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三個文官眼見太子朱標退卻,麵麵相覷之下,也默默退回了隊列中。剩下的一個七品文官沒有退卻,依舊跪倒在地,奏道:“微臣巡城禦史周觀政有本上奏。”
朱元璋冷冷問道:“可是為這幫國子監的士子求情?”
周觀政眼見朱元璋一臉殺氣,還是點了點頭。
朱元璋朝大殿門口揮了揮手,朗聲說道:“錦衣衛何在?將他拉出去給我廷杖二十。”
大殿門口駐守的錦衣衛聞言領命,疾步走進兩個來,一人伸手抄住周觀政一邊肋下,就要將他拖拽出殿。
周觀政麵色慘然,卻依舊抗聲說道:“陛下,微臣領受二十廷杖之後,未必還能留得性命,請容微臣將話說完再打不遲。”
朱元璋麵色陰沉的說道:“好,朕就讓你說。”
兩個錦衣衛聽得朱元璋發令,便即暫時鬆開了周觀政。
周觀政站起身來,緩緩說道:“大明律中並未有這麽一條,官員接受宴請就要斬立決。陛下這麽不經刑部詢問便即斷人生死,於國法不合。”說完話,轉身朝殿外走去。
正在此時,一個身穿文官服飾的青年,閃出文官隊列中,跪倒在地,正是戶科給事中卓敬。
卓敬沉聲說道:“李軒亭,趙汝南等一眾國子監學生,竟在查勘水災之際接受宴請,誠為可恨可惡,但古之衛國商鞅在秦國變法,立意便是明正典刑,以法治國。陛下不經刑部詢問,一言斷人生死,此舉大為不妥。”原來這卓敬穎悟過人,讀書十行俱下,乃是去年新科進士。
朱權聽得這卓敬口出“以法治國”四字,心中不由得一動,雙目凝視對麵的卓敬,心中思索道:以法治國,按規矩辦事,這即便在後世數百年後的現代文明社會,也是所有國家所追求的目標,這個小子能口出此言,看來倒還不是一個腐儒,遠非方孝孺,黃子澄可比。
朱元璋大怒,喝道:“還有想吃廷杖的麽?”
他這般衝衝大怒,不但沒有震住群臣,倒又惹出幾個唱反調的來了,戶部尚書王靖,戶部侍郎郭任、盧迥,工部尚書趙衡,兵部侍郎齊泰。東宮伴讀黃子澄,翰林院編修方孝孺,心中對卓敬所說以法治國四字,也是大為讚同,再加上一幹王靖,趙衡的門生,頓時跪倒了一大片。
太子朱標眼曾給自己授課的老師,目下教育兒子朱允炆的方孝孺,自己甚為看重的黃子澄也忤逆朱元璋,顧不得心中對這個父皇的畏懼,也便即跪倒在地,說道:“父皇此舉用刑過重,兒臣懇請父皇收回成命,將這一幹國子監學生重重責罰便是。”
朱標生性寬厚,在文武百官中極得人心,他這一跪,就連朱權身後的魏國公徐達,宋國公馮勝,穎國公傅友德,藍玉這一幹將帥也都跪倒在地,懇請朱元璋饒了這一幹士子的性命。
朝中一些懼怕洪武皇帝朱元璋的見風使舵之輩,眼見太子跪倒,也忙不迭的跪倒在地,出言附和。
此時奉天殿中參與朝議之人,也就剩下了燕王朱棣,寧王朱權,鶴立雞群。他們眼見此情此景,心中都是不由自主的一沉。
這兩個王爺縱是足智多謀,但此情此景之下,也立時感到了自己二人雖是貴為親王,但在這廟堂之上影響文臣武將的勢力,比之太子朱標的雄厚,自己的孤掌難鳴之處。
朱權斜睨了朱棣一言,暗自忖道:朱老四隻怕也想跪下佯裝忠於太子,隻是已然給老頭子狠狠收拾過一番,不敢再耍滑頭了。反正我也看你的風向行事,你跪我就跪,你扛著,我也扛著,反正總有你這麽個四哥在前麵當下擋箭牌。想到這裏,麵上忍不住微微一熱,忖道:這些酸儒,倒還比我這個經曆千軍萬馬廝殺之人膽子大了,難道真如徐瑛所說,我是越發變油滑了不成?
朱元璋氣極而笑,手指滿朝跪倒在地的滿朝文武,怒道:“好啊,以法治國,自今日起,咱們大明朝的律法中,朕就親自加上一條,為官者敢於收禮吃喝的,統統斬立決。”說到這裏,轉頭看了看朱棣和朱權,手指朱棣說道:“棣兒,你是怎麽一個說法?”
朱棣方才不敢跪倒附和太子朱標,心中已然在打著腹稿,聞言朗聲說道:“兒臣覺得這治理貪墨贓官,猶如給人治病一般。一個人身體強健之時患有小病,若是不善加診治,等到病入膏肓之時,隻怕就是連扁鵲,華佗那等“治國名臣”也是愛莫能助了。三國時期治國能臣諸葛亮曾言道:治亂世,用重典。以兒臣看來,須得在諸葛丞相之言上再進一步,懲治貪官,不妨就從細微處著手,以這些國子監學生的死,告誡天下官員。”
朱元璋聞言大為欣慰,點了點頭,坐回龍椅之中,冷冷說道:“朕自取天下後,恢複科舉應試,為國選拔棟梁之才。昔日不是有人曾對這科舉有一句話麽。叫做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李軒亭,趙汝南等一眾國子監學生盡皆是貧寒士子出身,昨日還是田舍郎,今日一登天子堂,還沒有授以實職,就學會了接受宴請。再當個幾年官,豈非就要貪贓枉法,魚肉百姓了?”說到這裏,手指戶科給事中卓敬,沉聲說道:“卓敬,昔日朕曾聽劉伯溫講過這扁鵲的故事,你給大家講講。”
朱權方才聽朱棣說到古代名醫扁鵲,腦海中回想起的,卻是以前語文課本上曾經見到的一則文言文故事,可惜自己對這故事背不下來,隻得躬身出列奏道:“不如就請卓敬講講《扁鵲見蔡桓公》這則故事吧。我們這些武將都是些大老粗,麻煩卓先生講得明白些才好,不要一直之乎者也的。”嘴裏這樣說,心中暗暗忖道:老爺子,反正遲早我也要被你拉出來,和朱老四一般的“背黑鍋”,不如自覺點附和兩句,就當是已經出過力了。
藍玉聽得朱權此言,心中暗笑道:若是論這毛筆字麽,隻怕我這老粗都比你強些,隻是這什麽鳥《扁鵲見蔡桓公》的故事,我可就沒聽過了,不知道和今日之事有什麽關係?
朱棣斜睨了身側的朱權一言,心中沒好氣的忖道:這小子,聽我以治病比喻懲貪,就冒出個《扁鵲見蔡桓公》的故事,當真就是個順杆兒爬的猴子。
朱元璋方才眼見卓敬口出“以法治國”四字,心中雖是氣惱他的忤逆,但也有兩分欣賞他的見識,聽得朱權此言,忖道:權兒這小子似乎也有點鬼靈精。想到這裏,手指卓敬說道:“好,卓敬,你站起身來,講講這則故事來聽聽。”
卓敬站起身來,緩緩說道:“《扁鵲見蔡桓公》節選自《韓非子?喻老》。韓非,戰國末期韓國的公子,研究刑名法術,是當時的法家名士。他這則故事說的是扁鵲進見蔡桓公,站著看了蔡桓公一會兒,說道:您的皮膚紋理間有點小病,不醫治恐怕要加重。桓侯說:我沒有病。扁鵲離開後,桓侯對左右的人說:醫生喜歡給沒病的人治病,把這治好病作為自己的功勞。過了十天,扁鵲又進見,對桓侯說:您的病已到了肌肉裏,再不醫治,將會更加嚴重。恒侯沒有回答不理睬扁鵲。扁鵲隻好走了,桓侯又很不高興。過了十天,扁鵲又進見,對桓侯說:您的病已到了腸胃,再不醫治,將會更加嚴重。桓侯還是沒有回答,不理睬扁鵲。扁鵲又隻走了,桓侯又很不高興。過了十天,扁鵲進見遠遠地看了桓侯一眼,轉身就跑。桓侯特意派人去問他為什麽跑,扁鵲說:皮膚紋理間的病,熱水焐,藥劑敷,可以達到、治好;肌肉裏的病,針灸,可以達到、治好,腸胃裏的病,火劑湯藥,可以達到、治好;骨髓裏的病,那是司命神管的,醫生沒辦法了。桓侯的現在到了骨髓,我因此不再說話了。過了五天,桓侯渾身疼痛,派人去尋找扁鵲,扁鵲已逃到秦國去了。桓侯就死了。”
朱元璋哼了一聲,不自禁的轉頭看了看朱權,忖道:權兒這個故事對付這些個文官倒是最為合適。想到這裏,手指卓敬怒道:“這個故事說的究竟是什麽意思?你且說來聽聽。”
卓敬雖是自幼身受儒家熏陶的士子,但生性耿直,也不屑於說謊,隻得坦率說道:“這則典故的本意,是用它來比喻說明老子“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的道理。”
朱元璋手指方孝孺,黃子澄,齊泰一班文臣,怒道:“這個道理不適合治理國家,不適合懲治貪墨麽?當官的去查勘水災,吃了,喝了,拿了就殺不得?”
方孝孺,黃子澄,齊泰等人聽到此時,背上也是冷汗津津而下,說不出話來。
朱權眼見這幫子文官啞口無言,心中極是愉悅,手指朱權說道:“權兒,你對殺這些個亂吃,亂喝,亂拿的家夥,有什麽看法?”
朱權心中苦笑忖道:我能有什麽看法?還不得乖乖給您攥在手裏當槍使。可惜曆史上有名的大貪官,明朝的嚴嵩,隻怕他爺爺還沒生出來。清朝的大貪官和珅,祖宗十八代也還不知道在哪裏,隻有舉舉宋朝的例子了。想到這裏,清了清嗓子,準備說話。一番做作之舉,惹得身側生性沉穩的燕王朱棣,也忍不住寒毛倒豎,直犯惡心。
朱元璋冷冷問道:“可是為這幫國子監的士子求情?”
周觀政眼見朱元璋一臉殺氣,還是點了點頭。
朱元璋朝大殿門口揮了揮手,朗聲說道:“錦衣衛何在?將他拉出去給我廷杖二十。”
大殿門口駐守的錦衣衛聞言領命,疾步走進兩個來,一人伸手抄住周觀政一邊肋下,就要將他拖拽出殿。
周觀政麵色慘然,卻依舊抗聲說道:“陛下,微臣領受二十廷杖之後,未必還能留得性命,請容微臣將話說完再打不遲。”
朱元璋麵色陰沉的說道:“好,朕就讓你說。”
兩個錦衣衛聽得朱元璋發令,便即暫時鬆開了周觀政。
周觀政站起身來,緩緩說道:“大明律中並未有這麽一條,官員接受宴請就要斬立決。陛下這麽不經刑部詢問便即斷人生死,於國法不合。”說完話,轉身朝殿外走去。
正在此時,一個身穿文官服飾的青年,閃出文官隊列中,跪倒在地,正是戶科給事中卓敬。
卓敬沉聲說道:“李軒亭,趙汝南等一眾國子監學生,竟在查勘水災之際接受宴請,誠為可恨可惡,但古之衛國商鞅在秦國變法,立意便是明正典刑,以法治國。陛下不經刑部詢問,一言斷人生死,此舉大為不妥。”原來這卓敬穎悟過人,讀書十行俱下,乃是去年新科進士。
朱權聽得這卓敬口出“以法治國”四字,心中不由得一動,雙目凝視對麵的卓敬,心中思索道:以法治國,按規矩辦事,這即便在後世數百年後的現代文明社會,也是所有國家所追求的目標,這個小子能口出此言,看來倒還不是一個腐儒,遠非方孝孺,黃子澄可比。
朱元璋大怒,喝道:“還有想吃廷杖的麽?”
他這般衝衝大怒,不但沒有震住群臣,倒又惹出幾個唱反調的來了,戶部尚書王靖,戶部侍郎郭任、盧迥,工部尚書趙衡,兵部侍郎齊泰。東宮伴讀黃子澄,翰林院編修方孝孺,心中對卓敬所說以法治國四字,也是大為讚同,再加上一幹王靖,趙衡的門生,頓時跪倒了一大片。
太子朱標眼曾給自己授課的老師,目下教育兒子朱允炆的方孝孺,自己甚為看重的黃子澄也忤逆朱元璋,顧不得心中對這個父皇的畏懼,也便即跪倒在地,說道:“父皇此舉用刑過重,兒臣懇請父皇收回成命,將這一幹國子監學生重重責罰便是。”
朱標生性寬厚,在文武百官中極得人心,他這一跪,就連朱權身後的魏國公徐達,宋國公馮勝,穎國公傅友德,藍玉這一幹將帥也都跪倒在地,懇請朱元璋饒了這一幹士子的性命。
朝中一些懼怕洪武皇帝朱元璋的見風使舵之輩,眼見太子跪倒,也忙不迭的跪倒在地,出言附和。
此時奉天殿中參與朝議之人,也就剩下了燕王朱棣,寧王朱權,鶴立雞群。他們眼見此情此景,心中都是不由自主的一沉。
這兩個王爺縱是足智多謀,但此情此景之下,也立時感到了自己二人雖是貴為親王,但在這廟堂之上影響文臣武將的勢力,比之太子朱標的雄厚,自己的孤掌難鳴之處。
朱權斜睨了朱棣一言,暗自忖道:朱老四隻怕也想跪下佯裝忠於太子,隻是已然給老頭子狠狠收拾過一番,不敢再耍滑頭了。反正我也看你的風向行事,你跪我就跪,你扛著,我也扛著,反正總有你這麽個四哥在前麵當下擋箭牌。想到這裏,麵上忍不住微微一熱,忖道:這些酸儒,倒還比我這個經曆千軍萬馬廝殺之人膽子大了,難道真如徐瑛所說,我是越發變油滑了不成?
朱元璋氣極而笑,手指滿朝跪倒在地的滿朝文武,怒道:“好啊,以法治國,自今日起,咱們大明朝的律法中,朕就親自加上一條,為官者敢於收禮吃喝的,統統斬立決。”說到這裏,轉頭看了看朱棣和朱權,手指朱棣說道:“棣兒,你是怎麽一個說法?”
朱棣方才不敢跪倒附和太子朱標,心中已然在打著腹稿,聞言朗聲說道:“兒臣覺得這治理貪墨贓官,猶如給人治病一般。一個人身體強健之時患有小病,若是不善加診治,等到病入膏肓之時,隻怕就是連扁鵲,華佗那等“治國名臣”也是愛莫能助了。三國時期治國能臣諸葛亮曾言道:治亂世,用重典。以兒臣看來,須得在諸葛丞相之言上再進一步,懲治貪官,不妨就從細微處著手,以這些國子監學生的死,告誡天下官員。”
朱元璋聞言大為欣慰,點了點頭,坐回龍椅之中,冷冷說道:“朕自取天下後,恢複科舉應試,為國選拔棟梁之才。昔日不是有人曾對這科舉有一句話麽。叫做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李軒亭,趙汝南等一眾國子監學生盡皆是貧寒士子出身,昨日還是田舍郎,今日一登天子堂,還沒有授以實職,就學會了接受宴請。再當個幾年官,豈非就要貪贓枉法,魚肉百姓了?”說到這裏,手指戶科給事中卓敬,沉聲說道:“卓敬,昔日朕曾聽劉伯溫講過這扁鵲的故事,你給大家講講。”
朱權方才聽朱棣說到古代名醫扁鵲,腦海中回想起的,卻是以前語文課本上曾經見到的一則文言文故事,可惜自己對這故事背不下來,隻得躬身出列奏道:“不如就請卓敬講講《扁鵲見蔡桓公》這則故事吧。我們這些武將都是些大老粗,麻煩卓先生講得明白些才好,不要一直之乎者也的。”嘴裏這樣說,心中暗暗忖道:老爺子,反正遲早我也要被你拉出來,和朱老四一般的“背黑鍋”,不如自覺點附和兩句,就當是已經出過力了。
藍玉聽得朱權此言,心中暗笑道:若是論這毛筆字麽,隻怕我這老粗都比你強些,隻是這什麽鳥《扁鵲見蔡桓公》的故事,我可就沒聽過了,不知道和今日之事有什麽關係?
朱棣斜睨了身側的朱權一言,心中沒好氣的忖道:這小子,聽我以治病比喻懲貪,就冒出個《扁鵲見蔡桓公》的故事,當真就是個順杆兒爬的猴子。
朱元璋方才眼見卓敬口出“以法治國”四字,心中雖是氣惱他的忤逆,但也有兩分欣賞他的見識,聽得朱權此言,忖道:權兒這小子似乎也有點鬼靈精。想到這裏,手指卓敬說道:“好,卓敬,你站起身來,講講這則故事來聽聽。”
卓敬站起身來,緩緩說道:“《扁鵲見蔡桓公》節選自《韓非子?喻老》。韓非,戰國末期韓國的公子,研究刑名法術,是當時的法家名士。他這則故事說的是扁鵲進見蔡桓公,站著看了蔡桓公一會兒,說道:您的皮膚紋理間有點小病,不醫治恐怕要加重。桓侯說:我沒有病。扁鵲離開後,桓侯對左右的人說:醫生喜歡給沒病的人治病,把這治好病作為自己的功勞。過了十天,扁鵲又進見,對桓侯說:您的病已到了肌肉裏,再不醫治,將會更加嚴重。恒侯沒有回答不理睬扁鵲。扁鵲隻好走了,桓侯又很不高興。過了十天,扁鵲又進見,對桓侯說:您的病已到了腸胃,再不醫治,將會更加嚴重。桓侯還是沒有回答,不理睬扁鵲。扁鵲又隻走了,桓侯又很不高興。過了十天,扁鵲進見遠遠地看了桓侯一眼,轉身就跑。桓侯特意派人去問他為什麽跑,扁鵲說:皮膚紋理間的病,熱水焐,藥劑敷,可以達到、治好;肌肉裏的病,針灸,可以達到、治好,腸胃裏的病,火劑湯藥,可以達到、治好;骨髓裏的病,那是司命神管的,醫生沒辦法了。桓侯的現在到了骨髓,我因此不再說話了。過了五天,桓侯渾身疼痛,派人去尋找扁鵲,扁鵲已逃到秦國去了。桓侯就死了。”
朱元璋哼了一聲,不自禁的轉頭看了看朱權,忖道:權兒這個故事對付這些個文官倒是最為合適。想到這裏,手指卓敬怒道:“這個故事說的究竟是什麽意思?你且說來聽聽。”
卓敬雖是自幼身受儒家熏陶的士子,但生性耿直,也不屑於說謊,隻得坦率說道:“這則典故的本意,是用它來比喻說明老子“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的道理。”
朱元璋手指方孝孺,黃子澄,齊泰一班文臣,怒道:“這個道理不適合治理國家,不適合懲治貪墨麽?當官的去查勘水災,吃了,喝了,拿了就殺不得?”
方孝孺,黃子澄,齊泰等人聽到此時,背上也是冷汗津津而下,說不出話來。
朱權眼見這幫子文官啞口無言,心中極是愉悅,手指朱權說道:“權兒,你對殺這些個亂吃,亂喝,亂拿的家夥,有什麽看法?”
朱權心中苦笑忖道:我能有什麽看法?還不得乖乖給您攥在手裏當槍使。可惜曆史上有名的大貪官,明朝的嚴嵩,隻怕他爺爺還沒生出來。清朝的大貪官和珅,祖宗十八代也還不知道在哪裏,隻有舉舉宋朝的例子了。想到這裏,清了清嗓子,準備說話。一番做作之舉,惹得身側生性沉穩的燕王朱棣,也忍不住寒毛倒豎,直犯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