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六,閃電河,磧東南牙旗。
叱吉設阿史那咄捺、亦都護阿史那耶瀾、吐屯阿史德漠煌、達幹史阿裏門以及鬆漠牙旗的吐屯阿史那紮蘭,出牙旗十裏,迎接從大漠牙帳千裏迢迢趕來的三位巡察特使,大邏便特勒阿史那伊順、俟利發楊善經,以及大漠拓羯軍的達幹安咄汗。
阿史那伊順是啟民可汗的堂弟,牙帳中樞核心重臣。其官居大邏便,相當於中土親王級別的中樞宰執,位高權重。
楊善經是可賀敦義成公主的親弟弟。當年義成公主奉旨出塞和親,嫁給啟民可汗為妻,年少的楊善經擔心姐姐孤獨思鄉,遂毅然出塞陪侍左右。如今十幾年過去了,楊善經不但長大成人,亦在牙帳成為中樞成員,以俟利發一職參與機要,炙手可熱。
安咄汗是牙帳俟利發安烏喚之子。安烏喚與史蜀胡悉齊名,都是牙帳昭武九姓胡的鼎柱人物,都是始畢可汗的左膀右臂股肱之臣。昭武九姓胡在大漠上發展已久,開枝散葉,如今已達數萬之家十幾萬人口,其青壯善騎射,謂拓羯之士,其軍隊稱拓羯軍,戰鬥力很強,聲名顯赫,號稱是大漠上僅次於牙帳禁衛軍附離(狼)之師的彪悍勁旅。安咄汗就是這支由昭武九姓胡組成的拓羯軍的軍事參謀達幹。
這個巡察團的規模不大,三位官員,一些僚屬和親衛,但級別很高,一個親王級別的中樞核心,一個中樞大臣,一個拓羯軍的軍事參謀,可見牙帳對安州和東北局勢的高度重視。
然而,磧東南牙旗的四位軍政長官,他們看到的不是這個巡察團的高級別,體會到牙帳對磧東南局勢的深切關注,而是看到這個巡察團所表現出來的政治上的複雜性,以及由此所帶來的深重隱憂。
這三位官員代表了牙帳截然對立的兩種政治立場,特勒阿史那伊順是牙帳激進主戰派,是始畢可汗的堅定支持者,而楊善經是牙帳保守主和派,是可賀敦義成公主的“代言人”,至於安咄汗,他代表的是昭武九姓胡,代表了大漠上的一個外來徙居族群,而做為一個既具備遊牧遷徙性質又具備營商謀利特質的民族來說,當然以生存和利益至上,為此無所不用其極,所以在牙帳內部他不但是激進主戰派,還是積極推動南北大戰的重要力量之一。
此次東巡,始畢可汗以德高望重的特勒阿史那伊順為主,以昭武九姓胡的權貴安咄汗為輔,一老一少、一文一武,默契配合,應當可以控製全局,達到預期目的,但楊善經豈是善善之輩?他是可賀敦義成公主的弟弟,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實際上都代表了可賀敦義成公主,代表了以義成公主為首的牙帳保守主和派的立場,背後有座大靠山,再加上磧東南牙旗的叱吉設阿史那咄捺和亦都護阿史那耶瀾都是他的政治盟友,鬆漠牙旗的步利設阿史那咄爾亦屬同一陣營,不難想像楊善經此次東巡中話語權之重,足以與阿史那伊順和安咄汗正麵抗衡。
楊善經躊躇滿誌而來,但誰能想到,在巡查團冒著風雪、曆盡艱辛、長途跋涉的一個多月時間裏,安州和東北局勢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與他們離開牙帳所在於都斤山東麓萬山海時的情況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這正是叱吉設阿史那咄捺和亦都護阿史那耶瀾焦慮不安憂心忡忡所在。
十月底,巡查團從萬山海出發的時候,接到的消息是,有一支打著中土叛軍旗號的軍隊,越過閃電河,突破突厥軍隊的圍堵,乘著奚族和契丹兩族大戰於托紇臣水之際,突然殺進安州,並迅速攻占了安州,迅速影響乃至可能會改變南北對峙大局。
牙帳對此判斷是,中土主動“出手”攻打安州,是發動新一輪南北戰爭的開始,也是中土繼西征吐穀渾、西域和東征高句麗後,發動的第三輪對外征伐,南北大戰即將全麵爆發,而這場戰爭不是大漠主動挑起來的,是中土強加給大漠的,所以牙帳內部再爭論“主戰”、“主和”已沒有意義,中土都開始試探性攻擊了,大漠就算卑躬屈膝、厚顏求?也是癡心妄想,老老實實放棄妄想,立即加快戰爭準備,迎接新一輪南北大戰。
牙帳主和派麵對既定事實,啞口無言,不得不向主戰派妥協,齊心協力進行戰爭準備,同時就東北局勢的應對策略也達成了一致,那就是以妥協忍讓、以大汗國在東北利益的損失,來換取南北關係在未來一年的艱難維持。
牙帳有信心在未來一年時間內完成戰爭準備,因此基於這一策略,始畢可汗十萬火急傳令磧東南牙旗的叱吉設阿史那咄捺,以及負責掌控霫、奚和契丹三族的步利設阿史那咄爾,麵對東北局勢的突然變化,要高度警惕,要理智處理,要以維持一個相對穩定的南北關係為首要目標,而從這一目標出發,叱吉設和步利設要在可承受範圍內,妥協忍讓。至於具體應對之策,由叱吉設和步利設審時度勢,靈活掌握。
但是,這個策略看似簡單,完成的難度卻非常大,因為戰局瞬息萬變,而中土如果決心攻占安州和東北,以磧東南牙旗、鬆漠牙旗和奚、霫、契丹三個別部的實力,根本抵擋不住,然而一旦磧東南牙旗、鬆漠牙旗和東胡三個別部傾盡全力與入侵的中土大軍作戰,則南北戰爭必定爆發,中土必定要攻敵不備,乘著大漠沒有完成戰爭準備的有利時機,越過長城深入大漠,如此則大漠就算不敗,就算把中土大軍殺退了,自身損失也難以估量,而更可怕的是,大漠身邊還有一個虎視眈眈的西突厥,一旦大漠鮮血淋漓、傷痕累累、奄奄一息,如何抵擋來自大金山方向的西突厥大軍的攻擊?
權衡再三,始畢可汗和牙帳最高決策層還是決定派出一支高級別的巡查團,日夜兼程趕赴東北,代表牙帳主持大局。
叱吉設阿史那咄捺和步利設阿史那咄爾都是鎮守一方的軍事長官,都不是牙帳最高決策層成員,更重要的是,他們兩人的政治立場都是“保守主和”,對中土抱有非常嚴重的不切實際的幻想,而以這種心態麵對張開血盆大口的中土,必定吃虧,再加上因為沒有始畢可汗和牙帳的授權,關鍵時刻兩人也不敢擅自做主,如此一步錯步步錯,極有可能一敗塗地,一旦安州丟了,東北也失陷,中土搶得先機,則大漠就被動了,南北大戰的勝算也就更少了。事關突厥汗國的未來,還有牙帳這一代主政者的宏圖大誌,不能不竭盡全力。
結果當真如始畢可汗和牙帳所擔心的,磧東南牙旗果然處置失當。叱吉設阿史那咄捺雖然在接到牙帳命令後拿出了對策,並果斷反擊,直撲安州,但因為之前錯誤判斷了戰局,之後又瞻前顧後、優柔寡斷,以致於錯失戰機,遭到安州迎頭痛擊,未能在鬆山一線建立屏障,未能實現對東北的保護,結果不但把安州丟了,還把東北推進了深淵。
三天前,鬆漠牙旗的吐屯阿史那紮蘭突然現身,帶來了東北噩耗。始畢可汗、牙帳和磧東南牙旗最擔心、最害怕的事終究還是出現了,南北戰爭剛剛拉開序幕,大漠就陷入了被動。
十月底叱吉設阿史那咄爾兵敗安州,這個消息巡查團於南下途中接到,考慮到安州失陷,東北門戶打開,東北局勢嚴峻,巡查團加快了行進速度,隻是緊趕慢趕,還是趕不上局勢變化。
東北陷落。阿史那伊順、楊善經、安咄汗震驚不已,難以置信。中土果然布局良久,不擊則已,一擊致命,竟以勢如破竹、摧枯拉朽之勢,一鼓而下,根本不給大漠做出反應的時間。
如今奈何?站在寒風呼嘯的原野上,阿史那伊順、楊善經、安咄汗神情沉重,一言不發,而阿史那咄捺、阿史那紮蘭等人亦是麵色晦暗,頹喪不已。
一行人匆匆趕至牙旗,走進溫暖的穹廬,稍做休息。
三位巡查特使恢複了點體力,整理了一下糟糕透頂的心情,然後立即召見叱吉設阿史那咄爾,詢問中土軍隊從出塞到攻占安州、再到擊退磧東南突厥大軍的詳細經過。
巡察使有始畢可汗和牙帳的授權,阿史那伊順又是牙帳德高望重的元老級)臣,高居牙帳中樞核心的大邏便一職,權勢傾天,所以叱吉設阿史那咄捺即便是啟民可汗的嫡子,始畢可汗的親弟弟,也依舊不敢有絲毫怠慢,一五一十,事無巨細,和盤托出,唯一隱瞞的就是自己的隱秘“心思”。
任何一個對策、決定和命令都有利弊得失,實施過程中都會產生不可預料的偏差,其所導致的結果可能與預期相差十萬八千裏,尤其在戰場上,戰局瞬息萬變,這一刻這個對策是正確的,但下一刻可能就是錯誤的,因此單純從事實陳述來說,即便有了嚴重後果,一般也會找到各種客觀和主觀原因推托責任,除非他自己承認,否則肯定沒有證據證明他別有居心或圖謀不軌。
阿史那伊順、楊善經、安咄汗從阿史那咄捺的陳述中,敏銳察覺到一些關鍵之處。
中土第一皇統繼承人齊王北上巡邊,至今未歸,始終陳兵懷荒邊鎮,虎視眈眈地盯著閃電河,有力牽製了磧東南牙旗,給了安州以有效策應。
白發賊就是中土赫赫有名的秘兵刀,此人不但沒死,反而奇跡般地複出了,而他的背後就是裴世矩,據此推測,隨著秘兵刀的複出,中土高層之間的矛盾有所緩和,合作大於對抗,而原因肯定就是南北戰爭的需要。至於李子雄,那是個在政治上已遠離中土中樞的“過氣”人物,即便複出亦不會委以重任,更不會承擔如此重任,所以在牙帳高層眼裏,李子雄不足為慮,真正需要關注的是秘兵刀,是裴世矩。
鬼方一戰,阿史那咄捺的推測應該是正確的,那就是個陷阱,中土軍隊為了打東北,首先就要避免腹背受敵之危,於是想方設法誘使磧東南牙旗出兵反擊,而叱吉設阿史那咄捺為了給東北設立一道屏障,必須出兵,結果就掉進陷阱。好在阿史那咄捺謹慎,臨危不亂,雖有損失,但沒有傷筋動骨,基本保留了磧東南牙旗的實力,給接下來解決安州和東北危機留下了足夠的騰挪餘地。如果慘敗而回,麵對今日危局,大漠有心無力,一籌莫展,隻能打落牙齒和血吞了。
聽完阿史那咄捺“天衣無縫”的陳述,阿史那伊順暗自歎息。
安州和東北失陷,阿史那咄捺罪無可恕,不論他的理由多麽充足,都要受到懲罰付出代價,然而,讓人憋屈鬱憤的是,正因為安州和東北以匪夷所思的速度失陷了,大漠根本來不及做出反應,接下來即便拿出對策,但因為實施需要時間,也就錯失了最佳反擊機會。兩害相權取其輕,既然不能用最小代價逆轉危局,那就隻能退而求其次,為了避免過早引爆南北戰爭,牙帳隻能忍氣吞聲,以妥協來換取寶貴時間。
妥協就是談判,就是討價還價,就是保守主和派的任務,需要他們利用自己與中土的良好關係,竭盡所能為大漠爭取最多利益,而這種事激進主戰派就算忍氣吞聲去幹了,也不會有好結果,反而會被中土人精心算計,會讓事情走向反麵,與初衷背道而馳。
阿史那咄捺就是牙帳保守主和派的中堅人物,磧東南牙旗又與安州和東北毗鄰,現在安州和東北又都在中土手上,如果大漠要與中土談判,阿史那咄捺無疑就是最好人選,所以始畢可汗和牙帳激進主戰派從大局考慮,為了維持牙帳內部團結,維持對立兩派之間的合作,隻能網開一麵暫時放過阿史那咄捺,讓其將功折罪。
阿史那咄捺顯然對此有所預料,安州和東北局勢越是惡劣,中土越是表現得咄咄逼人,牙帳越是被動,他這位牙帳保守主和派的地位就越是穩固,這也是他有恃無恐的原因所在。
阿史那伊順對已經發生的事不予置評,稍作沉默後,開口問道,“叱吉設,麵對今日危局,可有對策?”
阿史那咄捺搖搖頭,不假思索地說道,“我接受可汗的責罰。”
阿史那伊順撫須而笑,“我奉可汗之命東行巡察,處置危機,不是來責罰你的。當然,可汗可能會下令責罰你,但在命令沒有下達之前,你還是磧東南牙旗的設,你需盡心盡力確保磧東南之安全。”
阿史那咄捺點點頭,猶豫片刻,說道,“牙旗對今日危局有兩個應對之策。一是立即向安州展開反攻,乘著中土軍隊遠征弱洛水,主力未回,留守兵力薄弱的有利時機,猛烈攻擊,迫使中土軍隊的主力迅速回撤,繼而給霫族和契丹兩個別部爭取到喘息時間,破壞中土以雷霆之勢迅速控製東北的妄想。不出意外的話,中土軍隊會因此陷入困境,東北那邊未能全部拿下,而安州這邊又戰火再起,顧此失彼,步履維艱,眼睜睜喪失先機,如此就給我們贏回了主動,接下來可殊死一戰,亦可在談判中搶得先機。”
阿史那咄捺以委婉方式,試探性地提出了談判議和的建議。
實際上磧東南牙旗已不具備二次攻擊安州的條件。上次攻擊失利不但損失大,嚴重打擊了士氣,還消耗了大量物資,影響到了部落族眾過冬,另外局勢已經明朗化,中土奪取安州和東北的布局已全部顯現,如今燕北懷荒那邊有中土的齊王虎視眈眈,幽州古北口這邊有中土邊軍陳兵以待,奚族諸部已投降中土,更糟糕的,步利設阿史那咄捺帶著鬆漠牙旗主力大軍倒戈了,估計契丹和霫族很快也要投降中土,這種局麵下,磧東南牙旗如果二次攻打安州,純屬作死,根本就不像阿史那咄捺描述的那般可以贏回主動。
事實上阿史那咄捺胡扯的目的就是拋磚引玉,就是為了委婉引出“談判議和”這一建議。
阿史那伊順、楊善經和安咄汗互相看看,不約而同地點點頭,很有默契地取得了一致。
“說說你的第二個對策。”阿史那伊順沒有“點破”阿史那咄捺的小心思,順著他的話,追問道。
得到阿史那伊順的明確暗示,又看到楊善經眼裏的肯定之色,阿史那咄捺心中大定,不再忐忑,但依舊保持謹慎,小心翼翼地說道,“第二個對策就是緩兵之計,以談判來爭取時間,從中尋找逆轉機會。”
“逆轉?”阿史那伊順略感驚訝,“如此局麵下,還有逆轉之機會?”
阿史那咄捺非常肯定地點點頭,“如果你知道少郎河一戰的詳細經過,就知道我所說的逆轉機會了。”
=
...
叱吉設阿史那咄捺、亦都護阿史那耶瀾、吐屯阿史德漠煌、達幹史阿裏門以及鬆漠牙旗的吐屯阿史那紮蘭,出牙旗十裏,迎接從大漠牙帳千裏迢迢趕來的三位巡察特使,大邏便特勒阿史那伊順、俟利發楊善經,以及大漠拓羯軍的達幹安咄汗。
阿史那伊順是啟民可汗的堂弟,牙帳中樞核心重臣。其官居大邏便,相當於中土親王級別的中樞宰執,位高權重。
楊善經是可賀敦義成公主的親弟弟。當年義成公主奉旨出塞和親,嫁給啟民可汗為妻,年少的楊善經擔心姐姐孤獨思鄉,遂毅然出塞陪侍左右。如今十幾年過去了,楊善經不但長大成人,亦在牙帳成為中樞成員,以俟利發一職參與機要,炙手可熱。
安咄汗是牙帳俟利發安烏喚之子。安烏喚與史蜀胡悉齊名,都是牙帳昭武九姓胡的鼎柱人物,都是始畢可汗的左膀右臂股肱之臣。昭武九姓胡在大漠上發展已久,開枝散葉,如今已達數萬之家十幾萬人口,其青壯善騎射,謂拓羯之士,其軍隊稱拓羯軍,戰鬥力很強,聲名顯赫,號稱是大漠上僅次於牙帳禁衛軍附離(狼)之師的彪悍勁旅。安咄汗就是這支由昭武九姓胡組成的拓羯軍的軍事參謀達幹。
這個巡察團的規模不大,三位官員,一些僚屬和親衛,但級別很高,一個親王級別的中樞核心,一個中樞大臣,一個拓羯軍的軍事參謀,可見牙帳對安州和東北局勢的高度重視。
然而,磧東南牙旗的四位軍政長官,他們看到的不是這個巡察團的高級別,體會到牙帳對磧東南局勢的深切關注,而是看到這個巡察團所表現出來的政治上的複雜性,以及由此所帶來的深重隱憂。
這三位官員代表了牙帳截然對立的兩種政治立場,特勒阿史那伊順是牙帳激進主戰派,是始畢可汗的堅定支持者,而楊善經是牙帳保守主和派,是可賀敦義成公主的“代言人”,至於安咄汗,他代表的是昭武九姓胡,代表了大漠上的一個外來徙居族群,而做為一個既具備遊牧遷徙性質又具備營商謀利特質的民族來說,當然以生存和利益至上,為此無所不用其極,所以在牙帳內部他不但是激進主戰派,還是積極推動南北大戰的重要力量之一。
此次東巡,始畢可汗以德高望重的特勒阿史那伊順為主,以昭武九姓胡的權貴安咄汗為輔,一老一少、一文一武,默契配合,應當可以控製全局,達到預期目的,但楊善經豈是善善之輩?他是可賀敦義成公主的弟弟,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實際上都代表了可賀敦義成公主,代表了以義成公主為首的牙帳保守主和派的立場,背後有座大靠山,再加上磧東南牙旗的叱吉設阿史那咄捺和亦都護阿史那耶瀾都是他的政治盟友,鬆漠牙旗的步利設阿史那咄爾亦屬同一陣營,不難想像楊善經此次東巡中話語權之重,足以與阿史那伊順和安咄汗正麵抗衡。
楊善經躊躇滿誌而來,但誰能想到,在巡查團冒著風雪、曆盡艱辛、長途跋涉的一個多月時間裏,安州和東北局勢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與他們離開牙帳所在於都斤山東麓萬山海時的情況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這正是叱吉設阿史那咄捺和亦都護阿史那耶瀾焦慮不安憂心忡忡所在。
十月底,巡查團從萬山海出發的時候,接到的消息是,有一支打著中土叛軍旗號的軍隊,越過閃電河,突破突厥軍隊的圍堵,乘著奚族和契丹兩族大戰於托紇臣水之際,突然殺進安州,並迅速攻占了安州,迅速影響乃至可能會改變南北對峙大局。
牙帳對此判斷是,中土主動“出手”攻打安州,是發動新一輪南北戰爭的開始,也是中土繼西征吐穀渾、西域和東征高句麗後,發動的第三輪對外征伐,南北大戰即將全麵爆發,而這場戰爭不是大漠主動挑起來的,是中土強加給大漠的,所以牙帳內部再爭論“主戰”、“主和”已沒有意義,中土都開始試探性攻擊了,大漠就算卑躬屈膝、厚顏求?也是癡心妄想,老老實實放棄妄想,立即加快戰爭準備,迎接新一輪南北大戰。
牙帳主和派麵對既定事實,啞口無言,不得不向主戰派妥協,齊心協力進行戰爭準備,同時就東北局勢的應對策略也達成了一致,那就是以妥協忍讓、以大汗國在東北利益的損失,來換取南北關係在未來一年的艱難維持。
牙帳有信心在未來一年時間內完成戰爭準備,因此基於這一策略,始畢可汗十萬火急傳令磧東南牙旗的叱吉設阿史那咄捺,以及負責掌控霫、奚和契丹三族的步利設阿史那咄爾,麵對東北局勢的突然變化,要高度警惕,要理智處理,要以維持一個相對穩定的南北關係為首要目標,而從這一目標出發,叱吉設和步利設要在可承受範圍內,妥協忍讓。至於具體應對之策,由叱吉設和步利設審時度勢,靈活掌握。
但是,這個策略看似簡單,完成的難度卻非常大,因為戰局瞬息萬變,而中土如果決心攻占安州和東北,以磧東南牙旗、鬆漠牙旗和奚、霫、契丹三個別部的實力,根本抵擋不住,然而一旦磧東南牙旗、鬆漠牙旗和東胡三個別部傾盡全力與入侵的中土大軍作戰,則南北戰爭必定爆發,中土必定要攻敵不備,乘著大漠沒有完成戰爭準備的有利時機,越過長城深入大漠,如此則大漠就算不敗,就算把中土大軍殺退了,自身損失也難以估量,而更可怕的是,大漠身邊還有一個虎視眈眈的西突厥,一旦大漠鮮血淋漓、傷痕累累、奄奄一息,如何抵擋來自大金山方向的西突厥大軍的攻擊?
權衡再三,始畢可汗和牙帳最高決策層還是決定派出一支高級別的巡查團,日夜兼程趕赴東北,代表牙帳主持大局。
叱吉設阿史那咄捺和步利設阿史那咄爾都是鎮守一方的軍事長官,都不是牙帳最高決策層成員,更重要的是,他們兩人的政治立場都是“保守主和”,對中土抱有非常嚴重的不切實際的幻想,而以這種心態麵對張開血盆大口的中土,必定吃虧,再加上因為沒有始畢可汗和牙帳的授權,關鍵時刻兩人也不敢擅自做主,如此一步錯步步錯,極有可能一敗塗地,一旦安州丟了,東北也失陷,中土搶得先機,則大漠就被動了,南北大戰的勝算也就更少了。事關突厥汗國的未來,還有牙帳這一代主政者的宏圖大誌,不能不竭盡全力。
結果當真如始畢可汗和牙帳所擔心的,磧東南牙旗果然處置失當。叱吉設阿史那咄捺雖然在接到牙帳命令後拿出了對策,並果斷反擊,直撲安州,但因為之前錯誤判斷了戰局,之後又瞻前顧後、優柔寡斷,以致於錯失戰機,遭到安州迎頭痛擊,未能在鬆山一線建立屏障,未能實現對東北的保護,結果不但把安州丟了,還把東北推進了深淵。
三天前,鬆漠牙旗的吐屯阿史那紮蘭突然現身,帶來了東北噩耗。始畢可汗、牙帳和磧東南牙旗最擔心、最害怕的事終究還是出現了,南北戰爭剛剛拉開序幕,大漠就陷入了被動。
十月底叱吉設阿史那咄爾兵敗安州,這個消息巡查團於南下途中接到,考慮到安州失陷,東北門戶打開,東北局勢嚴峻,巡查團加快了行進速度,隻是緊趕慢趕,還是趕不上局勢變化。
東北陷落。阿史那伊順、楊善經、安咄汗震驚不已,難以置信。中土果然布局良久,不擊則已,一擊致命,竟以勢如破竹、摧枯拉朽之勢,一鼓而下,根本不給大漠做出反應的時間。
如今奈何?站在寒風呼嘯的原野上,阿史那伊順、楊善經、安咄汗神情沉重,一言不發,而阿史那咄捺、阿史那紮蘭等人亦是麵色晦暗,頹喪不已。
一行人匆匆趕至牙旗,走進溫暖的穹廬,稍做休息。
三位巡查特使恢複了點體力,整理了一下糟糕透頂的心情,然後立即召見叱吉設阿史那咄爾,詢問中土軍隊從出塞到攻占安州、再到擊退磧東南突厥大軍的詳細經過。
巡察使有始畢可汗和牙帳的授權,阿史那伊順又是牙帳德高望重的元老級)臣,高居牙帳中樞核心的大邏便一職,權勢傾天,所以叱吉設阿史那咄捺即便是啟民可汗的嫡子,始畢可汗的親弟弟,也依舊不敢有絲毫怠慢,一五一十,事無巨細,和盤托出,唯一隱瞞的就是自己的隱秘“心思”。
任何一個對策、決定和命令都有利弊得失,實施過程中都會產生不可預料的偏差,其所導致的結果可能與預期相差十萬八千裏,尤其在戰場上,戰局瞬息萬變,這一刻這個對策是正確的,但下一刻可能就是錯誤的,因此單純從事實陳述來說,即便有了嚴重後果,一般也會找到各種客觀和主觀原因推托責任,除非他自己承認,否則肯定沒有證據證明他別有居心或圖謀不軌。
阿史那伊順、楊善經、安咄汗從阿史那咄捺的陳述中,敏銳察覺到一些關鍵之處。
中土第一皇統繼承人齊王北上巡邊,至今未歸,始終陳兵懷荒邊鎮,虎視眈眈地盯著閃電河,有力牽製了磧東南牙旗,給了安州以有效策應。
白發賊就是中土赫赫有名的秘兵刀,此人不但沒死,反而奇跡般地複出了,而他的背後就是裴世矩,據此推測,隨著秘兵刀的複出,中土高層之間的矛盾有所緩和,合作大於對抗,而原因肯定就是南北戰爭的需要。至於李子雄,那是個在政治上已遠離中土中樞的“過氣”人物,即便複出亦不會委以重任,更不會承擔如此重任,所以在牙帳高層眼裏,李子雄不足為慮,真正需要關注的是秘兵刀,是裴世矩。
鬼方一戰,阿史那咄捺的推測應該是正確的,那就是個陷阱,中土軍隊為了打東北,首先就要避免腹背受敵之危,於是想方設法誘使磧東南牙旗出兵反擊,而叱吉設阿史那咄捺為了給東北設立一道屏障,必須出兵,結果就掉進陷阱。好在阿史那咄捺謹慎,臨危不亂,雖有損失,但沒有傷筋動骨,基本保留了磧東南牙旗的實力,給接下來解決安州和東北危機留下了足夠的騰挪餘地。如果慘敗而回,麵對今日危局,大漠有心無力,一籌莫展,隻能打落牙齒和血吞了。
聽完阿史那咄捺“天衣無縫”的陳述,阿史那伊順暗自歎息。
安州和東北失陷,阿史那咄捺罪無可恕,不論他的理由多麽充足,都要受到懲罰付出代價,然而,讓人憋屈鬱憤的是,正因為安州和東北以匪夷所思的速度失陷了,大漠根本來不及做出反應,接下來即便拿出對策,但因為實施需要時間,也就錯失了最佳反擊機會。兩害相權取其輕,既然不能用最小代價逆轉危局,那就隻能退而求其次,為了避免過早引爆南北戰爭,牙帳隻能忍氣吞聲,以妥協來換取寶貴時間。
妥協就是談判,就是討價還價,就是保守主和派的任務,需要他們利用自己與中土的良好關係,竭盡所能為大漠爭取最多利益,而這種事激進主戰派就算忍氣吞聲去幹了,也不會有好結果,反而會被中土人精心算計,會讓事情走向反麵,與初衷背道而馳。
阿史那咄捺就是牙帳保守主和派的中堅人物,磧東南牙旗又與安州和東北毗鄰,現在安州和東北又都在中土手上,如果大漠要與中土談判,阿史那咄捺無疑就是最好人選,所以始畢可汗和牙帳激進主戰派從大局考慮,為了維持牙帳內部團結,維持對立兩派之間的合作,隻能網開一麵暫時放過阿史那咄捺,讓其將功折罪。
阿史那咄捺顯然對此有所預料,安州和東北局勢越是惡劣,中土越是表現得咄咄逼人,牙帳越是被動,他這位牙帳保守主和派的地位就越是穩固,這也是他有恃無恐的原因所在。
阿史那伊順對已經發生的事不予置評,稍作沉默後,開口問道,“叱吉設,麵對今日危局,可有對策?”
阿史那咄捺搖搖頭,不假思索地說道,“我接受可汗的責罰。”
阿史那伊順撫須而笑,“我奉可汗之命東行巡察,處置危機,不是來責罰你的。當然,可汗可能會下令責罰你,但在命令沒有下達之前,你還是磧東南牙旗的設,你需盡心盡力確保磧東南之安全。”
阿史那咄捺點點頭,猶豫片刻,說道,“牙旗對今日危局有兩個應對之策。一是立即向安州展開反攻,乘著中土軍隊遠征弱洛水,主力未回,留守兵力薄弱的有利時機,猛烈攻擊,迫使中土軍隊的主力迅速回撤,繼而給霫族和契丹兩個別部爭取到喘息時間,破壞中土以雷霆之勢迅速控製東北的妄想。不出意外的話,中土軍隊會因此陷入困境,東北那邊未能全部拿下,而安州這邊又戰火再起,顧此失彼,步履維艱,眼睜睜喪失先機,如此就給我們贏回了主動,接下來可殊死一戰,亦可在談判中搶得先機。”
阿史那咄捺以委婉方式,試探性地提出了談判議和的建議。
實際上磧東南牙旗已不具備二次攻擊安州的條件。上次攻擊失利不但損失大,嚴重打擊了士氣,還消耗了大量物資,影響到了部落族眾過冬,另外局勢已經明朗化,中土奪取安州和東北的布局已全部顯現,如今燕北懷荒那邊有中土的齊王虎視眈眈,幽州古北口這邊有中土邊軍陳兵以待,奚族諸部已投降中土,更糟糕的,步利設阿史那咄捺帶著鬆漠牙旗主力大軍倒戈了,估計契丹和霫族很快也要投降中土,這種局麵下,磧東南牙旗如果二次攻打安州,純屬作死,根本就不像阿史那咄捺描述的那般可以贏回主動。
事實上阿史那咄捺胡扯的目的就是拋磚引玉,就是為了委婉引出“談判議和”這一建議。
阿史那伊順、楊善經和安咄汗互相看看,不約而同地點點頭,很有默契地取得了一致。
“說說你的第二個對策。”阿史那伊順沒有“點破”阿史那咄捺的小心思,順著他的話,追問道。
得到阿史那伊順的明確暗示,又看到楊善經眼裏的肯定之色,阿史那咄捺心中大定,不再忐忑,但依舊保持謹慎,小心翼翼地說道,“第二個對策就是緩兵之計,以談判來爭取時間,從中尋找逆轉機會。”
“逆轉?”阿史那伊順略感驚訝,“如此局麵下,還有逆轉之機會?”
阿史那咄捺非常肯定地點點頭,“如果你知道少郎河一戰的詳細經過,就知道我所說的逆轉機會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