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不出龐士元士那家夥所料,諸葛亮已然隱隱在看出了這背後有他‘鳳雛’的影子在。”不過!龐統雖然驚訝,但麵上依舊是不動聲色,如果在此之前,未有龐統的叮囑,光是諸葛亮這突如其來問出的一句話,定然叫徐庶不知所措,甚至讓他諸葛亮看出些什麽端倪來。但徐庶此刻已是成竹在胸,因為諸葛亮的一舉一動都在意料之中。


    “龐士元?”徐庶故作驚訝地看著諸葛亮,“你……你怎麽知道?”


    聽到這裏,又看了徐庶麵上的表情,諸葛亮心中狂喜不已,正自高興自己猜測不錯。可接下徐庶的一番話,卻是讓他陷進了團團迷霧之中。“士元正在布下重重陷阱等著你往下跳,設下連環圈套等著孔明往裏鑽呢?”諸葛亮一聽這話覺得不對,抬頭看到到徐庶一臉訕笑地看著他,說道:“虧你‘孔明想得出來。我徐元直身背命案,這些年來逃亡天涯,連一次荊州都沒有回過,你居然向我打聽‘鳳雛’龐士元的消息。


    “你們二人一龍一鳳,自在書院裏讀書那會兒就鬥得不可開交,難不成這一次你們又玩出什麽新花樣兒?孔明你倒給我講講……”


    後麵的話,諸葛亮也沒注意去聽,隻是目不轉睛地盯著徐庶在看,希望可以看出點兒什麽,可是在徐庶臉上,他卻是看不出絲毫破綻。“我說孔明!雖然我們這麽久沒有見過了,你也不必這樣看我吧?我徐元直是不是變得跟原先不一樣了?”跟著徐庶又故意做了一個驚懼的動作,“該不會是你這家夥對我有什麽想法吧?”


    諸葛亮忍不住“撲哧”一聲笑將出來,說道:“還是跟原先一樣的滑頭,一樣的吊二郎當,沒有變!”


    聽過諸葛亮此言,徐庶也忍不住笑了。“沒變就好!”徐庶頓了頓,“就怕你認不出我來了。”諸葛亮默然一陣,又開口說道:“你剛才問我是不是對你有什麽想法?你這話倒也真是說對了,就是不知道你肯不肯答答應我提出這的個想法。”諸葛亮說話間,看向徐庶的目光陡地閃過一絲精芒。


    徐庶想是隱隱料到了什麽。


    “不會吧?”徐庶故作驚訝地問道:“既是同窗,又是多年執友,這麽久不見了,不敘敘舊情,居然一見麵都給我提什麽條件,你這也未免太不厚道了吧?”諸葛亮聞言,隻是笑了笑,並沒有多理徐庶這些俏皮話兒。“我隻想知道,你有沒有可能離開趙子龍,轉投到劉皇叔麾下?”諸葛亮問話的同時,目光一直都盯著徐庶的眼睛。


    聞諸葛亮如此直白的問話,多少讓徐庶有些始料不及。


    “你說呢?”徐庶回頭看了我一眼,接觸到我目光,誰也沒有多說什麽,隻是相視一笑。“那麽離開趙子龍,不必投到劉皇叔麾下。”諸葛亮這般看似商量,卻是接近命令的口吻,叫我聽在耳中覺得十分不舒服。可是看徐庶,仍然未有任何一絲一毫的生氣,臉上還掛著淡淡的笑意。


    “如果真的有這種可能,你認為今時今日我會出現在這裏嗎?”還沒等諸葛亮答將下來,“那麽我又反問孔明你,要是叫你離一劉備,轉投在子龍麾下,又有沒有這種可能?”


    諸葛亮沉思一陣,笑道:“看來是我太執著了!”“不是執著!隻是你還放不下彼此間的情意罷了!”徐庶沒有看諸葛亮,淡淡說道:“我還要告訴你一件事,做出紙鳶克製你改進過的手弩,便是出自我之手,不過我在紙鳶之上加了一個類似口哨的東西,隻要稍微有風吹過,他便會發出類似箏彈出的聲音。所以!我叫它‘風箏’,不好意思!這風箏使得你‘瞞天過海’之計功敗垂成,實在抱歉得很。”


    徐庶這話表麵聽起來是在向諸葛亮道歉,但話裏的矜傲之意,甚至還帶著點拘功的意思,這任誰都能聽將得出來。


    我心中暗自覺得奇怪,心道:雖然他徐元直平時看將起來放蕩不羈,卻也不是這樣招搖招風的人物,莫不是今天他轉了性子不成?就在我大惑不解間,諸葛亮終於失去了平日的風度,看著徐庶的眼裏幾乎要噴出火來。“好個‘風箏’,好個徐元直!多年不見,你徐庶徐元直果真是長了本事。恕我諸葛孔明眼拙,竟然未能看將出來。”諸葛亮重重地哼了一聲,道:“剛才那般話算我沒有說過,我收回先前之言。”


    徐庶依然偏著頭,未向諸葛亮多看一眼。因為角度的緣故,我此刻能清楚看到徐庶臉上的任何細微的表情。


    我看到徐庶麵上崩緊的肌肉,隱隱抽動。我忽地心中一動,像是想到什麽。“你‘臥龍’和那‘鳳雛’都是何等的眼高於頂?今日我徐元直能得你‘臥龍’另眼相看,也算是三生有幸!”徐庶話裏頗帶著一點火藥味兒,又有點兒挑釁的的意思。我越發確定自己心中的想法,但麵對此情此景,我隻有輕輕搖頭,在心底微微歎氣。


    “徐元直!莫以為我諸葛孔明當真是怕了你?”諸葛亮手中羽扇飛快地搖將起來,大概與他此刻激動的心情有關係。


    現在雖然已經有了一絲暖意,但冬日寒冷仍舊未完全消逝。如此春寒交接之際,一個勁兒地扇著扇子,也算是一在奇觀。“何必淨作無謂的口舌之爭?”徐庶眼中先閑過一抹痛苦之色,在扭頭的刹那,轉瞬即逝,“既然已經定下‘三陣之約’,不必再多說些什麽,手下見真章,三陣定輸贏!”


    “好!好!好!”諸葛亮接連說了三個“好“字,手裏快迅搖動的羽扇,突然也緩緩慢將了下來。


    “徐元直你也別太過得意忘形,我不過是看在伯母的份兒上,不忍與你交手,才好心相勸於你。想想伯母一個上了年紀的孤寡婦人,自你為了朋友義氣,背上命案離開之後,她一人無依無靠,孤苦伶仃,又哭瞎了眼睛,你難道還要最後讓她白發人送黑發人嗎?我也是可惜元直這你身才華,雖然你不比我和龐統,但明珠暗投……”


    “不要說下去了!”徐庶臉色猛地一變,說道:“你諸葛孔明和那龐統龐士元未免太高看自己了吧?


    “你以為我徐元直還是原來的徐元直嗎?你也不必為我娘親擔憂,這三陣才比了一陣,不過是平手而已,誰贏誰輸,還是未知之數。你諸葛孔明和龐士元都把對方當成對手,絲毫不把別人放在眼中,我今天就要你諸葛孔明睜大眼睛好好生生的看清楚,讓你知道天下並不隻你‘臥龍’諸葛孔明和‘鳳雛’龐士元兩人而已,還有我徐庶徐元直。我要叫天下人都知道:我不叫單福,我是徐庶徐元直!”


    徐庶說話間,眼中熾烈之意越見濃烈,起先還是一小點兒火苗。但隨著徐庶話說到後來,迅速地燃燒起來,化作熊熊烈火。


    最後,徐庶的聲音略微都帶得有一絲沙啞,也是許是由於他壓抑得太久,今天一口氣說出這些話,過於激動的緣故。聽徐庶把話說完,諸葛亮靜靜地看著徐庶,一句話也沒有說。“覺得奇怪嗎?”徐庶臉上紅潤之色慢慢地退了下來,“你不必用這樣的目光看將著我。等你嚐過‘幾年來不停的改名換姓,不斷的更換身份,不敢以真麵目出現在人前’的痛苦,你就知道為什麽我會成眼前這個樣子呢?單福是我最後的化名。既然有冤難伸,有恨難雪,倒不如揭竿而起,一把火將這個世界燒得幹幹淨淨。


    “當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斬木為兵,揭竿為旗,不是也曾經地說過麽?‘王候將相寧有種乎麽?’既是如此!推翻這個大漢又有什麽不對……”看到徐庶麵色猙獰地說著這般話,諸葛亮隻是不停的搖頭。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新常山趙子龍之龍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少0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少01並收藏新常山趙子龍之龍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