疙瘩讓洋芋把小女兒包裹好,文慧進屋親自把小女孩抱走。文慧臨出門時張芳琴叫了一聲“表姐”,嗚嗚直哭。看得出文慧的眼圈也紅了,這個可憐的女人連哭的權利都沒有。文慧有些猶豫。疙瘩一擺手,說得決絕:“抱走!”
張芳琴的大女兒已經一歲,問疙瘩:“大(爹),為什麽要把小妹妹抱走?”
疙瘩把大女兒抱起來親了一口,反過來安慰張芳琴:“不哭,明年再生一個,生一個帶把兒的。”
疙瘩娘進屋,問芳琴:“孩子,想吃什麽,娘親自給我娃做。”
張芳琴抹一把眼淚,看一眼洋芋,說:“想喝洋芋姐姐做的疙瘩湯。”
疙瘩笑了:“‘疙瘩’湯好喝,是不?”
娘看疙瘩一眼,嗔怪道:“幾十歲了老沒正經。離過年還有幾天,疙瘩你用窩子(滑竿)把我抬上,咱去鳳棲城看望秀花秀氣。洋芋在家裏照看芳琴。可憐那兩個女孩子這陣子不知道怎麽樣了?”
洋芋把疙瘩湯做好,端給芳琴,央告娘:“娘,我也想去鳳棲看望兩個女兒。過年的東西該準備的已經準備好了,要不然把張鳳(蜇驢蜂)叫過來,讓她招呼芳琴幾天。”
疙瘩對娘的話言聽計從,事實上疙瘩對秀花秀氣已經做到了仁至義盡,反正人活一輩子就那個樣兒,怎麽活法都是活人。疙瘩說:“咱門外停幾輛汽車,娘想去鳳棲咱就去逛一回。”於是,一輛汽車拉著疙瘩一家三口,來到鳳棲。
田中親自為秀花秀氣主刀,在兩個女人的肚子裏取出了兩個大膿包,很有可能是秀花秀氣吃了什麽不易消化的食物,在肚子裏排泄不出,附著在腸壁上,形成腫瘤。當年鳳棲駐軍的醫療手段有限,田中也診斷不出那腫瘤究竟屬於良性還是惡性,不過看起來兩個女孩子的精神尚可,看見奶奶和爹跟娘一起來看望她們,姐妹倆激動得直哭。
明善和尚全不將流言蜚語當作一回事,不知道為什麽守在兩個女人跟前不走,當起了兩個女人的守護神。其實了解明善和尚失去了男人的功能的人很少,大多數人看那個和尚依然帶著鄙視的眼光。明善和尚不辯駁也不去計較,依然我行我素。明善給秀花秀氣的兩個男孩剃了光頭,帶著兩個孩子大搖大擺地在鳳棲街上行走,全然不理會後邊人的指指戳戳,完全像一個師傅帶著兩個小徒弟。
老實說疙瘩對rb人有仇,七年前東渡黃河那一場戰爭疙瘩依然記憶猶新。疙瘩的老爹爹就是被rb人打死在黃河岸邊。可是對於田中,疙瘩必須有所表示,因為田中是疙瘩的兩個女兒的救命恩人。沒有人譏笑疙瘩養活了兩個雜種,大家反過來全被疙瘩的仗義感動。那一天疙瘩直接走進劉子房軍長的辦公室,到讓劉軍長措手不及。老實說劉軍長不希望跟疙瘩見麵,堂堂的一個國軍軍長不可能跟土匪頭子沆瀣一氣。可是疙瘩既然進來了劉軍長不能不打招呼。勤務兵給疙瘩端來一杯茶,疙瘩端起來喝了一口,然後說:“我隻問一句話就走,田中救活了我的兩個女兒,該怎樣答謝田中?”
劉軍長沉思,這疙瘩還算仗義。可是劉軍長不能給疙瘩出主意,劉軍長說:“怎樣答謝是你自己的事,我們不會幹涉你的自由。”
可是疙瘩卻說:“我想給田中送匾。”
劉軍長知道送匾是怎麽回事。皇上給臣子送匾,大官給小官送匾,也有老百姓給清官送匾,送匾是民間的最高禮儀,表示這個人公德無量。可是再怎麽說田中是個rb人,中國和rb正在打仗,不管田中的醫德如何,送匾總有點不合適。可是劉軍長不能直接反駁,劉軍長說話有點斟詞酌句:“這件事我建議你去問問鳳棲城裏德高望重的老人,聽聽他們的意見”
疙瘩走出劉軍長的辦公室由不得罵了一句:“老滑頭!”
鳳棲城裏德高望重的老人就是十二能,疙瘩跟十二能素未生平,卻知道十二能是李明秋的嶽父。
疙瘩去找李明秋,想不到李明秋罵疙瘩是‘瓷錘’:“這麽大的一點事你都咕噥(這裏是理解的意思)不清,那劉子房肯定不願意讓你給田中送匾,你應該把匾送給劉子房!”
疙瘩恍然大悟,疙瘩也是一條漢子,有時候巴結劉子房出於無奈,可是給兩個女兒看病劉子房沒有起到一點作用,疙瘩說:“那我就不送匾了,總該對田中有所表示。”
李明秋慨然:“田中掙倆死工資,他最需要錢。你把錢給我,我替你送去,就這樣了結。”
疙瘩想想也是,又問:“送多少?”
李明秋笑得鬼祟:“隨心布施。”
送紅包的事疙瘩沒有讓李明秋插手。疙瘩準備了一個紅包,借田中給兩個女兒檢查的機會,悄悄地塞給田中,田中感激地看疙瘩一眼,趕緊把錢裝進內衣口袋之中。田中也是凡人,田中需要養活妻子兒女,在物價飛漲的大背景下,田中不可能獨善其身。
可是兩個女兒出院回家之時,劉子房軍長卻舉行了一個非常隆重的歡送儀式,在歡送儀式上劉軍長即席講話,他言到老百姓是我們的衣食父母,一定要把老百姓的痛苦掛在心上。還是那台攝像機錄下了歡送儀式的全過程,劉子房不放過任何顯示自己的機會。
疙瘩把他的兩個女兒秀花秀氣連同兩個外孫,還有明善和尚一同接回郭宇村,汽車來到村頭三岔路口的歪脖樹下,兩個女兒突然讓車停下,女兒說得也是實話,出嫁的女兒不在娘家過年,她們想去臥龍崗山寨。
疙瘩看娘,娘又看看她的倆個孫女,點點頭,說:“你倆長大了,要注意保護自己。”於是,一家人又調轉車頭,朝臥龍崗山寨進發。
也許是天意,也許心有靈犀,明明看見太陽笑得燦爛,天上卻響起了悶雷,臘月天響雷不同凡響,雷聲從遠遠的天際滾來,讓人的內心為之震撼。汽車下坡、上坡,轉瞬間來到菩薩的蓮座下,抬頭看那菩薩的嘴角含著一絲笑意,漫山遍野升騰起一片氤氳之氣,天與地的交界之處仿佛出現了一幢宮殿,看那祥雲繚繞、似真似幻,一群仙鶴在飛翔。
五間大殿的山門自然打開,案桌上擺滿香客們的供奉,香爐裏插滿紫香,一縷縷香煙杳杳升騰,猛然間大家看見了,秀花秀氣衣袂翩翩,鞋不沾塵,飛向菩薩左右,仙女們的兩邊,天使守護。
明善和尚手執禪杖,徑直走進大殿之中,看香案正中有一空置的蓮座,盤腿坐在蓮座之上,周身佛光四射。
抬頭看,《興善寺》三個大字鑲嵌在大殿正中。彎彎曲曲的山路上,湧動著前來朝拜的信男善女,山下的黃河好似一條白色的玉帶,鏈接起通往天宮的路。
張芳琴的大女兒已經一歲,問疙瘩:“大(爹),為什麽要把小妹妹抱走?”
疙瘩把大女兒抱起來親了一口,反過來安慰張芳琴:“不哭,明年再生一個,生一個帶把兒的。”
疙瘩娘進屋,問芳琴:“孩子,想吃什麽,娘親自給我娃做。”
張芳琴抹一把眼淚,看一眼洋芋,說:“想喝洋芋姐姐做的疙瘩湯。”
疙瘩笑了:“‘疙瘩’湯好喝,是不?”
娘看疙瘩一眼,嗔怪道:“幾十歲了老沒正經。離過年還有幾天,疙瘩你用窩子(滑竿)把我抬上,咱去鳳棲城看望秀花秀氣。洋芋在家裏照看芳琴。可憐那兩個女孩子這陣子不知道怎麽樣了?”
洋芋把疙瘩湯做好,端給芳琴,央告娘:“娘,我也想去鳳棲看望兩個女兒。過年的東西該準備的已經準備好了,要不然把張鳳(蜇驢蜂)叫過來,讓她招呼芳琴幾天。”
疙瘩對娘的話言聽計從,事實上疙瘩對秀花秀氣已經做到了仁至義盡,反正人活一輩子就那個樣兒,怎麽活法都是活人。疙瘩說:“咱門外停幾輛汽車,娘想去鳳棲咱就去逛一回。”於是,一輛汽車拉著疙瘩一家三口,來到鳳棲。
田中親自為秀花秀氣主刀,在兩個女人的肚子裏取出了兩個大膿包,很有可能是秀花秀氣吃了什麽不易消化的食物,在肚子裏排泄不出,附著在腸壁上,形成腫瘤。當年鳳棲駐軍的醫療手段有限,田中也診斷不出那腫瘤究竟屬於良性還是惡性,不過看起來兩個女孩子的精神尚可,看見奶奶和爹跟娘一起來看望她們,姐妹倆激動得直哭。
明善和尚全不將流言蜚語當作一回事,不知道為什麽守在兩個女人跟前不走,當起了兩個女人的守護神。其實了解明善和尚失去了男人的功能的人很少,大多數人看那個和尚依然帶著鄙視的眼光。明善和尚不辯駁也不去計較,依然我行我素。明善給秀花秀氣的兩個男孩剃了光頭,帶著兩個孩子大搖大擺地在鳳棲街上行走,全然不理會後邊人的指指戳戳,完全像一個師傅帶著兩個小徒弟。
老實說疙瘩對rb人有仇,七年前東渡黃河那一場戰爭疙瘩依然記憶猶新。疙瘩的老爹爹就是被rb人打死在黃河岸邊。可是對於田中,疙瘩必須有所表示,因為田中是疙瘩的兩個女兒的救命恩人。沒有人譏笑疙瘩養活了兩個雜種,大家反過來全被疙瘩的仗義感動。那一天疙瘩直接走進劉子房軍長的辦公室,到讓劉軍長措手不及。老實說劉軍長不希望跟疙瘩見麵,堂堂的一個國軍軍長不可能跟土匪頭子沆瀣一氣。可是疙瘩既然進來了劉軍長不能不打招呼。勤務兵給疙瘩端來一杯茶,疙瘩端起來喝了一口,然後說:“我隻問一句話就走,田中救活了我的兩個女兒,該怎樣答謝田中?”
劉軍長沉思,這疙瘩還算仗義。可是劉軍長不能給疙瘩出主意,劉軍長說:“怎樣答謝是你自己的事,我們不會幹涉你的自由。”
可是疙瘩卻說:“我想給田中送匾。”
劉軍長知道送匾是怎麽回事。皇上給臣子送匾,大官給小官送匾,也有老百姓給清官送匾,送匾是民間的最高禮儀,表示這個人公德無量。可是再怎麽說田中是個rb人,中國和rb正在打仗,不管田中的醫德如何,送匾總有點不合適。可是劉軍長不能直接反駁,劉軍長說話有點斟詞酌句:“這件事我建議你去問問鳳棲城裏德高望重的老人,聽聽他們的意見”
疙瘩走出劉軍長的辦公室由不得罵了一句:“老滑頭!”
鳳棲城裏德高望重的老人就是十二能,疙瘩跟十二能素未生平,卻知道十二能是李明秋的嶽父。
疙瘩去找李明秋,想不到李明秋罵疙瘩是‘瓷錘’:“這麽大的一點事你都咕噥(這裏是理解的意思)不清,那劉子房肯定不願意讓你給田中送匾,你應該把匾送給劉子房!”
疙瘩恍然大悟,疙瘩也是一條漢子,有時候巴結劉子房出於無奈,可是給兩個女兒看病劉子房沒有起到一點作用,疙瘩說:“那我就不送匾了,總該對田中有所表示。”
李明秋慨然:“田中掙倆死工資,他最需要錢。你把錢給我,我替你送去,就這樣了結。”
疙瘩想想也是,又問:“送多少?”
李明秋笑得鬼祟:“隨心布施。”
送紅包的事疙瘩沒有讓李明秋插手。疙瘩準備了一個紅包,借田中給兩個女兒檢查的機會,悄悄地塞給田中,田中感激地看疙瘩一眼,趕緊把錢裝進內衣口袋之中。田中也是凡人,田中需要養活妻子兒女,在物價飛漲的大背景下,田中不可能獨善其身。
可是兩個女兒出院回家之時,劉子房軍長卻舉行了一個非常隆重的歡送儀式,在歡送儀式上劉軍長即席講話,他言到老百姓是我們的衣食父母,一定要把老百姓的痛苦掛在心上。還是那台攝像機錄下了歡送儀式的全過程,劉子房不放過任何顯示自己的機會。
疙瘩把他的兩個女兒秀花秀氣連同兩個外孫,還有明善和尚一同接回郭宇村,汽車來到村頭三岔路口的歪脖樹下,兩個女兒突然讓車停下,女兒說得也是實話,出嫁的女兒不在娘家過年,她們想去臥龍崗山寨。
疙瘩看娘,娘又看看她的倆個孫女,點點頭,說:“你倆長大了,要注意保護自己。”於是,一家人又調轉車頭,朝臥龍崗山寨進發。
也許是天意,也許心有靈犀,明明看見太陽笑得燦爛,天上卻響起了悶雷,臘月天響雷不同凡響,雷聲從遠遠的天際滾來,讓人的內心為之震撼。汽車下坡、上坡,轉瞬間來到菩薩的蓮座下,抬頭看那菩薩的嘴角含著一絲笑意,漫山遍野升騰起一片氤氳之氣,天與地的交界之處仿佛出現了一幢宮殿,看那祥雲繚繞、似真似幻,一群仙鶴在飛翔。
五間大殿的山門自然打開,案桌上擺滿香客們的供奉,香爐裏插滿紫香,一縷縷香煙杳杳升騰,猛然間大家看見了,秀花秀氣衣袂翩翩,鞋不沾塵,飛向菩薩左右,仙女們的兩邊,天使守護。
明善和尚手執禪杖,徑直走進大殿之中,看香案正中有一空置的蓮座,盤腿坐在蓮座之上,周身佛光四射。
抬頭看,《興善寺》三個大字鑲嵌在大殿正中。彎彎曲曲的山路上,湧動著前來朝拜的信男善女,山下的黃河好似一條白色的玉帶,鏈接起通往天宮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