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早晨一覺醒來,有人發現郭宇村周圍的樹林裏睡滿了遠征的士兵,這些士兵經過了長途跋涉,衣衫襤褸,軍容不整,但是他們不擾民,紀律嚴明,晚上住下時悄無聲息,連村裏的狗都沒有叫喚一聲。這些士兵跟郭麻子的隊伍不同,每人的帽子上帶著一顆紅五星。
在郭宇村那幾孔丟棄的爛土窯裏,住著這支隊伍的首領,土窯的四周站著警衛的戰士。郭宇村膽小的村民關緊屋門躲進家裏不出來,膽大的村民站在那土窯的對麵,遠遠地看著土窯裏的軍人們進進出出。他們感到奇怪,鬧不清這支隊伍從哪裏來,到哪裏去,看樣子大家已經非常疲憊,太陽都很高了,樹林裏的士兵們仍然在酣睡,隻有那幾孔土窯裏的首長好像來不及睡覺,在緊張地布置著下一步的行動。
快中午時分村民們發現楊九娃帶領著他的幾個弟兄進入了那幾孔窯洞,於是人們猜測,楊九娃肯定知道這支隊伍的來曆,說不定他們還是同夥!最近一段時間有關陝北紅軍和江西紅軍的傳聞鬧騰得風風雨雨,大家議論紛紛,這支隊伍極有可能就是紅軍……看樣子這些紅軍隊伍不是本地人,有可能來自遠方,他們到這裏來作甚?
幾個弟兄在疙瘩和楞木的帶領下來到村裏,在村裏用當時的行情糴小米,他們說這支部隊隻吃一頓飯就走,家裏有小米的人家可以按照市場價格把小米糶給他們。
有些膽大的村民問疙瘩:“這些人是不是傳說中的紅軍”?
疙瘩也回答得非常直接:“這些人跟陝北紅軍有聯係。聽他們的頭兒說是為了開赴北方去打日本。楊大哥也是受人之托,來給這支部隊帶路”。
誰也不知道這支部隊究竟有多少,看樣子有一千多人,十幾戶人家的小村一下子要給一千人的部隊管飯,確實存在不少困難。老百姓不可能懂得太多,但是他們看過戲,知道嶽飛,知道保家衛國的道理,聽說這支部隊是去打日本,僅此一點足夠,有餘糧的人家都把穀子從屯裏舀出來,放到碾子上碾成米,家家的大鍋裏倒滿水,來為奔赴前線的戰士們燜幹米飯,山裏人沒有什麽好菜,隻好煮了幾大鍋蘿卜白菜,快中午時分戰士們從睡夢中醒來,聞到了米飯的香味,好長時間沒有吃過一頓熟飯了,鄉親們把米飯鍋抬到樹林裏,戰士們排好隊,由連長把飯均分給各班,再由班長把米飯分開舀在戰士們的碗裏。十幾鍋米飯根本不夠一千多人吃,於是幹部們餓著肚子,先讓戰士們吃飽。鄉親們看到許多人還沒有吃上飯,於是又趕著做了第二回。
天黑時隊伍從村子周圍的樹林裏悄無聲息地撤離,部隊開過好長時間,村裏人才知道,那一次路過村裏的是徐海東將軍的部隊。楊九娃讓楞木帶領幾個弟兄,給這支紅軍的部隊帶路,從四泉河一直帶到甘泉。到甘泉時跟謝掌櫃接應的部隊匯合,楞木他們又順著原路返回。
其實當年楊九娃給紅軍的部隊帶路沒有什麽政治目的,他隻是為了履行一次承諾,為了男子漢之間的仗義,楊九娃從心眼裏也認定那謝掌櫃是一個幹大事的人,他還是抱定那條信念,誰都不想得罪。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更何況紅軍隊伍路過那麽大的動靜,過了沒有幾天郭麻子便知道了這件事,這一次非同小可,郭團長又一次犯了失職的錯誤,他必須對上司有個交待,再不能這樣糊裏糊塗蒙混過去。
郭團長把發生過的許多事情串在一起,終於得出了一個結論:李明秋是個內奸!這個人不鏟除,將會後患無窮。
那天李明秋正在自己家裏喝酒,他已經習慣了獨自一人關起門來喝酒。大兒子李懷仁出外在南京謀事,家裏剩下二兒子李懷信和李妍兄妹在嶽父的私塾裏讀書,謝掌櫃和楊九娃都給李明秋一些經費,加之還有藥鋪的收入,日子過得不賴,感覺中四麵逢緣,心情有點酣然。
中午時分有人敲門,李明秋也不在意,囑咐管家開門。進來的是郭麻子的士兵,李明秋還沒有弄清楚是怎麽回事,已經被五花大綁捆起來。李明秋也算一條硬漢,被那些士兵們押著從鳳棲街的石板路上走過,一邊走一邊大聲質問:“爺究竟犯了什麽罪”?李明秋在鳳棲也算有頭有臉,幾乎全城的老百姓都出來站在沿街的石頭台階上,看李明秋被大綁著走進了郭麻子的官邸,早有人把這個消息傳給了十二能,十二能也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人,帶領著鳳棲城一幫子百姓在郭麻子的府邸前示威,大聲質問那些官兵:“我的女婿犯了什麽罪”?
郭麻子不願意把事情鬧大,他囑咐士兵把十二能請進他的大堂,親口對十二能說:“我對你的女婿不薄,是李明秋不仁,並非我郭團長不義,有幾次事情你的女婿鬧得我下不來台,這一次竟然私通共匪”。
教學先生有點迂腐,竟然跟郭麻子據理力爭:“國難當頭你們不去打日本,卻家窩子內鬥。我不懂什麽叫做‘共匪’,我隻見過楊九娃那個土匪在鳳棲的大街上大搖大擺地招搖過市,而你郭麻子還跟楊九娃拈香結拜!自古道官匪一家,自己尻子上的屎擦不淨,反過來誣陷他人”!
郭麻子從戎十幾年,還沒有人敢這樣明目張膽地搶白他,他的臉色變白變赤,習慣性地掏出了手槍。十二能一見並不害怕,把自己的袍子鈕扣解開,裸露出骨瘦嶙峋的胸膛:“來吧,有種就朝這裏打”。郭麻子苦笑一聲,還是好言相勸:“老人家我知道你把兩個兒子全部送去參加了國民革命,我也很佩服你的愛國精神,可是共黨內亂不除,何談抵禦外敵?前幾天有一股共匪從咱鳳棲路過,向陝北流竄,據可靠情報,你的女婿跟陝北的謝子長有聯係”。
十二能也是個老奸巨猾的角色,他早都看出了郭麻子色厲內荏,肚子裏實際上空虛的很,於是借力使力:“你帶領著一千多人的隊伍,竟然讓那共匪從你的眼皮子底下溜走,沒有辦法給上司交待,竟然拉了一個替罪羊來頂罪。一句話,你放不放人?如果不放人,我就動員鳳棲全城的老百姓來圍困你的官邸,自古道官逼民反,老百姓逼急了什麽事情都做得出”。
那郭麻子離了座位,做了一個請的手勢,說:“你今天能把我趕下台,我到真要感謝你,這個團長我不當了,讓給你。煩請老先生給楊虎城將軍寫一份報告,就說郭某是一介狗官,不堪重任,立馬把郭某免職,你以為這個官我想當?早都當夠了”!
十二能想不到郭麻子會來這一手,反倒把他自己鬧了個措手不及,翻過來又好言相勸:“我知道你這官也很難當,你來鳳棲十幾年,這裏的老百姓對郭團長還是有口皆碑,隻是這一次還望郭團長不要捕風捉影,冤枉好人”。
那郭團長不想再跟十二能磨嘴,說:“我郭某從來不會亂抓人”。不等十二能還口,立馬又命令下屬:“來人,送客”!
十二能被趕出郭麻子的大堂,氣得站在門口大罵:“郭麻子你不得好死”!看那鳳棲的老百姓漸次散去,又哀歎人心不古。其實老百姓是來看熱鬧的,真正關心李明秋的人不多,戰亂時期自身難保,有誰還會關心別人?隻見滿香過來,悄悄地把老爹拉回自家院子,關起門來說話:“目前並不是跟郭麻子糾纏的時候,得想辦法營救明秋”。十二能大罵郭麻子栽贓陷害。滿香說郭麻子肯定抓住了把柄,明秋跟陝北的謝掌櫃經常往來,原來滿香以為那是個做生意的,想不到竟然是陝北紅軍的頭領。十二能驚愕:“這明秋怎麽跟啥人都交往”?
滿香說現在顧不上埋怨,先考慮怎樣救人,是否先給長安的屈克勝老先生寫一封信,讓老先生在楊虎城將軍那裏活動一下。咱們這裏能找的人隻有楊九娃,聽說那楊九娃跟陝北紅軍也有交往。十二能坐下想了一會兒說:“我想親自去一趟長安,家裏的事情你就來安排,我看郭麻子已經跟楊九娃鬧翻了,楊九娃說話郭麻子不一定聽,說不定楊九娃根本就進不了鳳棲城”。滿香眼圈有點發紅:“萬一明秋有個三長兩短我可怎麽辦”?十二能安慰女兒:“車到山前必有路”。
十二能回家收拾了一下,給學生們放了假,即刻就向長安趕路,現在看來去找屈老先生是唯一穩妥的辦法,老人家救女婿心切,五天的路程四天就趕到了,到長安以後即刻就去國民黨陝西黨部去找屈老先生。屈老先生耐心聽完案情的過程,勸十二能先住下來,他答應第二天早晨就去楊公館探個究竟。第二天早晨屈老先生去了楊公館,十二能在屈老先生的寓所耐心等待,一直等到快下午時屈老先生回來了,一回來就指著身後的人說:“老同窗你看我給你把誰帶回來了”?
十二能睜眼細看,怎麽也不敢相信,屈老先生的身後竟然跟著女婿李明秋!
原來,那天郭麻子把十二能趕出大堂以後,考慮到夜長夢多,幹脆把李明秋押解往長安,至於楊虎城將軍怎樣處置這個共匪間諜他就不管了。想不到李明秋人還未到長安,為李明秋說情的人就先一步到達,楊虎城將軍也不想跟共產黨交惡,何不借此機會落個人情?所以那李明秋一押解到長安,楊虎城將軍連審問都沒有進行,即刻傳令:“放人”!
郭麻子聽到李明秋被放回來的消息大為疑惑,楊虎城將軍一方麵批評他郭團長治軍不嚴,致使共匪在鳳棲活動猖獗,一方麵又把抓住的共匪間諜即刻釋放,鬧不清這裏邊究竟有什麽名堂。
在郭宇村那幾孔丟棄的爛土窯裏,住著這支隊伍的首領,土窯的四周站著警衛的戰士。郭宇村膽小的村民關緊屋門躲進家裏不出來,膽大的村民站在那土窯的對麵,遠遠地看著土窯裏的軍人們進進出出。他們感到奇怪,鬧不清這支隊伍從哪裏來,到哪裏去,看樣子大家已經非常疲憊,太陽都很高了,樹林裏的士兵們仍然在酣睡,隻有那幾孔土窯裏的首長好像來不及睡覺,在緊張地布置著下一步的行動。
快中午時分村民們發現楊九娃帶領著他的幾個弟兄進入了那幾孔窯洞,於是人們猜測,楊九娃肯定知道這支隊伍的來曆,說不定他們還是同夥!最近一段時間有關陝北紅軍和江西紅軍的傳聞鬧騰得風風雨雨,大家議論紛紛,這支隊伍極有可能就是紅軍……看樣子這些紅軍隊伍不是本地人,有可能來自遠方,他們到這裏來作甚?
幾個弟兄在疙瘩和楞木的帶領下來到村裏,在村裏用當時的行情糴小米,他們說這支部隊隻吃一頓飯就走,家裏有小米的人家可以按照市場價格把小米糶給他們。
有些膽大的村民問疙瘩:“這些人是不是傳說中的紅軍”?
疙瘩也回答得非常直接:“這些人跟陝北紅軍有聯係。聽他們的頭兒說是為了開赴北方去打日本。楊大哥也是受人之托,來給這支部隊帶路”。
誰也不知道這支部隊究竟有多少,看樣子有一千多人,十幾戶人家的小村一下子要給一千人的部隊管飯,確實存在不少困難。老百姓不可能懂得太多,但是他們看過戲,知道嶽飛,知道保家衛國的道理,聽說這支部隊是去打日本,僅此一點足夠,有餘糧的人家都把穀子從屯裏舀出來,放到碾子上碾成米,家家的大鍋裏倒滿水,來為奔赴前線的戰士們燜幹米飯,山裏人沒有什麽好菜,隻好煮了幾大鍋蘿卜白菜,快中午時分戰士們從睡夢中醒來,聞到了米飯的香味,好長時間沒有吃過一頓熟飯了,鄉親們把米飯鍋抬到樹林裏,戰士們排好隊,由連長把飯均分給各班,再由班長把米飯分開舀在戰士們的碗裏。十幾鍋米飯根本不夠一千多人吃,於是幹部們餓著肚子,先讓戰士們吃飽。鄉親們看到許多人還沒有吃上飯,於是又趕著做了第二回。
天黑時隊伍從村子周圍的樹林裏悄無聲息地撤離,部隊開過好長時間,村裏人才知道,那一次路過村裏的是徐海東將軍的部隊。楊九娃讓楞木帶領幾個弟兄,給這支紅軍的部隊帶路,從四泉河一直帶到甘泉。到甘泉時跟謝掌櫃接應的部隊匯合,楞木他們又順著原路返回。
其實當年楊九娃給紅軍的部隊帶路沒有什麽政治目的,他隻是為了履行一次承諾,為了男子漢之間的仗義,楊九娃從心眼裏也認定那謝掌櫃是一個幹大事的人,他還是抱定那條信念,誰都不想得罪。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更何況紅軍隊伍路過那麽大的動靜,過了沒有幾天郭麻子便知道了這件事,這一次非同小可,郭團長又一次犯了失職的錯誤,他必須對上司有個交待,再不能這樣糊裏糊塗蒙混過去。
郭團長把發生過的許多事情串在一起,終於得出了一個結論:李明秋是個內奸!這個人不鏟除,將會後患無窮。
那天李明秋正在自己家裏喝酒,他已經習慣了獨自一人關起門來喝酒。大兒子李懷仁出外在南京謀事,家裏剩下二兒子李懷信和李妍兄妹在嶽父的私塾裏讀書,謝掌櫃和楊九娃都給李明秋一些經費,加之還有藥鋪的收入,日子過得不賴,感覺中四麵逢緣,心情有點酣然。
中午時分有人敲門,李明秋也不在意,囑咐管家開門。進來的是郭麻子的士兵,李明秋還沒有弄清楚是怎麽回事,已經被五花大綁捆起來。李明秋也算一條硬漢,被那些士兵們押著從鳳棲街的石板路上走過,一邊走一邊大聲質問:“爺究竟犯了什麽罪”?李明秋在鳳棲也算有頭有臉,幾乎全城的老百姓都出來站在沿街的石頭台階上,看李明秋被大綁著走進了郭麻子的官邸,早有人把這個消息傳給了十二能,十二能也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人,帶領著鳳棲城一幫子百姓在郭麻子的府邸前示威,大聲質問那些官兵:“我的女婿犯了什麽罪”?
郭麻子不願意把事情鬧大,他囑咐士兵把十二能請進他的大堂,親口對十二能說:“我對你的女婿不薄,是李明秋不仁,並非我郭團長不義,有幾次事情你的女婿鬧得我下不來台,這一次竟然私通共匪”。
教學先生有點迂腐,竟然跟郭麻子據理力爭:“國難當頭你們不去打日本,卻家窩子內鬥。我不懂什麽叫做‘共匪’,我隻見過楊九娃那個土匪在鳳棲的大街上大搖大擺地招搖過市,而你郭麻子還跟楊九娃拈香結拜!自古道官匪一家,自己尻子上的屎擦不淨,反過來誣陷他人”!
郭麻子從戎十幾年,還沒有人敢這樣明目張膽地搶白他,他的臉色變白變赤,習慣性地掏出了手槍。十二能一見並不害怕,把自己的袍子鈕扣解開,裸露出骨瘦嶙峋的胸膛:“來吧,有種就朝這裏打”。郭麻子苦笑一聲,還是好言相勸:“老人家我知道你把兩個兒子全部送去參加了國民革命,我也很佩服你的愛國精神,可是共黨內亂不除,何談抵禦外敵?前幾天有一股共匪從咱鳳棲路過,向陝北流竄,據可靠情報,你的女婿跟陝北的謝子長有聯係”。
十二能也是個老奸巨猾的角色,他早都看出了郭麻子色厲內荏,肚子裏實際上空虛的很,於是借力使力:“你帶領著一千多人的隊伍,竟然讓那共匪從你的眼皮子底下溜走,沒有辦法給上司交待,竟然拉了一個替罪羊來頂罪。一句話,你放不放人?如果不放人,我就動員鳳棲全城的老百姓來圍困你的官邸,自古道官逼民反,老百姓逼急了什麽事情都做得出”。
那郭麻子離了座位,做了一個請的手勢,說:“你今天能把我趕下台,我到真要感謝你,這個團長我不當了,讓給你。煩請老先生給楊虎城將軍寫一份報告,就說郭某是一介狗官,不堪重任,立馬把郭某免職,你以為這個官我想當?早都當夠了”!
十二能想不到郭麻子會來這一手,反倒把他自己鬧了個措手不及,翻過來又好言相勸:“我知道你這官也很難當,你來鳳棲十幾年,這裏的老百姓對郭團長還是有口皆碑,隻是這一次還望郭團長不要捕風捉影,冤枉好人”。
那郭團長不想再跟十二能磨嘴,說:“我郭某從來不會亂抓人”。不等十二能還口,立馬又命令下屬:“來人,送客”!
十二能被趕出郭麻子的大堂,氣得站在門口大罵:“郭麻子你不得好死”!看那鳳棲的老百姓漸次散去,又哀歎人心不古。其實老百姓是來看熱鬧的,真正關心李明秋的人不多,戰亂時期自身難保,有誰還會關心別人?隻見滿香過來,悄悄地把老爹拉回自家院子,關起門來說話:“目前並不是跟郭麻子糾纏的時候,得想辦法營救明秋”。十二能大罵郭麻子栽贓陷害。滿香說郭麻子肯定抓住了把柄,明秋跟陝北的謝掌櫃經常往來,原來滿香以為那是個做生意的,想不到竟然是陝北紅軍的頭領。十二能驚愕:“這明秋怎麽跟啥人都交往”?
滿香說現在顧不上埋怨,先考慮怎樣救人,是否先給長安的屈克勝老先生寫一封信,讓老先生在楊虎城將軍那裏活動一下。咱們這裏能找的人隻有楊九娃,聽說那楊九娃跟陝北紅軍也有交往。十二能坐下想了一會兒說:“我想親自去一趟長安,家裏的事情你就來安排,我看郭麻子已經跟楊九娃鬧翻了,楊九娃說話郭麻子不一定聽,說不定楊九娃根本就進不了鳳棲城”。滿香眼圈有點發紅:“萬一明秋有個三長兩短我可怎麽辦”?十二能安慰女兒:“車到山前必有路”。
十二能回家收拾了一下,給學生們放了假,即刻就向長安趕路,現在看來去找屈老先生是唯一穩妥的辦法,老人家救女婿心切,五天的路程四天就趕到了,到長安以後即刻就去國民黨陝西黨部去找屈老先生。屈老先生耐心聽完案情的過程,勸十二能先住下來,他答應第二天早晨就去楊公館探個究竟。第二天早晨屈老先生去了楊公館,十二能在屈老先生的寓所耐心等待,一直等到快下午時屈老先生回來了,一回來就指著身後的人說:“老同窗你看我給你把誰帶回來了”?
十二能睜眼細看,怎麽也不敢相信,屈老先生的身後竟然跟著女婿李明秋!
原來,那天郭麻子把十二能趕出大堂以後,考慮到夜長夢多,幹脆把李明秋押解往長安,至於楊虎城將軍怎樣處置這個共匪間諜他就不管了。想不到李明秋人還未到長安,為李明秋說情的人就先一步到達,楊虎城將軍也不想跟共產黨交惡,何不借此機會落個人情?所以那李明秋一押解到長安,楊虎城將軍連審問都沒有進行,即刻傳令:“放人”!
郭麻子聽到李明秋被放回來的消息大為疑惑,楊虎城將軍一方麵批評他郭團長治軍不嚴,致使共匪在鳳棲活動猖獗,一方麵又把抓住的共匪間諜即刻釋放,鬧不清這裏邊究竟有什麽名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