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歲的張狗兒見證了無數次死亡,對於自己從姐夫張有貴的地窖裏背出來的這堆血衣一點也不害怕。不過小夥子覺得倒黴,第一次行竊竟然偷出來一堆血衣。
張狗兒決定把血衣扔進山洞,獨自一人下山,那年月人們偷雞摸狗已經成為習慣,地主家失竊一般不會聲張,況且姐夫家並沒有丟失什麽,張狗兒知道這件事不會有人追究,即使姐夫知道了死不認賬,抓不住把柄也沒有辦法。
不過張狗兒還是不敢先去姐夫家裏打探究竟,而是首先回家,看家裏小貓照顧弟妹,唯獨不見媽媽。
小貓告訴哥哥,姐姐花兒昨夜生了個男孩,這陣子媽媽正在姐姐家。
張狗兒聽得此話心裏一塊石頭落地,這證明姐夫還沒有發覺他家失竊,一切都還有回旋的餘地。張狗兒的目的是偷盜一件價值連城的寶貝,一夜暴富再也不看別人的眼色,這陣子姐夫家裏肯定很亂,反正這年月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他決定返回姐夫家看個究底。
張有貴家的大門緊閉,喂牲畜的老長工給張狗兒開門。姐夫家不像喜添新丁那樣喜氣洋洋,看起來有些沉悶。
張狗兒站在院內喊了一聲:“媽媽——”
媽媽聞聲從女兒的產房內出來,看見是兒子大驚失色:“狗兒,你來作甚?你姐夫家昨晚失竊,大家懷疑是你作案,你快走吧,趕快離開這是非之地。”
可是那張狗兒偏不走,反而有些理直氣壯:“捉賊捉贓捉奸捉雙,憑什麽說我偷了姐夫家東西?”
停一會兒張有貴從地窖內出來,看見張狗兒也有些意外,不過張有貴粗略地看了一下,好像基本上沒有丟失什麽東西,略感放心,張有貴重新換了一把鐵鎖。事情已經非常明顯,肯定是妻弟狗兒所為,不過張有貴不打算聲張,妻弟偷姐夫本身就不怎麽光彩,家賊難防,宣揚出去反而給人以笑柄,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誤會。
張有貴沒有料到張狗兒會旁若無人地站在院子中間,仿佛在考驗這一家人的智慧。張有貴真想衝上前去扇那小家夥兩個耳光,想想還是強忍下這口惡氣,擠出一張笑臉,對狗兒說:“狗兒,這幾天地裏活路不多,你就先給姐夫幫幾天忙,一會兒吃完飯跟姐夫去一趟鳳棲城。”
張狗兒答應了一聲,緊接著走進自己晚上睡覺的那間小屋,看見屋子內淩亂,看樣子這間屋子已經進行過搜查。不過張狗兒感覺不來害怕,姐姐給張家生子立後,張有貴不看僧麵看佛麵,想那姐夫也不會把張狗兒怎樣。
停一會兒張家後院的廚房內散發出肉香,原來是疙瘩早晨送來兩隻乳豬,春天氣溫不斷升高,這些肉類食品根本無法存放,張有貴決定讓家人吃掉一隻,另外一隻用食鹽醃製,暫時存放在地窖裏邊。
早飯吃得是乳豬肉燴蘿卜,青黃不接的時月,張有貴家的蔬菜也僅剩隔年的蘿卜。主食是黃橙橙的糜子饃,地主家能吃上糜子饃也不錯。麥麵還有一些,隻能給月子婆姨留著,三娘用麥麵攤了幾張煎餅,端進花兒的產房裏麵,另外舀了兩碗乳豬肉,月子婆姨吃乳豬下奶。花兒媽媽也是受苦出身,對三娘說:“親家母,把你家的糜子饃端上來一些,我吃糜子饃,那麥麵煎餅吃不慣。”
張狗兒可不管這些,吃了一碗豬肉燴蘿卜不夠,又親自到鍋裏舀了一碗。吃完以後索性把鍋裏剩下的豬肉燴菜倒進一隻大盆子裏,端起盆子走出張家院門,送給弟弟妹妹去吃。張狗兒好像在尋找某種平衡,在實施某種報複,感覺中心態有些扭曲,爹爹張虎娃由於把女兒嫁給張有貴在瓦溝鎮尊嚴盡失,張狗兒必須讓張有貴加倍償還!
早晨起來張有貴看見一行泥腳印從地窖裏邊直通院外,大門開了半邊,老婆生孩子的喜悅消失殆盡,張有貴的心裏一下子涼了半截。這很明顯是妻弟作案,因為妻弟睡的那間屋子早已經人走屋空,這孩子才十四歲,十四歲的孩子忒大膽!
不過吃了早飯以後張有貴的心態已經平穩,因為並沒有丟失什麽東西。兩年多前臥龍崗山寨發生了一連串離奇的血案,楊九娃和楞木先後死於非命,疙瘩雖然榮登了寨主的寶座,卻背著一連串的嫌疑和罵名,那一陣子疙瘩的精神幾近崩潰,僅僅因為聽到幾句閑話而極其殘忍地殺死了賣羊肉泡一家五口。
疙瘩殺人以後在張有貴家換了一身幹淨衣服,而將自己的那身血衣脫下來扔在張有貴家院中。張有貴也不知道出於什麽心態,竟然將疙瘩的血衣藏匿在地窖之中。
也許張有貴當年想用這身血衣要挾疙瘩,豈料兩年來疙瘩跟張有貴的關係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那身血衣靜靜地躺在地窖之中,張有貴可能已經將那血衣遺忘。疙瘩也早已經把殺人之事丟在腦後,根本不會在意那身血衣的去留,雖然地窖曾經被大水漫灌,但是血衣上的血漬依舊。張狗兒撬開地窖之門以後財迷心竅,竟然把那身血衣當作寶貝偷走。
張有貴決定原諒狗兒,這樣的事情不宜聲張,四十歲上才有了香火傳承之人,張有貴的內心感覺淒涼。其實今早女婿疙瘩說的那句話最有分量,這年月隻要人平安,要那麽多浮財幹啥?
吃完早飯張有貴想去鳳棲置辦一些零碎,順便跟幾家老親打聲招呼,當年講究生下孩子三日之後恭喜,張有貴也不打算為自己的兒子大操大辦,但是最起碼也要擺幾桌酒席慶賀一下。
張狗兒不見了,聽喂牲畜老漢說狗兒端了一盆豬肉燴蘿卜出了大門。張有貴有點可憐狗兒,年紀不大還照顧弟妹,這樣的孩子有出息。
張有貴決定獨自一人去鳳棲。他給馬披上鞍韉,決定騎一匹馬牽一匹馬,以為回程要置辦一些零碎。
隻見大街上瓦溝鎮的人熙熙攘攘,全部朝戲樓那邊跑去,聽說那邊有什麽稀罕景致。張有貴感覺奇怪,也騎馬朝戲樓那邊走過去看個究竟。
隻見戲樓上掛著幾件血衣,本家子張漂兒指著那血衣大罵張有貴慘無人道,不知道殺了誰竟然指示妻弟張狗兒將血衣背來扔進山洞,早晨起來張漂兒看見張狗兒鬼鬼祟祟,便在暗中跟蹤,想不到發現了這驚天秘密。
這張漂兒是瓦溝鎮的一條混混,五十多歲了仍然光棍一條,常常做些驚人之舉引起瓦溝鎮人的關注。曾經給張虎娃家新房門上潑過大糞,那血衣上麵的血漬在春日陽光的照射下格外耀眼,戲台下瓦溝鎮的老百姓一片嘩然。
張狗兒決定把血衣扔進山洞,獨自一人下山,那年月人們偷雞摸狗已經成為習慣,地主家失竊一般不會聲張,況且姐夫家並沒有丟失什麽,張狗兒知道這件事不會有人追究,即使姐夫知道了死不認賬,抓不住把柄也沒有辦法。
不過張狗兒還是不敢先去姐夫家裏打探究竟,而是首先回家,看家裏小貓照顧弟妹,唯獨不見媽媽。
小貓告訴哥哥,姐姐花兒昨夜生了個男孩,這陣子媽媽正在姐姐家。
張狗兒聽得此話心裏一塊石頭落地,這證明姐夫還沒有發覺他家失竊,一切都還有回旋的餘地。張狗兒的目的是偷盜一件價值連城的寶貝,一夜暴富再也不看別人的眼色,這陣子姐夫家裏肯定很亂,反正這年月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他決定返回姐夫家看個究底。
張有貴家的大門緊閉,喂牲畜的老長工給張狗兒開門。姐夫家不像喜添新丁那樣喜氣洋洋,看起來有些沉悶。
張狗兒站在院內喊了一聲:“媽媽——”
媽媽聞聲從女兒的產房內出來,看見是兒子大驚失色:“狗兒,你來作甚?你姐夫家昨晚失竊,大家懷疑是你作案,你快走吧,趕快離開這是非之地。”
可是那張狗兒偏不走,反而有些理直氣壯:“捉賊捉贓捉奸捉雙,憑什麽說我偷了姐夫家東西?”
停一會兒張有貴從地窖內出來,看見張狗兒也有些意外,不過張有貴粗略地看了一下,好像基本上沒有丟失什麽東西,略感放心,張有貴重新換了一把鐵鎖。事情已經非常明顯,肯定是妻弟狗兒所為,不過張有貴不打算聲張,妻弟偷姐夫本身就不怎麽光彩,家賊難防,宣揚出去反而給人以笑柄,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誤會。
張有貴沒有料到張狗兒會旁若無人地站在院子中間,仿佛在考驗這一家人的智慧。張有貴真想衝上前去扇那小家夥兩個耳光,想想還是強忍下這口惡氣,擠出一張笑臉,對狗兒說:“狗兒,這幾天地裏活路不多,你就先給姐夫幫幾天忙,一會兒吃完飯跟姐夫去一趟鳳棲城。”
張狗兒答應了一聲,緊接著走進自己晚上睡覺的那間小屋,看見屋子內淩亂,看樣子這間屋子已經進行過搜查。不過張狗兒感覺不來害怕,姐姐給張家生子立後,張有貴不看僧麵看佛麵,想那姐夫也不會把張狗兒怎樣。
停一會兒張家後院的廚房內散發出肉香,原來是疙瘩早晨送來兩隻乳豬,春天氣溫不斷升高,這些肉類食品根本無法存放,張有貴決定讓家人吃掉一隻,另外一隻用食鹽醃製,暫時存放在地窖裏邊。
早飯吃得是乳豬肉燴蘿卜,青黃不接的時月,張有貴家的蔬菜也僅剩隔年的蘿卜。主食是黃橙橙的糜子饃,地主家能吃上糜子饃也不錯。麥麵還有一些,隻能給月子婆姨留著,三娘用麥麵攤了幾張煎餅,端進花兒的產房裏麵,另外舀了兩碗乳豬肉,月子婆姨吃乳豬下奶。花兒媽媽也是受苦出身,對三娘說:“親家母,把你家的糜子饃端上來一些,我吃糜子饃,那麥麵煎餅吃不慣。”
張狗兒可不管這些,吃了一碗豬肉燴蘿卜不夠,又親自到鍋裏舀了一碗。吃完以後索性把鍋裏剩下的豬肉燴菜倒進一隻大盆子裏,端起盆子走出張家院門,送給弟弟妹妹去吃。張狗兒好像在尋找某種平衡,在實施某種報複,感覺中心態有些扭曲,爹爹張虎娃由於把女兒嫁給張有貴在瓦溝鎮尊嚴盡失,張狗兒必須讓張有貴加倍償還!
早晨起來張有貴看見一行泥腳印從地窖裏邊直通院外,大門開了半邊,老婆生孩子的喜悅消失殆盡,張有貴的心裏一下子涼了半截。這很明顯是妻弟作案,因為妻弟睡的那間屋子早已經人走屋空,這孩子才十四歲,十四歲的孩子忒大膽!
不過吃了早飯以後張有貴的心態已經平穩,因為並沒有丟失什麽東西。兩年多前臥龍崗山寨發生了一連串離奇的血案,楊九娃和楞木先後死於非命,疙瘩雖然榮登了寨主的寶座,卻背著一連串的嫌疑和罵名,那一陣子疙瘩的精神幾近崩潰,僅僅因為聽到幾句閑話而極其殘忍地殺死了賣羊肉泡一家五口。
疙瘩殺人以後在張有貴家換了一身幹淨衣服,而將自己的那身血衣脫下來扔在張有貴家院中。張有貴也不知道出於什麽心態,竟然將疙瘩的血衣藏匿在地窖之中。
也許張有貴當年想用這身血衣要挾疙瘩,豈料兩年來疙瘩跟張有貴的關係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那身血衣靜靜地躺在地窖之中,張有貴可能已經將那血衣遺忘。疙瘩也早已經把殺人之事丟在腦後,根本不會在意那身血衣的去留,雖然地窖曾經被大水漫灌,但是血衣上的血漬依舊。張狗兒撬開地窖之門以後財迷心竅,竟然把那身血衣當作寶貝偷走。
張有貴決定原諒狗兒,這樣的事情不宜聲張,四十歲上才有了香火傳承之人,張有貴的內心感覺淒涼。其實今早女婿疙瘩說的那句話最有分量,這年月隻要人平安,要那麽多浮財幹啥?
吃完早飯張有貴想去鳳棲置辦一些零碎,順便跟幾家老親打聲招呼,當年講究生下孩子三日之後恭喜,張有貴也不打算為自己的兒子大操大辦,但是最起碼也要擺幾桌酒席慶賀一下。
張狗兒不見了,聽喂牲畜老漢說狗兒端了一盆豬肉燴蘿卜出了大門。張有貴有點可憐狗兒,年紀不大還照顧弟妹,這樣的孩子有出息。
張有貴決定獨自一人去鳳棲。他給馬披上鞍韉,決定騎一匹馬牽一匹馬,以為回程要置辦一些零碎。
隻見大街上瓦溝鎮的人熙熙攘攘,全部朝戲樓那邊跑去,聽說那邊有什麽稀罕景致。張有貴感覺奇怪,也騎馬朝戲樓那邊走過去看個究竟。
隻見戲樓上掛著幾件血衣,本家子張漂兒指著那血衣大罵張有貴慘無人道,不知道殺了誰竟然指示妻弟張狗兒將血衣背來扔進山洞,早晨起來張漂兒看見張狗兒鬼鬼祟祟,便在暗中跟蹤,想不到發現了這驚天秘密。
這張漂兒是瓦溝鎮的一條混混,五十多歲了仍然光棍一條,常常做些驚人之舉引起瓦溝鎮人的關注。曾經給張虎娃家新房門上潑過大糞,那血衣上麵的血漬在春日陽光的照射下格外耀眼,戲台下瓦溝鎮的老百姓一片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