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此處,我卻是聽不下去了,大手一揮,冷冷地應了一句,“果然是比較散漫!這些作為除了能惹事生非之外,我實在很難想出還有什麽值得稱讚的地方。”
張遼被我說得臉色有些尷尬,卻不是不敢反駁一句。“成天盡做這些沒有意義之事,不如換些有意義的事情來做。”我說到此處,一陣沉吟。張遼卻是聽得眼前為之一亮,聲音微帶激動,顫抖地問道:“主公的意思是……”呂布的“並州鐵騎”除去高順率領的“陷陣營”外,軍紀的確不敢讓人稱維。
張遼身為主將,心中自然清楚:若是軍紀不得到整頓,長此以往下去,就算眼前不會釀成大禍,但終究是個隱患,說不定什麽時候就演變成一場無法控製的動亂。
如果真到那時,便就追悔莫及了。盡管張遼深知這點,但作為主將的他,卻是更深知手下將士的稟性。他們原先在呂布率領之下,雖然作戰勇猛,悍不畏死,但由於呂布在意的隻是他們立了多少戰功,在戰場之上如何的勇敢殺敵,並不是十分在乎軍法的約束。身為主帥,按理說更應該以身責,但呂布本人就是淩駕於軍法之上,軍中一切事情全憑他自己一人的喜好決斷,呂布作為主帥尚且如此,可以想象下麵的人會如何作想?
所以說,也是在呂布並這般不明作約束的暗中放縱之下,使得“並非鐵騎”戰力雖然不弱,但軍紀散漫,幾乎到了一塌糊塗的境地。
雖說我才繼任“徐州之主”,並州將士因為一開始不清楚我這個做主公的性格,暗裏隱隱有些收斂。但這些日子過去了,卻是故態萌發。有道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漸漸軍中兵卒又開始安份起起來,過去的種種惡習,又隱隱有抬頭的趨勢。盡管張遼也隱約覺察出了這一點,但他身在並州軍中多年,對此卻是絲毫想不出應對之法。
所以!他聞過這般話,才會表現得如此激動。
我點了點頭,繼續說道:“不如就讓他們操練空閑之餘,幫助徐州百姓種田耕地吧!”本來張遼滿懷希冀地看將著我,但聞過我此言,卻差點沒有吐血暈倒。自張遼看來,自然不會認為我出的這般主意高明得到哪裏去?看到張遼一臉不情不願之態,盡管沒有說過任何一句話,但雙眼中的失望之色早已經將他出賣。
“文遠!莫非你不讚成此議?”我笑著向張遼問道。
張遼一幅**說還休之態,接到我一個鼓勵的眼神,終於鼓足勇氣說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末將認為:主公此議大大的不妥!”我沒有接口,隻是整好以暇地等著他繼續說下去,張遼稍稍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如果讓軍中將士去幫百姓種耕地,定會讓將士生出一股懈怠之意,特別正值如今非常時期。
“如果敵人大軍趁我軍將士去田地之中幫助百姓耕種這機,引兵來襲,到時又該如何應對?將士就應該把自己的勇氣盡情地在沙場之上揮灑,又如何能白白地揮霍浪費在田地中?
“軍中將士如果長時間停留在田地之間,定然鬥誌大減,久而久之下去,不用說上陣殺敵,隻怕他們都不願再拿起自己的刀槍了。特別是當他們知道有田能種、有地能耕之後,誰不想舒舒服服地過好日子?誰又願意提著腦袋在沙場之上與敵拚殺搏命?”聽到張遼說到此刻,我心中暗笑:終於說到重點了,原來他是擔心的是將士有到田有地之後,就隻想過著舒舒服服的日子,不肯再上戰場,重近過那般刀光劍影的生活。
顯然!張遼說的也並非不無道理,不是有句話說得好?“寧作太平犬,不作為世人”。如果當真能過上平靜安逸的生活,誰又願意刀口舔血,每天遊離在生死邊緣?
“文遠可是怕他日無兵可征,無將可遣?”我直接說到出張遼的最為擔擾的問題。也難道張遼會有此慮,自從呂布進入徐州以來,不要說有人主動投效,就是征兵辟將都甚為困難。特別是與劉備一戰後,雖然依靠陳宮之謀和呂布的勇武,將劉備成功地逐出下邳,把他趕將到了小沛。但此戰之後,呂布也是實力大損。
特別是兵員的銳減,偏偏不隻是徐州豪強士族視呂布為餓狼惡虎,隻是普通百姓也甚不待見他,呂布征到不兵,最後隻有靠抓壯丁的手段和在流民之中征集。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抓壯丁自然不用多說。在流民之中征求兵員,那些人都被曹操大軍迫害得家破人亡,逼到走投無路才肯應征入伍。與其活活餓死,不如投入軍中,求得一口飯吃。雖然明知此舉是冒著性命危險,但多活一刻就是一刻。況且!任何人心中都抱著僥幸心理,認為在死在戰場之上就未必會自己。
反觀劉備,雖然徐州失手之後,和的和呂布一般,勢力銳減。但他本人卻是極擅收攏民心,加之關張二人在左右,並未有損,為之操練兵卒,實力迅速恢複。
而呂布偏偏連兵員都補將不上,還要能通過強征的手段。對比之下,很多時候呂布也是看在眼裏,急在心中,他坐擁徐州治所下邳,更是名義上的“徐州之主”,卻落如此窘迫之境。特別是當他知道上次中劉備暗中一箭之後,自己命不久矣。想到自己有生之日,不能親自手刃仇人也就罷了,反而坐視著仇人一天天壯大,叫心高氣傲的呂布情何以堪?
被我一口直中要害,張遼微微怔了怔,還是點了點頭。
“我隻問文遠一句:與以前比將起來,如今我們征兵的情況是好不是壞?”我看著張遼的眼睛問道。張遼楞了楞,臉上露出深思之色,偶爾眼中顯出幾許費解之意。越往後麵,他眉頭緊緊鎖,臉上的迷惑越發沉重了。雖然知道張遼此刻在想什麽,他想找的答案也在我心中,但有些答案卻是隻有讓個人去探尋,自別人口中說出,你雖然覺得有道理,卻未必會盡信。
終於!張遼兩道劍眉舒展來,對展顏一笑,道:“我明白了!”我向著張遼微微一笑,點頭示意,卻還是忍不住問了一句,“都說說你想明白了些什麽?”
“成敗皆在民心!”聽到張遼道出剛才說過的一句話。我朝著田中注視了半晌之後,才回過頭歎道:“雖說‘官法如爐,民心似鐵!’任你堅逾金石,但又如何敵得過爐中的熊熊之火?所以!才又有‘民不與官鬥’之言,明白這話的人,都知道以能官為代表的朝廷就是刀,而自己好比魚肉,肉在刀下,隻有任人宰割的份兒,又怎麽有反抗的餘地?
“隻是他們還不清楚,當刀斧加身,把似鐵的民心架在官爐之上翻來覆去的烤。刀割得人體無完膚,遍體鱗傷,最後除去血肉之後,就剩一幅骨架,割無可割,剔無可剔;官爐把似鐵的民心烤到外焦內熟,最後化成滴滴鐵汁,畢竟!無論如何的堅硬的頑強,終有被烤化的那一天。等到那時……”
“任為宰割的魚肉,就會化成滔滔燃燒的怒火,不管你如何鋒利的刀鋒,最後也隻有在火中盡化成灰燼;那被熔成的滴滴鐵汗,最後匯集成汪洋大海,不論你如何囂張熾烈的爐火,最後都隻在無究無盡的海水中熄滅。這就是物極必反的道理,不論是鋒利得無堅不催的刀鋒,還是熊熊燃燒,能熔化掉一切的官爐,在水火交濟之中,最後也隻有粉身碎骨的下場,埋葬在曆史塵埃之中,唯有供後人吊祭罷了!”
“主公說的好像難懂了些!”聞過我之言,張遼撓了撓頭,有些訕訕笑道。
“文遠其實隻要明白一個道理就行了。”我鄭而重之地對張遼說道:“隻要我們肯盡心盡力地百姓做事,徐州百姓就會記住我們的好的。就算文遠你擔心的事情不幸發生了,但我相信隻要是徐州百姓和我們一條心,當敵人兵臨城下的一刻,那些不願當兵而回到田中的將士,他們會再次拿起他們刀槍,隻要衝鋒號……不!是戰鼓響起的時候,他們依然會義無返顧的邁上戰場,因為他們戰鬥下去理由很簡單,為了自己,還他們的家人和朋友,為了守住自己的家園。”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
張遼被我說得臉色有些尷尬,卻不是不敢反駁一句。“成天盡做這些沒有意義之事,不如換些有意義的事情來做。”我說到此處,一陣沉吟。張遼卻是聽得眼前為之一亮,聲音微帶激動,顫抖地問道:“主公的意思是……”呂布的“並州鐵騎”除去高順率領的“陷陣營”外,軍紀的確不敢讓人稱維。
張遼身為主將,心中自然清楚:若是軍紀不得到整頓,長此以往下去,就算眼前不會釀成大禍,但終究是個隱患,說不定什麽時候就演變成一場無法控製的動亂。
如果真到那時,便就追悔莫及了。盡管張遼深知這點,但作為主將的他,卻是更深知手下將士的稟性。他們原先在呂布率領之下,雖然作戰勇猛,悍不畏死,但由於呂布在意的隻是他們立了多少戰功,在戰場之上如何的勇敢殺敵,並不是十分在乎軍法的約束。身為主帥,按理說更應該以身責,但呂布本人就是淩駕於軍法之上,軍中一切事情全憑他自己一人的喜好決斷,呂布作為主帥尚且如此,可以想象下麵的人會如何作想?
所以說,也是在呂布並這般不明作約束的暗中放縱之下,使得“並非鐵騎”戰力雖然不弱,但軍紀散漫,幾乎到了一塌糊塗的境地。
雖說我才繼任“徐州之主”,並州將士因為一開始不清楚我這個做主公的性格,暗裏隱隱有些收斂。但這些日子過去了,卻是故態萌發。有道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漸漸軍中兵卒又開始安份起起來,過去的種種惡習,又隱隱有抬頭的趨勢。盡管張遼也隱約覺察出了這一點,但他身在並州軍中多年,對此卻是絲毫想不出應對之法。
所以!他聞過這般話,才會表現得如此激動。
我點了點頭,繼續說道:“不如就讓他們操練空閑之餘,幫助徐州百姓種田耕地吧!”本來張遼滿懷希冀地看將著我,但聞過我此言,卻差點沒有吐血暈倒。自張遼看來,自然不會認為我出的這般主意高明得到哪裏去?看到張遼一臉不情不願之態,盡管沒有說過任何一句話,但雙眼中的失望之色早已經將他出賣。
“文遠!莫非你不讚成此議?”我笑著向張遼問道。
張遼一幅**說還休之態,接到我一個鼓勵的眼神,終於鼓足勇氣說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末將認為:主公此議大大的不妥!”我沒有接口,隻是整好以暇地等著他繼續說下去,張遼稍稍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如果讓軍中將士去幫百姓種耕地,定會讓將士生出一股懈怠之意,特別正值如今非常時期。
“如果敵人大軍趁我軍將士去田地之中幫助百姓耕種這機,引兵來襲,到時又該如何應對?將士就應該把自己的勇氣盡情地在沙場之上揮灑,又如何能白白地揮霍浪費在田地中?
“軍中將士如果長時間停留在田地之間,定然鬥誌大減,久而久之下去,不用說上陣殺敵,隻怕他們都不願再拿起自己的刀槍了。特別是當他們知道有田能種、有地能耕之後,誰不想舒舒服服地過好日子?誰又願意提著腦袋在沙場之上與敵拚殺搏命?”聽到張遼說到此刻,我心中暗笑:終於說到重點了,原來他是擔心的是將士有到田有地之後,就隻想過著舒舒服服的日子,不肯再上戰場,重近過那般刀光劍影的生活。
顯然!張遼說的也並非不無道理,不是有句話說得好?“寧作太平犬,不作為世人”。如果當真能過上平靜安逸的生活,誰又願意刀口舔血,每天遊離在生死邊緣?
“文遠可是怕他日無兵可征,無將可遣?”我直接說到出張遼的最為擔擾的問題。也難道張遼會有此慮,自從呂布進入徐州以來,不要說有人主動投效,就是征兵辟將都甚為困難。特別是與劉備一戰後,雖然依靠陳宮之謀和呂布的勇武,將劉備成功地逐出下邳,把他趕將到了小沛。但此戰之後,呂布也是實力大損。
特別是兵員的銳減,偏偏不隻是徐州豪強士族視呂布為餓狼惡虎,隻是普通百姓也甚不待見他,呂布征到不兵,最後隻有靠抓壯丁的手段和在流民之中征集。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抓壯丁自然不用多說。在流民之中征求兵員,那些人都被曹操大軍迫害得家破人亡,逼到走投無路才肯應征入伍。與其活活餓死,不如投入軍中,求得一口飯吃。雖然明知此舉是冒著性命危險,但多活一刻就是一刻。況且!任何人心中都抱著僥幸心理,認為在死在戰場之上就未必會自己。
反觀劉備,雖然徐州失手之後,和的和呂布一般,勢力銳減。但他本人卻是極擅收攏民心,加之關張二人在左右,並未有損,為之操練兵卒,實力迅速恢複。
而呂布偏偏連兵員都補將不上,還要能通過強征的手段。對比之下,很多時候呂布也是看在眼裏,急在心中,他坐擁徐州治所下邳,更是名義上的“徐州之主”,卻落如此窘迫之境。特別是當他知道上次中劉備暗中一箭之後,自己命不久矣。想到自己有生之日,不能親自手刃仇人也就罷了,反而坐視著仇人一天天壯大,叫心高氣傲的呂布情何以堪?
被我一口直中要害,張遼微微怔了怔,還是點了點頭。
“我隻問文遠一句:與以前比將起來,如今我們征兵的情況是好不是壞?”我看著張遼的眼睛問道。張遼楞了楞,臉上露出深思之色,偶爾眼中顯出幾許費解之意。越往後麵,他眉頭緊緊鎖,臉上的迷惑越發沉重了。雖然知道張遼此刻在想什麽,他想找的答案也在我心中,但有些答案卻是隻有讓個人去探尋,自別人口中說出,你雖然覺得有道理,卻未必會盡信。
終於!張遼兩道劍眉舒展來,對展顏一笑,道:“我明白了!”我向著張遼微微一笑,點頭示意,卻還是忍不住問了一句,“都說說你想明白了些什麽?”
“成敗皆在民心!”聽到張遼道出剛才說過的一句話。我朝著田中注視了半晌之後,才回過頭歎道:“雖說‘官法如爐,民心似鐵!’任你堅逾金石,但又如何敵得過爐中的熊熊之火?所以!才又有‘民不與官鬥’之言,明白這話的人,都知道以能官為代表的朝廷就是刀,而自己好比魚肉,肉在刀下,隻有任人宰割的份兒,又怎麽有反抗的餘地?
“隻是他們還不清楚,當刀斧加身,把似鐵的民心架在官爐之上翻來覆去的烤。刀割得人體無完膚,遍體鱗傷,最後除去血肉之後,就剩一幅骨架,割無可割,剔無可剔;官爐把似鐵的民心烤到外焦內熟,最後化成滴滴鐵汁,畢竟!無論如何的堅硬的頑強,終有被烤化的那一天。等到那時……”
“任為宰割的魚肉,就會化成滔滔燃燒的怒火,不管你如何鋒利的刀鋒,最後也隻有在火中盡化成灰燼;那被熔成的滴滴鐵汗,最後匯集成汪洋大海,不論你如何囂張熾烈的爐火,最後都隻在無究無盡的海水中熄滅。這就是物極必反的道理,不論是鋒利得無堅不催的刀鋒,還是熊熊燃燒,能熔化掉一切的官爐,在水火交濟之中,最後也隻有粉身碎骨的下場,埋葬在曆史塵埃之中,唯有供後人吊祭罷了!”
“主公說的好像難懂了些!”聞過我之言,張遼撓了撓頭,有些訕訕笑道。
“文遠其實隻要明白一個道理就行了。”我鄭而重之地對張遼說道:“隻要我們肯盡心盡力地百姓做事,徐州百姓就會記住我們的好的。就算文遠你擔心的事情不幸發生了,但我相信隻要是徐州百姓和我們一條心,當敵人兵臨城下的一刻,那些不願當兵而回到田中的將士,他們會再次拿起他們刀槍,隻要衝鋒號……不!是戰鼓響起的時候,他們依然會義無返顧的邁上戰場,因為他們戰鬥下去理由很簡單,為了自己,還他們的家人和朋友,為了守住自己的家園。”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