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溝鎮經曆了幾次大的自然災害和人為的洗劫,僅僅過了一年,又逐漸恢複了以往的繁華。這跟瓦溝鎮所處的地理位置有關。這幾年東洋鬼子不斷龜縮,黃河兩岸的老百姓又恢複了往來,瓦溝鎮跟黃河東岸的賢麻鎮相隔不遠,千百年來秦晉聯姻,黃河兩岸的骨肉同胞密不可分。
瓦溝鎮的北邊就是邊區,黃土高原被一道道溝壑切割得支離破碎,原麵上平整的土地不多,大多數土地都是山坡地,地廣人稀,老百姓半耕半牧,水土流失嚴重。不過惡劣的自然條件並沒有影響瓦溝鎮的發展,根據出土的文物來分析,大約五千年前這裏就有我們的祖先繁衍生息,北方的少數民族和漢民族在這裏交匯,融洽相處,曆經幾千年的文化積澱,形成了獨特的黃河文化。
相對而言瓦溝鎮遠沒有鳳棲縣南的獅泉鎮富足,正是因為土地貧瘠,老百姓種植大煙的很多,周圍的地區遠至nx內蒙的商賈都身背馬馱,走過彎彎曲曲的千百裏山路,把大煙運到瓦溝鎮交售。這幾年已經形成了習慣,因為大家知道,黃龍山裏有一幫子土匪,專門經營大煙。
張有貴盡管這幾年來麻煩不斷,但是也跟上經營大煙賺了不少錢,為了收購大煙和巴結疙瘩,甚至不惜把自己的親生女兒送與疙瘩為妾,那種年代的婚姻本身就是一場交易,有了銀錢就有了一切。
一開始煙農交售大煙遠沒有往年踴躍,因為這一年大煙的收購價格遠比往年低許多。煙農們都在等待、觀望,就那樣相互間僵持了幾個月。外地來的散客也有意壓價,前幾年人們跟上種植大煙嚐到了甜頭,大多數山區的農民把一半的土地用來種植大煙,大煙如果不外銷老百姓就要遭殃。
進入臘月,煙農們還看不到煙土漲價的希望,毒品唯一的作用就是吸食,存放在家裏起不到一點作用,如果銷售不出去對煙農來說還是負擔,雖然大多數煙農或多或少都吸食一點大煙,但是一般的人對待子女管理很嚴,毒品的誘惑力很強,有些小孩子禁不住好奇心,也偷一點試試,一試就上癮,煙癮犯了渾身困乏,鼻涕眼淚。大人們無計可施,往往棍棒相加,家庭暴力不斷。
煙農們的心理開始崩潰,再也不願意等待,交售大煙的煙農們慢慢地多了起來。至此,張有貴才逐漸看清了那些黑道老大們的布局,不得不佩服這些人的老辣。
那是一段對張有貴來說心情舒暢的日子,張有貴每天頭戴狗皮帽子,身穿絳紅色緞子棉襖,外套藍緞麵狐皮坎肩,足蹬羊毛氈靴,優哉遊哉地來到收購攤點前轉轉。那藺生根一生中沒有幹過大事,猛然間當起了張有貴的管家,有點叫花子拾元寶的驚喜,對張有貴的事可以說盡心盡力,人有時丟了棗棍打要飯吃,記不得自己曾經饑腸轆轆。一條曾經趕腳的漢子,欺負起那些土裏刨食的莊稼漢來比張有貴還狠。首先壓級壓價,癮君子對待大煙的成色一看就準,無論誰來交煙都能彈嫌出來一大堆瑕疵,然後任由買家開價,交售大煙的稍一猶豫,藺生根馬上頤指氣使:“下一個!”反正等待交煙的很多,你不願意交售就在一邊等著。連張有貴都站在一邊看得瞪眼,有點佩服自己這個小叔叔的能耐。
臨近春節,交售大煙的越來越多,這時,不知道從那裏傳出來一股謠言,大煙即將停止收購,因為收下的大煙賣不出去。這也屬於事實,瓦溝鎮收下的大煙全部堆放在場院內,大煙下邊墊一層原木,全部用牛皮紙包裹,然後裝進麻袋裏堆垛,說不上有多少,看起來越垛越高。白天張有貴雇用兩個人看管,到晚上錢團長派士兵來巡邏。當然錢團長也不是白幹,究竟疙瘩和錢團長幕後有什麽交易誰也無法說清。
人們前呼後擁,再也不敢等待,因為收購大煙的僅此一家,大煙不比其他物資,喂豬豬都不吃。張有貴多設了幾個攤點收購,把藺生根抽出來專門檢驗,那藺生根也雞帶串鈴顯得牛逼,整日裏倒背著手邁著鴨步在瓦溝鎮的各個攤點前轉來轉去。
自從九月把弟弟豬娃送去學校念書以後,張狗兒突然間變得老實,不再給那個姐夫張有貴較勁,冬天也沒有什麽活幹,張有貴曾經主動來找狗兒,要狗兒跟上他收購大煙,或者介紹去疙瘩那裏給疙瘩幫忙,疙瘩已經答應接收狗兒,並不在乎狗兒掙錢,而是必須給狗兒帶條鐵鏈,狗兒的行為已經越過了這些土豪們的底線。
可是張狗兒卻說:“你不用管我,我啥都不想幹。”
張有貴不再說啥,看狗兒的院子內整整齊齊地碼著一垛山柴。當年瓦溝鎮幾乎沒有人家燒煤,張有貴家也大部分時間燒柴,感覺中可能狗兒變了,張有貴不可能對張狗兒使什麽壞心眼,張有貴害怕媳婦花兒,花兒懷裏抱著張有貴的命根(兒子)。張有貴臨走時撂下一句話:“你想幹啥就說,姐夫給你安排。”
其實張狗兒不是心灰意懶,張狗兒內心湧動著更大的發財欲望,張狗兒甚至想象有一天超過疙瘩!張狗兒對於文物仍然不灰心,那一年聽說兩尊銅鼎就賣了一萬兩黃金!關鍵的問題是要發現價值連城的東西。聽說老爹爹那天早晨撿到的是一尊鎏金銅佛,已經被胡司令收藏。瓦溝鎮肯定還有什麽沒有發現的寶貝,關鍵的問題是自己不知道藏在哪裏。
張狗兒坐在山坡上遐想,自家門前場院內的大煙越垛越高,聽說調不出去,調不出去一直收購幹啥?不光瓦溝鎮有這麽高的大煙垛子,聽說郭宇村也存了不少大煙,不光場院內存放了這麽多的大煙,有些大煙還存放在土窯內,好像所有的大煙都往鳳棲集中,往年是收多少調撥多少,今年是收下的不見調走。
媽媽跟後老子藺生根一直在張有貴家前院居住,弟弟上學以後媽媽把兩個妹妹也帶到姐夫家居住,姐夫家雇了廚師做飯,一大幢院子內就隻剩下張狗兒一個人居住,其實姐夫也說過讓張狗兒就在他家吃飯,張狗兒自從那次掉進張有貴設置的陷阱裏邊以後再也不想進姐夫家的門。
完全是一次偶然的機會,張狗兒出來小解,看見場院內沒人,順便把一麻包大煙扛進自家屋子,過了兩天竟然沒有人發現。
張狗兒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把包裹大煙的牛皮紙剝掉,把牛皮紙和麻袋塞進炕洞裏燒毀,把大煙還原成原來的塊狀,裝進褡褳裏,張狗兒知道瓦溝鎮去撇撇溝有一條小路,張狗兒把大煙背到撇撇溝,賣給給八路軍運輸槍支的趕腳漢子。
雖然大煙的價格比往年低一半,但是無論如何也比糧食值錢,一褡褳大煙起碼賣半褡褳銀元。張狗兒把銀元背回家,在自家屋子的地下挖一個深坑,把老甕(大缸)埋進深坑,把銀元裝進老甕裏,蓋上石板,石板上再鋪一層土,神鬼都難以發現!
整整一個冬天,張狗兒就幹起了那種營生。一直幹得引起了驛站掌櫃侯生福的警覺,為什麽瓦溝鎮這個小夥子就有那麽多的大煙?侯生福主要是害怕把自己牽扯進去難以說清,於是專門去了一趟郭宇村,把他所發現的情況給王世勇隊長做了匯報。王隊長感覺到這件事確實棘手,八路軍隻能保證自己的人員潔身自好,根本左右不了蔣管區大煙泛濫的局勢。即使對待那些販運槍支彈藥的單身腳夫也隻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王世勇隊長所處的環境不同。
王隊長沒有親自出頭露麵,而是讓他的兒子王稼琪給疙瘩提個醒,要疙瘩注意觀察瓦溝鎮張狗兒的行蹤。
疙瘩給張有貴留足麵子,也不願意在這件事情上攪合進去太深,這親情關係太稠(複雜),有些事你必須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感覺一個孩子也偷不走多少大煙,隻要張狗兒再不偷就行。
張狗兒完全沒有發覺,張有貴人贓俱獲,在張狗兒家裏把張狗兒逮了個正著。張有貴說得非常誠懇:“狗兒,你缺錢花姐夫給你,你這樣做等於讓姐夫下不來台。”
豈料那張狗兒完全不怵張有貴,反誣張有貴栽贓陷害:“張有貴,你憑什麽說這些大煙是你的?我家也種了二十畝大煙你知道不?我賣的是我家的大煙,跟你逑相幹!”
瓦溝鎮的北邊就是邊區,黃土高原被一道道溝壑切割得支離破碎,原麵上平整的土地不多,大多數土地都是山坡地,地廣人稀,老百姓半耕半牧,水土流失嚴重。不過惡劣的自然條件並沒有影響瓦溝鎮的發展,根據出土的文物來分析,大約五千年前這裏就有我們的祖先繁衍生息,北方的少數民族和漢民族在這裏交匯,融洽相處,曆經幾千年的文化積澱,形成了獨特的黃河文化。
相對而言瓦溝鎮遠沒有鳳棲縣南的獅泉鎮富足,正是因為土地貧瘠,老百姓種植大煙的很多,周圍的地區遠至nx內蒙的商賈都身背馬馱,走過彎彎曲曲的千百裏山路,把大煙運到瓦溝鎮交售。這幾年已經形成了習慣,因為大家知道,黃龍山裏有一幫子土匪,專門經營大煙。
張有貴盡管這幾年來麻煩不斷,但是也跟上經營大煙賺了不少錢,為了收購大煙和巴結疙瘩,甚至不惜把自己的親生女兒送與疙瘩為妾,那種年代的婚姻本身就是一場交易,有了銀錢就有了一切。
一開始煙農交售大煙遠沒有往年踴躍,因為這一年大煙的收購價格遠比往年低許多。煙農們都在等待、觀望,就那樣相互間僵持了幾個月。外地來的散客也有意壓價,前幾年人們跟上種植大煙嚐到了甜頭,大多數山區的農民把一半的土地用來種植大煙,大煙如果不外銷老百姓就要遭殃。
進入臘月,煙農們還看不到煙土漲價的希望,毒品唯一的作用就是吸食,存放在家裏起不到一點作用,如果銷售不出去對煙農來說還是負擔,雖然大多數煙農或多或少都吸食一點大煙,但是一般的人對待子女管理很嚴,毒品的誘惑力很強,有些小孩子禁不住好奇心,也偷一點試試,一試就上癮,煙癮犯了渾身困乏,鼻涕眼淚。大人們無計可施,往往棍棒相加,家庭暴力不斷。
煙農們的心理開始崩潰,再也不願意等待,交售大煙的煙農們慢慢地多了起來。至此,張有貴才逐漸看清了那些黑道老大們的布局,不得不佩服這些人的老辣。
那是一段對張有貴來說心情舒暢的日子,張有貴每天頭戴狗皮帽子,身穿絳紅色緞子棉襖,外套藍緞麵狐皮坎肩,足蹬羊毛氈靴,優哉遊哉地來到收購攤點前轉轉。那藺生根一生中沒有幹過大事,猛然間當起了張有貴的管家,有點叫花子拾元寶的驚喜,對張有貴的事可以說盡心盡力,人有時丟了棗棍打要飯吃,記不得自己曾經饑腸轆轆。一條曾經趕腳的漢子,欺負起那些土裏刨食的莊稼漢來比張有貴還狠。首先壓級壓價,癮君子對待大煙的成色一看就準,無論誰來交煙都能彈嫌出來一大堆瑕疵,然後任由買家開價,交售大煙的稍一猶豫,藺生根馬上頤指氣使:“下一個!”反正等待交煙的很多,你不願意交售就在一邊等著。連張有貴都站在一邊看得瞪眼,有點佩服自己這個小叔叔的能耐。
臨近春節,交售大煙的越來越多,這時,不知道從那裏傳出來一股謠言,大煙即將停止收購,因為收下的大煙賣不出去。這也屬於事實,瓦溝鎮收下的大煙全部堆放在場院內,大煙下邊墊一層原木,全部用牛皮紙包裹,然後裝進麻袋裏堆垛,說不上有多少,看起來越垛越高。白天張有貴雇用兩個人看管,到晚上錢團長派士兵來巡邏。當然錢團長也不是白幹,究竟疙瘩和錢團長幕後有什麽交易誰也無法說清。
人們前呼後擁,再也不敢等待,因為收購大煙的僅此一家,大煙不比其他物資,喂豬豬都不吃。張有貴多設了幾個攤點收購,把藺生根抽出來專門檢驗,那藺生根也雞帶串鈴顯得牛逼,整日裏倒背著手邁著鴨步在瓦溝鎮的各個攤點前轉來轉去。
自從九月把弟弟豬娃送去學校念書以後,張狗兒突然間變得老實,不再給那個姐夫張有貴較勁,冬天也沒有什麽活幹,張有貴曾經主動來找狗兒,要狗兒跟上他收購大煙,或者介紹去疙瘩那裏給疙瘩幫忙,疙瘩已經答應接收狗兒,並不在乎狗兒掙錢,而是必須給狗兒帶條鐵鏈,狗兒的行為已經越過了這些土豪們的底線。
可是張狗兒卻說:“你不用管我,我啥都不想幹。”
張有貴不再說啥,看狗兒的院子內整整齊齊地碼著一垛山柴。當年瓦溝鎮幾乎沒有人家燒煤,張有貴家也大部分時間燒柴,感覺中可能狗兒變了,張有貴不可能對張狗兒使什麽壞心眼,張有貴害怕媳婦花兒,花兒懷裏抱著張有貴的命根(兒子)。張有貴臨走時撂下一句話:“你想幹啥就說,姐夫給你安排。”
其實張狗兒不是心灰意懶,張狗兒內心湧動著更大的發財欲望,張狗兒甚至想象有一天超過疙瘩!張狗兒對於文物仍然不灰心,那一年聽說兩尊銅鼎就賣了一萬兩黃金!關鍵的問題是要發現價值連城的東西。聽說老爹爹那天早晨撿到的是一尊鎏金銅佛,已經被胡司令收藏。瓦溝鎮肯定還有什麽沒有發現的寶貝,關鍵的問題是自己不知道藏在哪裏。
張狗兒坐在山坡上遐想,自家門前場院內的大煙越垛越高,聽說調不出去,調不出去一直收購幹啥?不光瓦溝鎮有這麽高的大煙垛子,聽說郭宇村也存了不少大煙,不光場院內存放了這麽多的大煙,有些大煙還存放在土窯內,好像所有的大煙都往鳳棲集中,往年是收多少調撥多少,今年是收下的不見調走。
媽媽跟後老子藺生根一直在張有貴家前院居住,弟弟上學以後媽媽把兩個妹妹也帶到姐夫家居住,姐夫家雇了廚師做飯,一大幢院子內就隻剩下張狗兒一個人居住,其實姐夫也說過讓張狗兒就在他家吃飯,張狗兒自從那次掉進張有貴設置的陷阱裏邊以後再也不想進姐夫家的門。
完全是一次偶然的機會,張狗兒出來小解,看見場院內沒人,順便把一麻包大煙扛進自家屋子,過了兩天竟然沒有人發現。
張狗兒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把包裹大煙的牛皮紙剝掉,把牛皮紙和麻袋塞進炕洞裏燒毀,把大煙還原成原來的塊狀,裝進褡褳裏,張狗兒知道瓦溝鎮去撇撇溝有一條小路,張狗兒把大煙背到撇撇溝,賣給給八路軍運輸槍支的趕腳漢子。
雖然大煙的價格比往年低一半,但是無論如何也比糧食值錢,一褡褳大煙起碼賣半褡褳銀元。張狗兒把銀元背回家,在自家屋子的地下挖一個深坑,把老甕(大缸)埋進深坑,把銀元裝進老甕裏,蓋上石板,石板上再鋪一層土,神鬼都難以發現!
整整一個冬天,張狗兒就幹起了那種營生。一直幹得引起了驛站掌櫃侯生福的警覺,為什麽瓦溝鎮這個小夥子就有那麽多的大煙?侯生福主要是害怕把自己牽扯進去難以說清,於是專門去了一趟郭宇村,把他所發現的情況給王世勇隊長做了匯報。王隊長感覺到這件事確實棘手,八路軍隻能保證自己的人員潔身自好,根本左右不了蔣管區大煙泛濫的局勢。即使對待那些販運槍支彈藥的單身腳夫也隻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王世勇隊長所處的環境不同。
王隊長沒有親自出頭露麵,而是讓他的兒子王稼琪給疙瘩提個醒,要疙瘩注意觀察瓦溝鎮張狗兒的行蹤。
疙瘩給張有貴留足麵子,也不願意在這件事情上攪合進去太深,這親情關係太稠(複雜),有些事你必須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感覺一個孩子也偷不走多少大煙,隻要張狗兒再不偷就行。
張狗兒完全沒有發覺,張有貴人贓俱獲,在張狗兒家裏把張狗兒逮了個正著。張有貴說得非常誠懇:“狗兒,你缺錢花姐夫給你,你這樣做等於讓姐夫下不來台。”
豈料那張狗兒完全不怵張有貴,反誣張有貴栽贓陷害:“張有貴,你憑什麽說這些大煙是你的?我家也種了二十畝大煙你知道不?我賣的是我家的大煙,跟你逑相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