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紅過慣了飯來伸手的日子,哪裏受得了窮鄉僻壤的清苦?可她有了身孕,不可能靠著姣好的麵容和甜潤的唱腔去闖蕩,無奈中隻得屈就。那郭善人每天對牡丹紅陪著小心,變著法子討牡丹紅開心,一日三餐都由郭善人親自來做,甚至早晨起來倒尿盆都不讓牡丹紅動手,常常公爹郭善人端著尿盆跟兒子媳婦年翠英端著尿盆碰在一起,郭善人看兒子媳婦抿著嘴偷笑,臉上訕訕的,感覺不來啥滋味。用郭子儀的話說:雙有對媳婦比對他媽還孝順。


    看不慣也得看,關起門來是一家,外人誰曉得?每天早晨吃了飯,郭子儀便把自己關進書房,用看書來消煩解悶,可那院子裏常常突然一聲秦腔苦音調子鑽進耳朵,讓人閑不下心,好似那牡丹紅有千般苦、萬般恨,全部積攢在一起,幽怨的聲調使得太陽顫栗,看那陽光的影子貼在牆上不停地抖動。郭子儀心煩,關緊窗子,可那聲音從門縫擠進來,像夾住尾巴的狗,淒慘而寒磣。郭子儀坐不住了,拿一本書,來到溝畔,坐在杜梨樹下,讓山風吹散心中的煩悶。


    郭雙有找來了,父子倆坐在一起。郭子儀心裏明白,兒子找他的目的是要錢,那個戲子得靠錢養活,郭雙有如果不是走投無路,肯定不會回家。郭子儀不糊塗,手心手背都是肉,雖然內心裏一萬個不願意,可那戲子已經懷上了郭家的後代,幾代單傳,內心裏還是切盼再有個孫子,所以不能把兒子的路堵得太死。郭子儀想跟兒子好好談談,雙有已經做了兩個孩子的爹,馬上要當爺爺了,無論如何也得收心。


    父子倆對坐著,郭子儀等兒子開口,隻要兒子要求不過分,他都想辦法滿足。願讓兒子氣死,不要叫兒子想死,敗家子兒總比沒有兒子強,一把年紀了,剩下的日子沒有幾天,此生雖然有許多遺憾,但是還要靠兒子養老送終。


    豈料郭善人一開口就夾槍帶棒:“爹,我把你叫爹哩,對不”?


    郭子儀抬起頭,反問兒子:“什麽意思”?


    郭善人說出了十幾年來的憤懣:“別豬鼻子插蔥——裝象!表麵上是給我娶媳婦,實際上是給你娶小老婆,那四愣子的女兒跟你睡了十幾年!郭全發是你的小兒子,對不”?


    郭子儀像打悶了的豬,暈頭轉向。賊咬一口,入骨三分,兒咬一口,入骨七分!難怪這十幾年來郭雙有跟媳婦不在一起睡覺,原來是懷疑老爹跟自己的媳婦有染……這是一樁疑案,跳進黃河裏無法洗清。郭子儀有口難辨,隻得把牙齒打碎強咽進肚子裏!郭子儀嘿嘿笑著,臉頰變得陰森而恐怖,看那遠處的群山起伏不定,郭子儀想站起來,正氣凜然地扇那畜生一記耳光,可是身子好像釘在那裏,屁股下的土地在沉陷,把他一點點埋住,他大口地喘氣,喉嚨噎得難受。


    郭善人依然不依不饒:“你既然有兩個兒子,就應當把家產分成兩份,把我就這樣光身子趕出來,你於心何忍”!


    郭子儀徹底垮了,連說一句話的力氣都沒有。郭善人看把老爺子氣得夠嗆,感覺中目的已經達到,便站起來,揚長而去。


    山風吹來,郭子儀漸漸清醒,一輩子嘔心瀝血,兢兢業業,苦心經營這個家,到頭來被兒子狠咬了這麽一口,把精神撕得血肉模糊。他心不甘,狠狠地掐了一下子自己的大腿,感覺疼,知道自己沒死,最起碼這顆心還跳,血管裏的血還在流!他踉蹌著站起來,一個複仇的計劃在胸腔裏擬就,我郭子儀就是死了,也不能讓你郭雙有活得歡實!你說我有兩個兒子,郭全發沒有參假,是我郭家的骨肉!我要把這一老公雞馱不起的家當全留給全發,你驢日的想用一個銅子都沒有!


    想好了,心也就平靜,回家後,郭子儀囑咐年翠英:“給爺炒一碟子雞蛋,再炒一碟子獾肉,溫一壺酒,端到書房。全發回來後叫他到我的書房來一下”。年翠英不知就裏,按照爺爺的吩咐給爺爺把酒菜端進書房,看見爺爺老淚縱橫,她問爺爺:“爺爺,你為啥要哭”?郭子儀把眼淚擦幹,對孫子媳婦說:“爺爺高興……”


    郭全發那天騎上騾子去了瓦溝鎮,完全不知道家裏發生了什麽,自從爹爹給他娶回家一個後媽,郭全發就不願在家裏呆著,每天一吃飯就騎上騾子去瓦溝鎮收購藥材,雖然不遇集來賣藥材的人不多,但是總比呆在家裏聽後娘罵爹強。對於爹,郭全發雖然沒有感情但是也不覺得反感,但是對於後娘,郭全發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討厭,那種討厭的感覺嵌進骨縫裏,無法抹去。


    天黑時郭全發回來,媳婦年翠英告訴他,爺爺好像有啥想不開。郭全發來到爺爺的臥室,看見爺爺正端坐在炕上抽水煙,炕牆上點著平日裏舍不得用的蠟燭,騾子馱籠放在地上,兩條褡褳裝得滿滿當當。不等全發開口,爺爺說:“全發,今晚早點睡,明天起來早點,咱去鳳棲”。


    全發坐在炕沿上,問爺爺:“咱去鳳棲幹啥”?爺爺說,你去了就知道咧。


    第二天早晨天還未亮,爺爺就站在全發的窗子前叫道:“全發,起來吧,今天咱去鳳棲,早去早回”。全發揉著發澀的眼睛起來,看見騾子拴在石樁上,馱子已經搭上騾背,兩條褡褳裝進馱籠裏,另一條騾子披上鞍韉,鞍韉上搭一條栽絨褥子(地毯)。全發有點詫異,那栽絨褥子是爺爺的心愛之物,平時就在炕上鋪著,爺爺說,睡在上邊袩和(舒服)。


    看樣子爺爺要出遠門。全發問:“爺爺,你這是要去哪裏”?


    郭子儀答:“爺爺心煩,想出門轉幾天”。


    全發繼續問道:“那馱籠裏馱著什麽”?


    爺爺摸了摸全發的頭,說話的聲音有點哽咽:“到鳳棲後你就知道咧”。


    東廈屋裏,那戲子可能正在撒尿,聽得見尿水淌進銅臉盆時的響聲,突然,戲子一聲驚呼:“狼”!郭善人從睡夢中驚醒,抓住戲子搭在炕沿上的手:“別害怕,這幢院子四麵磚牆,狼進不來”。戲子說話的聲音有點驚恐:“我怎麽聽見院子裏有響聲”?郭善人說:“那可能是老鼠”。


    郭子儀捂住全發的口,不讓孫子發出任何一點響動,突然,騾子打了個響鼻,仰天叫了幾聲,刺破了黎明前的寂靜。爺孫倆一人牽一頭騾子,悄悄出了院子,快出村時爺爺突然說:“咱到祖墳那裏走走”。


    郭全發預感到了什麽,有點疑惑,鬧不清他昨天到瓦溝鎮時家裏究竟發生了啥事。看見爺爺一改往日的慈愛,變得沉默,心裏害怕起來,大聲嚷道:“爺爺,有我哩,你可不要想不開”!


    爺爺拉著騾子,默默地走在前頭。到祖墳了,爺爺在每一塚墳頭前都要站立許久,在全發媽媽的墳前,爺爺拉著全發的手,說:“全發,這是你媽的墳,以後謹記著,過節時別忘了給你媽燒紙”。全發哭了:“爺爺,能否告訴我,昨天我不在家時,究竟發生了什麽”?爺爺還是不說話,沉默著。太陽出來了,山林裏傳來了鳥雀子的歌唱,爺爺突然說:“我的重孫子出世時就叫郭文濤,二重孫叫郭文選,三重孫叫郭文義,四重孫叫……”郭全發仰頭問爺爺:“爺爺,你打算要幾個重孫”?爺爺仰天長笑:“當然越多越好”。


    郭子儀始終沒有給全發說過他跟郭雙有的那一次爭吵,那是一樁疑案,郭子儀打算把它帶進棺材裏邊。下了一扇緩坡,翻過那條驢尾巴梁,鳳棲城遙遙在望,爺爺下了騾子,走到一顆老槐樹下,對全發說:“咱們坐坐”。


    爺孫倆坐在老槐樹下,爺爺才對孫子說,騾子上馱著兩褡褳銀元,大約有兩千多塊,郭雙有那驢日的傷透了爺爺的心,爺爺一個銅子也不打算給郭雙有留下,郭子儀打算把全部家當馱來交給全發的嶽父年天喜(叫驢子),讓年天喜先代替全發保管,等全發長大成人後再要回來……


    那一年郭全發十七歲,雖然將要做爹,單薄的肩膀稍顯稚嫩,他對爹雖然沒有好感,但是從來沒有想過要獨吞這份家產。他看爺爺幹裂的嘴唇咽下一口唾沫,爺爺做事向來胸有城府,看來那個爹爹肯定傷透了爺爺的心!後娘進屋時爺爺表示了謹慎的承認,為什麽才過了幾天,是什麽原因促使爺爺下了這麽大的決心?郭全發朝爺爺跪下,涕淚交加:“爺爺,你一把年紀了,到哪裏都不如自己的家!你住下吧,爹爹不養活你,我跟翠英為你養老送終……”


    郭子儀歎一口氣:“娃呀,你以為我想走?有些事我無法給你說清,你也沒有必要弄清,爺爺出門消遣消遣,過幾年,全發的肩膀擔起事了,爺還會回來”。


    騾子直接吆進叫驢子酒館的後院,叫驢子看見女婿跟親家叔,先問候爺孫倆吃了沒有?郭子儀指了指騾子背上的馱籠,說:“馱子先不要卸下來,給我倆弄一點吃喝,待會兒你也把門關了,咱一起去年家莊你的老屋,我有些事要給親家托付”。


    叫驢子心裏怪怪地,不知道這郭子儀要幹啥,按照郭子儀的囑托關了門,給爺孫倆切了一盤子驢肉,端來幾個燒餅,做了兩碗拌湯,看爺孫倆吃飽喝足,然後帶著爺孫倆踏上去年家莊的路。


    到了年家莊,嶽母迎出來,首先問候郭子儀:“親家叔你怎麽今天有閑工夫來串親”?郭子儀一笑,算作回答。嶽母還想問女兒翠英的近況,郭子儀擺了擺手:“先把馱子抬下來再說”。


    馱子抬下來了,郭子儀撕開褡褳口子,叫驢子看傻了,整整兩褡褳銀元!


    郭子儀坐在院子裏的台階上,脫下鞋,倒了倒鞋裏邊的土,對叫驢子說:“這兩褡褳銀元麻煩親家先替全發和翠英保管著,過幾年娃能擔起事了,再把這銀元還給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寡婦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支海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支海民並收藏寡婦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