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克勝老先生知道自己闖下禍了,這幫子剛剛招安的土匪什麽事都能做得出,可是他心裏並不怯懼,反而有一種大義凜然的衝動,他努力使自己衝出人牆,擔心鳳棲的老百姓吃虧,可是老百姓也是鐵板一塊,把屈老先生圍在人牆中間不讓出來,幸虧國民黨監軍出麵調解,才使一場衝突化險為夷。


    然而事情到此並沒有結束,當晚騎二師的部隊就將屈老先生住的村子包圍,豈料那屈克勝先生早已在鳳棲老百姓的護衛下逃離了鳳棲。匪兵們找不到屈老先生,就將屈先生八十歲的老爹爹捆起來出氣,可憐老人被匪兵們一頓折磨,當晚就咽了氣。


    鳳棲的老百姓聞知此事,抬著老人的棺木遊行示威,城牆上架著騎二師的機槍,城裏城外的老百姓把騎二師的官兵團團包圍,民怨鼎沸,那金師長開始知道民心不可辱,民意不可違。又抓了幾個鬧事的士兵綁上城牆示眾,聲言一定要替老百姓出氣。老百姓再也不相信金師長的鬼話,非要蔣委員長親自出麵討個說法。


    蔣委員長當然不可能親自來到鳳棲調解民怨,不過這件事卻震動了國民黨西北軍司令長官胡宗南,鳳棲縣城雖小,但是其獨特的戰略位置不允許有任何閃失,胡司令長官聽聞屈克勝老先生已經到了長安,親臨國民黨陝西黨部接見屈老先生,代表西北駐軍向屈老先生致歉,許諾一定要親自參加屈先生父親的葬禮,希望屈先生以黨國的最高利益為重,親自出麵平息鳳棲老百姓的騷亂。


    屈老先生坦言道:家父遭遇不幸他萬分悲痛,正打算連夜起身回老家葬父,他知道人死不能複活,也不打算冤冤相報跟騎二師鬧個天翻地覆,但是必須討個說法。


    胡長官當麵保證,這件事一定要處理公正,並且直言道當初決定騎二師鎮守鳳棲是一大失誤,光知道這支民族隊伍英勇善戰,卻忽視了這支剛改編的部隊還殘留著土匪習性。鳳棲不能有失,他已經計劃另外派一支漢族部隊去鳳棲換防,把騎二師從鳳棲撤出。


    當夜,胡長官親自派車護送屈老先生回鳳棲葬父,並且致電騎二師金師長,屈老先生是國民黨元老,一定要絕對保證屈老先生的安全!最好派軍隊出城十裏相迎。金師長複電胡長官:鳳棲城的“刁民”們已經把鳳棲團團圍住,並且斷水斷蔬菜供應,他嚴令士兵不準開槍,但是部隊喝不上水,寸步難行,可能堅持不了許久。胡長官對話務員大聲吼道:“傳我的口令,如果再開槍打死一個平民百姓,就唯金師長是問”!


    晨曦微熹的早晨,護送屈克勝老先生的汽車停在鳳棲縣城外,隻見圍城的老百姓扯起白幡,正在跟城牆上的士兵對峙。屈老先生下車後仰天長歎:“吾有何能、吾有何德?竟讓全縣的父老如此費心!爹呀,你若在天有靈,也應當感到欣慰”!


    城門洞開,老爹爹的靈柩停在十字路口,十二能一身白孝,帶領著屈氏宗室的子弟在為老爹爹守靈。城牆上騎二師的士兵端著槍一籌莫展,這樣的民怨鼎沸的場麵不能不使他們感到羞慚。


    稍傾,金師長也帶著他那一幫子嘍囉前來吊唁,十二能上前要跟金師長拚命,被屈老先生一把扯住,他小聲對老同窗說:“國難當頭,應以大局為重”。


    十二能正欲大聲爭辯,突見屈老先生命令旁邊守靈的自家孝子:“把棺木蓋子打開”!大家突然靜了,按照鳳棲習俗,人死不能見天。打開棺木蓋子是一大忌諱,可那屈老先生好像不容置疑,又重複了一遍:“把棺木蓋子打開”!


    十二能稍一思忖,靈性大開,他指揮幾個年輕人打開棺木蓋子,屈老先生上前扯下老爹爹的蓋臉布,看見老爹爹閉著雙眼,走得安詳,屈老先生撩起袍襟,雙膝跪地,焚起一爐香,點燃冥紙,說話擲地有聲:“爹,咱一生堂堂正正活人,明明白白做事,自信平生無愧事,死後方敢對青天!今日國難當頭,咱們得饒人處且饒人,放過這些士兵,督促他們來日上陣英勇殺敵,為國盡忠”。


    城內城外一片安靜,所有的官兵和老百姓全被屈老先生的民族大義打動,四麵城牆上荷槍實彈的士兵一片肅穆,不知誰喊了一聲:“向屈老先生致敬”!士兵們放下槍來,全都低頭肅穆,為死者獻上一片歉疚,隻見十幾個**女學生和折磨老人的士兵被五花大綁,來到屈老先生老爹爹的靈柩前齊齊地跪下,金師長上前對屈老先生鞠了一躬,說:“屈老先生,我已經把帶頭鬧事的士兵全部拘押,由你處置”。


    屈老先生站起來,為那些士兵一一鬆綁,然後把他們扶起來,大聲訓誡道:“孩子們,你們對麵站著的,是你們的父老鄉親,你們有責任去保護他們,絕不允許你們去糟踐他們!你們犯下了彌天大罪!就在一年多以前,鳳棲的筆架山下,十幾個東北軍士兵同樣因為奸汙婦女受到了軍法的嚴厲處置,國難當頭,出師未捷身先死,是我們不願意看到的結局。今天,我代表鳳棲人為你們鬆綁,饒恕你們,是為了讓你們帶罪殺敵!一個人的災難是小事,國破家亡,我們將會淪為奴隸”。


    不知誰帶頭唱起了《義勇軍進行曲》,城內城外,幾萬軍民跟著和鳴,一場軍民對峙演變成一致抗日的誓師大會,國民黨南京參議院院長於右任老先生聞知此事,親自揮毫為屈老先生的老宅院題寫了《忠孝禮儀》的匾額。在參議院的例會上,於右任院長親自提議,增選屈克勝老先生為南京參議院參議員。


    胡宗南司令長官也沒有食言,就在屈先生的老爹爹下葬的那天早晨,一長溜汽車開進村子,胡司令長官跟當年的陝西省長一起,帶領著文武百官,前來參加老人的葬禮,遵照屈老先生的囑托,老父親的喪葬儀式簡單而樸素,但是非常隆重,鳳棲高原方圓百十裏的老百姓全來參加老人的葬禮,屈老先生固執己見,堅持不讓給老爹爹樹立墓碑,他言道老爹爹乃一介平民,入土為安,沒有必要為老人掙得一席地位。可是就在屈老先生親赴南京履職之時,屈姓宗室子孫為了光宗耀祖,還是為老爹爹樹立了一通丈二高的墓碑,當年鳳棲高原沒有什麽建築,視野開闊,人們站在曠野,一眼就能看見那墓碑高高聳立,屈克勝先生回鄉省親之時,看見墓碑扼腕長歎,他直言宗室子孫做了一件傻事,人死不留痕跡才是明智之舉,帝王將相的墳墓往往成為盜挖的對象,致使死者不得安寧。墓碑既然豎起來了也不可能毀掉,但是屈老先生的預言卻不幸言中,文化革命中墓碑成為“破四舊”的對象,被砸成碎塊壘了圍堰,造反派們還猜測墓室裏肯定有不少金銀珠寶,結果打開墓室一看,除了一副幹骨以外什麽都沒有。此係後事,筆者將在後麵給大家表述。


    金師長看到這麽多的政府要員來參加屈老先生父親的葬禮,方知這屈克勝先生不可小覷。胡宗南長官最後還是從通盤考慮,沒有給金師長任何處分,但是把騎二師調離了鳳棲,派劉勘集團軍長的一個師來鎮守鳳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寡婦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支海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支海民並收藏寡婦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