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靈小隊算是老牌隊伍了,在遊戲中最早進行的線上爭霸賽中,他們就曾經參賽並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從當時他們的配合程度來看,無疑是一支在遊戲開服不久便形成的隊伍,隊員們當然都是最早進入遊戲的老玩家,建隊時間也是第一波獨立部隊成立高氵朝時期。
在那個時候,在遊戲中還沒有過多攻略,還隻有四種原型機甲,玩家們還沒有對四種機甲用太多認識的時候,他們就已經大膽的組成了全員追跡者的小隊,這在頂尖級玩家們看來是需要很大勇氣的。
最終他們成功了,雖然他們那個時候在突破小組賽,晉級十六強之後,便在八強賽中遭遇了獵槍,被淘汰出局,但全員追跡者這樣的組合,還是在遊戲中給玩家們來了一次洗腦式的衝擊,在他們展現過實力之後,遊戲中追跡者比例提升,追跡者在隊伍中的比例也有所增加,甚至還出現了其他的全追跡者小隊。
這樣一支隊伍,在遊戲中的人氣是很旺的,畢竟他們不像是大型公會那樣高高在上,除了一些大地圖的大任務之外見不到人,幽靈小隊可是經常能在大地圖,甚至是公開的競技場房間內看到的,他們平時的遊戲過程和普通的玩家相差不大,接地氣讓他們自然而然成了精英玩家們的代表。
身為老玩家,對於各種機型的理解自然要更加深刻,在進入前線之後,他們便感覺到僅憑一種機型難以維持一支隊伍,但他們又不願舍棄已經熟練的追跡者,好在追跡者有兩種衍生機甲,於是幽靈小隊便順利的由追跡者小隊過渡成了追跡者全套小隊。
而收割者小隊則又有些不同,經過玩家們的調查,這支小隊的隊員並不是最初遊戲開服時進入遊戲的第一批玩家,而是在線上爭霸賽前夕陸續開始遊戲的。而他們這支隊伍,則是在線上爭霸賽完結之後建立的。
幽靈小隊的骨幹精英都是熟人,是結伴玩遊戲的現實好友,這些人最初建立幽靈小隊的底子之後,又吸收其他的追跡者精英玩家,才形成了滿編的幽靈小隊,而收割者則更加零散。他們中的所有人都是在現實中沒有聯係的,是在遊戲中結識的好友,線上爭霸賽期間,他們才慢慢湊到一起,最終建立隊伍的。
和幽靈小隊很快便滿編不同,收割者小隊建立的時候。老玩家們要麽已經有了自己的隊伍,要麽加入了大型公會,要麽就是鐵了心的當獨行俠,而新玩家則實力有限,想要找到實力不錯,又原意加入一支新組建小隊的自由玩家實在是太難了,就算玩家總人數驚人。這個過程也進行了很長時間。
實際上,當收割者小隊滿編的時候,他們的軍銜都已經快到士官長了,在進入前線之後,不知是巧合,還是最初他們的隊長有意為之,所有的隊員竟然都喜歡近身戰,而隊長也沒有因為配合需要而強行分配機型。於是一支全員風行者的隊伍就這樣誕生了。
或許是因為全員風行者這樣的配置過於奇葩,使得他們的對手都不知道怎麽去打,也或許是因為他們在吸收隊員的時候比較謹慎,因此隊員實力都很強悍,總而言之,這樣一支與眾不同的單一機甲小隊,居然在這一次的電子競技大賽中。闖到了敗者組四強。
幽靈和收割者,這兩支隊伍相似的地方太多,相反的地方也太多,但不管是哪一個。此刻都是玩家們的心頭肉,原本還在因為內戰而有所失落的玩家,在看到另一場敗者組戰鬥之後,也不由得產生了運氣不錯,好歹還能有一個勝出的念頭。
六十台追跡者一係機甲的戰鬥是怎樣的?簡單的說,那就是無聊加緊張,這樣的兩個詞用在同一場戰鬥中似乎並不合適,但關注著這場戰鬥的觀眾,卻對此並無異議。
無聊,是因為兩支隊伍都是全員偵察兵,並且都很好的掌握了開啟電子隱蔽的時間,都在接近對手的時候進入了隱形,大家都看不到敵人,都在那裏摸索,而他們的實力還不足以完美的掌握聽聲辨人,所以場上爆發的戰鬥不多,而且還會經常出現兩台機甲錯身而過的失誤。
緊張,當然是那種雙方的隊員隨時都有可能找到敵人,然後進行戰鬥,同時也隨時都有可能被敵人找到,然後陷入危機的狀況,每一次有兩支隊伍的隊員相互接近,觀眾們都要安靜一陣,當雙方開始戰鬥,自然就要叫一聲好,但若是錯身而過,誰都沒有發現誰,那自然就是一聲歎息了。
當狂潮和血龍的戰鬥結束,王天平轉了一圈最終選定了這場戰鬥進行觀戰的時候,這兩支隊伍的所有隊員正好結束了第一次開啟電子隱蔽之後的冷卻時間,剛才稍稍分開的他們此時又開啟了電子隱蔽,然後衝向了戰場。
這個時候,雙方都剩下十八台機甲,剩餘總耐久度基本相同,第一階段的交鋒,雙方平手。
趁著雙方還在接近和搜索的階段,暫時不會有實質性的戰鬥發生,王天平將戰鬥回放到了雙方第一次接觸的時候,看了一會兒之後,王天平將終端調回了直播狀態。
對於這兩支隊伍,王天平的評價是衝勁有餘,基礎一般,實力還行,戰術簡單,總而言之,就是有些過於直了,這樣的隊伍,碰到精英玩家或許戰無不勝,碰到職業玩家或許勝多敗少,但碰到軍方機師或是狂潮、神經元,那必定是毫無勝算。
對於這兩支隊伍,如果要王天平給出一點建議的話,對於幽靈,他會讓他們去錘煉基礎,當基礎完善之後,幽靈這樣的追跡者全套隊伍將會用合理的配合以及戰術來擊敗敵人,至於收割者,就不一樣了,王天平的意見就變成了去學習更加高端的技巧,用風行者的特點配上高端技巧形成一個刺客小隊。
幽靈雖然也是極端的隊伍,全員追跡者,但畢竟追跡者機甲有三種,盡管攻防速還是不平衡,但三種機甲配合起來也是像模像樣,從來沒有說隻有攻防速平衡了才叫配合,所以對於幽靈來說,還是走底層路線,從基礎做起比較好。
至於收割者,那就是極端中的極端了,全員某一係機甲的隊伍實際上並不少,但那都是一係全套,仲裁者、守護者和追跡者都是三種,巡禮者有四種,而像收割者這樣幹脆就是一種機甲的滿編小隊,縱觀整個遊戲也是屈指可數的,至於有點名氣的就隻有收割者了。
收割者這樣劍走偏鋒的機型配置,決定了他們不可能走底層路線,就算是基礎打得再好,他們的戰鬥力也不會獲得太大的提升,而如果他們能夠用自身強悍的實力去學習更多的高端技巧,就可以在特殊地形中暗殺掉比他們更強大的敵人,刺客之路險之又險,需要的就是一擊必殺。
就在王天平梳理出一個適合於兩支隊伍的提升方案的時候,雙方的隊員終於再一次的開始了戰鬥,一名幽靈的影武者狙擊手看到了一名收割者的隊員,附近的一台追跡者和一台風行者按照這名狙擊手的指示接近了敵人,但就在影武者開槍,其餘兩人準備衝上去近身戰的時候,另一名收割者的隊員卻又衝了出來。
這顯然是準備上前偷襲的幽靈隊員被其他敵人發現了,於是被偷襲者便將計就計想要反偷襲,但沒有想到對方還有一名狙擊手,一時間成了混戰,而其餘的雙方隊員也在朝這邊趕來,滾雪球的局勢開始初步形成。(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在那個時候,在遊戲中還沒有過多攻略,還隻有四種原型機甲,玩家們還沒有對四種機甲用太多認識的時候,他們就已經大膽的組成了全員追跡者的小隊,這在頂尖級玩家們看來是需要很大勇氣的。
最終他們成功了,雖然他們那個時候在突破小組賽,晉級十六強之後,便在八強賽中遭遇了獵槍,被淘汰出局,但全員追跡者這樣的組合,還是在遊戲中給玩家們來了一次洗腦式的衝擊,在他們展現過實力之後,遊戲中追跡者比例提升,追跡者在隊伍中的比例也有所增加,甚至還出現了其他的全追跡者小隊。
這樣一支隊伍,在遊戲中的人氣是很旺的,畢竟他們不像是大型公會那樣高高在上,除了一些大地圖的大任務之外見不到人,幽靈小隊可是經常能在大地圖,甚至是公開的競技場房間內看到的,他們平時的遊戲過程和普通的玩家相差不大,接地氣讓他們自然而然成了精英玩家們的代表。
身為老玩家,對於各種機型的理解自然要更加深刻,在進入前線之後,他們便感覺到僅憑一種機型難以維持一支隊伍,但他們又不願舍棄已經熟練的追跡者,好在追跡者有兩種衍生機甲,於是幽靈小隊便順利的由追跡者小隊過渡成了追跡者全套小隊。
而收割者小隊則又有些不同,經過玩家們的調查,這支小隊的隊員並不是最初遊戲開服時進入遊戲的第一批玩家,而是在線上爭霸賽前夕陸續開始遊戲的。而他們這支隊伍,則是在線上爭霸賽完結之後建立的。
幽靈小隊的骨幹精英都是熟人,是結伴玩遊戲的現實好友,這些人最初建立幽靈小隊的底子之後,又吸收其他的追跡者精英玩家,才形成了滿編的幽靈小隊,而收割者則更加零散。他們中的所有人都是在現實中沒有聯係的,是在遊戲中結識的好友,線上爭霸賽期間,他們才慢慢湊到一起,最終建立隊伍的。
和幽靈小隊很快便滿編不同,收割者小隊建立的時候。老玩家們要麽已經有了自己的隊伍,要麽加入了大型公會,要麽就是鐵了心的當獨行俠,而新玩家則實力有限,想要找到實力不錯,又原意加入一支新組建小隊的自由玩家實在是太難了,就算玩家總人數驚人。這個過程也進行了很長時間。
實際上,當收割者小隊滿編的時候,他們的軍銜都已經快到士官長了,在進入前線之後,不知是巧合,還是最初他們的隊長有意為之,所有的隊員竟然都喜歡近身戰,而隊長也沒有因為配合需要而強行分配機型。於是一支全員風行者的隊伍就這樣誕生了。
或許是因為全員風行者這樣的配置過於奇葩,使得他們的對手都不知道怎麽去打,也或許是因為他們在吸收隊員的時候比較謹慎,因此隊員實力都很強悍,總而言之,這樣一支與眾不同的單一機甲小隊,居然在這一次的電子競技大賽中。闖到了敗者組四強。
幽靈和收割者,這兩支隊伍相似的地方太多,相反的地方也太多,但不管是哪一個。此刻都是玩家們的心頭肉,原本還在因為內戰而有所失落的玩家,在看到另一場敗者組戰鬥之後,也不由得產生了運氣不錯,好歹還能有一個勝出的念頭。
六十台追跡者一係機甲的戰鬥是怎樣的?簡單的說,那就是無聊加緊張,這樣的兩個詞用在同一場戰鬥中似乎並不合適,但關注著這場戰鬥的觀眾,卻對此並無異議。
無聊,是因為兩支隊伍都是全員偵察兵,並且都很好的掌握了開啟電子隱蔽的時間,都在接近對手的時候進入了隱形,大家都看不到敵人,都在那裏摸索,而他們的實力還不足以完美的掌握聽聲辨人,所以場上爆發的戰鬥不多,而且還會經常出現兩台機甲錯身而過的失誤。
緊張,當然是那種雙方的隊員隨時都有可能找到敵人,然後進行戰鬥,同時也隨時都有可能被敵人找到,然後陷入危機的狀況,每一次有兩支隊伍的隊員相互接近,觀眾們都要安靜一陣,當雙方開始戰鬥,自然就要叫一聲好,但若是錯身而過,誰都沒有發現誰,那自然就是一聲歎息了。
當狂潮和血龍的戰鬥結束,王天平轉了一圈最終選定了這場戰鬥進行觀戰的時候,這兩支隊伍的所有隊員正好結束了第一次開啟電子隱蔽之後的冷卻時間,剛才稍稍分開的他們此時又開啟了電子隱蔽,然後衝向了戰場。
這個時候,雙方都剩下十八台機甲,剩餘總耐久度基本相同,第一階段的交鋒,雙方平手。
趁著雙方還在接近和搜索的階段,暫時不會有實質性的戰鬥發生,王天平將戰鬥回放到了雙方第一次接觸的時候,看了一會兒之後,王天平將終端調回了直播狀態。
對於這兩支隊伍,王天平的評價是衝勁有餘,基礎一般,實力還行,戰術簡單,總而言之,就是有些過於直了,這樣的隊伍,碰到精英玩家或許戰無不勝,碰到職業玩家或許勝多敗少,但碰到軍方機師或是狂潮、神經元,那必定是毫無勝算。
對於這兩支隊伍,如果要王天平給出一點建議的話,對於幽靈,他會讓他們去錘煉基礎,當基礎完善之後,幽靈這樣的追跡者全套隊伍將會用合理的配合以及戰術來擊敗敵人,至於收割者,就不一樣了,王天平的意見就變成了去學習更加高端的技巧,用風行者的特點配上高端技巧形成一個刺客小隊。
幽靈雖然也是極端的隊伍,全員追跡者,但畢竟追跡者機甲有三種,盡管攻防速還是不平衡,但三種機甲配合起來也是像模像樣,從來沒有說隻有攻防速平衡了才叫配合,所以對於幽靈來說,還是走底層路線,從基礎做起比較好。
至於收割者,那就是極端中的極端了,全員某一係機甲的隊伍實際上並不少,但那都是一係全套,仲裁者、守護者和追跡者都是三種,巡禮者有四種,而像收割者這樣幹脆就是一種機甲的滿編小隊,縱觀整個遊戲也是屈指可數的,至於有點名氣的就隻有收割者了。
收割者這樣劍走偏鋒的機型配置,決定了他們不可能走底層路線,就算是基礎打得再好,他們的戰鬥力也不會獲得太大的提升,而如果他們能夠用自身強悍的實力去學習更多的高端技巧,就可以在特殊地形中暗殺掉比他們更強大的敵人,刺客之路險之又險,需要的就是一擊必殺。
就在王天平梳理出一個適合於兩支隊伍的提升方案的時候,雙方的隊員終於再一次的開始了戰鬥,一名幽靈的影武者狙擊手看到了一名收割者的隊員,附近的一台追跡者和一台風行者按照這名狙擊手的指示接近了敵人,但就在影武者開槍,其餘兩人準備衝上去近身戰的時候,另一名收割者的隊員卻又衝了出來。
這顯然是準備上前偷襲的幽靈隊員被其他敵人發現了,於是被偷襲者便將計就計想要反偷襲,但沒有想到對方還有一名狙擊手,一時間成了混戰,而其餘的雙方隊員也在朝這邊趕來,滾雪球的局勢開始初步形成。(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