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商遠來求見,其目的定然是為了獲得更多商機,這一點毋庸置疑。
商人對於金錢的嗅覺,可比那大狼狗要靈敏多了!
簡而言之,就是唯利是圖,哪裏有錢哪裏去。
雖說理是這麽個理,但齊譽還是覺得有點懵叉叉,弄不甚明白。
為何呢?
這麽說吧,就當下的瓊州來說,雖和粵商之間保持了緊密聯係,但隻限於香料貿易上的捆綁關係,而平日裏,此類交易基本上都在羊城府的碼頭完成,所以這些粵商極少來瓊。
然而到了如今,他們卻是來遠道而來,不知又是什麽緣故。
莫不是香料的買賣出現了什麽變故?
呃……
這可是頭等大事,直接關係到府衙的稅收,萬萬馬虎不得。
嗯,必須得見!
於是,齊譽便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接見了來訪的一眾粵商。
事情的結果卻是大出他之所料,香料買賣當下一切正常,彼此雙方的合作也很愉快,並無什麽差池。他們此來的真實目的,卻是為了求.購瓊州製造的玻璃。
此外他們還說,若是同意的話,貨物就從瓊州的碼頭處直接裝船,海運途中也不做任何周轉,直達運到內陸的各個省份進行倒賣。
目前的瓊州,是全國之內唯一放開海禁的地方州府,這裏發出的貨船,可以隨意通達到任何一個地方,而羊城府開拔的商船卻無此特權,所以他們才提出此類請求。
齊譽萬萬沒有想到,他們居然覬覦瓊州製造的玻璃。
不過也不難理解,他們是想從中賺取暴利。
暴利?
是的!
就當下的大奉國來講,所有的玻璃製品都要從外洋那裏進口,不僅成本極高而且還很難得,屬於是名副其實的上層奢侈品。
可如果,能從瓊州采買到此類產品,那成本上可就便宜多了,利潤方麵自不必多說,用腳指頭能都計算的到。所以,他們才會如此急迫和心動。
那麽,他們又是怎麽知道瓊州擁有玻璃製品的呢?
說來也巧,在不久前首刊發行的‘瓊州旬報’中,剛好有一篇關於玻璃品質的探討文章,也剛好被他們瀏覽看到,粵商們在經過了仔細地分析之後,便得出了一致的結論:瓊州擁有玻璃製品的工廠。
噢,原來是這麽回事!
對於這個索求,齊譽並沒有武斷答應,而是轉去了譚俊彥那裏私下商討。
“廣陵對此有何見解?”
“回大人,屬下以為,可以同意!道理很簡單,出口貿易量決定著府衙的稅收,如果允之,對於我府的財政將大有裨益。”
“嗯……”
此中的得益齊譽自然深曉,但是,他卻有著一點複雜的擔憂。
那是啥子呢?
露骨一點來說就是,他很怕暴露出瓊州的真正實力!
之前,在給朝廷所寫的公文中,自己一直都是以苦逼和窮酸的姿態低調示人,目的就是為了追求穩定發展,不成為眾目之矢。就在前幾天時,自己還特地寫了上奏的報災折子,請求朝廷的戶部撥餉援助,如果此時公然出售驚人嘴巴的玻
璃製品,豈不是直接露餡了?
到時,皇帝就會覺得:嘿,你小子,這不是挺能幹的嘛,居然連外洋擅長的玻璃都被你給搗鼓出來了,那啥,還不給朕的國庫納點小稅?
咳,吐!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可就是吃大虧了!
齊譽琢磨了片刻,仍含遲疑地說道:“賣有賣的益處,不賣有不賣利好,真是難下決斷呀!”
現下的譚俊彥久浸官場,深曉其中之道,乃諫道:“大人,屬下認為,瓊州的玻璃製品能瞞得住一時,卻瞞不了一世,我估計,不出一年時間,朝廷就會通過各方探察知曉此事。既然如此,還不如大方地展示出來,能賺一點是一點。”
這麽說也對,像這種太過惹眼的事,壓根就不可長期瞞住。
罷了罷了,大不了以後不哭窮了,就稱勉強混個溫飽?
在再退一步說了,玻璃製品也足夠巨利,就當彌補一些經濟損失吧!
璃製製品真屬暴利買賣?
殷桃卻不這麽認為。
她覺得吧,如果能把玻璃稍作加工,然後賣出,這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暴利買賣。
就比如說:鏡子。
嗯,說起鏡子來,就不得不提它的發展曆史了。
在古代,因材料和工藝方麵的諸多限製,人們一直都處在以銅為鑒的模糊時代。再從工藝上來說,銅鏡是做工不僅複雜,而且還易磨損,現實中頗不實用。
玻璃鏡子就大不一樣了,它的成型工藝相對簡單,可以實現批量生產,成本方麵也基本可控,若再加上它成像清晰且更加潔淨,推廣流行應該是輕而易舉的事。至於利潤嘛,就一個字:高!
而事實上,玻璃鏡子的製造過程並不複雜,隻需有金屬錫和水銀就可以實現。當下的水銀雖然價格昂貴,但可以通過朱砂和火堿的反應輕易獲得,這種化學反應對於理科生出身的齊大郎來說,根本就是灑灑水的小事情。
此論一出,在理工學院的教諭層引起了巨大反響,且博得了大量的關注。
誰最關注?
咳咳,那就要看什麽人最喜歡照鏡子而孤芳自賞了?
答案無他,自然是美女了。
故而,在齊譽提出這個天馬星空的構思以後,殷桃最為積極地投入到了試驗之中,結果不出三天,她就很圓滿地搞定了實物。
是的,玻璃鏡子誕生了,或者稱之為是問世了。
既然發明出了如此奇珍,為何不去銷售圈錢呢?
嗯,很有道理!
齊譽想了想,表示雙手讚成。
不過,他把鏡子的推廣分成是三個階段,分別是富人先用,中產接而繼之,隨後是尋常百姓使用,以此來做市場。當然,其價格方麵也會隨著這個順序由高走低,最終走向大眾化的價格。
“小妮子,你覺得一麵圓鏡售價多少合適?”
“不可少於一百兩!否則就是失去了先機!”
咳咳~~
這也忒黑了點吧?
“你怕什麽呀!這麽說吧,但凡能最先買得起玻璃鏡子的人家,不是王公貴族,就是地方豪紳,就他們那手裏的黑心
錢,你不賺白不賺。”那美人卻是嘴角一揚,笑嘻嘻道。
這話似乎也有道理,奇貨可居嘛。
宰!
於是,齊譽便從善如流地接受了這個提議。
而後,他又吩咐道:“哦對了,你記得讓玻璃廠幫我製造一麵特殊的巨鏡,我另有他用。”
“巨鏡?尺寸有多巨?”殷桃妙目閃閃,好奇地問道。
“呃……約一丈高,半丈寬,厚度過指即可。”齊譽一邊比劃著,一邊說道。
真的好巨!
殷桃微微一驚,問道:“你做這麽大的鏡子,到底有何用處?”
“唉,此乃麵聖之禮……”
說罷,齊譽便渭然一歎,臉色也隨之患得患失起來。
麵聖?
噢……明白了!
殷桃何等聰明,她隻是略略琢磨,便通徹了話中的含義。
其意如何,且聽解釋:
明年,就是齊譽上任瓊州知府後的第三年了,按照朝廷吏製,他是要去吏部那裏作述職的。屆時,即使不被聖天子召見,朝貢的禮物也是不能少的,而這麵巨大的鏡子,便是他籌備的厚禮。
麵聖述職,本是官場中的常態之事,和前世裏的工作匯報有些類似,然而,齊譽卻不這麽認為。
那又是為什麽呢?
因為這個時間點,還是朝廷人事調動節骨眼。
舉例子說,如果是朝廷的吏部、甚至是皇帝,他們皆認為某個地方官的政績比較斐然,就可以趁此時機另委他用,或是升遷、或是平調,都是常而有之的事。當然,也有一些因為被參而受貶謫的,比如說咱們的城隍爺蘇軾蘇大人。
不過,無論是這其中的任何一種,都需要地方官員離開原來的執政地,改而去其他地方續職為仕。
可問題是,齊大郎他壓根就不想離開親切的瓊州呀!
娘希匹的,好不容易才打下來的革命根據地,哪能說放就放呢?
不過,這事卻也由不得自己呀!
萬一,是說萬一,皇帝老子腦瓜一熱,大腿一拍,真把自己給調動另用了,那又該如何是好?
看出來了吧,這確實是件令人頭疼的隱憂大事。
對於這事,殷桃也表示沒有什麽好的對策,除了搖頭還是搖頭。
難道此節無解了嗎?
絕對不行!
我命由我不由天,必須要把主動權牢牢抓在手裏,做到防患於未然。
聖人雲,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多做些打算總是好的。
殷桃見拗他不過,也沒強行再勸,隻得含著柔柔不舍,任由他一臉悵然地離去了。
她知道,他現在屬驢,認門拉不回來了。
唯一能做的,也隻能是多聯係人脈,以為他的前途鋪路了。
想到此,她急忙取出紙筆,給遠在京城的那位大貴人寫個求助信。
且說齊譽,他懷著惆悵的心情信步而行,似乎毫不目的性。不過,他的潛意識卻將他帶到了他的恩師孟嵐山處。
呃,怎麽來這裏了?
也罷,那就去拜訪一下先生,看看他老人家能否指點迷津。
商人對於金錢的嗅覺,可比那大狼狗要靈敏多了!
簡而言之,就是唯利是圖,哪裏有錢哪裏去。
雖說理是這麽個理,但齊譽還是覺得有點懵叉叉,弄不甚明白。
為何呢?
這麽說吧,就當下的瓊州來說,雖和粵商之間保持了緊密聯係,但隻限於香料貿易上的捆綁關係,而平日裏,此類交易基本上都在羊城府的碼頭完成,所以這些粵商極少來瓊。
然而到了如今,他們卻是來遠道而來,不知又是什麽緣故。
莫不是香料的買賣出現了什麽變故?
呃……
這可是頭等大事,直接關係到府衙的稅收,萬萬馬虎不得。
嗯,必須得見!
於是,齊譽便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接見了來訪的一眾粵商。
事情的結果卻是大出他之所料,香料買賣當下一切正常,彼此雙方的合作也很愉快,並無什麽差池。他們此來的真實目的,卻是為了求.購瓊州製造的玻璃。
此外他們還說,若是同意的話,貨物就從瓊州的碼頭處直接裝船,海運途中也不做任何周轉,直達運到內陸的各個省份進行倒賣。
目前的瓊州,是全國之內唯一放開海禁的地方州府,這裏發出的貨船,可以隨意通達到任何一個地方,而羊城府開拔的商船卻無此特權,所以他們才提出此類請求。
齊譽萬萬沒有想到,他們居然覬覦瓊州製造的玻璃。
不過也不難理解,他們是想從中賺取暴利。
暴利?
是的!
就當下的大奉國來講,所有的玻璃製品都要從外洋那裏進口,不僅成本極高而且還很難得,屬於是名副其實的上層奢侈品。
可如果,能從瓊州采買到此類產品,那成本上可就便宜多了,利潤方麵自不必多說,用腳指頭能都計算的到。所以,他們才會如此急迫和心動。
那麽,他們又是怎麽知道瓊州擁有玻璃製品的呢?
說來也巧,在不久前首刊發行的‘瓊州旬報’中,剛好有一篇關於玻璃品質的探討文章,也剛好被他們瀏覽看到,粵商們在經過了仔細地分析之後,便得出了一致的結論:瓊州擁有玻璃製品的工廠。
噢,原來是這麽回事!
對於這個索求,齊譽並沒有武斷答應,而是轉去了譚俊彥那裏私下商討。
“廣陵對此有何見解?”
“回大人,屬下以為,可以同意!道理很簡單,出口貿易量決定著府衙的稅收,如果允之,對於我府的財政將大有裨益。”
“嗯……”
此中的得益齊譽自然深曉,但是,他卻有著一點複雜的擔憂。
那是啥子呢?
露骨一點來說就是,他很怕暴露出瓊州的真正實力!
之前,在給朝廷所寫的公文中,自己一直都是以苦逼和窮酸的姿態低調示人,目的就是為了追求穩定發展,不成為眾目之矢。就在前幾天時,自己還特地寫了上奏的報災折子,請求朝廷的戶部撥餉援助,如果此時公然出售驚人嘴巴的玻
璃製品,豈不是直接露餡了?
到時,皇帝就會覺得:嘿,你小子,這不是挺能幹的嘛,居然連外洋擅長的玻璃都被你給搗鼓出來了,那啥,還不給朕的國庫納點小稅?
咳,吐!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可就是吃大虧了!
齊譽琢磨了片刻,仍含遲疑地說道:“賣有賣的益處,不賣有不賣利好,真是難下決斷呀!”
現下的譚俊彥久浸官場,深曉其中之道,乃諫道:“大人,屬下認為,瓊州的玻璃製品能瞞得住一時,卻瞞不了一世,我估計,不出一年時間,朝廷就會通過各方探察知曉此事。既然如此,還不如大方地展示出來,能賺一點是一點。”
這麽說也對,像這種太過惹眼的事,壓根就不可長期瞞住。
罷了罷了,大不了以後不哭窮了,就稱勉強混個溫飽?
在再退一步說了,玻璃製品也足夠巨利,就當彌補一些經濟損失吧!
璃製製品真屬暴利買賣?
殷桃卻不這麽認為。
她覺得吧,如果能把玻璃稍作加工,然後賣出,這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暴利買賣。
就比如說:鏡子。
嗯,說起鏡子來,就不得不提它的發展曆史了。
在古代,因材料和工藝方麵的諸多限製,人們一直都處在以銅為鑒的模糊時代。再從工藝上來說,銅鏡是做工不僅複雜,而且還易磨損,現實中頗不實用。
玻璃鏡子就大不一樣了,它的成型工藝相對簡單,可以實現批量生產,成本方麵也基本可控,若再加上它成像清晰且更加潔淨,推廣流行應該是輕而易舉的事。至於利潤嘛,就一個字:高!
而事實上,玻璃鏡子的製造過程並不複雜,隻需有金屬錫和水銀就可以實現。當下的水銀雖然價格昂貴,但可以通過朱砂和火堿的反應輕易獲得,這種化學反應對於理科生出身的齊大郎來說,根本就是灑灑水的小事情。
此論一出,在理工學院的教諭層引起了巨大反響,且博得了大量的關注。
誰最關注?
咳咳,那就要看什麽人最喜歡照鏡子而孤芳自賞了?
答案無他,自然是美女了。
故而,在齊譽提出這個天馬星空的構思以後,殷桃最為積極地投入到了試驗之中,結果不出三天,她就很圓滿地搞定了實物。
是的,玻璃鏡子誕生了,或者稱之為是問世了。
既然發明出了如此奇珍,為何不去銷售圈錢呢?
嗯,很有道理!
齊譽想了想,表示雙手讚成。
不過,他把鏡子的推廣分成是三個階段,分別是富人先用,中產接而繼之,隨後是尋常百姓使用,以此來做市場。當然,其價格方麵也會隨著這個順序由高走低,最終走向大眾化的價格。
“小妮子,你覺得一麵圓鏡售價多少合適?”
“不可少於一百兩!否則就是失去了先機!”
咳咳~~
這也忒黑了點吧?
“你怕什麽呀!這麽說吧,但凡能最先買得起玻璃鏡子的人家,不是王公貴族,就是地方豪紳,就他們那手裏的黑心
錢,你不賺白不賺。”那美人卻是嘴角一揚,笑嘻嘻道。
這話似乎也有道理,奇貨可居嘛。
宰!
於是,齊譽便從善如流地接受了這個提議。
而後,他又吩咐道:“哦對了,你記得讓玻璃廠幫我製造一麵特殊的巨鏡,我另有他用。”
“巨鏡?尺寸有多巨?”殷桃妙目閃閃,好奇地問道。
“呃……約一丈高,半丈寬,厚度過指即可。”齊譽一邊比劃著,一邊說道。
真的好巨!
殷桃微微一驚,問道:“你做這麽大的鏡子,到底有何用處?”
“唉,此乃麵聖之禮……”
說罷,齊譽便渭然一歎,臉色也隨之患得患失起來。
麵聖?
噢……明白了!
殷桃何等聰明,她隻是略略琢磨,便通徹了話中的含義。
其意如何,且聽解釋:
明年,就是齊譽上任瓊州知府後的第三年了,按照朝廷吏製,他是要去吏部那裏作述職的。屆時,即使不被聖天子召見,朝貢的禮物也是不能少的,而這麵巨大的鏡子,便是他籌備的厚禮。
麵聖述職,本是官場中的常態之事,和前世裏的工作匯報有些類似,然而,齊譽卻不這麽認為。
那又是為什麽呢?
因為這個時間點,還是朝廷人事調動節骨眼。
舉例子說,如果是朝廷的吏部、甚至是皇帝,他們皆認為某個地方官的政績比較斐然,就可以趁此時機另委他用,或是升遷、或是平調,都是常而有之的事。當然,也有一些因為被參而受貶謫的,比如說咱們的城隍爺蘇軾蘇大人。
不過,無論是這其中的任何一種,都需要地方官員離開原來的執政地,改而去其他地方續職為仕。
可問題是,齊大郎他壓根就不想離開親切的瓊州呀!
娘希匹的,好不容易才打下來的革命根據地,哪能說放就放呢?
不過,這事卻也由不得自己呀!
萬一,是說萬一,皇帝老子腦瓜一熱,大腿一拍,真把自己給調動另用了,那又該如何是好?
看出來了吧,這確實是件令人頭疼的隱憂大事。
對於這事,殷桃也表示沒有什麽好的對策,除了搖頭還是搖頭。
難道此節無解了嗎?
絕對不行!
我命由我不由天,必須要把主動權牢牢抓在手裏,做到防患於未然。
聖人雲,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多做些打算總是好的。
殷桃見拗他不過,也沒強行再勸,隻得含著柔柔不舍,任由他一臉悵然地離去了。
她知道,他現在屬驢,認門拉不回來了。
唯一能做的,也隻能是多聯係人脈,以為他的前途鋪路了。
想到此,她急忙取出紙筆,給遠在京城的那位大貴人寫個求助信。
且說齊譽,他懷著惆悵的心情信步而行,似乎毫不目的性。不過,他的潛意識卻將他帶到了他的恩師孟嵐山處。
呃,怎麽來這裏了?
也罷,那就去拜訪一下先生,看看他老人家能否指點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