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中國人的眼中,中國土匪就是一堆垃圾團體,可是,真正的事實情況絕對不是如此,若各位看官不信的話,經過筆者一陣簡單的搜集整理以後,鄙人從共產黨官方允許出版的書籍中和媒介來證明本人的觀點。
第一本:《民國時期的土匪》是英國學者貝思飛所著,譯者為上海大學曆史係徐有威教授等。該書聚焦於民國時期下層社會,對民國土匪做了較為係統、完整的研究。全書共分十章,理論的說明和現象的描述,通過勾勒土匪群體內部特征與論述土匪群體與外部世界的關係,以理論的說明和現象的描述解釋了土匪在民國曆史上的發展變化及曆史進程中的作用,探索了其內在發展規律,為人們科學認識這個群體提供了一個正確的方向。此書填補了在中國史學研究中極為重要的也令人尷尬的空白。
第二本:《中國近代土匪史》是邵雍在以前出版的《民國綠林史》、《中國近代綠林史》的基礎上研究的深化。就選題範圍而言,進一步縮小到土匪,與中國共產黨有過曆史交往的綠林人物不是本書研究的重點。本書分八部分,內容包括鴉片戰爭前後的土匪、太平天國時期的土匪、光緒年間的土匪、辛亥革命時期的土匪、北洋軍閥時期的土匪等。
媒介:鳳凰網、新浪網、新華網、西陸網、星島文化等等。
從中國土匪在國共兩黨人中的地位來說——
《中國近代土匪史》裏麵的摘抄文字——
……1937年,國共談判再度合作時,毛主席特命周總理向蔣介石提出,不許國民黨再利用土匪幫會反共……
從中國土匪對推翻清王朝的貢獻來說——
《中國近代土匪史》記載,中國土匪無論是在太平天國時期,還是義和團運動時期,以及辛亥革命時期,中國土匪都曾經投入了革命的洪流,為推翻專製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雖然,其中也有害群之馬投靠了清王朝和外國人,可是,世人隻知土匪的壞,卻不知道土匪的好,實在令人痛心疾首!
從中國土匪的戰鬥力來說——
《中國近代土匪史》裏麵的摘抄文字——
……北伐時期湖南土匪的活動多是以群體組織的方式進村,其規模從數人至數千人不等,但以數十人為一組的居多。土匪的裝備較前也有了很大的改進,不少土匪組織達到了人手一槍,裝備落後的土匪組織其人槍比大多也在3:1以上,且快槍為數不少,其戰鬥力自然遠非一般的農民武裝或者地方團防所能及。每剿滅一股土匪,剿方都必須得有數倍乃至數十倍以上的優勢兵力加以充足的彈藥方可。否則,剿與被剿的關係就會顛倒!
從中國土匪被消滅中共所需要的兵力來說——
《中國近代土匪史》裏麵的摘抄文字——
……直至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全國尚有土匪100萬人以上,他們在各地破壞公路橋梁,搶劫運輸物質,破壞基層人民政權,殺害幹部群眾,奸淫婦女,綁架勒索,騷擾、阻止人民解放軍作戰,製造政治謠言,煽動武裝暴亂,攻占縣城。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後出動39個軍140個師約150萬人的兵力,對國民黨遺留下來的百萬土匪進行清剿。
從中國土匪抗擊外國人的時間來說——
從《民國時期的土匪》、《中國近代土匪史》以及關於日俄戰爭時期的網文搜索幾乎能講到,在清末,國共兩黨都沒有誕生的時候,中國東北的土匪就投入了抗擊日本人和俄國人的隊伍之中了。
從中國土匪對付外國人的手段來說——
從《民國時期的土匪》裏麵摘抄的文字——
……日本人希望通過其管轄,徹底消滅土匪的想法令人信服地被1932年9月一次著名的綁架事件給粉碎了。這次事件的受害者之一是一位住在南滿通商口岸營口(牛莊)的英國醫生(有人說他是間諜)的18歲的女兒廷科波利。搞這次綁架活動的匪幫要求日本人交納100萬元贖金,外加槍支彈藥,接著它又提出如果“日本鬼子”在一周內撤出東北,它將無條件地釋放人質。對此,日本國內右翼集團一片沸沸揚揚,認為這有辱於國家的尊嚴;日本政府則被嚇壞了,當時它正打算向聯合國遞交要求承認“滿洲國”的提案……
從中國土匪對中國民主對抗專製的貢獻來說——
從《民國時期的土匪》、《中國近代土匪史》以及曆史傳記《白朗起義》和網絡搜索等其他書本都有記載,民國時期的土匪白朗武裝起義對抗袁世凱專製,中國土匪白朗乃是反對袁世凱之民變領袖。
從中國土匪逢凶化吉的手段來說——
從《中國近代土匪史》裏麵摘抄的文字——
……軍隊與劉匪部相通的表現有多種多樣,主要以以下幾種方式:
第一,進行銀元換子彈的商業勾當……第二,花錢消災,買路逃跑……第三,兵匪相安,各不相擾……
從中國土匪對國共兩黨的影響來說——
星島文化的一片曆史文章——《井岡山遊擊戰的誕生土匪是祖師爺》
清末民初至朱毛根據地建立前,井岡山曾是土匪出沒之處、綠林棲身之地。
1921年12月,駐湖南的粵軍連長朱孔陽因不滿上司克扣軍餉,率部進入到井岡山做起了“山大王”,成為井岡山上有名的一支綠林武裝。
為對付官軍的進剿,朱孔陽利用熟悉地形環境等有利條件,機動靈活地在莽莽群山中與官軍周旋,使官軍疲於奔命,對他奈何不得。他有一句對付圍剿的名言:“不需能打仗,隻要會打圈。”寥寥數語,蘊藏著極其樸素的遊擊戰術道理。
井岡山根據地初創時期,國民黨軍隊對其進行了圍攻,為了戰勝強敵,擴大並鞏固根據地,中共軍隊迫切需要製定一套適應對敵作戰的戰略戰術。為此,兼收並蓄的毛主席注意從過去井岡山綠林武裝的遊擊戰術中吸取營養,學其長處,為己所用。1927年12月,他對攻打茶陵的部隊說:“戰無常法,要善於根據敵我情況,在消滅敵人,保存自己的原則下,拋掉舊的一套,來個戰術思想的大轉變。”他還告訴大家:“從前,井岡山有個‘山大王’,叫朱聾子(朱孔陽綽號),和官兵打了多年交道,總結的‘打圈圈’是個好經驗。當然,土匪‘打圈圈’是消極的。我們工農革命軍既要會打圈,又要會打仗。打圈是為了避實擊虛,殲滅敵人,使根據地不斷鞏固擴大。”“總之,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賺錢就來,蝕本不幹,這就是我們的戰術原則。”
1928年5月,朱毛兩軍會師後,湘贛兩省的國民黨軍隊向井岡山發動了第一次聯合“會剿”。中共軍隊主力采取集中優勢兵力,殲敵一路的作戰方針,南下黃坳,直奔五鬥江,迂回拿山,第一次攻克永新縣城。
幾天後,毛主席召開官員會議,會上他廣引古今中外戰例,結合中共軍隊這次戰法,再次談到了戰術問題,並首次正式提出了所謂“十六字訣”,他說:“白軍強大,紅軍弱小,我們以弱鬥強,隻能采用遊擊戰術。甚麽叫遊擊戰術?簡單說,就是‘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從此,“十六字訣”成為中共軍隊克敵製勝的法寶,載入了中共的史冊……
從中國土匪給外國人製造的恐怖性來說——
西陸網的一篇曆史文章——《東北為什麽多土匪?看看日本人的研究成果》
其實,在日本占領東北後,最令他們頭疼的不是北洋軍閥(包括張作霖),也不是孫中山,更不是國民黨和共產黨,而是遍布東北各地各個角落的土匪(日本人稱之為“馬賊”)。這些土匪與日本人既有合作,也有衝突,完全摸不清他們的品性和脾氣。為此,日本人除了調兵布防(關東軍的駐兵權開始僅局限於鐵路沿線和車站周邊的領地)外,還想盡各種辦法來對付這些土匪,包括跟土匪交朋友,鼓動土匪打土匪……據說,九一八事變的主要當事人之一花穀正手裏就掌握一批土匪,時不常地雇用他們押鏢,這把戲跟同期的蔣介石在上海使用青幫如出一轍。而日本浪人薄天鬼、伊達順之助甚至加入了土匪組織,與土匪頭目左憲章、張宗昌喝交杯酒,稱兄道弟。
從中國土匪被中國人民解放軍給消滅的時間來說——
新華網的一篇曆史文章——《剿匪:終結中國數千年匪患》——
全國新解放區的剿匪鬥爭,從1949年5月開始,至1953年底結束,解放軍先後抽調150餘萬兵力,在海、空軍的配合下,共殲滅匪特武裝273萬餘人。
從中國土匪的利用價值來說——
新浪網的一篇曆史文章——《紅軍早期對待土匪:收編、改造或清洗》——
在早期贛南紅軍中,收編的會匪武裝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組成主力二、四團的四個縱隊中有三個縱隊長曾是會匪首領。贛南紅軍早期的骨幹是七縱隊、九縱隊、十五縱隊、十六縱隊,其中第七縱隊的前身是段起鳳領導的綠林武裝,後來由賴經邦通過親戚關係爭取過來,又收編一個姓孫的領導的土匪武裝,逐步淘汰不純分子,吸收農民和革命知識分子,1928年2月成立七縱隊,段起鳳擔任縱隊長(吳江隻擔任很短時間);十五縱隊以興國縣三點會首領管開炳的部屬為骨幹發展而來,1928年6月成立,管開炳為縱隊長;十六縱隊以興國縣三點會首領曾老四的部屬為骨幹發展而來,1929年1月成立,曾老四為縱隊長。1928年9月七縱隊和九縱隊合並成立獨立第二團,段起鳳擔任二團副團長;1929年2月,二團抽調100多名骨幹與十五、十六縱隊合編為第四團,段起鳳擔任團長。二、四團是贛南紅軍的絕對主力,1929年11月以二、四團為基礎創建了紅六軍(後改稱紅三軍),成為紅一方麵軍一軍團的主力之一,在第一次反圍剿戰爭中立下大功。三點會首領段起鳳、管開炳、曾老四等先後在紅軍擔任重要職務,可以判斷出收編的會匪武裝在贛南紅軍的創建初期占有不小的比重、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從中國土匪的對敵戰術來說
鳳凰網的一篇曆史文章——《國共爭取東北土匪結果是“專打八路敬等老蔣”》——
據統計,當時東北境內的政治土匪,最多時達25萬人,僅北滿地區就超過10萬,而且武器裝備精良,大股土匪中還有騎兵,並配有坦克、裝甲車和迫擊炮。膽大妄為的土匪,甚至還襲擊在當地駐防的蘇聯紅軍。1946年2月6日,土匪在樺川縣境內的襲擊蘇軍汽車,打死蘇軍19人。3月,在勃利縣林口境內,蘇軍一個排被土匪全部殺害,這些土匪或藏身於山林,或潛伏於村落人家。他們伺機發起突襲,轉瞬即逝,可謂來無影去無蹤。
樓主之所以專門引述他人著寫有關於土匪的書籍來證明自己的觀點,就是為了讓看客們曉得土匪一些鮮為人知的秘密,同時,無奈之處,筆者是知道自己人微言輕,本人說的話不足以令任何人信服,所以,才想到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用權威來證明中國土匪到底算“哪根蔥”!
第一本:《民國時期的土匪》是英國學者貝思飛所著,譯者為上海大學曆史係徐有威教授等。該書聚焦於民國時期下層社會,對民國土匪做了較為係統、完整的研究。全書共分十章,理論的說明和現象的描述,通過勾勒土匪群體內部特征與論述土匪群體與外部世界的關係,以理論的說明和現象的描述解釋了土匪在民國曆史上的發展變化及曆史進程中的作用,探索了其內在發展規律,為人們科學認識這個群體提供了一個正確的方向。此書填補了在中國史學研究中極為重要的也令人尷尬的空白。
第二本:《中國近代土匪史》是邵雍在以前出版的《民國綠林史》、《中國近代綠林史》的基礎上研究的深化。就選題範圍而言,進一步縮小到土匪,與中國共產黨有過曆史交往的綠林人物不是本書研究的重點。本書分八部分,內容包括鴉片戰爭前後的土匪、太平天國時期的土匪、光緒年間的土匪、辛亥革命時期的土匪、北洋軍閥時期的土匪等。
媒介:鳳凰網、新浪網、新華網、西陸網、星島文化等等。
從中國土匪在國共兩黨人中的地位來說——
《中國近代土匪史》裏麵的摘抄文字——
……1937年,國共談判再度合作時,毛主席特命周總理向蔣介石提出,不許國民黨再利用土匪幫會反共……
從中國土匪對推翻清王朝的貢獻來說——
《中國近代土匪史》記載,中國土匪無論是在太平天國時期,還是義和團運動時期,以及辛亥革命時期,中國土匪都曾經投入了革命的洪流,為推翻專製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雖然,其中也有害群之馬投靠了清王朝和外國人,可是,世人隻知土匪的壞,卻不知道土匪的好,實在令人痛心疾首!
從中國土匪的戰鬥力來說——
《中國近代土匪史》裏麵的摘抄文字——
……北伐時期湖南土匪的活動多是以群體組織的方式進村,其規模從數人至數千人不等,但以數十人為一組的居多。土匪的裝備較前也有了很大的改進,不少土匪組織達到了人手一槍,裝備落後的土匪組織其人槍比大多也在3:1以上,且快槍為數不少,其戰鬥力自然遠非一般的農民武裝或者地方團防所能及。每剿滅一股土匪,剿方都必須得有數倍乃至數十倍以上的優勢兵力加以充足的彈藥方可。否則,剿與被剿的關係就會顛倒!
從中國土匪被消滅中共所需要的兵力來說——
《中國近代土匪史》裏麵的摘抄文字——
……直至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全國尚有土匪100萬人以上,他們在各地破壞公路橋梁,搶劫運輸物質,破壞基層人民政權,殺害幹部群眾,奸淫婦女,綁架勒索,騷擾、阻止人民解放軍作戰,製造政治謠言,煽動武裝暴亂,攻占縣城。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後出動39個軍140個師約150萬人的兵力,對國民黨遺留下來的百萬土匪進行清剿。
從中國土匪抗擊外國人的時間來說——
從《民國時期的土匪》、《中國近代土匪史》以及關於日俄戰爭時期的網文搜索幾乎能講到,在清末,國共兩黨都沒有誕生的時候,中國東北的土匪就投入了抗擊日本人和俄國人的隊伍之中了。
從中國土匪對付外國人的手段來說——
從《民國時期的土匪》裏麵摘抄的文字——
……日本人希望通過其管轄,徹底消滅土匪的想法令人信服地被1932年9月一次著名的綁架事件給粉碎了。這次事件的受害者之一是一位住在南滿通商口岸營口(牛莊)的英國醫生(有人說他是間諜)的18歲的女兒廷科波利。搞這次綁架活動的匪幫要求日本人交納100萬元贖金,外加槍支彈藥,接著它又提出如果“日本鬼子”在一周內撤出東北,它將無條件地釋放人質。對此,日本國內右翼集團一片沸沸揚揚,認為這有辱於國家的尊嚴;日本政府則被嚇壞了,當時它正打算向聯合國遞交要求承認“滿洲國”的提案……
從中國土匪對中國民主對抗專製的貢獻來說——
從《民國時期的土匪》、《中國近代土匪史》以及曆史傳記《白朗起義》和網絡搜索等其他書本都有記載,民國時期的土匪白朗武裝起義對抗袁世凱專製,中國土匪白朗乃是反對袁世凱之民變領袖。
從中國土匪逢凶化吉的手段來說——
從《中國近代土匪史》裏麵摘抄的文字——
……軍隊與劉匪部相通的表現有多種多樣,主要以以下幾種方式:
第一,進行銀元換子彈的商業勾當……第二,花錢消災,買路逃跑……第三,兵匪相安,各不相擾……
從中國土匪對國共兩黨的影響來說——
星島文化的一片曆史文章——《井岡山遊擊戰的誕生土匪是祖師爺》
清末民初至朱毛根據地建立前,井岡山曾是土匪出沒之處、綠林棲身之地。
1921年12月,駐湖南的粵軍連長朱孔陽因不滿上司克扣軍餉,率部進入到井岡山做起了“山大王”,成為井岡山上有名的一支綠林武裝。
為對付官軍的進剿,朱孔陽利用熟悉地形環境等有利條件,機動靈活地在莽莽群山中與官軍周旋,使官軍疲於奔命,對他奈何不得。他有一句對付圍剿的名言:“不需能打仗,隻要會打圈。”寥寥數語,蘊藏著極其樸素的遊擊戰術道理。
井岡山根據地初創時期,國民黨軍隊對其進行了圍攻,為了戰勝強敵,擴大並鞏固根據地,中共軍隊迫切需要製定一套適應對敵作戰的戰略戰術。為此,兼收並蓄的毛主席注意從過去井岡山綠林武裝的遊擊戰術中吸取營養,學其長處,為己所用。1927年12月,他對攻打茶陵的部隊說:“戰無常法,要善於根據敵我情況,在消滅敵人,保存自己的原則下,拋掉舊的一套,來個戰術思想的大轉變。”他還告訴大家:“從前,井岡山有個‘山大王’,叫朱聾子(朱孔陽綽號),和官兵打了多年交道,總結的‘打圈圈’是個好經驗。當然,土匪‘打圈圈’是消極的。我們工農革命軍既要會打圈,又要會打仗。打圈是為了避實擊虛,殲滅敵人,使根據地不斷鞏固擴大。”“總之,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賺錢就來,蝕本不幹,這就是我們的戰術原則。”
1928年5月,朱毛兩軍會師後,湘贛兩省的國民黨軍隊向井岡山發動了第一次聯合“會剿”。中共軍隊主力采取集中優勢兵力,殲敵一路的作戰方針,南下黃坳,直奔五鬥江,迂回拿山,第一次攻克永新縣城。
幾天後,毛主席召開官員會議,會上他廣引古今中外戰例,結合中共軍隊這次戰法,再次談到了戰術問題,並首次正式提出了所謂“十六字訣”,他說:“白軍強大,紅軍弱小,我們以弱鬥強,隻能采用遊擊戰術。甚麽叫遊擊戰術?簡單說,就是‘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從此,“十六字訣”成為中共軍隊克敵製勝的法寶,載入了中共的史冊……
從中國土匪給外國人製造的恐怖性來說——
西陸網的一篇曆史文章——《東北為什麽多土匪?看看日本人的研究成果》
其實,在日本占領東北後,最令他們頭疼的不是北洋軍閥(包括張作霖),也不是孫中山,更不是國民黨和共產黨,而是遍布東北各地各個角落的土匪(日本人稱之為“馬賊”)。這些土匪與日本人既有合作,也有衝突,完全摸不清他們的品性和脾氣。為此,日本人除了調兵布防(關東軍的駐兵權開始僅局限於鐵路沿線和車站周邊的領地)外,還想盡各種辦法來對付這些土匪,包括跟土匪交朋友,鼓動土匪打土匪……據說,九一八事變的主要當事人之一花穀正手裏就掌握一批土匪,時不常地雇用他們押鏢,這把戲跟同期的蔣介石在上海使用青幫如出一轍。而日本浪人薄天鬼、伊達順之助甚至加入了土匪組織,與土匪頭目左憲章、張宗昌喝交杯酒,稱兄道弟。
從中國土匪被中國人民解放軍給消滅的時間來說——
新華網的一篇曆史文章——《剿匪:終結中國數千年匪患》——
全國新解放區的剿匪鬥爭,從1949年5月開始,至1953年底結束,解放軍先後抽調150餘萬兵力,在海、空軍的配合下,共殲滅匪特武裝273萬餘人。
從中國土匪的利用價值來說——
新浪網的一篇曆史文章——《紅軍早期對待土匪:收編、改造或清洗》——
在早期贛南紅軍中,收編的會匪武裝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組成主力二、四團的四個縱隊中有三個縱隊長曾是會匪首領。贛南紅軍早期的骨幹是七縱隊、九縱隊、十五縱隊、十六縱隊,其中第七縱隊的前身是段起鳳領導的綠林武裝,後來由賴經邦通過親戚關係爭取過來,又收編一個姓孫的領導的土匪武裝,逐步淘汰不純分子,吸收農民和革命知識分子,1928年2月成立七縱隊,段起鳳擔任縱隊長(吳江隻擔任很短時間);十五縱隊以興國縣三點會首領管開炳的部屬為骨幹發展而來,1928年6月成立,管開炳為縱隊長;十六縱隊以興國縣三點會首領曾老四的部屬為骨幹發展而來,1929年1月成立,曾老四為縱隊長。1928年9月七縱隊和九縱隊合並成立獨立第二團,段起鳳擔任二團副團長;1929年2月,二團抽調100多名骨幹與十五、十六縱隊合編為第四團,段起鳳擔任團長。二、四團是贛南紅軍的絕對主力,1929年11月以二、四團為基礎創建了紅六軍(後改稱紅三軍),成為紅一方麵軍一軍團的主力之一,在第一次反圍剿戰爭中立下大功。三點會首領段起鳳、管開炳、曾老四等先後在紅軍擔任重要職務,可以判斷出收編的會匪武裝在贛南紅軍的創建初期占有不小的比重、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從中國土匪的對敵戰術來說
鳳凰網的一篇曆史文章——《國共爭取東北土匪結果是“專打八路敬等老蔣”》——
據統計,當時東北境內的政治土匪,最多時達25萬人,僅北滿地區就超過10萬,而且武器裝備精良,大股土匪中還有騎兵,並配有坦克、裝甲車和迫擊炮。膽大妄為的土匪,甚至還襲擊在當地駐防的蘇聯紅軍。1946年2月6日,土匪在樺川縣境內的襲擊蘇軍汽車,打死蘇軍19人。3月,在勃利縣林口境內,蘇軍一個排被土匪全部殺害,這些土匪或藏身於山林,或潛伏於村落人家。他們伺機發起突襲,轉瞬即逝,可謂來無影去無蹤。
樓主之所以專門引述他人著寫有關於土匪的書籍來證明自己的觀點,就是為了讓看客們曉得土匪一些鮮為人知的秘密,同時,無奈之處,筆者是知道自己人微言輕,本人說的話不足以令任何人信服,所以,才想到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用權威來證明中國土匪到底算“哪根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