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南泥灣到郭宇村有一條小路,當年紅軍長征時有一支部隊就從這條小路到達陝北。楊九娃受李明秋委托,派疙瘩和楞木為紅軍帶路,半路上撿到一個紅軍小孩,那小孩子被楊九娃收為義子,在仙姑庵跟何仙姑一起住了大約半年,以後被紅軍知道後派人帶到延安。那小孩子就是安遠。
如果說一九三五年紅軍長征時安遠隻有十二歲,那麽七年之後安遠應該是十九歲。十九歲的安遠重返鳳棲,心態大不相同。上一次是為了北上抗日,而這一次則完全是為了逃命。安遠也弄不清是戰友故意放他一條活路還是其他什麽原因,反正調戲首長的愛人就是死罪,這一點不容置疑!
人的一生有許多選擇,有的選擇身不由己,十二歲的安遠父母雙亡,是紅軍叔叔救了他的命,帶他走上了長征路。如果說安遠跟李妍都能夠控製住自己,安遠的前途將無限光明,可是人的某些邪念往往發生於瞬間,感覺中李妍是個巨大的磁場,安遠一接近那個磁場就身不由己,一切行為都無法控製,男女雙方都被牢牢吸引。那一刻他們根本不會在意等待他們的將是什麽下場,好似兩條小河在非常自然地融匯。反正他們那樣做了,就不用後悔。對李妍來說雖然驚心動魄,但是到後來仍然物歸原主,因為z首長需要李妍,李妍又回到z首長身邊。
可是那一次不檢點的行為卻徹底改變了安遠的命運。安遠死裏逃生,也許那是畢旅長的有意安排,戰士調戲首長的愛人就拉出去槍斃有點不可思議。安遠依稀記得那條小路,他順著那條小路朝回走,安遠的最終目的是走回江西,江南風光依然充滿詩意。那裏也有矯柔多情的姑娘,吊腳樓裏傳出的情歌讓人心醉。安遠不經意地走著,有一種終於飛出了牢籠般的愜意。
正走間安遠看見前邊有一個老嫗身背一捆子柴禾在慢慢地挪動。人有時就是那樣,做好事也許是舉手之勞,並不意味著要有許多感想。安源非常自然地走到老嫗麵前,說了聲:“老奶奶,我來替你背柴。”一邊說一邊非常自然地把老人的柴禾接過來背在自己身上。
那老人就是常有理的老婆,常建生常桂生的老娘。常有理死了以後,兩個兒媳嫌老婆子是個累贅,誰也不願意養活老婆子,老婆子隻得跟女兒常煥生住在一起。兩個兒子接濟母女倆一點零花,每次回家都給母女倆一些米麵,母女倆相依為命,日子倒也過得清閑。
安遠背著柴禾在前邊走,老婆子拄著拐杖跟在後頭,到家後安遠擦擦汗要走,被老婆子攔住。老婆子說:“小夥子我還不知道你叫什麽名字?難得遇見你這樣的好人。你先歇歇,喝口水,我給咱做飯。這屋子就我母女倆,兒子出外趕腳,兩個媳婦和孫子分開家另過。天不早了,你吃完飯睡一夜,明早再走。”
老婆子嘮嘮叨叨說個不休,一個女孩子站在炕前看一眼安遠,又趕緊低下頭,不大一會兒又抬起頭來看一眼安遠,趕快把眼睛挪到別處。女孩子就那樣,見到生人總要端詳個夠。
那個女孩長相很一般,沒有怎麽引起安遠的注意,反正大家都是不期而遇。吃飯就吃飯吧,幾天來安遠一直啃冷糜子饃,糜子饃越冷越硬,難得吃一頓熱飯,出門人臉皮要厚。
女孩子和麵、擀麵,老婆子燒火、熬南瓜,停一會兒做好了一鍋南瓜麵。安遠端起飯碗吃得很香,放了兩次褲帶。吃完飯安遠佯裝要走,你一個大小夥子呆在人家母女家裏有點說不過去。那女孩子看起來臉上很失望,好像不願意讓小夥子走。
老婆子過來之人,豈能猜不透女兒的心情?前一個時期葛有信作合,要將常煥生介紹給年貴元為妻,小姑娘心裏一陣悸動,天天等待年貴元的回音,一直等了幾個月,終於等來了一個消息,年貴元已經跟盧師傅的三姑娘結婚……
常煥生也曾在鳳棲城裏久住,雖然自己長得並不起眼,可是也知道鳳棲城裏誰的女兒漂亮,看來年貴元看不上自己……這讓常煥生傷心,在家時重活累活全是常煥生一人幹,有時還要遭受兩個嫂子的白眼,早都想為自己找一個女婿,養活媽媽一心一意地做一個好女人。
安遠的出現在小姑娘的心裏泛起一陣漣漪,當年農村的姑娘選擇的餘地很小,基本上看見一個小夥子就很自然地跟自己的命運聯係在一起,常煥生雖然不知道安遠究竟幹啥,幹啥並不重要,重要的他是一個男人!男人是女人依附的對象,就像樹藤那樣纏繞在一起。常煥生臉紅撲撲地,有點像熟透的櫻桃那樣紅得透明,事到如今小姑娘索性不管不顧,說出的話也有點黏糊:“哥,這山裏狼多,半夜一個人走路有點擔心。你就住下吧,屋裏就我們娘倆。”
安遠看一眼小姑娘,女孩子一到了那種年齡段就有一種成熟的感覺。看樣子這母女倆誠心留自己,人走投無路時也就沒有了選擇的餘地。向前的路渺茫,回江西談何容易!說不定拋屍荒野無人問津。唉!還是得過且過,隻要有人肯收留安遠,安遠就不打算離去。
冬天的山風帶著哨音,安遠在母女倆的茅屋內住下了,媽媽睡在炕中間,安遠和常煥生睡在媽媽兩邊,看來母女倆不成心攆安遠走,安遠也不打算走。開始一段日子大家基本上老實,雖然安遠夜間也有一些騷動,但是基本上還能控製得住自己,那姑娘可能也睡不著,半夜裏不住地翻身。老婆子瞌睡較少,睡到半夜突然坐起來,話也問得直接:“我的女兒老實,能幹,小夥子你如果不嫌棄,過幾天我兒子回來,就商量給你倆結婚。”
安遠想起了五月的紅杏,杏樹下李妍一雙眼睛深情……眼前的常煥生遠沒有李妍漂亮,安遠有些傷感有些內疚,安遠喊了一聲“媽媽”,安遠說出的話讓母女倆感動:“媽媽,從今往後咱們就是一家人,對不?”
不久,常建生常桂生弟兄倆趕腳回來了。聽媽媽說要將妹妹嫁給安遠,弟兄倆基本上沒有什麽異議,就是對安遠的身份提出質疑,因為安遠說話時還帶點南方的口音。安遠不可能對弟兄倆隱瞞,安遠說:“我在延安犯了錯誤……”
弟兄倆想了幾天,感覺中給妹妹找對象也很困難。況且兵荒馬亂的年月,什麽情況都可能發生。隻要安遠結婚後能精心照顧媽媽和妹妹,弟兄倆也就少了後顧之憂。
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了一頓飯,給媽媽另外收拾了一間茅屋,把兩床舊被子拆洗了一下,就算給安遠和常煥生結婚。
新婚之夜安遠在油燈下久坐,思緒裏怎麽也趕不走李妍的身影,仿佛一副完整的圖畫被撕碎,內心裏充滿憂傷和痛苦。
突然,常煥生哭了,哭得非常傷心:“哥,你是不是不願意跟我結婚?妹子真心對你好,妹子離不開你……”
安遠十九歲,十九歲的安遠經曆了太多的悲歡離合。今生今世,將來永遠,安遠將會跟麵前的姑娘生活在一起。安遠不會,也沒有資本嫌棄自己的女人。安遠非常笨拙地跟常煥生摟抱在一起。小姑娘幸福得有點發暈,她附在安遠的耳朵邊說:“哥,妹子這身子就是你的了,你怎樣受活(舒服)就怎樣弄。”
如果說一九三五年紅軍長征時安遠隻有十二歲,那麽七年之後安遠應該是十九歲。十九歲的安遠重返鳳棲,心態大不相同。上一次是為了北上抗日,而這一次則完全是為了逃命。安遠也弄不清是戰友故意放他一條活路還是其他什麽原因,反正調戲首長的愛人就是死罪,這一點不容置疑!
人的一生有許多選擇,有的選擇身不由己,十二歲的安遠父母雙亡,是紅軍叔叔救了他的命,帶他走上了長征路。如果說安遠跟李妍都能夠控製住自己,安遠的前途將無限光明,可是人的某些邪念往往發生於瞬間,感覺中李妍是個巨大的磁場,安遠一接近那個磁場就身不由己,一切行為都無法控製,男女雙方都被牢牢吸引。那一刻他們根本不會在意等待他們的將是什麽下場,好似兩條小河在非常自然地融匯。反正他們那樣做了,就不用後悔。對李妍來說雖然驚心動魄,但是到後來仍然物歸原主,因為z首長需要李妍,李妍又回到z首長身邊。
可是那一次不檢點的行為卻徹底改變了安遠的命運。安遠死裏逃生,也許那是畢旅長的有意安排,戰士調戲首長的愛人就拉出去槍斃有點不可思議。安遠依稀記得那條小路,他順著那條小路朝回走,安遠的最終目的是走回江西,江南風光依然充滿詩意。那裏也有矯柔多情的姑娘,吊腳樓裏傳出的情歌讓人心醉。安遠不經意地走著,有一種終於飛出了牢籠般的愜意。
正走間安遠看見前邊有一個老嫗身背一捆子柴禾在慢慢地挪動。人有時就是那樣,做好事也許是舉手之勞,並不意味著要有許多感想。安源非常自然地走到老嫗麵前,說了聲:“老奶奶,我來替你背柴。”一邊說一邊非常自然地把老人的柴禾接過來背在自己身上。
那老人就是常有理的老婆,常建生常桂生的老娘。常有理死了以後,兩個兒媳嫌老婆子是個累贅,誰也不願意養活老婆子,老婆子隻得跟女兒常煥生住在一起。兩個兒子接濟母女倆一點零花,每次回家都給母女倆一些米麵,母女倆相依為命,日子倒也過得清閑。
安遠背著柴禾在前邊走,老婆子拄著拐杖跟在後頭,到家後安遠擦擦汗要走,被老婆子攔住。老婆子說:“小夥子我還不知道你叫什麽名字?難得遇見你這樣的好人。你先歇歇,喝口水,我給咱做飯。這屋子就我母女倆,兒子出外趕腳,兩個媳婦和孫子分開家另過。天不早了,你吃完飯睡一夜,明早再走。”
老婆子嘮嘮叨叨說個不休,一個女孩子站在炕前看一眼安遠,又趕緊低下頭,不大一會兒又抬起頭來看一眼安遠,趕快把眼睛挪到別處。女孩子就那樣,見到生人總要端詳個夠。
那個女孩長相很一般,沒有怎麽引起安遠的注意,反正大家都是不期而遇。吃飯就吃飯吧,幾天來安遠一直啃冷糜子饃,糜子饃越冷越硬,難得吃一頓熱飯,出門人臉皮要厚。
女孩子和麵、擀麵,老婆子燒火、熬南瓜,停一會兒做好了一鍋南瓜麵。安遠端起飯碗吃得很香,放了兩次褲帶。吃完飯安遠佯裝要走,你一個大小夥子呆在人家母女家裏有點說不過去。那女孩子看起來臉上很失望,好像不願意讓小夥子走。
老婆子過來之人,豈能猜不透女兒的心情?前一個時期葛有信作合,要將常煥生介紹給年貴元為妻,小姑娘心裏一陣悸動,天天等待年貴元的回音,一直等了幾個月,終於等來了一個消息,年貴元已經跟盧師傅的三姑娘結婚……
常煥生也曾在鳳棲城裏久住,雖然自己長得並不起眼,可是也知道鳳棲城裏誰的女兒漂亮,看來年貴元看不上自己……這讓常煥生傷心,在家時重活累活全是常煥生一人幹,有時還要遭受兩個嫂子的白眼,早都想為自己找一個女婿,養活媽媽一心一意地做一個好女人。
安遠的出現在小姑娘的心裏泛起一陣漣漪,當年農村的姑娘選擇的餘地很小,基本上看見一個小夥子就很自然地跟自己的命運聯係在一起,常煥生雖然不知道安遠究竟幹啥,幹啥並不重要,重要的他是一個男人!男人是女人依附的對象,就像樹藤那樣纏繞在一起。常煥生臉紅撲撲地,有點像熟透的櫻桃那樣紅得透明,事到如今小姑娘索性不管不顧,說出的話也有點黏糊:“哥,這山裏狼多,半夜一個人走路有點擔心。你就住下吧,屋裏就我們娘倆。”
安遠看一眼小姑娘,女孩子一到了那種年齡段就有一種成熟的感覺。看樣子這母女倆誠心留自己,人走投無路時也就沒有了選擇的餘地。向前的路渺茫,回江西談何容易!說不定拋屍荒野無人問津。唉!還是得過且過,隻要有人肯收留安遠,安遠就不打算離去。
冬天的山風帶著哨音,安遠在母女倆的茅屋內住下了,媽媽睡在炕中間,安遠和常煥生睡在媽媽兩邊,看來母女倆不成心攆安遠走,安遠也不打算走。開始一段日子大家基本上老實,雖然安遠夜間也有一些騷動,但是基本上還能控製得住自己,那姑娘可能也睡不著,半夜裏不住地翻身。老婆子瞌睡較少,睡到半夜突然坐起來,話也問得直接:“我的女兒老實,能幹,小夥子你如果不嫌棄,過幾天我兒子回來,就商量給你倆結婚。”
安遠想起了五月的紅杏,杏樹下李妍一雙眼睛深情……眼前的常煥生遠沒有李妍漂亮,安遠有些傷感有些內疚,安遠喊了一聲“媽媽”,安遠說出的話讓母女倆感動:“媽媽,從今往後咱們就是一家人,對不?”
不久,常建生常桂生弟兄倆趕腳回來了。聽媽媽說要將妹妹嫁給安遠,弟兄倆基本上沒有什麽異議,就是對安遠的身份提出質疑,因為安遠說話時還帶點南方的口音。安遠不可能對弟兄倆隱瞞,安遠說:“我在延安犯了錯誤……”
弟兄倆想了幾天,感覺中給妹妹找對象也很困難。況且兵荒馬亂的年月,什麽情況都可能發生。隻要安遠結婚後能精心照顧媽媽和妹妹,弟兄倆也就少了後顧之憂。
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了一頓飯,給媽媽另外收拾了一間茅屋,把兩床舊被子拆洗了一下,就算給安遠和常煥生結婚。
新婚之夜安遠在油燈下久坐,思緒裏怎麽也趕不走李妍的身影,仿佛一副完整的圖畫被撕碎,內心裏充滿憂傷和痛苦。
突然,常煥生哭了,哭得非常傷心:“哥,你是不是不願意跟我結婚?妹子真心對你好,妹子離不開你……”
安遠十九歲,十九歲的安遠經曆了太多的悲歡離合。今生今世,將來永遠,安遠將會跟麵前的姑娘生活在一起。安遠不會,也沒有資本嫌棄自己的女人。安遠非常笨拙地跟常煥生摟抱在一起。小姑娘幸福得有點發暈,她附在安遠的耳朵邊說:“哥,妹子這身子就是你的了,你怎樣受活(舒服)就怎樣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