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譽很佩服娘子柳荃,連讚她心思縝密計劃周全,是個持家有道的好妻子。


    這是他通過事實印證後得出的結論。


    是這樣的。


    最近一段時間,家裏家外一連串的交際宴席,各種各樣的禮尚往來,足足花費了整整一百兩銀子,而柳荃卻是精打細算,算得數字正著,相當準確。


    這一點確實令人佩服。


    而事實上,不僅省了錢,還辦得非常風光,非常體麵。


    尤其是今天所擺的誥命夫人宴,更讓端坐於主座的周氏出盡了風頭。


    就命婦的稱謂上來說,誥命夫人基本上算是到頂了,即使齊譽日後升到了一品大員,也不可能再行請封了。


    因為,一品的國夫人是皇帝禦賜的,並非是官員請封所得。此外還有,隻有對國家作出巨大貢獻的命婦,才有資格被賜國夫人。


    所以,基本上是沒有機會達到的。


    如果這麽看的話,誥命夫人禮就要比較重視了,一生隻有這麽一次機會。


    這場盛宴賓朋滿座,氣氛甚高,辦得風風火火,一副歲月向好的樣子。


    在眾賓離去後,齊譽不禁感歎道:“曭朗天宇開,家族躍以喜。真希望這份祥和年複一年,這樣無限地過下去。”


    如果不能施展自己的抱負,小富即安也算不錯。


    萬事不可強求,知足長樂。


    不料,周氏卻潑了他一把‘冷水’,她有些擔憂地說:“我剛才給菩薩燒得第三炷香突然出現了全滅,難道這預示著要有什麽不祥發生?”


    香全滅?


    確實有些不正常。


    對於這個詭異的現象,柳荃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齊譽擔心母親糾結,隻得從天氣的角度勸她說道:“最近雨雪太過豐富,可能產生了一些潮氣,香受潮而滅也是正常現象,不必太過在意。”


    周氏想了想,認同了這個說法。


    不過,她還是叮囑兒子說,最近一段時間一定要打起精神來,要警惕黴運發生。


    好吧。


    齊譽雖然連連點頭,實際卻沒放在心上。


    次日,天晴。


    陽光普照的行太仆寺徜徉著悠閑的氣息。


    寺內一個手的趙明玉和二把手的齊譽麵對麵而坐,悠閑地品著茗茶,並討論著朝堂上發生的事。


    這段時間內,確實發生了幾件不大不小的事。


    最惹人注意的要當屬兵部尚書張程東,他因受皇帝‘器重’,被派去了北方邊疆代天子巡幸長城,監督邊防建設的若幹事宜。兵部事務全部交由左侍郎代政。


    齊譽知道,張程東名義上是被器重,但實際上卻是被皇帝給丟棄了。


    至於其中原因,估計是和那筆銀子有關。


    趙明玉笑道:“他這一走,我力諫域外購馬的那事又少了一份阻力,真乃社稷幸甚。”


    齊譽卻道:“你也別高興的太早,我看皇上那樣子,似乎有點懸而不決。”


    “還不是因為戶部尚書太過吝嗇,他嘴裏巴拉巴拉地說了一大堆理由,說到底還是舍不得掏銀子出來,否則,皇上早就批紅恩準了。”趙明玉略含遺憾地歎道。


    “唉……”


    前不久,趙大人給皇帝寫了一道萬字諫言的折子,詳細闡述了各種利害,勸今上重視域外胡馬。


    天子在進行了深思熟慮之後,就派人對雜交出的那些小馬駒進行了實際性的測試,經對比發現,胡馬的體格明顯高於現用的蒙馬。


    清楚的事實可以粉碎一切錯誤的認知,那些原本對胡馬不屑的人也閉上了自己的嘴。


    天子在得知後相當震驚,連讚趙明玉心係社稷,當為官之楷模。


    也就是說,皇帝對於胡馬還是很認可的,但是,他就是遲遲沒有落下朱批,懸而不決。


    莫非真是因為缺錢?


    有這可能。


    齊譽思量之後,道:“這幾年裏大事不斷,確實耗去了國庫的不少銀子,也難怪戶部尚書出言阻止了。”


    是啊,南方抗倭,北修長城,還有攻打燕王,哪一樣不花銀子?而且,還都不是小數。


    趙明玉之前曾做過一方守牧,自然明白其中難處,也深知沒錢的家確實難當。


    但是,他又有些不解。


    皇上既然那麽缺錢,又為什麽要大賞眾藩王呢?尤其是趙王,一筆恩賜就是兩萬兩銀子。


    雖說這些銀子全都是皇帝的內庫所出,但也不能這麽亂花呀!還不如用在國家大事上呢!


    對於封賞藩王這事,齊譽是知道其中原委的,但是,他卻不能亂說,即使是趙明玉也不例外。


    ……


    如此過去了兩天。


    又有一個熱議的消息傳遍了大街小巷,在官場上尤甚。


    規模不大的感恩居已經建好了。


    而燕王,也被入住到了裏麵。


    不得不說,工部這一回的建造速度非常地快,不到一月便已竣工,人多就是力量大。


    接下來的事就有意思了。


    皇帝念及燕王的昔日功勳,對這位王叔表現的甚為重視,為了保護他的人身安全,派遣了上百名的神機營好手圍在了四周處,據說,那裏連一隻蒼蠅都飛不進去。


    燕王覺得自己被困得憋屈,便懷著不滿朝著外麵喊話:孤吃不飽!


    這好辦!


    皇帝立即做出了回應:供應日鬥米,肉十斤,不夠還可以再添!


    燕王又喊出了話:鍋太小,煮不下!


    於是,皇帝又讓人送去了一具巨釜,算做回應。


    那巨釜到底有多巨呢?


    據傳,那釜含腿高約六尺,長寬各約四尺,非常之大。與其稱之為釜,還不如說是一具巨鼎。


    這麽大一個鍋,別說是一個人吃飯,就是十頭豬同吃也餓不著。


    ……


    又過去了幾天,大太監三德子來到了行太仆寺,向齊譽傳達了天子的口諭。


    他說,皇上明天一早打算去探望燕王,欽點齊譽作陪。


    “三公公,除了我之外,皇上還點了何人?”齊譽探道。


    三德子很客氣地回道:“除了你,還有那位吳晚榮吳大人,據咱家所知,也就你們倆人了。”


    嗯?居然怎麽還有這個讒臣?


    齊譽咂了咂嘴,心裏泛起了一些不悅。


    而後,三德子又提醒道:“齊大人,有傳言說燕王他不僅擅使棍棒,而且氣力奇大,可以輕鬆地舉起數百斤的石獅。明日見他時,千萬不要離他太近,以免被他的暴脾氣傷到。”


    嘖嘖~~


    燕王約等於晁蓋?


    這還真是大出齊譽所料。


    在他的思想觀念裏,這些個嬌生慣養的王爺們都吃不得苦,即使懂得武藝,也都是一些三腳貓的手腳,卻不料,還有燕王這等例外。


    “多謝提醒。”


    “咱家告辭了。”


    在送走了三德子之後,齊譽便暗自思量起來。


    既然燕王是個高度危險人物,那就要提高警惕,時時注意他的一舉一動。


    保險起見,不如將黃飛送的那個袖珍箭匣帶上,以防什麽不測。


    嗯,就這樣定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寒門仕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佯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佯忘並收藏寒門仕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