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賜宴齊霄的消息,很快就在朝野上下流傳了起來。


    並且,還引發了非常強烈的反響。


    肱股們無不發自肺腑地認為說,陛下禮賢下幼,真是彰顯皇恩浩蕩!


    客觀來說,大多數的大臣,都是持著一種羨慕嫉妒恨的複雜心情來論此事,並不是出於真心。


    不過,卻有一人不在此列。


    此人便是始作俑者吳晚榮。


    對於皇帝的行事動機,他可是比任何人都要清楚。更何況,收拾齊家的‘劇本’還是他親自寫的。


    然而,到了現實到當中,卻是出現了意外的一幕。


    演員們,並沒有按照他設定好的劇本展開劇情,皆是自作主張玩起了即興發揮。


    在這之中,最不可思議的就是擔任‘主演’的皇帝陛下。


    依照原定策略,召見齊霄乃是為了詢問他身上的黃金來路,目的,則是讓齊譽坐實貪墨斂財的刑事罪責。


    可結果,陛下非但沒有追溯黃金的來源,還搭上了一頓價值不菲的禦賜盛宴。


    據說,在那宴席間,天子還怕那小屁孩吃的乏然無味,特地安排了一場妖豔歌舞作為助興。


    此舉,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然,最最令吳晚榮想不明白的是,在那場宴席上,皇帝非但沒有追繳齊霄的‘非法所得’,還反而贈了他一大堆的黃金。


    你說,這又是什麽邏輯呀?


    對於天子的不按常理出牌,吳晚榮是一點辦法都沒有,即使心中有所不忿,也隻能在幹瞪眼。


    不然呢?


    在外人看來,皇帝的賜宴卻是暗含著另一層深意。


    是什麽呢?


    這樣說吧。


    人家齊譽義薄雲天,慷慨援賑,作為是一國元首的廟堂之君,不應該予以一番褒獎嗎?


    所以,才會恩賜其子。


    這麽一來,其父不也是與有榮焉了嗎?


    從這個層麵上來說,皇帝的此舉,應該是對齊譽援賑有功的側麵回應。


    由於這種分析符合邏輯,所以,很快就被大眾認可並流傳了起來。


    而,這些情況,全都一絲不漏地傳向了南洋瓊州。


    當然了,這是黃飛的暗中操作。


    他覺得,如此重要的事情,必須報於齊大人知,否則,就有可能處於被動。


    內衛的傳信永遠是那麽的迅速。


    是的,趕在秋闈來臨之前,這則密信便飛到了齊譽的手裏。


    “唉……你說,桃兒怎麽會想出這樣的主意呢?”


    “感覺有些考慮不周呀!”


    齊譽閱在完了信後,立即蹙起了眉頭。


    他覺得,這種事情靈活應對並沒有錯,但是,卻不能拿孩子的婚姻開玩笑。


    或許是受到了前世思想的影響,他對於這種包辦性質的婚姻很非常認同。


    兒子未來的愛情,應該由他自己做主,咱們做長輩的,怎麽可以去強行幹預呢?


    所以,他對殷桃的安排,雖理解但卻不是十分讚同。


    不過,事情已經發生,不管你願不願意、讚不讚同,都要被迫地接受下來。


    不認也得認!


    唉……


    沒想到,一大早隨便看了封信,自己突然就有了兒媳婦了。


    這意外,也來的太不經意了吧?


    嗚呼!


    感覺太特麽蝦扯蛋了!


    見父親糾結地不能自拔,齊小彤連忙開導道:“父親,你不是常說,兒孫自有兒孫福嗎?既然如此,何不放下執著,順其自然呢?”


    你說的輕巧!


    哪有那般容易?


    齊譽先是自嘲一笑,後道:“道理上雖然如此,可是,一旦牽扯到自己的親人,為父我就沒有說的這麽坦然了。家,乃是我的核心,也是我的底線,既不容任何外人染指,也絕不容任何外人威逼,必須要保持足夠的自主性和獨立性。而如今,突然多出來了這麽一門弄巧成拙的婚姻,我總覺得有點回不過味來!”


    說白了,還是糾結。


    小彤現在已經趨於成熟,很快便明白了父親話裏的意思。


    她想了想,相對中肯地勸道:“爹爹,你曾經教育我說,每個人的人生曆程都是不一樣的,可以借鑒但卻不可模仿。子女的教育也是同理,盡心嗬護也就是了,沒必要過度地參與其中,更不要過於強求。”


    唉……


    好吧!


    這一次,齊譽算是被自己曾經所說過的話而說服。


    是啊!


    兒子自有他自己的路要走,自己確實不宜強行幹涉。


    釋然了後,齊譽終於舒開了皺著的眉頭。


    “這樣吧,待科舉的鄉試大事一過,我就立即乘船北上,設法把你小姨娘和你弟弟給接回瓊州。一家人,怎麽可以久分呢?”


    “嗯……”


    當下而言,最重要的大事乃是開考在即的科舉鄉試,又怎能不予以重視呢?


    一個民族,甚至是一個國家的長遠發展,靠得都是人才的驅動,若無才用,未來可就非常堪憂了。


    至於現在引以為豪的軟實力,也就慢慢淪為一句毫無意義的空話。


    前世裏的某大明星曾說過這樣一句話:這個世紀什麽最貴?


    是人才!


    由此可鑒,才之重要性!


    齊譽深曉此中道理,自然而然,會把唯才是舉定為是當下的第一要務。


    然而,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


    科舉之事,並沒有想象中辦得那麽好。


    鄉試的第一場,就出現了有跡可循的徇私舞弊行為。


    所謂的有跡可循,乃是指案首和第二名的‘策論’文章,出現了大篇幅的雷同。


    暫先拋去考試的實際內容不論,單說這個現象。


    很明顯,當下存在著考前泄題的可能。


    要不然,邏輯上說不通!


    可是,問題出在哪兒呢?


    按照當朝的製度,鄉試的題目都是由翰林院擬題和定題,妥帖之後,才會以密封的形式送達至地方使用。


    也就是說,出題權這塊全都掌握在朝廷的手裏,而不是地方機構。


    那麽問題來了,是哪一方泄漏的考題呢?


    是翰林院的主官?還是地方的禮房?


    目前,還有點說不太清。


    此乃大事,在沒尋到足夠的證據之前,確實不宜妄下定論。


    齊譽在權衡了一番後,決定親自調查此案,無論涉及到誰,都必須作出鐵麵的嚴懲。


    要不然,科舉的公平性何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寒門仕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佯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佯忘並收藏寒門仕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