軍團,其中左路和中路總管府各有兩個軍,右路總管府一個軍,如此一來,三路總管府中,副總管的人選理所當然由李風雲的人出任。呂明星和郭明都是蒼頭一係,都是追隨李風雲芒碭山舉旗的老兄弟了,而徐師仁則擺明了唯李風雲馬首是瞻,也正因為如此,他雖然最後一個舉旗,且舉旗時間非常短,但在李風雲的支持下,飛速發展,如今實力也足以與其他豪帥比肩了。


    李風雲的這種精心安排,其用意不言而喻,就是進一步剝奪豪帥們的軍權,加強聯盟對軍隊的控製,而豪帥們心知肚明,但苦於實力不濟,隻能強自忍耐。老大誰都想做,但做一個沒有實力的老大,純粹是找死,所以目前情況下,還是先依靠聯盟發展壯大為上策,這時候假如脫離聯盟,另立山頭,肯定是人人喊打,旦夕敗亡。


    整軍方案通過之後,執行難度就很小了,畢竟這次整軍主要是為了精簡指揮係統,提高指揮效率,各總管府、軍、團隻要明確自己的隸屬關係,確認自己的職權所在,接下來的事就很簡單了。


    李風雲沒有在這整軍一事上繼續浪費時間,馬上開始了新的軍事部署。


    李風雲親自帶著虎賁、驃騎和風雲三軍於陳留一線正麵阻擊韋雲起。左中右三路總管府則率軍繼續劫掠通濟渠,不過原則還是不要斷絕通濟渠,以免惡化局勢,如果義軍不得不提前撤離,必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義軍主力沿著汴水、睢水和通濟渠三條水道火速北上,在浚儀和陳留之間頻繁出沒,擺出了攻擊之勢。


    這一消息迅速傳遞到韋雲起手上。韋雲起有些頭痛,雖然滎陽鄭氏承諾給予支持,河南各地鄉團宗團也按時趕到了集合地點,但軍隊整合需要時間,武器盔甲的配備需要時間,糧草輜重的籌建和運輸也需要時間。然而,叛軍偏偏不給他時間,他這裏前腳剛剛出關,那裏叛軍就急吼吼地殺來了,明顯就是要趁他立足不穩之際,打他一個措手不及。如果一出關就給叛軍打得落花流水,狼奔豕突而逃,他的一世英名也就化作了煙雲,成了東都最大笑料。


    韋雲起凝神沉思了片刻,抬頭望向楊潛,“計將何出?”


    楊潛正站在地圖前思考,聞言搖了搖手,“水師即將渡海,此刻不宜正麵交戰。以某看,暫避鋒芒,想方設法先把白發賊拖在通濟渠一線。”


    “假若白發賊心存畏懼,要逃了,現在不過是虛張聲勢,是欺騙我們,那通濟渠便有斷絕之危。”韋雲起皺眉說道,“通濟渠無論如何不能斷。”


    “明公既然擔心,我們就北渡濟水,屯兵封丘,一邊整軍備戰,一邊麻痹白發賊。”


    韋雲起點點頭,稍加沉吟後,問道,“某出關之後,通濟渠一線的局勢就變了,這種情形下,白發賊會做出何種對策?白發賊背後的那隻黑手為了把齊王誘進陷阱,又會拋出什麽誘餌?”


    楊潛微微一笑,“明公過慮了。對手雖然既想打倒齊王,又想摧毀東征,一箭雙雕,但一群烏合之眾,實力有限,根本做不到。”


    韋雲起沒有說話,但眉宇間濃濃的憂色有增無減。


    此次出京,他的目的就是要確保齊王楊喃能在七月出京戡亂,為此,七月之前,通濟渠必須保持暢通,如果通濟渠在七月前斷絕了,齊王楊喃就不得不提前出京戡亂,如此就打亂了通盤大計,而更嚴重的是,它嚴重危及到了東征的安全。


    如果東征出了問題,便拱手送給皇帝和改革派們一個推卸責任的借口,而到了那一刻,就算齊王楊喃戡亂成功,也無法實現預期目標了,因為他必須承擔通濟渠中斷的罪責,而這一罪責將給他以重創,讓他距離儲君的寶座越來越


    楊潛臉上含笑,但眼裏的憂色同樣濃厚。白發賊主動北上迎戰,讓他想到了一個可怕的後果,如果白發賊擊殺了韋雲起,必將震驚東都,那麽齊王楊喃在東都一些重要政治勢力的重壓下,就不得不提前出京戡亂,如此便給了對手一箭雙雕的機會,以斷絕通濟渠來摧毀東征,摧毀齊王楊喃,繼而來實現他們摧毀改革的政治目的。


    楊潛深施一禮,以不容置疑的口氣說道,“明公,事不宜遲,我們馬上北渡濟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戰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猛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猛子並收藏戰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