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齊譽所料的那樣,《瓊州日報》的這篇刊文一經發出,立即就引起了京城高官們的高度注意。
齊少保在這個節骨眼上大表立場,很顯然是另有所指。
不過,他的所指在不同人的耳朵裏聽來,卻有著不同的意思。
身懷風骨的人士認為,齊譽以展示存在的方式站出來威攝大局,以盡其少保之責。與此同時,也向天下人表達了赤誠的憂國憂民之心。
不過,他的這席話空洞太多,口號意味濃鬱卻無具體內涵。
是呀,你是支持另立新君呢?還是讚成救回君上?
對於這個二選一的問題,齊大人他並沒有捅破窗戶紙。
困惑之下,殷俊也隻得發來詢問。
然在蘇琉的耳朵聽來,這篇行文應該是針對自己的。
且,他故意地話說了一半便戛然而止,明顯是暗達弦外之音。這其中的韻味,就看你能不能聽得出來了。
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現在,人家伯牙已經奏響了交易進行曲,自己這鍾子期又豈能不用心聽呢?
蘇琉自認,自己乃是齊譽少有的知音之一,對方隻要一翹辮子,自個就能猜出他的用意所在。
皇太後認為,齊譽的憂國憂民隻是自我貼金的虛假表象,其真正想要表達地意思是,一種‘一臣不侍二主’的雅致情懷。
因為隻有這樣,他才不會愧對太上皇的臨終托孤。
蘇琉之所以如此篤定,主要是因為有特別的佐證為鑒。而這個佐證,卻隻有她自己曉得,外人毫不知情。
即,齊譽曾經親口說過,他想把華夏的政治製度推向較為前衛的君主立憲製。在這種大背景下,他是不太可能傾向於另立新君的。
既然,他已把未來皇帝視為是精神象征般的吉祥物,那麽誰坐這個位置,對他來說不都一樣?
所以,在他的眼睛裏,搭救天子和廢舊立新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再加上太上皇的臨終托孤,他必定會選擇不違背良心和諾言的‘搭救今上’。
那麽,他為什麽不公然地明說呢?這,就是所謂的弦外之音了。
自己之前曾下黑手得罪過他,雖然沒有鬧得名義上決裂對立,但自打從那兒以後,雙方就再沒有實質性的交際了。
現如今,需要他伸出援手,不允諾些好處怎麽行呢?
於是,繼殷俊之後,蘇琉也跟著撰寫了一道機密的公文。同樣,也以最快地速度發往瓊州。隻不過,她的信後至了一些而已。
好了,先說回眼下。
對於殷俊的懇請,齊譽選擇了暫時按下,或者稱之為是佯裝不見。
總之言之,就是不做任何回複。
“父親,你這樣佯裝無視,會不會引起殷小舅的不高興呢?”
“可能會!哦不,當然會!”
“既如此,你又為何不作解釋,告訴他你心裏的苦衷呢?”
“解釋?談何容易?這種思維上的觀念,絕非是三言兩語可以說清楚的。”
扭轉一個人的價值觀,不是一般的難。
而且還不一定就能做到。
齊譽渭然一歎,搖搖頭道:“公歸公,私歸私,這兩者絕不能混為一談。”見女兒點頭,他又續道:“你殷小舅是個手捧聖賢書的錚錚君子,其心中端得是國之大義,但,他的大義卻和為父的有些不同。我的出發點乃是忠於民族,而他的卻是忠於國家,這兩者雖然有著比較類似的吻合點,但核心的內涵卻是不同。換言之,我們倆在信仰上存在差異,絕不是幾句話就能說服得了的。”
小彤恍然道:“道不同不相為謀,父親的做法確有道理。”
“嗯!為了不傷及和氣以及發生齟齬,我也隻得佯裝無視。你小舅見我不想搭理他,最多也就是發發牢騷、損上幾句,絕不會真動怒的。”
“似乎也隻有如此了……”
多少年來,在重大問題上,齊譽和殷俊一直都是互相支持、共同進退。然而這一次,卻是因為原則和立場的不同而產生了分歧。
如果爭辯起來,就有可能因此發生紅臉。
所以,齊譽才使出了這招小手段。
要知道,因為政見不合而不相往來的事情並不罕見,所以,必須得正視處之。
才剛剛把這事給按下來,蘇琉的書信就接踵而至了。
上書曰:懇請齊少保伸大義於天下,救天子於水火之中,這番恩德,日後必會湧泉相報。
至於怎麽個報答法,信中卻是沒有提及。
“嗬嗬,這怎麽行呢?即使是醜話,那也應該說在前麵才對,怎麽可以日後再議呢?”
“如此不清不楚,何以服眾?一個弄不好,就會吃到空頭支票!尤其是,像蘇琉這種沒有誠信的人,絕不能等閑視之。”
說得沒錯!
就得先小人後君子。
於是,齊譽便於回信中表示了‘婉拒’,說:齊某最近被天竺一帶的軍事所困,短時間內挪不開身,故雖有心為吾皇解憂,卻是兩頭難顧!
看得出,他的這番婉拒並沒有一棍子打死,而是故意留了餘地。
蘇琉又不是呆子傻子,怎可能看不出其中的敷衍?
這件事,她必須做出明確的承諾,否則絕難談成。
待回複完了書信後,齊譽便喚來了軍事斥候,詢問高麗以及扶桑方麵的軍事動態。
相比可控的內憂,外患才是當下麵臨的首要難題。
俗話說得好,蒼蠅不叮無縫之蛋,如今,這蛋被磕破了皮,招來蒼蠅也就不意外了。
這種時刻,必須要保持足夠的警惕。
先說高麗這邊。
在瓊州刷過了存在感後,該國立即就變得低調起來。他們既沒有拿俘虜的皇帝去刺激大奉,也沒有高調宣揚自己的勝利。
那感覺,就像是啥事都沒有發生一樣。
再看扶桑那邊。
本來,他們是有西征之意的,但是,自打聽到了齊譽的‘幹咳‘聲後,就開始又變得謹慎起來。
目前的他們,隻作戰前的準備工作,並沒有具體的軍事行動。其態,似在保持觀望。
“還好,大勢沒有失控!”
“隻要穩住了大局,就能贏得寶貴時間!”
齊譽捋須凝思,神情肅然地感慨道。
齊少保在這個節骨眼上大表立場,很顯然是另有所指。
不過,他的所指在不同人的耳朵裏聽來,卻有著不同的意思。
身懷風骨的人士認為,齊譽以展示存在的方式站出來威攝大局,以盡其少保之責。與此同時,也向天下人表達了赤誠的憂國憂民之心。
不過,他的這席話空洞太多,口號意味濃鬱卻無具體內涵。
是呀,你是支持另立新君呢?還是讚成救回君上?
對於這個二選一的問題,齊大人他並沒有捅破窗戶紙。
困惑之下,殷俊也隻得發來詢問。
然在蘇琉的耳朵聽來,這篇行文應該是針對自己的。
且,他故意地話說了一半便戛然而止,明顯是暗達弦外之音。這其中的韻味,就看你能不能聽得出來了。
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現在,人家伯牙已經奏響了交易進行曲,自己這鍾子期又豈能不用心聽呢?
蘇琉自認,自己乃是齊譽少有的知音之一,對方隻要一翹辮子,自個就能猜出他的用意所在。
皇太後認為,齊譽的憂國憂民隻是自我貼金的虛假表象,其真正想要表達地意思是,一種‘一臣不侍二主’的雅致情懷。
因為隻有這樣,他才不會愧對太上皇的臨終托孤。
蘇琉之所以如此篤定,主要是因為有特別的佐證為鑒。而這個佐證,卻隻有她自己曉得,外人毫不知情。
即,齊譽曾經親口說過,他想把華夏的政治製度推向較為前衛的君主立憲製。在這種大背景下,他是不太可能傾向於另立新君的。
既然,他已把未來皇帝視為是精神象征般的吉祥物,那麽誰坐這個位置,對他來說不都一樣?
所以,在他的眼睛裏,搭救天子和廢舊立新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再加上太上皇的臨終托孤,他必定會選擇不違背良心和諾言的‘搭救今上’。
那麽,他為什麽不公然地明說呢?這,就是所謂的弦外之音了。
自己之前曾下黑手得罪過他,雖然沒有鬧得名義上決裂對立,但自打從那兒以後,雙方就再沒有實質性的交際了。
現如今,需要他伸出援手,不允諾些好處怎麽行呢?
於是,繼殷俊之後,蘇琉也跟著撰寫了一道機密的公文。同樣,也以最快地速度發往瓊州。隻不過,她的信後至了一些而已。
好了,先說回眼下。
對於殷俊的懇請,齊譽選擇了暫時按下,或者稱之為是佯裝不見。
總之言之,就是不做任何回複。
“父親,你這樣佯裝無視,會不會引起殷小舅的不高興呢?”
“可能會!哦不,當然會!”
“既如此,你又為何不作解釋,告訴他你心裏的苦衷呢?”
“解釋?談何容易?這種思維上的觀念,絕非是三言兩語可以說清楚的。”
扭轉一個人的價值觀,不是一般的難。
而且還不一定就能做到。
齊譽渭然一歎,搖搖頭道:“公歸公,私歸私,這兩者絕不能混為一談。”見女兒點頭,他又續道:“你殷小舅是個手捧聖賢書的錚錚君子,其心中端得是國之大義,但,他的大義卻和為父的有些不同。我的出發點乃是忠於民族,而他的卻是忠於國家,這兩者雖然有著比較類似的吻合點,但核心的內涵卻是不同。換言之,我們倆在信仰上存在差異,絕不是幾句話就能說服得了的。”
小彤恍然道:“道不同不相為謀,父親的做法確有道理。”
“嗯!為了不傷及和氣以及發生齟齬,我也隻得佯裝無視。你小舅見我不想搭理他,最多也就是發發牢騷、損上幾句,絕不會真動怒的。”
“似乎也隻有如此了……”
多少年來,在重大問題上,齊譽和殷俊一直都是互相支持、共同進退。然而這一次,卻是因為原則和立場的不同而產生了分歧。
如果爭辯起來,就有可能因此發生紅臉。
所以,齊譽才使出了這招小手段。
要知道,因為政見不合而不相往來的事情並不罕見,所以,必須得正視處之。
才剛剛把這事給按下來,蘇琉的書信就接踵而至了。
上書曰:懇請齊少保伸大義於天下,救天子於水火之中,這番恩德,日後必會湧泉相報。
至於怎麽個報答法,信中卻是沒有提及。
“嗬嗬,這怎麽行呢?即使是醜話,那也應該說在前麵才對,怎麽可以日後再議呢?”
“如此不清不楚,何以服眾?一個弄不好,就會吃到空頭支票!尤其是,像蘇琉這種沒有誠信的人,絕不能等閑視之。”
說得沒錯!
就得先小人後君子。
於是,齊譽便於回信中表示了‘婉拒’,說:齊某最近被天竺一帶的軍事所困,短時間內挪不開身,故雖有心為吾皇解憂,卻是兩頭難顧!
看得出,他的這番婉拒並沒有一棍子打死,而是故意留了餘地。
蘇琉又不是呆子傻子,怎可能看不出其中的敷衍?
這件事,她必須做出明確的承諾,否則絕難談成。
待回複完了書信後,齊譽便喚來了軍事斥候,詢問高麗以及扶桑方麵的軍事動態。
相比可控的內憂,外患才是當下麵臨的首要難題。
俗話說得好,蒼蠅不叮無縫之蛋,如今,這蛋被磕破了皮,招來蒼蠅也就不意外了。
這種時刻,必須要保持足夠的警惕。
先說高麗這邊。
在瓊州刷過了存在感後,該國立即就變得低調起來。他們既沒有拿俘虜的皇帝去刺激大奉,也沒有高調宣揚自己的勝利。
那感覺,就像是啥事都沒有發生一樣。
再看扶桑那邊。
本來,他們是有西征之意的,但是,自打聽到了齊譽的‘幹咳‘聲後,就開始又變得謹慎起來。
目前的他們,隻作戰前的準備工作,並沒有具體的軍事行動。其態,似在保持觀望。
“還好,大勢沒有失控!”
“隻要穩住了大局,就能贏得寶貴時間!”
齊譽捋須凝思,神情肅然地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