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勝微微頷首,沉聲說道:“若論咱們大明朝目下的諸位王爺中,燕王殿下的才略見識,可算得數一數二,唯有寧王殿下可與之比肩。論軍旅沙場的將才,兩位殿下難分軒輊,可是燕王殿下大力舉薦李景隆擔任兵部員外郎這般要職,其中頗有耐人尋味之處。這位殿下看著年紀輕輕,竟是老辣沉穩,顯見得在這廟堂之上,又略勝寧王殿下一籌了。”眼見此話出口後,兩個兒子都是一頭霧水,心中暗暗歎息忖道:算了,此時廟堂之上許多微妙之處,這兩個小子見識不夠,說了也是白搭。想到這裏,轉過話頭問道:“你方才說李景隆那小子說我的萱兒什麽來著?”他念及燕王,寧王和太子朱標,皇帝朱元璋父子四人間關係的微妙之處,錦衣衛指揮使蔣賢對付刑部尚書開濟等三人,所顯示出的深沉厲害手段,不願談論過深,便即岔開了話頭。
馮文聽得弟弟的話,心中略微舒暢,笑道:“許久之前,孩兒就聽李景隆那個小子言語之間,說那徐輝祖對咱們三妹頗有些意思呢。”他有心在父親麵前賣弄一二,念及李景隆以前談論之時的活靈活現,忍不住有此一說,有心撮合自己的妹妹馮萱和徐達的兒子徐輝祖。
馮勝聞言不由得臉色一沉,斷然道:“此事萬萬不可。”
馮家兄弟聞得父親這般斬釘截鐵的口氣,忍不住麵麵相覷。
馮文皺眉道:“您老方才不是對那徐輝祖還大加讚賞麽?他可是徐叔叔的長子,日後承襲魏國公爵位呢,不是和咱們家門當戶對麽?”
“你呀,糊塗。”馮勝聽得兒子這般小聰明的話,忍不住氣惱起來,瞪了他一眼,低聲說道:“門當戶對?我和你徐叔叔位列三公,都是軍中威望素著的人物,還要去結這個親家?你讓皇帝陛下如何去想?”
馮氏兄弟聞得此言,腦海中回想起的是大明第一開國功臣,位列還在魏國公徐達之前的韓國公李善長和他的姻親,昔日權傾朝野的丞相胡惟庸給定位謀逆之罪,滿門抄斬的慘狀,禁不住背上暗暗沁出一層冷汗,默然不語。
馮勝輕輕歎息一聲,低聲說道:“胡惟庸這個人昔日看似權傾朝野,盛極一時,自以為耍點小聰明,就可以和陛下掰掰手腕,最後是什麽下場?”說到這裏,長長籲了口氣接道:“李善長聰明麽?劉基聰明麽?昔日陳友諒聯絡張士誠欲前後夾擊咱們之時,陛下決定采取速戰速決的戰術,命康茂才速使陳友諒來攻,李善長不解問:我正以來為憂,怎麽反叫他快點來呢?陛下笑道:假如陳張相結,我怎麽抵擋得了。必須集中優勢兵力,先攻破友諒。陳敗,張就不敢輕舉妄動了。當時為父,你常叔叔,李文忠心中都不太服氣,認為還是先打張士誠,拿下江浙富庶之地,以為後援,再和兵力雄厚,甚至超過咱們和張士誠麾下總和的陳友諒做曠日持久的較量為上。可最後咱們鄱陽湖一戰,打得陳友諒兵敗身死,使得張士誠成為甕中之鱉,數年內就平定了中原,這到底是說明了孰高孰低?”
馮家兄弟聞言不由得麵麵相覷,再也說不出話來。
馮勝輕輕歎息一聲,暗自忖道:陛下英明就英明在絕沒有小看陳友諒,劉基聰明就聰明在居功至偉,卻甘心隻頂個誠意伯的爵位,在朝中並不拉幫結派。徐兄弟聰明就聰明在,該當反對的時候就反對。而胡惟庸笨就笨在,喜歡在陛下這個縱橫睥睨,雄才大略的皇帝麵前喜歡耍弄小聰明,而那個韓國公李善長一生智謀多段,或許就笨在和胡惟庸結成了兒女親家。而你們老爹我也就是運氣好,真心讚成先取張士誠了。這些朝中的秘聞,他卻不想在兩個兒子麵前透露,以免徒惹禍端了。
馮武回想先前在國子監中所見,自己妹妹馮萱和寧王殿下朱權的熟悉神態,忍不住笑道:“以兒子看來,咱們的小妹才貌卓絕,倒是和那位有點霸道胡鬧的寧王殿下甚為投緣呢。”
馮勝聽得兒子這般說,回想起昔日自己率軍出征之際,馮萱來送行之時,寧王朱權和她的神態,顯見得兩人早就相識,忍不住麵露微笑頷首道:“不知萱兒是如何識得寧王殿下的,待她回府後,我倒要細細問問才是。”
馮文聽得弟弟如此一說,忍不住眼睛一亮,笑道:“竟有此事?”
馮武回想起徐瑛在國子監中和朱權形影不離的神態,又忍不住皺眉道:“可惜徐叔叔的那個女兒隻怕樣貌不在小妹之下,且和寧王殿下神態親密,此事倒是難辦呢。若非如此,小妹嫁給了寧王殿下做王妃後,咱們馮家豈不是和傅叔叔家一般,成為了皇親國戚?”
馮文聞言連連點頭,笑道:“傅叔叔的長子傅忠,那可是娶了壽春公主的駙馬爺,還有一個兒子了呢。”
馮勝聽得兒子這般說,心中甚是喜悅,突然笑道:“昔日徐達兄弟和常遇春率軍北伐,攻取大都後將元朝皇帝趕得逃竄漠北,一戰功成,揚名天下,使得為父也相形見拙。想不到我和他今日臨到老來,在這兒女親事上,倒還做了一番對手。”回想徐瑛曾伴隨朱權遠赴遼東,顯見得二人關係匪淺,略一沉吟後突然笑道:“徐瑛這丫頭在遼東和寧王殿下四處胡鬧,攪得為父都甚為頭疼。征戰沙場,平定天下,那該當是咱們老少爺們兒的事情,丫頭些來添什麽亂?女孩兒家就該安安分分的呆在家中相夫教子,學些琴棋書畫之類倒也罷了,如何喜歡舞刀弄槍,去和韃子拚命?以我看陛下都未必會喜歡這麽個刁鑽的兒媳婦。若是我的萱兒更勝一籌,做了寧王妃,讓為父我能在兒女親事上勝得徐達兄弟一籌,思之倒也有趣,哈哈。”他乃是文武雙全的豪邁之士,人如其名,極為好勝之輩,早年跟隨朱元璋打天下,戎馬一生此次遠征納哈楚班師回朝後,心知自己日後怕是再沒有掛帥出征的機會,一生威名勢必難以再企及徐達,常遇春二人,難免英雄落寞,聽得兒子訴說後,滿心希望能在兒女親事之上戰勝好友徐達,略舒多年鬱悶情懷。
馮武回想先前在國子監中所見徐瑛的容貌,忍不住略帶憂色的說道:“以孩兒看來,徐叔叔那個女兒徐瑛,隻怕容貌絕不在小妹之下,且和寧王殿下形影不離,此事隻怕還要頗費些周折呢。”
馮勝回想朱權即將隨軍遠征,突然沉吟不語,緩緩搖了搖手道:“此事也急不得,待容後再議吧。”
馮文皺眉問道:“打鐵趁熱,如何還要等待?”眼珠一轉後突然笑道:“你方才說燕王殿下才智過人,難道您老還有意於他不成?”
“你爹我還沒你想的這般不堪。”馮勝聞言臉色不由得一沉,微微怒道:“萱兒自幼跟隨我長大,聰明伶俐,孝順之處還勝過了你兩個兔崽子,我豈會強迫她嫁於無意之人?待萱兒回來我問清楚後,若是她的確屬意寧王殿下,待大軍遠征漠北,掃滅北元餘孽後,為父再做打算吧。”
馮文聞言不解,奇道:“這又是為何?”
馮勝抬頭看了看晴朗的天空,突然長長歎了口氣,說道:“你兩個小子從沒有上過戰場,不知沙場凶險,而這位寧王殿下什麽都好,就是唯有一點讓人不太放心得下。”說到這裏,轉頭看了看兩個兒子,苦笑道:“此次他跟隨為父遠征遼東,不在中軍呆著,倒跑去和藍玉夜襲慶州,死戰韃子,直殺得渾身浴血。不但如此,他還混到納哈楚大軍之中,前去招降。這般孟浪之舉,教為父此時思之猶自心有餘悸,後怕不已。還是等他安然自漠北回來後,再做打算吧,為父可不想我的乖萱兒年紀輕輕就做了寡婦。”
馮武聞言暗暗咂舌,心中不由得暗自忖道:怪不得那位寧王殿下一雙眼睛盯著我看之時,讓人頗有點害怕,原來經曆沙場廝殺之後,已然成為了視矛戟如草芥之輩。
時光匆匆,轉眼又過了一個月。這日清晨時分,皇宮的洪武門外,一群文官武將紛紛下馬落轎,在守衛皇宮大門的錦衣衛檢查後,緩步走入皇宮,踏上寬闊的禦道,向早朝的奉天殿緩步而去。
戶部給事中卓敬的家離皇城不遠,他素來也沒有講究排場的習慣,每日早朝也都是步行而來,此時剛到達洪武門外,耳邊陡然傳來一陣疾風驟雨般的馬蹄之聲,其中還夾雜著一些人的驚呼,心中忍不住好奇,轉頭望去,隻見寬闊的街道上,一匹火紅色的駿馬四蹄如飛般衝來,猶如一道烈焰般驅使著大街兩側的行人,文官坐轎紛紛避讓不及,以免給騎士胯下的奔馬所傷。
紅馬卷起陣陣塵土,一直衝到卓敬身前一丈外的空地之上,馬上騎士這才勒馬止步,隨著他一聲呼哨之下,火紅的駿馬霍然止步,猶如四蹄陡然間牢牢釘入了青石板的街麵中,顯見得這縱馬而來的騎士騎術極為精湛。
一眾文武眼見此人來勢洶洶,心中都是微微不滿,一齊朝那翻身下馬的青年將軍看去,隻見他身穿甲胄,麵容冷峻,臉頰上隱約有一條寸許長短的疤痕,一雙眼睛狼睥鷹睨之下,鋒芒畢露。
在他懾人的威勢之下,不但是那些給他驚嚇的文官武將,就是負責守衛洪武門的錦衣衛衛士,觸及他淩厲若刀鋒般的目光後,喝罵的聲音到了嘴邊,再也說不出口,紛紛噤若寒蟬一般。
原來此人正是夜襲拿下遼東咽喉之地慶州,為大軍迫降納哈楚麾下二十萬遼東元軍,立下首功的大明朝長興侯藍玉。
藍玉將自己心愛的紅馬朝栓馬樁上一係,轉身昂然朝洪武門內走去。
卓敬眼見得藍玉方才縱馬疾馳而來的舉動,微微皺起了眉頭,心中暗暗忖道:藍玉此人雖則和太子殿下有姻親,且忠心於殿下,但觀其平日行事,乃是彪悍有餘,沉穩不足,看來此次遠征漠北的大事,陛下最終還是會交與穎國公傅友德將軍方為穩妥。
原來太子朱標的妻子,正是大明開國元勳,英年早逝的常遇春的女兒常氏,故此他和身為常遇春妻弟的藍玉還有如此一層姻親關係。
馮文聽得弟弟的話,心中略微舒暢,笑道:“許久之前,孩兒就聽李景隆那個小子言語之間,說那徐輝祖對咱們三妹頗有些意思呢。”他有心在父親麵前賣弄一二,念及李景隆以前談論之時的活靈活現,忍不住有此一說,有心撮合自己的妹妹馮萱和徐達的兒子徐輝祖。
馮勝聞言不由得臉色一沉,斷然道:“此事萬萬不可。”
馮家兄弟聞得父親這般斬釘截鐵的口氣,忍不住麵麵相覷。
馮文皺眉道:“您老方才不是對那徐輝祖還大加讚賞麽?他可是徐叔叔的長子,日後承襲魏國公爵位呢,不是和咱們家門當戶對麽?”
“你呀,糊塗。”馮勝聽得兒子這般小聰明的話,忍不住氣惱起來,瞪了他一眼,低聲說道:“門當戶對?我和你徐叔叔位列三公,都是軍中威望素著的人物,還要去結這個親家?你讓皇帝陛下如何去想?”
馮氏兄弟聞得此言,腦海中回想起的是大明第一開國功臣,位列還在魏國公徐達之前的韓國公李善長和他的姻親,昔日權傾朝野的丞相胡惟庸給定位謀逆之罪,滿門抄斬的慘狀,禁不住背上暗暗沁出一層冷汗,默然不語。
馮勝輕輕歎息一聲,低聲說道:“胡惟庸這個人昔日看似權傾朝野,盛極一時,自以為耍點小聰明,就可以和陛下掰掰手腕,最後是什麽下場?”說到這裏,長長籲了口氣接道:“李善長聰明麽?劉基聰明麽?昔日陳友諒聯絡張士誠欲前後夾擊咱們之時,陛下決定采取速戰速決的戰術,命康茂才速使陳友諒來攻,李善長不解問:我正以來為憂,怎麽反叫他快點來呢?陛下笑道:假如陳張相結,我怎麽抵擋得了。必須集中優勢兵力,先攻破友諒。陳敗,張就不敢輕舉妄動了。當時為父,你常叔叔,李文忠心中都不太服氣,認為還是先打張士誠,拿下江浙富庶之地,以為後援,再和兵力雄厚,甚至超過咱們和張士誠麾下總和的陳友諒做曠日持久的較量為上。可最後咱們鄱陽湖一戰,打得陳友諒兵敗身死,使得張士誠成為甕中之鱉,數年內就平定了中原,這到底是說明了孰高孰低?”
馮家兄弟聞言不由得麵麵相覷,再也說不出話來。
馮勝輕輕歎息一聲,暗自忖道:陛下英明就英明在絕沒有小看陳友諒,劉基聰明就聰明在居功至偉,卻甘心隻頂個誠意伯的爵位,在朝中並不拉幫結派。徐兄弟聰明就聰明在,該當反對的時候就反對。而胡惟庸笨就笨在,喜歡在陛下這個縱橫睥睨,雄才大略的皇帝麵前喜歡耍弄小聰明,而那個韓國公李善長一生智謀多段,或許就笨在和胡惟庸結成了兒女親家。而你們老爹我也就是運氣好,真心讚成先取張士誠了。這些朝中的秘聞,他卻不想在兩個兒子麵前透露,以免徒惹禍端了。
馮武回想先前在國子監中所見,自己妹妹馮萱和寧王殿下朱權的熟悉神態,忍不住笑道:“以兒子看來,咱們的小妹才貌卓絕,倒是和那位有點霸道胡鬧的寧王殿下甚為投緣呢。”
馮勝聽得兒子這般說,回想起昔日自己率軍出征之際,馮萱來送行之時,寧王朱權和她的神態,顯見得兩人早就相識,忍不住麵露微笑頷首道:“不知萱兒是如何識得寧王殿下的,待她回府後,我倒要細細問問才是。”
馮文聽得弟弟如此一說,忍不住眼睛一亮,笑道:“竟有此事?”
馮武回想起徐瑛在國子監中和朱權形影不離的神態,又忍不住皺眉道:“可惜徐叔叔的那個女兒隻怕樣貌不在小妹之下,且和寧王殿下神態親密,此事倒是難辦呢。若非如此,小妹嫁給了寧王殿下做王妃後,咱們馮家豈不是和傅叔叔家一般,成為了皇親國戚?”
馮文聞言連連點頭,笑道:“傅叔叔的長子傅忠,那可是娶了壽春公主的駙馬爺,還有一個兒子了呢。”
馮勝聽得兒子這般說,心中甚是喜悅,突然笑道:“昔日徐達兄弟和常遇春率軍北伐,攻取大都後將元朝皇帝趕得逃竄漠北,一戰功成,揚名天下,使得為父也相形見拙。想不到我和他今日臨到老來,在這兒女親事上,倒還做了一番對手。”回想徐瑛曾伴隨朱權遠赴遼東,顯見得二人關係匪淺,略一沉吟後突然笑道:“徐瑛這丫頭在遼東和寧王殿下四處胡鬧,攪得為父都甚為頭疼。征戰沙場,平定天下,那該當是咱們老少爺們兒的事情,丫頭些來添什麽亂?女孩兒家就該安安分分的呆在家中相夫教子,學些琴棋書畫之類倒也罷了,如何喜歡舞刀弄槍,去和韃子拚命?以我看陛下都未必會喜歡這麽個刁鑽的兒媳婦。若是我的萱兒更勝一籌,做了寧王妃,讓為父我能在兒女親事上勝得徐達兄弟一籌,思之倒也有趣,哈哈。”他乃是文武雙全的豪邁之士,人如其名,極為好勝之輩,早年跟隨朱元璋打天下,戎馬一生此次遠征納哈楚班師回朝後,心知自己日後怕是再沒有掛帥出征的機會,一生威名勢必難以再企及徐達,常遇春二人,難免英雄落寞,聽得兒子訴說後,滿心希望能在兒女親事之上戰勝好友徐達,略舒多年鬱悶情懷。
馮武回想先前在國子監中所見徐瑛的容貌,忍不住略帶憂色的說道:“以孩兒看來,徐叔叔那個女兒徐瑛,隻怕容貌絕不在小妹之下,且和寧王殿下形影不離,此事隻怕還要頗費些周折呢。”
馮勝回想朱權即將隨軍遠征,突然沉吟不語,緩緩搖了搖手道:“此事也急不得,待容後再議吧。”
馮文皺眉問道:“打鐵趁熱,如何還要等待?”眼珠一轉後突然笑道:“你方才說燕王殿下才智過人,難道您老還有意於他不成?”
“你爹我還沒你想的這般不堪。”馮勝聞言臉色不由得一沉,微微怒道:“萱兒自幼跟隨我長大,聰明伶俐,孝順之處還勝過了你兩個兔崽子,我豈會強迫她嫁於無意之人?待萱兒回來我問清楚後,若是她的確屬意寧王殿下,待大軍遠征漠北,掃滅北元餘孽後,為父再做打算吧。”
馮文聞言不解,奇道:“這又是為何?”
馮勝抬頭看了看晴朗的天空,突然長長歎了口氣,說道:“你兩個小子從沒有上過戰場,不知沙場凶險,而這位寧王殿下什麽都好,就是唯有一點讓人不太放心得下。”說到這裏,轉頭看了看兩個兒子,苦笑道:“此次他跟隨為父遠征遼東,不在中軍呆著,倒跑去和藍玉夜襲慶州,死戰韃子,直殺得渾身浴血。不但如此,他還混到納哈楚大軍之中,前去招降。這般孟浪之舉,教為父此時思之猶自心有餘悸,後怕不已。還是等他安然自漠北回來後,再做打算吧,為父可不想我的乖萱兒年紀輕輕就做了寡婦。”
馮武聞言暗暗咂舌,心中不由得暗自忖道:怪不得那位寧王殿下一雙眼睛盯著我看之時,讓人頗有點害怕,原來經曆沙場廝殺之後,已然成為了視矛戟如草芥之輩。
時光匆匆,轉眼又過了一個月。這日清晨時分,皇宮的洪武門外,一群文官武將紛紛下馬落轎,在守衛皇宮大門的錦衣衛檢查後,緩步走入皇宮,踏上寬闊的禦道,向早朝的奉天殿緩步而去。
戶部給事中卓敬的家離皇城不遠,他素來也沒有講究排場的習慣,每日早朝也都是步行而來,此時剛到達洪武門外,耳邊陡然傳來一陣疾風驟雨般的馬蹄之聲,其中還夾雜著一些人的驚呼,心中忍不住好奇,轉頭望去,隻見寬闊的街道上,一匹火紅色的駿馬四蹄如飛般衝來,猶如一道烈焰般驅使著大街兩側的行人,文官坐轎紛紛避讓不及,以免給騎士胯下的奔馬所傷。
紅馬卷起陣陣塵土,一直衝到卓敬身前一丈外的空地之上,馬上騎士這才勒馬止步,隨著他一聲呼哨之下,火紅的駿馬霍然止步,猶如四蹄陡然間牢牢釘入了青石板的街麵中,顯見得這縱馬而來的騎士騎術極為精湛。
一眾文武眼見此人來勢洶洶,心中都是微微不滿,一齊朝那翻身下馬的青年將軍看去,隻見他身穿甲胄,麵容冷峻,臉頰上隱約有一條寸許長短的疤痕,一雙眼睛狼睥鷹睨之下,鋒芒畢露。
在他懾人的威勢之下,不但是那些給他驚嚇的文官武將,就是負責守衛洪武門的錦衣衛衛士,觸及他淩厲若刀鋒般的目光後,喝罵的聲音到了嘴邊,再也說不出口,紛紛噤若寒蟬一般。
原來此人正是夜襲拿下遼東咽喉之地慶州,為大軍迫降納哈楚麾下二十萬遼東元軍,立下首功的大明朝長興侯藍玉。
藍玉將自己心愛的紅馬朝栓馬樁上一係,轉身昂然朝洪武門內走去。
卓敬眼見得藍玉方才縱馬疾馳而來的舉動,微微皺起了眉頭,心中暗暗忖道:藍玉此人雖則和太子殿下有姻親,且忠心於殿下,但觀其平日行事,乃是彪悍有餘,沉穩不足,看來此次遠征漠北的大事,陛下最終還是會交與穎國公傅友德將軍方為穩妥。
原來太子朱標的妻子,正是大明開國元勳,英年早逝的常遇春的女兒常氏,故此他和身為常遇春妻弟的藍玉還有如此一層姻親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