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中被授予少校軍銜後,穿上軍裝,成為一名職業軍醫,他開的那間藥鋪徹底關門。每天穿著中國的少校軍服在中國的軍隊裏,為中國的軍人服務,田中心裏的那種扭曲難以承受。他始終認為那個對他行刺的人還在鳳棲城裏蟄伏著,說不定那一天還會卷土重來,不把這個人挖出來田中寢食難安。
突然間瓦溝鎮發生了命案,劉師長去瓦溝鎮平息民怨時沒有帶田中,驗屍官仍然是中國的醫生,田中知道它雖然身居少校的高位,但是那是一個虛職,除過能拿到相應的高薪以外,沒有任何實質性的作用,看他的住所和辦公地點戒備森嚴,田中心裏愈加空虛,感覺中他已經成為劉師長手中的玩偶。
大年初二盧秀蓉想到娘家轉轉,另外她想為女兒帶回幾件陶俑玩玩,田中說我跟你同去。這句話令盧秀蓉大為感動,出門時門口站崗的警衛向田中兩口子敬禮致意,緊接著立正報告:“報告少校,為了您的安全,請您稍等,待我們請示衛隊長為您安排貼身護衛”。
田中有點不耐煩,想頂撞警衛幾句,盧秀蓉對丈夫使了個眼色,田中這才哀歎一聲,無可奈何地說:“那好吧,我等一會兒,你們快點”。停一會兒護衛他們的貼身衛兵來了,鳳棲街上老百姓交頭接耳、竊竊私語,看那架勢倒好像是田中兩口子被衛兵押送。
來到西門外的陶器作坊,看那燒製陶器的罐窯大仍然濃煙滾滾,原來一個長安客商訂做了盧師傅一大批陶藝,盧師傅日夜趕製,大過年也不停歇。
嶽父嶽母看到田中身後還帶著兩個衛兵,心裏感覺極不舒服,盧師傅隻對女婿打了一聲招呼,便忙自己的活路,嶽母抱起孫女親了一口:問道:“你們吃了沒有”?
好似皇妃省親,娘倆連一句親熱話也沒有,盧秀蓉眼圈微紅,從衣服兜裏掏出一把銀元,給幾個弟妹發了年錢,然後說:她想給女兒挑選幾件玩具。弟妹們一聽姐姐這話非常熱心,帶著姐姐來到儲藏室,幫助姐姐挑選,田中也興致極高,一邊挑選一邊品評。
秀蓉在陶藝旁邊蹲得久了,猛然間站起來,感覺頭暈目眩,緊接著下腹劇痛,頭上冒出了豆大的汗珠,當年鳳棲沒有看婦科病的西醫,中醫在婦科方麵還比較拿手,田中對兩個衛兵喊道:“快、趕快請祁先生”!
少頃,祁連玉先生慌慌張張趕到,一看就馬上說:“夫人臨產了!現在找接生婆已經來不及了,我來幫貴婦人接生”!
在當年鳳棲男人接生是一大忌諱,可是祁連玉先生全然不顧,救命要緊!他扶盧秀蓉平睡在炕上,剛褪下褲子,馬上就能看見嬰兒的頭,秀蓉娘也顧不了許多,在旁邊幫忙,隨著一聲哭叫,一個男嬰誕生。
三日後田中在衛兵的護衛下來到濟世堂藥鋪,他專程來答謝祁連玉先生,順便請祁先生到家裏一敘。
鳳棲習俗,家裏喜添新丁乃人生一大幸事,富戶人家三日後定當衝喜,這一天大擺筵宴,所有的親朋好友都****賀喜,有的人家請幾個戲子來清唱,有的人家幹脆請一台家戲。那一年縣裏的戲班子剛在瓦溝鎮遭劫,替田中幫忙的司儀便建議田中請一台家戲,田中囑咐司儀,一切按照中國的習俗行事,怎麽為孩子衝喜完全聽司儀安排。
當然,去廟裏為兒子“寄身”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項儀式,隻要家裏生了男孩,無論窮富人家都要去廟裏給孩子“寄身”,就是把孩子的身子寄托給神仙,孩子滿十二周歲時又去廟裏把孩子的身子贖回,俗稱“贖身”,贖身跟寄身一樣都要給廟裏的神仙進貢,有錢人家的貢品五花八門,無錢人家蒸一盤花饃,花饃俗稱“花貢”,花貢一般端在木盤裏,鳳棲街一般把兒子寄身在仙姑庵,進庵後先把花貢獻在香案上,然後焚香叩拜,這時,何仙姑就會把一段綰成富貴結的黃韁繩帶到兒子的脖子上,黃韁繩無論貧富貴賤都一樣,是用黃緞帶擰成的麻花狀的繩子,但是繩子上帶的飾品卻不盡相同,金、銀、玉、石皆有,富戶人家給孩子戴金麒麟、玉麒麟的全有,一般人家戴銀飾品,最常見的就是銀項圈,項圈直接戴到孩子的脖子上,滿十二歲時才取下。當然,還有的人家給孩子戴不起銀項圈,便給一枚銀元上穿個孔,用黃韁繩穿起來戴在孩子的脖子上。
別以為戴石頭飾品的全是無錢人家,有錢人家也帶。特別是老來得子,俗稱稀罕,給娃戴個石鎖,把娃的命“鎖住”,為的是不讓孩子生病、不遇意外。
盧師傅對田中有一種深深的成見,可是對自己的女兒卻懷著深深的父愛,早在秀蓉懷上第二個孩子以後,盧師傅就托付長安來訂做陶藝生意的客商,為自己未來的外孫製作了一隻金鎖,他知道田中那個海獸(罵人的方言)不懂中國的習俗,便在暗中為女兒做一些準備。
一般去廟裏給孩子寄身是在滿月那天,富戶人家有點急不可耐,為了顯示自己的富有,便在衝喜那天把尼姑請到家裏給孩子寄身。司儀也如法炮製,把何仙姑請到田中家裏為孩子寄身,隻見秀蓉娘從懷裏掏出一枚黃橙橙的金鎖,何仙姑用黃韁繩把金鎖穿起來,戴在孩子的脖子上。寄身的儀式完成之後,宴席開始,司儀首先安排孩子的外公、舅舅入席,然後把給孩子接生的祁連玉先生請上次席,旁邊鐵算盤、李明秋、趙吉倉作陪。祁連玉要讓鐵算盤上座,鐵算盤搖手,說:接生婆坐次席,這是規矩。劉師長瓦溝鎮回來,帶領著他的部下按照職銜入座。隨著一聲開場鑼鼓響起,家戲開演了,大家一邊喝酒一邊看戲。
席間,祁連玉先生離座,假裝去探視田中新生的兒子,被田中請到另一間暗室。田中認定刺殺他的刺客就是趙吉倉!於是借那一次祁先生給盧秀蓉看病的機會,跟祁連玉建立了聯係,要祁連玉監視趙吉倉的行動。趙吉倉猶如一枚眼中釘,趙吉倉呆在鳳棲田中一天也別想安寧,田中想鏟除趙吉倉這個心頭大患,但他不想親自動手,隻要發現趙吉倉有什麽跟日本人接頭的蛛絲馬跡,他馬上就會報告劉師長,假借劉師長之手把趙吉倉鏟除。
祁先生並沒有欣然應允,他言道:“我跟趙先生前世無冤今世無仇,幹嘛要監視趙先生的行蹤”?
田中說那你有所不知,假如趙先生是日本特務,你檢舉他肯定能夠立功,就像我,中央政府發的獎金一輩子也用不完。
祁先生說我不稀罕你那獎金,但是我仇恨日本人侵占中國,假如趙先生真是日本特務,我也不會饒他!你所提的情況我留意就是了。
經過那一次接觸,祁連玉開始留意趙吉倉的行為,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他發覺趙先生並沒有什麽值得懷疑的行為,隻是這一段時間八條腿羊肉泡饃館葛有亮來請趙先生給他老爹看病,看完病以後一般回來很晚,回來時身上沾滿羊膻氣和酒味,祁連玉也時常去那羊肉泡饃館去吃羊肉,那羊肉泡饃吃上過癮,長時間不吃胃裏就難受,每次吃羊肉泡饃祁連玉都留意,葛有亮除過給他碗裏比別人多放一點羊肉外,沒有發現什麽異常行為。倒是葛有信看著祁先生,眼神有點怪。
暗室裏的光線有點暗,祁連玉進入暗室以後,看不清田中的表情,屋子外的劃拳聲吆喝聲連成一片,田中把一件東西塞進祁先生手裏,接著就出屋招呼其他客人,祁先生挪到光亮的地方一看,原來是一根亮晃晃的金條,少說也有三兩重。
這禮物太重,壓得祁連玉喘不過氣來,他倒吸一口冷氣,不知道田中為什麽要對他攤這麽大的血本。他想把金條放在暗室,又擔心田中看不見丟失。祁連玉不是傻瓜,這禮物他無論如何也不能收!祁連玉在暗室裏想了一會兒,然後把金條重新包好,揣進內衣口袋,假裝無事一樣從暗室裏走出來,重新坐在座位上,趙先生扭過頭開玩笑說道:“他幹爹怎麽進去了這麽長時間”?
祁連玉悶頭想了一會兒,恍然大悟。按照當地習俗,誰給孩子接生,那麽這接生婆就是孩子的當然幹娘,祁先生給田中的孩子接生,自然也就成了孩子的“幹爹”。祁先生不知道怎樣應對,臉上有點不悅,說:“什麽幹爹不幹爹的,當先生的總不能見死不救,給孩兒他娘開了幾味藥補補身子,咋啦?還吃醋”?
鐵算盤擺擺手:“別在這裏丟人了,咱吃菜、喝酒。都在一起幹事,有些事不要太往心裏去”。
可是祁先生心裏有事,坐立不安。他瞅見田中進屋了,追了進去,也不管屋子裏坐滿了客人,把那金條掏出來遞給田中,說:“田先生,無功不受祿,這禮物,咱不能收”。
突然間瓦溝鎮發生了命案,劉師長去瓦溝鎮平息民怨時沒有帶田中,驗屍官仍然是中國的醫生,田中知道它雖然身居少校的高位,但是那是一個虛職,除過能拿到相應的高薪以外,沒有任何實質性的作用,看他的住所和辦公地點戒備森嚴,田中心裏愈加空虛,感覺中他已經成為劉師長手中的玩偶。
大年初二盧秀蓉想到娘家轉轉,另外她想為女兒帶回幾件陶俑玩玩,田中說我跟你同去。這句話令盧秀蓉大為感動,出門時門口站崗的警衛向田中兩口子敬禮致意,緊接著立正報告:“報告少校,為了您的安全,請您稍等,待我們請示衛隊長為您安排貼身護衛”。
田中有點不耐煩,想頂撞警衛幾句,盧秀蓉對丈夫使了個眼色,田中這才哀歎一聲,無可奈何地說:“那好吧,我等一會兒,你們快點”。停一會兒護衛他們的貼身衛兵來了,鳳棲街上老百姓交頭接耳、竊竊私語,看那架勢倒好像是田中兩口子被衛兵押送。
來到西門外的陶器作坊,看那燒製陶器的罐窯大仍然濃煙滾滾,原來一個長安客商訂做了盧師傅一大批陶藝,盧師傅日夜趕製,大過年也不停歇。
嶽父嶽母看到田中身後還帶著兩個衛兵,心裏感覺極不舒服,盧師傅隻對女婿打了一聲招呼,便忙自己的活路,嶽母抱起孫女親了一口:問道:“你們吃了沒有”?
好似皇妃省親,娘倆連一句親熱話也沒有,盧秀蓉眼圈微紅,從衣服兜裏掏出一把銀元,給幾個弟妹發了年錢,然後說:她想給女兒挑選幾件玩具。弟妹們一聽姐姐這話非常熱心,帶著姐姐來到儲藏室,幫助姐姐挑選,田中也興致極高,一邊挑選一邊品評。
秀蓉在陶藝旁邊蹲得久了,猛然間站起來,感覺頭暈目眩,緊接著下腹劇痛,頭上冒出了豆大的汗珠,當年鳳棲沒有看婦科病的西醫,中醫在婦科方麵還比較拿手,田中對兩個衛兵喊道:“快、趕快請祁先生”!
少頃,祁連玉先生慌慌張張趕到,一看就馬上說:“夫人臨產了!現在找接生婆已經來不及了,我來幫貴婦人接生”!
在當年鳳棲男人接生是一大忌諱,可是祁連玉先生全然不顧,救命要緊!他扶盧秀蓉平睡在炕上,剛褪下褲子,馬上就能看見嬰兒的頭,秀蓉娘也顧不了許多,在旁邊幫忙,隨著一聲哭叫,一個男嬰誕生。
三日後田中在衛兵的護衛下來到濟世堂藥鋪,他專程來答謝祁連玉先生,順便請祁先生到家裏一敘。
鳳棲習俗,家裏喜添新丁乃人生一大幸事,富戶人家三日後定當衝喜,這一天大擺筵宴,所有的親朋好友都****賀喜,有的人家請幾個戲子來清唱,有的人家幹脆請一台家戲。那一年縣裏的戲班子剛在瓦溝鎮遭劫,替田中幫忙的司儀便建議田中請一台家戲,田中囑咐司儀,一切按照中國的習俗行事,怎麽為孩子衝喜完全聽司儀安排。
當然,去廟裏為兒子“寄身”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項儀式,隻要家裏生了男孩,無論窮富人家都要去廟裏給孩子“寄身”,就是把孩子的身子寄托給神仙,孩子滿十二周歲時又去廟裏把孩子的身子贖回,俗稱“贖身”,贖身跟寄身一樣都要給廟裏的神仙進貢,有錢人家的貢品五花八門,無錢人家蒸一盤花饃,花饃俗稱“花貢”,花貢一般端在木盤裏,鳳棲街一般把兒子寄身在仙姑庵,進庵後先把花貢獻在香案上,然後焚香叩拜,這時,何仙姑就會把一段綰成富貴結的黃韁繩帶到兒子的脖子上,黃韁繩無論貧富貴賤都一樣,是用黃緞帶擰成的麻花狀的繩子,但是繩子上帶的飾品卻不盡相同,金、銀、玉、石皆有,富戶人家給孩子戴金麒麟、玉麒麟的全有,一般人家戴銀飾品,最常見的就是銀項圈,項圈直接戴到孩子的脖子上,滿十二歲時才取下。當然,還有的人家給孩子戴不起銀項圈,便給一枚銀元上穿個孔,用黃韁繩穿起來戴在孩子的脖子上。
別以為戴石頭飾品的全是無錢人家,有錢人家也帶。特別是老來得子,俗稱稀罕,給娃戴個石鎖,把娃的命“鎖住”,為的是不讓孩子生病、不遇意外。
盧師傅對田中有一種深深的成見,可是對自己的女兒卻懷著深深的父愛,早在秀蓉懷上第二個孩子以後,盧師傅就托付長安來訂做陶藝生意的客商,為自己未來的外孫製作了一隻金鎖,他知道田中那個海獸(罵人的方言)不懂中國的習俗,便在暗中為女兒做一些準備。
一般去廟裏給孩子寄身是在滿月那天,富戶人家有點急不可耐,為了顯示自己的富有,便在衝喜那天把尼姑請到家裏給孩子寄身。司儀也如法炮製,把何仙姑請到田中家裏為孩子寄身,隻見秀蓉娘從懷裏掏出一枚黃橙橙的金鎖,何仙姑用黃韁繩把金鎖穿起來,戴在孩子的脖子上。寄身的儀式完成之後,宴席開始,司儀首先安排孩子的外公、舅舅入席,然後把給孩子接生的祁連玉先生請上次席,旁邊鐵算盤、李明秋、趙吉倉作陪。祁連玉要讓鐵算盤上座,鐵算盤搖手,說:接生婆坐次席,這是規矩。劉師長瓦溝鎮回來,帶領著他的部下按照職銜入座。隨著一聲開場鑼鼓響起,家戲開演了,大家一邊喝酒一邊看戲。
席間,祁連玉先生離座,假裝去探視田中新生的兒子,被田中請到另一間暗室。田中認定刺殺他的刺客就是趙吉倉!於是借那一次祁先生給盧秀蓉看病的機會,跟祁連玉建立了聯係,要祁連玉監視趙吉倉的行動。趙吉倉猶如一枚眼中釘,趙吉倉呆在鳳棲田中一天也別想安寧,田中想鏟除趙吉倉這個心頭大患,但他不想親自動手,隻要發現趙吉倉有什麽跟日本人接頭的蛛絲馬跡,他馬上就會報告劉師長,假借劉師長之手把趙吉倉鏟除。
祁先生並沒有欣然應允,他言道:“我跟趙先生前世無冤今世無仇,幹嘛要監視趙先生的行蹤”?
田中說那你有所不知,假如趙先生是日本特務,你檢舉他肯定能夠立功,就像我,中央政府發的獎金一輩子也用不完。
祁先生說我不稀罕你那獎金,但是我仇恨日本人侵占中國,假如趙先生真是日本特務,我也不會饒他!你所提的情況我留意就是了。
經過那一次接觸,祁連玉開始留意趙吉倉的行為,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他發覺趙先生並沒有什麽值得懷疑的行為,隻是這一段時間八條腿羊肉泡饃館葛有亮來請趙先生給他老爹看病,看完病以後一般回來很晚,回來時身上沾滿羊膻氣和酒味,祁連玉也時常去那羊肉泡饃館去吃羊肉,那羊肉泡饃吃上過癮,長時間不吃胃裏就難受,每次吃羊肉泡饃祁連玉都留意,葛有亮除過給他碗裏比別人多放一點羊肉外,沒有發現什麽異常行為。倒是葛有信看著祁先生,眼神有點怪。
暗室裏的光線有點暗,祁連玉進入暗室以後,看不清田中的表情,屋子外的劃拳聲吆喝聲連成一片,田中把一件東西塞進祁先生手裏,接著就出屋招呼其他客人,祁先生挪到光亮的地方一看,原來是一根亮晃晃的金條,少說也有三兩重。
這禮物太重,壓得祁連玉喘不過氣來,他倒吸一口冷氣,不知道田中為什麽要對他攤這麽大的血本。他想把金條放在暗室,又擔心田中看不見丟失。祁連玉不是傻瓜,這禮物他無論如何也不能收!祁連玉在暗室裏想了一會兒,然後把金條重新包好,揣進內衣口袋,假裝無事一樣從暗室裏走出來,重新坐在座位上,趙先生扭過頭開玩笑說道:“他幹爹怎麽進去了這麽長時間”?
祁連玉悶頭想了一會兒,恍然大悟。按照當地習俗,誰給孩子接生,那麽這接生婆就是孩子的當然幹娘,祁先生給田中的孩子接生,自然也就成了孩子的“幹爹”。祁先生不知道怎樣應對,臉上有點不悅,說:“什麽幹爹不幹爹的,當先生的總不能見死不救,給孩兒他娘開了幾味藥補補身子,咋啦?還吃醋”?
鐵算盤擺擺手:“別在這裏丟人了,咱吃菜、喝酒。都在一起幹事,有些事不要太往心裏去”。
可是祁先生心裏有事,坐立不安。他瞅見田中進屋了,追了進去,也不管屋子裏坐滿了客人,把那金條掏出來遞給田中,說:“田先生,無功不受祿,這禮物,咱不能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