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宇村已經三年沒有人種糧食,郭宇村人吃的糧食全到瓦溝鎮去糴。往年一到三月郭宇村周圍都長出了新綠,罌粟是一種生命力極強的植物,山山茆茆的緩坡地帶原來大都種莊稼,這幾年都長出了罌粟,那些罌粟迅速向周圍的樹林蔓延,樹林裏樹木稀少的地方也讓罌粟侵占,一場春雨,罌粟破土而出,基本上不需要人管理,野生野長的罌粟把郭宇村周圍所有的空地都長滿。


    前幾年那些小商販看上了郭宇村的商機,趕著牛車來郭宇村糶糧,貨郎也挑著貨郎擔子來賣日用商品,郭宇村真正享受了那麽一段豐衣足食的日子,郭宇村的女人們揚眉吐氣。可是近一兩年那些糶糧食的販子和賣日用品的貨郎逐漸少了,原因是郭宇村和瓦溝鎮不斷發生無頭命案。人們做生意本身是為了賺錢,把性命搭賠進去不值。不過郭宇村人不必害怕,瓦溝鎮的集市上照樣糶糧,不過是多走幾步路,郭宇村人趕著牲畜到瓦溝鎮糴糧。


    春節前還沒有什麽跡象,瓦溝鎮的集市上照樣什麽都可以買到。春節過後不久,豹子趕上牲畜去瓦溝鎮糴糧,豹子糴糧時漏鬥子總不放心,非要跟上給兒子做伴。父子倆來到瓦溝鎮,瓦溝鎮哪裏還有什麽集市,周圍的山上圍滿了淘寶的人們,祖先們的骨殖被挖出來在太陽底下暴曬,周圍的群山一片狼藉。


    漏鬥子早先就在瓦溝鎮當經紀,憑靠三寸不爛之舌給人撮合牲畜買賣,在瓦溝鎮有許多熟人,父子倆在集市上糴不到糧食就到熟人家裏來諞閑,混一碗茶喝。結果發現家家都鐵將軍把門,所有的人都上山去挖寶貝。


    漏鬥子看天,天空瓦藍,一絲不祥的預感朝他襲來,這瓦溝鎮的人去挖先人的祖墳,老天爺不報複他們才怪!父子倆沒有糴到糧食,在商鋪裏買了幾斤食鹽,掌櫃說鹽漲價了,一斤食鹽就要兩毛錢。


    不管多錢也得吃。人吃飯離了啥都行,就是離不開食鹽。父子倆趕著牲畜向回走,漏鬥子說:“兒呀,我看這煎餅難攤了,咱家裏大大小小十四口人,全是孩子和女人,就你一個壯勞力,風調雨順還好說,遇到災荒年鍋裏沒米下是個大難題。”


    豹子說:“要不然你明天在家歇著,我走一趟獅泉鎮,獅泉鎮靠近關中,那裏的集市比瓦溝鎮大許多。”


    漏鬥子歎一口氣:“娃呀,你走哪裏爹都不放心,爹一輩子活誰?就活你這條命根!要不咱明天走一趟鳳棲縣,縣城裏叫驢子酒館的驢肉吃了上癮!看樣子今年前季咱父子倆不能在家裏閑著,咱們趕著騾子去跟會趕集,那裏有糧食咱們就去那裏,這年月吃飽肚子是第一。”


    說話間父子倆來到老婆尿尿溝,老婆尿尿溝的泉水比往年小了許多,一股清澈的泉水從兩塊大石頭的縫隙裏流出,靠近村子的那眼泉水早已幹涸,全村人吃水全在這裏。老婆尿尿溝是郭宇村的生命之泉,不知道上早年間誰給起了這麽個諢名,好像村裏人並不在意,老婆尿就老婆尿,老婆尿養活著全村的男女老少。


    父子倆尻子撅起,爬在老婆的縫隙裏喝了個夠。突然間漏鬥子感覺腳下一塊石頭在動,漏鬥子開始也沒有在意,可能石頭風化,人的腳踩上去開始挪動。豹子眼尖,豹子看見石頭底下伸出來四條腿,豹子還看見倆隻綠色的眼珠子。豹子喊了一聲:“爹!烏龜,你踩在一隻龜背上!”


    那的確是一隻神龜,足足有二十斤重。老婆尿尿溝常常有人捉到烏龜或者鱉,最多的也就三四斤重,像這麽大的烏龜父子倆還是第一次看見,漏鬥子當場給烏龜跪下叩頭,口裏不住地念叨著:“神龜呀,你是東海龍王的子孫,你不能眼看著生靈慘遭塗炭,你給你那龍王爹爹捎上一句話,就說漏鬥子祝他老人家萬壽無疆,祈求他老人家下一場透墒雨。”


    豹子吭一聲笑了,豹子說:“爹,咱把烏龜捉回去殺的吃了,我祈盼你老人家長壽。”


    漏鬥子正色道:“千萬不可,這隻烏龜隻能放生,看樣子它已經活了一萬歲,說不定是東海龍王派來視察災情。”


    豹子說得也是實情:“咱們不吃它,自然有人吃它,它在這裏活不長久。幹脆咱們捉回家,聽娘說,娘的主意比咱倆多。”


    父子倆沒有糴下糧食,卻捉住一隻巨龜,狼婆娘一輩子遭受磨難無數,從不相信因果報應,不過狼婆娘也不主張將烏龜吃掉,狼婆娘建議把烏龜馱到鳳棲城,賣給藥鋪,藥鋪怎樣處置是人家的事,跟咱們沒有絲毫關係。看樣子災荒年即將來臨,出現了各種怪異的自然現象,巨龜的出現可能也是一種先兆,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狼婆娘一輩子沒有聽過漏鬥子的話,這一次漏鬥子說話狼婆娘不得不聽:“先走一步就能占得先機,十四張嘴要吃飯,現在當今目下,想辦法糴到糧食是第一。”


    狼婆娘說她也想去鳳棲城轉轉,狼婆娘主要不放心那隻烏龜。漏鬥子心善,一直主張把那烏龜放生。狼婆娘說殺人放火兒女多、積福行善沒老婆,這年月誰顧得了許多,咱不吃它就是行善,賣給別人輪不上咱管。


    狼婆娘騎一頭騾子,倆隻蘿卜腳放進馱籠裏邊,頭上帶著黑絲絡絡,遮不住滿頭白發,不過人看起來還精神,無論幹啥事都有主見。這隻烏龜如果賣個好價能值一石穀子,等於全家人兩個月的糧食,白白地放生豈不可惜?


    一家三口從東城門進入鳳棲城,聽得滿街的人競相傳說:李明秋用汽車拉回來一萬斤大米,在城隍廟的集市上糶米,不過大家都罵李明秋心太黑,一塊銀元隻能糴四斤米,平常年間一鬥穀子才值八毛錢,這簡直是乘人之危!不過罵歸罵,買大米的人仍然排起了長隊,收紙幣三毛錢一斤,這才半年時間,紙幣就開始貶值。


    呼啦啦糴米的隊形亂了,城隍廟前出現了一隻巨龜,狼婆娘也真會做事,竟然給烏龜身上穿了一件紅裹肚,更加凸現了巨龜的神秘。所有的人都不糴米了,圍成一圈來看烏龜。


    那烏龜在馱籠裏蠕動,狼婆娘嫌人看不清楚,索性把烏龜放在褡褳上,讓人們看個夠。


    李明秋正跟薑秉公在家裏喝茶,糶米的事有他們雇來的幫手,突然間聽得有人傳說,城隍廟來了一隻巨龜。


    李明秋年紀大了,年紀大了的人就有一些迷信,那烏龜究竟有什麽預兆?李明秋心裏咯噔,去年李明秋中邪,有點相信因果報應。他趕到城隍廟,撥開人群進入裏邊,果然看見一隻巨龜在蠕動。


    李明秋不動聲色,把漏鬥子拉到一邊,看見漏鬥子麵熟,問道:“你可是郭宇村人?”


    漏鬥子答道:“正是,這隻烏龜是在老婆尿尿溝捉到的。”


    李明秋問得直接:“想賣多少錢?”


    漏鬥子拍著光禿禿的腦袋,猛然間記起,貿然問了一句:“你可是李明秋?”


    李明秋不悅,李明秋不是普通人隨便叫的。不過在鳳棲城內李明秋不敢亂來,李明秋在鳳棲活得還是有一點人氣。


    狼婆娘插嘴:“李大官人,鳳棲沒有人不認識你,你如果成心要這隻巨龜,開個價,就賣給你。”


    李明秋愣了一下,還沒有人叫過他“李大官人”,反正這隻巨龜買下沒有壞處,誰都知道,龜血本身就是一種大補品,李明秋順便開了一個價:“我給你一百斤大米。”


    狼婆娘沒有還價,一口應承:“成交。”


    可是那李明秋也不知是故意還是怎麽回事,竟然不經意地踢了那烏龜一腳,烏龜一下子咬住李明秋的腿不放,李明秋疼得坐在地上,濟世堂中醫郭全中來了,看到那隻烏龜大吃一驚,他言道老爹爹郭善人臨死前交代,老婆尿尿溝有一隻巨龜,乃是郭家的老祖先初到郭宇村時放生,那烏龜平時鑽進山洞不見出來,一旦出來就預示要遭饑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寡婦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支海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支海民並收藏寡婦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