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娘一聽就來火了,道:“你罵誰呢!”
“誰是趨炎附勢的人就罵誰,又沒指名道姓地說你,你朝我這樣謾罵是什麽意思?看清楚,我是二品輔國將軍夫人,你不過是三品,敢跟我大小聲,是想以下犯上嗎?”崔文青在李元娘麵前就什麽都不怕了,不用擔心葉太妃的吩咐,敢有什麽就說什麽了。
不過她顯然低估了從誠郡王府那個大染缸出來的人的戰鬥力,當下就聽李元娘冷笑了聲,道:“好大的威風!回家耍去吧,不如將‘蠅營狗苟’這個話跟葉太妃還有來安平王府的諸夫人說說吧,看看葉夫人、還有其他夫人對這話有什麽看法!”
這話說的實在,事實上巴結簡安寧,好從簡安寧這兒得到好處的又不止她一人,崔文青這話表麵上好像隻罵了她一人,其實罵了一大片,她要真敢到處嚷嚷的話,估計以後沒人會待見她了。
崔文青顯然也想到了這一點,臉上不由乍紅乍白了起來,她自是知道自家婆婆是怎麽巴結簡安寧的,她剛才這話要是傳到了婆婆耳裏,哪怕她們不但是婆媳,還是親戚,估計也不會給她什麽好臉色看了,於是當下氣焰便收斂了不少。
不過李元娘肯定不會這麽輕鬆就放過她,已經很久沒人敢這麽跟自己說話了,畢竟大家都知道,她跟安平王妃交好,所以誰不賣她幾分人情,誰敢跟她說這種無禮的話,於是當下便接著冷哼了聲,道:“不過仗著葉太妃她老人家的福蔭罷了,等葉太妃百年之後,就你們那點破俸祿,我倒想看看你們還能怎麽囂張!日子過的緊巴巴的。整天為著些針頭線腦的事操心,估計那時候你就沒時間沒事瞎折騰了。”
因與簡安寧走的近,王府有什麽能來錢的營生。她都能得到些便宜,比如。如今她與母親可負責著王府的親衛介紹工作,所以她自然一點也不想跟簡安寧將關係弄僵,免得這些好處沒了,收入大減,且門庭冷落,沒人因自己與安平王府交好奉承自己,沒了送禮的人。那又是一筆收入損失了,因與簡安寧是息息相關的,所以她自然不會像崔文青那樣傻蛋了,明明是王妃的弟妹。隻要跟簡安寧交好了就能財源廣進了,偏偏腦子壞了,無緣無故地跟簡安寧不對付也就算了,出來還罵她,簡直無可救藥了。不罵她罵誰?
崔文青聽了李元娘的話,本來的尷尬便化為了火起,道:“你……”
正要開口謾罵,哪知道李元娘罵的利落,走的也利落。罵完人就風風火火地上轎離開了,讓她一肚子氣沒處撒,隻能恨恨回去了。
其實李元娘的話不無道理,如今趙柏府上的日子雖比在王府時的生活質量低多了――這也是趙柏嫉恨趙栩的原因之一――但生活質量隻差了一半,而不是像誠郡王府出來的那群輔國將軍們生活隻算小康,主要還是因為葉太妃手上還有些銀子,不時貼補家用導致的,但沒有進項,隻有出項地坐吃山空的話,葉太妃那點銀子在她過世前估計也會貼補光的,到時他們小夫妻的日子可不就要拮據了麽?也難怪李元娘會這樣嘲笑她了。
想到這兒,崔文青不由想著,李元娘的話不錯,也許,她該勸著葉太妃將手上那些銀子買些田地,而不是就這樣坐吃山空地每年貼進家裏,隻有田地才是長遠打算啊,到時他們小夫妻有大量田地,就是葉太妃過世了也不怕生活質量繼續下降的。
於是崔文青回家後,在葉太妃問了她去王府情況,糊弄地說她沒有得罪簡安寧後,便把這個想法跟葉太妃說了,道:“娘,要不要趁著家裏如今人少,開支不大,買些田地?那樣將來人口多了,開支大了,日子也不會越過越拮據。”
葉太妃聽了崔文青的話,點了點頭,道:“你有這想法很好,如今管家的事我已經逐步交給你了,如果有多餘的錢置田地的話,你看著辦吧,我年紀大了,就不操勞那些事了。”
好在隻有一個兒子,不用擔心妯娌間算計將公中錢挪為私用的事,所以不用擔心崔文青會中飽私囊,反正這個家的東西,以後都是他們小夫妻的,將來是他們兒子的,中飽私囊給的還不是他們的孩子?所以葉太妃對她的提議沒有反對。
崔文青暗道趙柏俸祿才八百兩,官莊不過八百畝,再加上少許孝敬,一年收入,好年景的時候也不過兩三千兩,要過稍微體麵點的日子,再打幾套頭麵,丈夫在外麵再跟幾個狐朋狗友花銷,輕輕鬆鬆就花光了,哪存得下來什麽錢,總不能一年到頭什麽首飾都不打,又不讓丈夫去外麵花天酒地吧?那他可要鬧起來了,所以能剩下幾兩銀子購置田地?她剛才那話的意思,是想讓葉太妃將錢拿出來買田地,於是當下便笑道:“那娘,您要不要也買些田地?如果要的話,我幫您一並辦妥。”
也許還能從中得點便宜變成她的私房呢。
不過她這點小心思是注定實現不了了,因為她這樣一說,葉太妃便猛搖頭,道:“我的就算了,我那些銀子,還是放在手裏踏實些,買了田地,還要找人耕種,又要派人收租,麻煩的很,我現在年紀大了,就想清閑一二,所以就省點心吧。”
崔文青忙道:“我可以幫娘的,不用娘操心。”
葉太妃聽了崔文青這話臉上笑容便淡了,道:“我的‘私房錢’你就不用操心了,喜歡操心的話,操心你們小夫妻倆的那些錢吧。”
開什麽玩笑,將手中的銀子換成田地,以後田地由崔文青管著,那也就是說,手上永遠沒銀子,幹什麽都不方便,她是傻子才會同意,難不成以後她就用當了側妃所得的那一點點俸祿過日子嗎?放著手上本來有的大把銀子可以想怎麽過就怎麽過、小夫妻倆因想得她補貼所以貼心侍候著她的日子不過,將銀子交給她,讓她買什麽地,然後管理權還放到她手上,以後想要什麽就要看她臉色行事,她傻啊,隻要不傻都不會這樣幹的。
話說兒子多了,媳婦間喜歡勾心鬥角也就罷了,如今就隻有一個兒子,兒媳又是親戚,本以為這日子能過的不錯,結果這媳婦好嘛,管家權得到了還不滿足,還把主意打到了她的私房錢上,真是不知所謂,自己那個表姐,當年因是安平老郡王唯一的妹妹,就被寵壞了,啥都不懂,如今她女兒看來是青出於藍地傻了。
崔文青聽葉太妃將“私房錢”三個字咬的很重,知道她在警告她不要癡心妄想,不由臉漲的通紅,心裏有些不快,但到底是葉太妃的私房錢,她也不好說什麽,不過一想到那一大筆錢,就那樣慢慢用光了,卻不去置田買地錢生錢,怎麽想怎麽覺得可惜,所以便想著,找個時間跟丈夫說說,讓丈夫勸葉太妃將錢交出來買田地,將來也能長長久久地有錢用,她說不通,她兒子趙柏說她總該聽的吧。
後來崔文青果然這樣幹了,趙柏聽了崔文青的話,覺得有點道理,就跟葉太妃提了,葉太妃一聽兒子提這個事,就知道是崔文青攛掇的,心情不快,但怕不把錢拿出來買田置地而是用光了會讓兒子生氣,葉太妃不想因為這種事跟兒子置氣,但又不想把錢交給崔文青處理,免得到時什麽事都由她掌握著,她得看她臉色行事,不好,於是便拿出了一部分錢置了田地――她怕萬一田地歉收手頭沒錢使,還留了不少備用――但她寧願自己費點神,親自管理田地也沒交給崔文青,並在這事後對崔文青越發冷淡,不過沒用這個事當借口,畢竟她要說自己是因為被崔文青設計著買田地不高興所以收拾她的話,隻怕兒子會覺得她在無理取鬧的,她不想跟兒子生分,所以隻說崔文青在王府亂說話,差點給府上招禍,所以不喜她,讓她以後老實點。
趙柏隻要葉太妃買田地就行了,至於是不是歸他小夫妻管理並沒什麽意見,因為葉太妃就他一個兒子,百年之後這些田地也是他的,所以他當然不需要逼那麽急,現在就催著葉太妃將田地全交給他。
至於葉太妃批評崔文青不該亂說話的事,趙柏雖討厭趙栩,但並不是傻子,也知道就算要找安平王府的茬,也不能明著來,所以聽了葉太妃的話後,果然像葉太妃預料的那般,沒站在崔文青一邊,反對她的批評。
因趙柏的這個態度,崔文青自然也沒法繼續吹枕邊風讓趙柏跟葉太妃說,將她新置的田地交給她管理,好讓她從中中飽私囊。
沒能將葉太妃的錢弄到手上不算,葉太妃還對她態度越來越差,這讓崔文青沒時間找簡安寧的茬,轉而跟婆婆鬥了起來,倒也讓簡安寧省了事。
“誰是趨炎附勢的人就罵誰,又沒指名道姓地說你,你朝我這樣謾罵是什麽意思?看清楚,我是二品輔國將軍夫人,你不過是三品,敢跟我大小聲,是想以下犯上嗎?”崔文青在李元娘麵前就什麽都不怕了,不用擔心葉太妃的吩咐,敢有什麽就說什麽了。
不過她顯然低估了從誠郡王府那個大染缸出來的人的戰鬥力,當下就聽李元娘冷笑了聲,道:“好大的威風!回家耍去吧,不如將‘蠅營狗苟’這個話跟葉太妃還有來安平王府的諸夫人說說吧,看看葉夫人、還有其他夫人對這話有什麽看法!”
這話說的實在,事實上巴結簡安寧,好從簡安寧這兒得到好處的又不止她一人,崔文青這話表麵上好像隻罵了她一人,其實罵了一大片,她要真敢到處嚷嚷的話,估計以後沒人會待見她了。
崔文青顯然也想到了這一點,臉上不由乍紅乍白了起來,她自是知道自家婆婆是怎麽巴結簡安寧的,她剛才這話要是傳到了婆婆耳裏,哪怕她們不但是婆媳,還是親戚,估計也不會給她什麽好臉色看了,於是當下氣焰便收斂了不少。
不過李元娘肯定不會這麽輕鬆就放過她,已經很久沒人敢這麽跟自己說話了,畢竟大家都知道,她跟安平王妃交好,所以誰不賣她幾分人情,誰敢跟她說這種無禮的話,於是當下便接著冷哼了聲,道:“不過仗著葉太妃她老人家的福蔭罷了,等葉太妃百年之後,就你們那點破俸祿,我倒想看看你們還能怎麽囂張!日子過的緊巴巴的。整天為著些針頭線腦的事操心,估計那時候你就沒時間沒事瞎折騰了。”
因與簡安寧走的近,王府有什麽能來錢的營生。她都能得到些便宜,比如。如今她與母親可負責著王府的親衛介紹工作,所以她自然一點也不想跟簡安寧將關係弄僵,免得這些好處沒了,收入大減,且門庭冷落,沒人因自己與安平王府交好奉承自己,沒了送禮的人。那又是一筆收入損失了,因與簡安寧是息息相關的,所以她自然不會像崔文青那樣傻蛋了,明明是王妃的弟妹。隻要跟簡安寧交好了就能財源廣進了,偏偏腦子壞了,無緣無故地跟簡安寧不對付也就算了,出來還罵她,簡直無可救藥了。不罵她罵誰?
崔文青聽了李元娘的話,本來的尷尬便化為了火起,道:“你……”
正要開口謾罵,哪知道李元娘罵的利落,走的也利落。罵完人就風風火火地上轎離開了,讓她一肚子氣沒處撒,隻能恨恨回去了。
其實李元娘的話不無道理,如今趙柏府上的日子雖比在王府時的生活質量低多了――這也是趙柏嫉恨趙栩的原因之一――但生活質量隻差了一半,而不是像誠郡王府出來的那群輔國將軍們生活隻算小康,主要還是因為葉太妃手上還有些銀子,不時貼補家用導致的,但沒有進項,隻有出項地坐吃山空的話,葉太妃那點銀子在她過世前估計也會貼補光的,到時他們小夫妻的日子可不就要拮據了麽?也難怪李元娘會這樣嘲笑她了。
想到這兒,崔文青不由想著,李元娘的話不錯,也許,她該勸著葉太妃將手上那些銀子買些田地,而不是就這樣坐吃山空地每年貼進家裏,隻有田地才是長遠打算啊,到時他們小夫妻有大量田地,就是葉太妃過世了也不怕生活質量繼續下降的。
於是崔文青回家後,在葉太妃問了她去王府情況,糊弄地說她沒有得罪簡安寧後,便把這個想法跟葉太妃說了,道:“娘,要不要趁著家裏如今人少,開支不大,買些田地?那樣將來人口多了,開支大了,日子也不會越過越拮據。”
葉太妃聽了崔文青的話,點了點頭,道:“你有這想法很好,如今管家的事我已經逐步交給你了,如果有多餘的錢置田地的話,你看著辦吧,我年紀大了,就不操勞那些事了。”
好在隻有一個兒子,不用擔心妯娌間算計將公中錢挪為私用的事,所以不用擔心崔文青會中飽私囊,反正這個家的東西,以後都是他們小夫妻的,將來是他們兒子的,中飽私囊給的還不是他們的孩子?所以葉太妃對她的提議沒有反對。
崔文青暗道趙柏俸祿才八百兩,官莊不過八百畝,再加上少許孝敬,一年收入,好年景的時候也不過兩三千兩,要過稍微體麵點的日子,再打幾套頭麵,丈夫在外麵再跟幾個狐朋狗友花銷,輕輕鬆鬆就花光了,哪存得下來什麽錢,總不能一年到頭什麽首飾都不打,又不讓丈夫去外麵花天酒地吧?那他可要鬧起來了,所以能剩下幾兩銀子購置田地?她剛才那話的意思,是想讓葉太妃將錢拿出來買田地,於是當下便笑道:“那娘,您要不要也買些田地?如果要的話,我幫您一並辦妥。”
也許還能從中得點便宜變成她的私房呢。
不過她這點小心思是注定實現不了了,因為她這樣一說,葉太妃便猛搖頭,道:“我的就算了,我那些銀子,還是放在手裏踏實些,買了田地,還要找人耕種,又要派人收租,麻煩的很,我現在年紀大了,就想清閑一二,所以就省點心吧。”
崔文青忙道:“我可以幫娘的,不用娘操心。”
葉太妃聽了崔文青這話臉上笑容便淡了,道:“我的‘私房錢’你就不用操心了,喜歡操心的話,操心你們小夫妻倆的那些錢吧。”
開什麽玩笑,將手中的銀子換成田地,以後田地由崔文青管著,那也就是說,手上永遠沒銀子,幹什麽都不方便,她是傻子才會同意,難不成以後她就用當了側妃所得的那一點點俸祿過日子嗎?放著手上本來有的大把銀子可以想怎麽過就怎麽過、小夫妻倆因想得她補貼所以貼心侍候著她的日子不過,將銀子交給她,讓她買什麽地,然後管理權還放到她手上,以後想要什麽就要看她臉色行事,她傻啊,隻要不傻都不會這樣幹的。
話說兒子多了,媳婦間喜歡勾心鬥角也就罷了,如今就隻有一個兒子,兒媳又是親戚,本以為這日子能過的不錯,結果這媳婦好嘛,管家權得到了還不滿足,還把主意打到了她的私房錢上,真是不知所謂,自己那個表姐,當年因是安平老郡王唯一的妹妹,就被寵壞了,啥都不懂,如今她女兒看來是青出於藍地傻了。
崔文青聽葉太妃將“私房錢”三個字咬的很重,知道她在警告她不要癡心妄想,不由臉漲的通紅,心裏有些不快,但到底是葉太妃的私房錢,她也不好說什麽,不過一想到那一大筆錢,就那樣慢慢用光了,卻不去置田買地錢生錢,怎麽想怎麽覺得可惜,所以便想著,找個時間跟丈夫說說,讓丈夫勸葉太妃將錢交出來買田地,將來也能長長久久地有錢用,她說不通,她兒子趙柏說她總該聽的吧。
後來崔文青果然這樣幹了,趙柏聽了崔文青的話,覺得有點道理,就跟葉太妃提了,葉太妃一聽兒子提這個事,就知道是崔文青攛掇的,心情不快,但怕不把錢拿出來買田置地而是用光了會讓兒子生氣,葉太妃不想因為這種事跟兒子置氣,但又不想把錢交給崔文青處理,免得到時什麽事都由她掌握著,她得看她臉色行事,不好,於是便拿出了一部分錢置了田地――她怕萬一田地歉收手頭沒錢使,還留了不少備用――但她寧願自己費點神,親自管理田地也沒交給崔文青,並在這事後對崔文青越發冷淡,不過沒用這個事當借口,畢竟她要說自己是因為被崔文青設計著買田地不高興所以收拾她的話,隻怕兒子會覺得她在無理取鬧的,她不想跟兒子生分,所以隻說崔文青在王府亂說話,差點給府上招禍,所以不喜她,讓她以後老實點。
趙柏隻要葉太妃買田地就行了,至於是不是歸他小夫妻管理並沒什麽意見,因為葉太妃就他一個兒子,百年之後這些田地也是他的,所以他當然不需要逼那麽急,現在就催著葉太妃將田地全交給他。
至於葉太妃批評崔文青不該亂說話的事,趙柏雖討厭趙栩,但並不是傻子,也知道就算要找安平王府的茬,也不能明著來,所以聽了葉太妃的話後,果然像葉太妃預料的那般,沒站在崔文青一邊,反對她的批評。
因趙柏的這個態度,崔文青自然也沒法繼續吹枕邊風讓趙柏跟葉太妃說,將她新置的田地交給她管理,好讓她從中中飽私囊。
沒能將葉太妃的錢弄到手上不算,葉太妃還對她態度越來越差,這讓崔文青沒時間找簡安寧的茬,轉而跟婆婆鬥了起來,倒也讓簡安寧省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