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回這一頭,陸登雲主動向顧玄請纓,帶齊兵馬離開黃沙縣後,沒有耽擱分毫,心急如焚的他,便直接前往幽州,準備親自動手,燒毀位於河東郡的十個糧倉,迫使許錦棠退兵,這途中,也自然而然地遇到了原本幽州軍的人。
這一次領隊的不是別人,還是那長了個鷹鉤鼻的高貉,此人雖然本事一般,但勝在極為忠心,尤其是在眼下的幽州,尤其是對他許錦棠而言,這就是一把最適合自己用的刀,因為其他人的忠心,忠的可未必是他,故而此人在許錦棠的手下混得可謂是風生水起,哪怕囑咐他的任務根本就沒成功過幾次,但一直都未失寵。
以許錦棠的安排,其他幾路他完全顧及不到的人馬,也都是用十分忠心之人率領,料想隻要主帥忠誠,那底下的人不管如何,哪怕都是原幽州軍的人,無人帶領,也很難翻起什麽大風浪來。
事實上,任何朝廷的衙門機構也好,還是什麽軍隊也好,最重要的,往往不是最頂上發號施令的那一批人,也不是最底下那一批跟從的人,而是中間這批傳令指揮之人,沒有他們,整個隊伍就會變得鬆散,失去了原有的靈性,換句話說,隻要中間這批人不倒,被他控製在手中,那整個隊伍也就不會出什麽問題。
不過觀兩軍對峙的場景,卻是陸登雲這邊的精氣神明顯要更足一些,畢竟很多事,哪怕不說,但擋不住人私下裏去想,許錦棠要做的事都已經如此明顯了,難道真的就沒人想到麽,非也,這底下的士兵們,其實也有自己的想法,暗中也會捫心自問,到底是忠於何人,所做何事,隻不過因為是軍人,所以習慣了服從罷了,但糾結在這種是忠君愛國還是忠於幽州大將軍之間,搖擺不定,沒了堅定的戰意與決心,那精神自然就會萎靡,所謂是不戰而屈人之兵,也暗含這個道理在其中。
“叛賊,你還有臉回來?”
高貉穿著一身顯眼的亮銀甲,氣質不凡,手持長槍,搶先大聲嗬斥,想要先聲奪人。
陸登雲一身黑衣,騎馬在其對麵,針鋒相對,板著一張臉,看著對方所領的軍隊,心中悲苦,暗道這都是往日裏膽氣最壯,氣勢最盛的幽州軍啊,這可是大涼最自傲,內心最堅定的一批人啊,今日一見,怎麽會成了這麽個窩囊樣子,而且還站在了自己的對立麵呢?
他閉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氣,調整好了心態後,這才再度睜開,運足中氣,高聲嗬斥道:“俺也不願與你做什麽口舌之爭,俺隻數三聲,之後還敢攔在俺麵前的,俺不會再客氣!”
今時不同往日,他身為軍中之人,心誌十分堅定,實在非常人所能及,若不然,也不會被左將軍托以重任,哪怕是正麵對著往日同僚,再是不願與之為敵,可在家國大義麵前,他也不得不揮刀!
“嗬嗬。”高貉強作鎮定,冷笑兩聲,繼續搬弄是非道,“原先有人說你陸百戶通敵叛國,本將軍心中還多有不信,可今日一見,你跟這些大漠裏的黑麵羅刹鬼們廝混在一起,又帶人跑來幽州鬧事,卻是不得不信了,可笑你這逆賊還敢在本將軍麵前猖狂,如此膽大包天的奸賊,人人得而誅之!”
陸登雲見他如此顛倒黑白,忍不住怒將虎目一瞪,大吼道:“通敵叛國?通的誰?叛的又是誰?”
這一聲大喝,就好似虎嘯山林,猛虎下山,一下子嚇得對麵不少人竟然有些晃神,他們這才猛然想起,眼前的這位,可是號稱虎賁軍三虎之一啊!
不等對方開口回答,陸登雲又望向高貉身後的眾人,繼續嗬斥道:“你們呢,忠的又是誰?是朝廷,還是姓許的?”
高貉心中一震,左右看去,眼見手下人被其說得是麵色訕訕,他的臉色也跟著難看了起來,兩軍交戰,他可不能任由幾方的士氣被壓製,也跟著大喝道:“逆賊惡種!你這話是什麽意思?大將軍,代表的就是朝廷!你要挑撥大將軍和朝廷的關係麽?想你本也是幽州軍之人,卻不料通敵之後,連這麽簡單的道理也給忘了,還是說,你在故意說些胡話麽?”
陸登雲手扶寶刀,冷聲道:“可笑,燕州戰事吃緊,朝廷正是用人之時,幽州軍本該馳援燕州,驅敵於關外,保衛家國,但他許錦棠卻拒不出兵,反而陳兵涼州處,欲進攻朝廷在涼州的防線,這又是什麽道理,是為臣子該做的嗎?”
高貉做出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朝天抱拳道:“大將軍已經得到陛下密旨,那太子圖謀不軌,篡國亂政,與奸臣一同挾持了皇上,綁架後宮,擾亂朝綱,枉顧社稷,致使外敵侵入,乃至於葬送江山,我等所為,皆是為了救國而已!”
這些其實都是許錦棠對外的一個新說法,將朝廷先前來下諭旨,要求幽州出兵的事,硬是說成了暗中得到了皇帝陛下的密詔,要求幽州軍即可進入京城,肅清奸臣賊子,誓要還大涼一個朗朗乾坤,有此借口,既安慰了幽州內部對立的情緒,又可借機向涼州方麵施壓,可謂是一舉兩得。
說罷,他自己也不想再與陸登雲多費口舌了,畢竟這些事他也難以自圓其說,將口號喊出去就行,也甭管最後有多少人信,反正許錦棠需要的,也不過就是一個理由而已,當下一揮手,高聲鼓動道:“殺死叛賊!賞黃金百兩,良田千畝,封校尉!”
再說下去,一旦他落入下風,難免打擊士氣,現在就要趕緊動手才是正道理,反正他手下的乃是優勢兵力,正麵衝突,也不怕吃虧。
隊伍裏,其實還是有很多真正忠於大將軍府,完全忠於許錦棠的人,有他們在前麵帶頭,後麵的人也就不得不跟上,平日裏的訓練,就是要在這時候發揮作用,用本能掩蓋住他們內心的迷茫,一旦打起來,也就沒時間思考了,這一下,便有八千人一齊衝了上來。
八千對五千,看似優勢是不大,但可別忘了,這些人都是幽州軍,是邊軍,那是真正經曆過戰火,久經訓練的百戰精銳,哪裏是這些散漫的羅刹族們能比的,要說到正麵對決,天底下又有幾個人敢與幽州軍正麵衝擊?
“俺今日隻誅國賊,不想戰者,自行退下!”
眼見一場大戰勢不可免,他猛地拔出虎頭刀,整個人的氣勢也為之一變。
見過陸登雲的,其實未必有多少,但幽州軍的人多多少少還是聽過這個名字,人的名樹的影,這不是懼怕,而是他代表著正統,畢竟這位,據說可是左將軍的義子,下一任左將軍的位置,不出意外,也本該是他的,這樣一個人通敵叛國,說實話,其實很多人並不信,這也就是為何大將軍府隻在私下與人說陸登雲與藍雲軒二人害死了左將軍叛國逃走的事,卻根本就不敢公開宣揚,甚至對外說左將軍是喜喪,壽終正寢,安然離世,因為很多人,尤其是左將軍的舊部根本就不會信這個說辭,越是汙蔑陸登雲和藍雲軒這兩個人,隻會激起虎賁軍內部更大的反彈。
這一下,不少人便忍不住有些猶豫了,這一猶豫,整個前衝的隊形就亂了,全軍上下若不能保持一致,尤其是騎兵衝鋒的時候,一部分人往前,一部分人突然一停,這整個隊形自然大亂。
但陸登雲可不會停手,更別說他與這高貉的恩怨,那也是由來已久了。
當初顧玄曾經拜托他去取回一批朝廷發下,但被大將軍府私下扣住的物資,當時也是此人在驛站出麵阻撓,隻是最後被藍雲軒帶人趕來,強行壓下,而後許錦棠親臨虎賁軍,陸登雲與藍雲軒二人一路逃至黃沙縣,此人趁著黃沙縣空虛之時,竟然又帶兵來要人,隻是被王爺給罵走,這兩人之間,不說有什麽深仇大恨,但因為立場不同,是必然要分個你死我活的。
“隻誅首惡,不殺無辜!想活命便退到一旁!”
說罷,他也不再耽擱,鼓足氣勢,一聲怒吼,便率軍衝殺而去。
道理講清是一方麵,最關鍵的是勢頭要徹底地壓過對方,不然憑什麽讓人家不戰而降呢?
五千人馬一衝鋒,哪怕隊形明顯不如這邊,但禁不住帶頭的這人氣勢太足,再加上己方很多人已無戰意,都在猶豫後撤,這仗還怎麽打?
高貉眼看陸登雲直接朝著自己衝來,也是被嚇了一大跳,當初在驛站的時候,步戰尚且被人家三兩招就給製服了,現在到了人家更擅長的馬戰,以自己的功夫,那還能討得好去麽,他所依仗的,無非是優勢的兵力罷了,但此刻眼看軍心已經渙散,卻又不敢留在這裏,耽擱時間叱罵眾人,收攏軍心,猶豫了兩息後,便直接轉身,往後方逃去。(未完待續)
這一次領隊的不是別人,還是那長了個鷹鉤鼻的高貉,此人雖然本事一般,但勝在極為忠心,尤其是在眼下的幽州,尤其是對他許錦棠而言,這就是一把最適合自己用的刀,因為其他人的忠心,忠的可未必是他,故而此人在許錦棠的手下混得可謂是風生水起,哪怕囑咐他的任務根本就沒成功過幾次,但一直都未失寵。
以許錦棠的安排,其他幾路他完全顧及不到的人馬,也都是用十分忠心之人率領,料想隻要主帥忠誠,那底下的人不管如何,哪怕都是原幽州軍的人,無人帶領,也很難翻起什麽大風浪來。
事實上,任何朝廷的衙門機構也好,還是什麽軍隊也好,最重要的,往往不是最頂上發號施令的那一批人,也不是最底下那一批跟從的人,而是中間這批傳令指揮之人,沒有他們,整個隊伍就會變得鬆散,失去了原有的靈性,換句話說,隻要中間這批人不倒,被他控製在手中,那整個隊伍也就不會出什麽問題。
不過觀兩軍對峙的場景,卻是陸登雲這邊的精氣神明顯要更足一些,畢竟很多事,哪怕不說,但擋不住人私下裏去想,許錦棠要做的事都已經如此明顯了,難道真的就沒人想到麽,非也,這底下的士兵們,其實也有自己的想法,暗中也會捫心自問,到底是忠於何人,所做何事,隻不過因為是軍人,所以習慣了服從罷了,但糾結在這種是忠君愛國還是忠於幽州大將軍之間,搖擺不定,沒了堅定的戰意與決心,那精神自然就會萎靡,所謂是不戰而屈人之兵,也暗含這個道理在其中。
“叛賊,你還有臉回來?”
高貉穿著一身顯眼的亮銀甲,氣質不凡,手持長槍,搶先大聲嗬斥,想要先聲奪人。
陸登雲一身黑衣,騎馬在其對麵,針鋒相對,板著一張臉,看著對方所領的軍隊,心中悲苦,暗道這都是往日裏膽氣最壯,氣勢最盛的幽州軍啊,這可是大涼最自傲,內心最堅定的一批人啊,今日一見,怎麽會成了這麽個窩囊樣子,而且還站在了自己的對立麵呢?
他閉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氣,調整好了心態後,這才再度睜開,運足中氣,高聲嗬斥道:“俺也不願與你做什麽口舌之爭,俺隻數三聲,之後還敢攔在俺麵前的,俺不會再客氣!”
今時不同往日,他身為軍中之人,心誌十分堅定,實在非常人所能及,若不然,也不會被左將軍托以重任,哪怕是正麵對著往日同僚,再是不願與之為敵,可在家國大義麵前,他也不得不揮刀!
“嗬嗬。”高貉強作鎮定,冷笑兩聲,繼續搬弄是非道,“原先有人說你陸百戶通敵叛國,本將軍心中還多有不信,可今日一見,你跟這些大漠裏的黑麵羅刹鬼們廝混在一起,又帶人跑來幽州鬧事,卻是不得不信了,可笑你這逆賊還敢在本將軍麵前猖狂,如此膽大包天的奸賊,人人得而誅之!”
陸登雲見他如此顛倒黑白,忍不住怒將虎目一瞪,大吼道:“通敵叛國?通的誰?叛的又是誰?”
這一聲大喝,就好似虎嘯山林,猛虎下山,一下子嚇得對麵不少人竟然有些晃神,他們這才猛然想起,眼前的這位,可是號稱虎賁軍三虎之一啊!
不等對方開口回答,陸登雲又望向高貉身後的眾人,繼續嗬斥道:“你們呢,忠的又是誰?是朝廷,還是姓許的?”
高貉心中一震,左右看去,眼見手下人被其說得是麵色訕訕,他的臉色也跟著難看了起來,兩軍交戰,他可不能任由幾方的士氣被壓製,也跟著大喝道:“逆賊惡種!你這話是什麽意思?大將軍,代表的就是朝廷!你要挑撥大將軍和朝廷的關係麽?想你本也是幽州軍之人,卻不料通敵之後,連這麽簡單的道理也給忘了,還是說,你在故意說些胡話麽?”
陸登雲手扶寶刀,冷聲道:“可笑,燕州戰事吃緊,朝廷正是用人之時,幽州軍本該馳援燕州,驅敵於關外,保衛家國,但他許錦棠卻拒不出兵,反而陳兵涼州處,欲進攻朝廷在涼州的防線,這又是什麽道理,是為臣子該做的嗎?”
高貉做出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朝天抱拳道:“大將軍已經得到陛下密旨,那太子圖謀不軌,篡國亂政,與奸臣一同挾持了皇上,綁架後宮,擾亂朝綱,枉顧社稷,致使外敵侵入,乃至於葬送江山,我等所為,皆是為了救國而已!”
這些其實都是許錦棠對外的一個新說法,將朝廷先前來下諭旨,要求幽州出兵的事,硬是說成了暗中得到了皇帝陛下的密詔,要求幽州軍即可進入京城,肅清奸臣賊子,誓要還大涼一個朗朗乾坤,有此借口,既安慰了幽州內部對立的情緒,又可借機向涼州方麵施壓,可謂是一舉兩得。
說罷,他自己也不想再與陸登雲多費口舌了,畢竟這些事他也難以自圓其說,將口號喊出去就行,也甭管最後有多少人信,反正許錦棠需要的,也不過就是一個理由而已,當下一揮手,高聲鼓動道:“殺死叛賊!賞黃金百兩,良田千畝,封校尉!”
再說下去,一旦他落入下風,難免打擊士氣,現在就要趕緊動手才是正道理,反正他手下的乃是優勢兵力,正麵衝突,也不怕吃虧。
隊伍裏,其實還是有很多真正忠於大將軍府,完全忠於許錦棠的人,有他們在前麵帶頭,後麵的人也就不得不跟上,平日裏的訓練,就是要在這時候發揮作用,用本能掩蓋住他們內心的迷茫,一旦打起來,也就沒時間思考了,這一下,便有八千人一齊衝了上來。
八千對五千,看似優勢是不大,但可別忘了,這些人都是幽州軍,是邊軍,那是真正經曆過戰火,久經訓練的百戰精銳,哪裏是這些散漫的羅刹族們能比的,要說到正麵對決,天底下又有幾個人敢與幽州軍正麵衝擊?
“俺今日隻誅國賊,不想戰者,自行退下!”
眼見一場大戰勢不可免,他猛地拔出虎頭刀,整個人的氣勢也為之一變。
見過陸登雲的,其實未必有多少,但幽州軍的人多多少少還是聽過這個名字,人的名樹的影,這不是懼怕,而是他代表著正統,畢竟這位,據說可是左將軍的義子,下一任左將軍的位置,不出意外,也本該是他的,這樣一個人通敵叛國,說實話,其實很多人並不信,這也就是為何大將軍府隻在私下與人說陸登雲與藍雲軒二人害死了左將軍叛國逃走的事,卻根本就不敢公開宣揚,甚至對外說左將軍是喜喪,壽終正寢,安然離世,因為很多人,尤其是左將軍的舊部根本就不會信這個說辭,越是汙蔑陸登雲和藍雲軒這兩個人,隻會激起虎賁軍內部更大的反彈。
這一下,不少人便忍不住有些猶豫了,這一猶豫,整個前衝的隊形就亂了,全軍上下若不能保持一致,尤其是騎兵衝鋒的時候,一部分人往前,一部分人突然一停,這整個隊形自然大亂。
但陸登雲可不會停手,更別說他與這高貉的恩怨,那也是由來已久了。
當初顧玄曾經拜托他去取回一批朝廷發下,但被大將軍府私下扣住的物資,當時也是此人在驛站出麵阻撓,隻是最後被藍雲軒帶人趕來,強行壓下,而後許錦棠親臨虎賁軍,陸登雲與藍雲軒二人一路逃至黃沙縣,此人趁著黃沙縣空虛之時,竟然又帶兵來要人,隻是被王爺給罵走,這兩人之間,不說有什麽深仇大恨,但因為立場不同,是必然要分個你死我活的。
“隻誅首惡,不殺無辜!想活命便退到一旁!”
說罷,他也不再耽擱,鼓足氣勢,一聲怒吼,便率軍衝殺而去。
道理講清是一方麵,最關鍵的是勢頭要徹底地壓過對方,不然憑什麽讓人家不戰而降呢?
五千人馬一衝鋒,哪怕隊形明顯不如這邊,但禁不住帶頭的這人氣勢太足,再加上己方很多人已無戰意,都在猶豫後撤,這仗還怎麽打?
高貉眼看陸登雲直接朝著自己衝來,也是被嚇了一大跳,當初在驛站的時候,步戰尚且被人家三兩招就給製服了,現在到了人家更擅長的馬戰,以自己的功夫,那還能討得好去麽,他所依仗的,無非是優勢的兵力罷了,但此刻眼看軍心已經渙散,卻又不敢留在這裏,耽擱時間叱罵眾人,收攏軍心,猶豫了兩息後,便直接轉身,往後方逃去。(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