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不可無日,國不可無君。


    此是乃世之常識。


    怎麽一到了爹爹的嘴裏,就變成了少了誰都一樣了呢?


    “父親,你莫不是在說玩笑吧?”


    “並不是,我的此論,有著事實依據作為支撐,並非胡諂。”


    不過,至於是什麽事實依據,齊譽卻是沒有明說。


    他口中的依據不是別的,乃是後世裏的大明萬曆皇帝朱翊鈞的執政案例。


    這位仁兄在位四十八年,也算得上是政治生命較長的君主了。但是,他其中的二十八年都是怠政懶政拒不上朝。


    所有朝政,皆推給了內閣處理。


    然而,令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大明朝並沒有因為缺少皇帝而變得衰退不堪。反而,發展地日趨繁榮。


    這,就是曆史上常津津樂道的萬曆中興。


    由此可見,隻要內閣足夠給力,有沒有皇帝都是一樣。


    換句話說,那一尊並非是不可或缺。


    雖然,大奉的內閣有些殘缺不全,但,殷俊卻是實實在在的大權在握。即使,他的才幹比不了張居正,也不會差到哪裏去。


    有他主管攝政,國之內政基本無虞。如此,又有何亂之有呢?


    以他現在的實權而論,不是首輔卻勝似首輔,所不同的,也隻是帽子上的標簽而已。


    綜上為鑒,隻要穩定住了大局,大奉朝就亂不起來。


    至於是選擇搭救今上,還是另立新君,皆非是迫在眉睫的首要考量。


    這些,完全可以從長計議。


    小彤有些想不明白,隻得拋開這個話題另說其他。


    “父親,在搭救今上和另立新君之間,您更傾向於哪一個呢?”


    一頓,她又特別地作出提醒道:“據探子回報說,殷俊小舅他主張廢舊立新,就這件事上,您要不要和他站在一起?”


    齊、殷兩家的交際以及交情,乃是有目共睹的。


    除了多年來建下的友誼之外,還存在著一衣帶水的親戚關係。所以,在政壇的立場上,兩家往往都是互相扶持、共同進退。


    在世人看來,於君主立廢的問題上,齊譽肯定會無條件地站在殷俊的一邊。


    而事實上,不僅世人猜錯了,就連齊小彤都始料未及。


    這一次,齊譽選擇了站在殷俊的對立麵。


    他的想法,更傾向於搭救今上,而不是廢舊立新。


    “父親,你為何這樣選擇?”


    “原因嘛,主要有二!”


    麵對女兒的詢問,齊譽很坦然地說出了自己的想法:“第一個原因適才已經提到,大奉朝有沒有皇帝高坐,國家都是一樣地運行。這一點,我有著絕對地認知。”


    “同時,我也想以此來向世人展示,皇帝並不是這個國家的必需品,即使沒有他,天上的太陽依舊燦爛。我之所以這麽做,乃是想有意地弱化帝王存在的價值,以此來為將來的製度革新做下背書。有這個事實作為依據,必定會引發世人的深入思考。”


    齊小彤萬萬沒有想到,爹爹的思維竟然於這種維度上。


    這也直接證明了,父親的行事高深莫測,一般的常人很難理解。


    “那,第二點又是什麽呢?”


    “第二點,乃是我個人的私願。在太上皇還在位上時,他曾以身後之事進行托孤,並且,還對我許下了‘不負江山不負卿’的莊重承諾。君有情,臣又豈能無義呢?因此,我理應支持今上為帝,反對另立新君。否則,我良心不安!”


    原來是這樣呀!


    父親也真是的,朝廷對待咱齊家那麽算計,你居然連半點都不記恨。


    在大事麵前,依舊還是那麽地講原則。


    不過,話說回來了,也正是因為吃虧的人少,所以忠義之士才會顯得如此少見。


    倘若,世人個個都風骨如鬆的話,也就沒什麽可讚頌和膜拜的了。


    小彤聞言露出了受教之色。


    但同時,她也追問道:“既然,父親明確反對另立新君,卻為何不公開地說出來呢?”


    是呀,為什麽不在文章中做出表態呢?


    即使是輕描淡寫的一筆,也總比讓人瞎猜的好呀!


    齊譽卻是淡淡一笑,道:“有些個話,說得太明白了,不見得就是好事。若不另立新君,就代表著要設法搭救今上,而此節,可就有大玄妙在裏麵了。”


    小彤不解道:“哦?什麽玄妙?”


    齊譽捋須道:“在解釋這個玄妙之前,我得先闡述一下這件事情的大背景,隻有這樣,你才能聽的明白。”


    “父親請說。”


    “高麗生擒了今上,隻能用於政治上的威脅,此外,就沒有其他作用了。倘若,他們殺掉了皇帝,就會引來我華夏的軍事報複,礙於這個因果,他們定不會要了我天子的性命。也就是說,李宏裕的生命絕對無虞,咱們用不著過於擔心。當然了,他吃些苦頭總是免不了的。以上,便是事情的大背景所在。”


    一句話概括,今上肯定死不了。


    且,高麗也不敢讓他嗝屁,否則,就會付出慘重代價。


    “既然,這事不是很急,那就要慢慢圖之了。而在作出許諾之前,我還需要一個人的苦口相求。”


    “誰?”


    “皇太後蘇琉!她想讓兒子活命,不得主動地降低身份、開口求我嗎?而借此這個機會,我會順勢索討一些對國有利政治資本。此機會可遇不可求,過了這個村,可就沒有這個店了。”


    一頓,齊譽又道:“還有就是,我現在不做表態,乃是想緩解高麗國王的緊張感。若是一上來就展開威逼,換來的隻能是僵持對峙,而到了那時,我發兵也不是、退讓也不是,位置上尷尬地很。”


    嗶嘀閣


    噢,大體明白了!


    這事確實不宜急於求成,否則,就有可能弄巧成拙。


    眼下所要做的,乃是等待蘇琉的正式求援。


    齊譽大致上料定,她在看到自己的刊文之後,必定會心生念想。


    然後,向自己發來求助。屆時,就可以討價還價了。


    而讓他沒想到的是,率先等來的,並不是蘇琉的手諭,而是殷俊的公文。


    其上說:他想得到瓊州的支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寒門仕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佯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佯忘並收藏寒門仕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