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4-02-02
1882年,中國的工業建設開始如火如荼的展開了。
8月29日,在工業化領導小組下專門設立“外國谘詢委員會”,負責設備、技術和人才的引進業務。僅在8、9兩個月間,中國就同西方各國,尤其是德國和美國簽訂了將近60個技術項目,涉及冶金、工業機械、輪船等多個重要經濟部門。有些項目,幹脆直接購買成套設備或招請外資包建,快速引進西方的先進技術項目。到1882年年底,簽訂的項目增加到一百多個。
9月29日,以"猶太複國聯盟"為核心的猶太訪華團抵達了北京,團員裏包括大量經濟和技術方麵的專家。
丁雲桐在中南海紫光閣親自會見代表團,並發表講話。丁雲桐指出,幫助猶太人建國的"六?二三宣言"是基本國策,五十年不變,至於五十年以後,那就更沒有理由改變。對此他還莊嚴承諾:中國人民是說話算數的。
丁雲桐還指出,一個工業化的,強大的中國,是猶太國最終能夠建成的重要保障,在這一點上,中國人和猶太人是同一戰線。
談話受到了熱烈的歡迎,大批猶太工程師和技工,也紛紛加入了中國工業的建設隊伍。他們和那些聘請的專家一起,很快就成為各行各業的技術核心。
與此同時,從世界各地,尤其是南俄、東歐地區聞訊而來,前往豐沙裏地區移民定居的猶太人,數量也正在成倍的增長。
從1882年下半年至1883年初,中國迅速成為世界市場上機器設備的最大買主。1882年的最後一個季度,美國出口的機器設備中,有28%賣給中國。1883年第一個季度,德國機器出口總量的37%銷往中國,而到了第二個季度更是高達45%。1882年下半年,世界機器出口總量的17%銷往中國,到了1883年的上半年,這個數字上升到了29%。
機器設備、技術、人員等的大量引進,隨之而來的是華夏銀行的白銀存量,就像開閘泄洪一般的迅速減少。作為補充,穀物的出口量也開始大幅度增加。
四川,作為第一個征糧製的特區,在1882的8月底,正式全麵啟動了。
根據丁雲桐的計劃,工作的第一個環節,是發動廣大的貧下中農、雇農,甚至包括富農和中農,來對首要目標地主進行打擊,完全剝奪地主手中的穀物。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貧下中農和富農、中農的積極性肯定不一樣,因為打擊過程中的心理快感程度是不一樣的。
9月2日,丁雲桐親自寫信給在四川負責"維穩"的內務部長趙秉鈞,強調征糧工作絕不能是"和風細雨",他指出:"絕不能束手束腳,規矩不要太多,對一些過火行為,不應潑冷水。要讓農村中的積極分子們,多少沾點血債,這樣他們將義無反顧的和政府站在一起。"
丁雲桐用一句話結了尾:"我要見到血!"
這封來信,為四川特區的工作奠定了基調。
很快,在內務部的主導下,中國第一座集中營在重慶渣滓洞成立,這個地點也是丁雲桐自己選擇的。不久之後,這裏就將人滿為患,而且將永遠人滿為患!
與此同時,從各大城市精心挑選的兩千多名年輕學生,被作為輔助幹部,被分派到各個地區。這些學生,都是狂熱的君權主義者。連年的宣傳使他們確信,英明的皇帝一舉扭轉了中華民族受盡西方欺淩的曆史,現在皇帝正在全力使中國成為工業強國,而他們將是這個偉大時代的見證者。
這些年輕的身體裏,都澎湃著洶湧的熱血;稚嫩的胸膛裏,更燃燒著激情的火焰;他們的目光裏散發著理想和信念的光芒;他們的頭腦裏,回響著皇帝激動人心的聲音"一切為了糧食!一切為了工業!一切為了新中國!"
在這些熱血青年中,有一個湖南瀏陽人,年僅十八歲,被大時代的熱烈氣息,被自己肩負的神聖使命所感動,不禁寫下雄心勃勃的宣言:
書劍情懷寄家國,經綸抱負匡河山。
碧血染紅丹青史,雄心照亮秋風原。
他的名字叫譚嗣同。
征糧行動開始還隻是說理教育,但顯然沒有多少地主願意交出穀物,到了10月,行動開始升級,逐漸出現亂捕、亂鬥、亂打傾向。而地主們麵對高壓,往往是挖洞藏糧,多報少交,以拖待變等等。
到了10月底,在內務部的支持和默許下,一些極端學生以及貧農積極分子,開始采取暴力的方式,公開毆打沒有交夠穀物指標的地主,行動逐漸過火,11月3日,漢中出現第一例打死人的事件,11月4日,四川雙流縣出現第一例自殺事件。在這個過程中,地主的標準一再被放寬,事實上許多富農也陸續被劃入了地主。
到了11月中旬,暴力活動開始迅速的公開化,普遍化,農村到處都是血淋淋的標語"要糧食,還是要性命,自己挑!"
僅在四川榮昌縣,共劃分地主663戶,3376人,地方政府放手組織亂打、亂吊。由於地主成為受辱和死亡的代名詞,一些農戶得知被劃為地主後,竟絕望自盡。僅這個縣,地主富農就自殺了96人(男39,女57),征糧現場打死16人(男9,女7),有4人膽敢反抗,最後用鍘刀鍘成了兩段。糧食被搜光後,又病死、餓死了66人(男42,女24),加上關押致死的12人(男8,女4),總共死了194人(男102,女92)。
四川營山縣30%的村子發生了吊打和肉刑的情況,全縣被劃地主多達3760戶,其中自殺了261人(總共自殺301人)。
很多人家被認為有私藏穀物嫌疑,遭到了殘酷的刑訊。包括打、吊、焗煙、灌水,用木棍自胸碾至腹碾出大便。還有用小蛇、大螞蟻裝進地主褲襠,還有吊乳頭、熏煙火、坐水牢、睡勒床、點天燈等刑訊方法。
地主畢竟隻是農村的少數群體,到了11月底,已經基本被清掃一空了。但這隻是熱身,對富農和中農的強製性征糧也緊接著開始了。
在一片恐怖氣氛中,一些內務部人員、學生、積極分子,由於"立場堅定,表現出色",得到了火線提拔。同時也有少數地方官員"心慈手軟,工作不力",最後統統被送往重慶渣滓洞集中營。
而糧食也不斷從地窖裏,從山洞裏,從牆壁夾層裏,甚至從老鼠洞裏,一點點的被搜出來,一粒稻殼也不會剩下,全部被押往長江沿岸的集結點,通過水路外運。
同時<寰球時報>也在連篇報道:四川糧食再獲豐收,實現夏糧九連增。農民踴躍交糧,支援國家建設,大家興高采烈,鬥誌昂揚,誓要把糧食增收進行到底!
到了1883年初,同樣的征糧措施,也開始在江蘇、河南、湖南、山東等產糧大省實施,並新建立了貴州熄峰集中營、江西上饒集中營、南京江塘集中營等。
在穀物大規模征收的同時,中國農產品的出口也正在大幅度增加。生絲、茶葉、豆類、棉花、芝麻、植物油、牛皮、羊毛、豬鬃等農產品出口總額都不斷創下曆史紀錄。
在國家政策的保駕護航下,在大量資金的支持下,在無數專家學者的指揮下,一大批民用的企業項目正在神州大地上,如雨後春筍般的拔地而起。
煤礦:山西潞安洗煤廠、焦作中馬村立井、大同鵝毛口立井、淮南謝家集中央洗煤廠、銅川王石凹立井、平頂山2號立井。
鋼鐵:鞍山鋼鐵公司、本溪鋼鐵公司、武漢鋼鐵公司、熱河釩鈦礦。
有色金屬:株洲硬質合金廠、雲南錫業公司、江西大吉山鎢礦、江西西華山鎢礦、江西巋美山鎢礦、洛陽有色金屬加工廠。
機械:武漢重型機床廠、西安開關整流器廠、西安絕緣材料廠、西安電力電窗容器廠、洛陽礦山機械廠、湘潭船用電機廠、蘭州化工機械廠。
另外還有佳木斯造紙廠、華北製藥廠、太原製藥廠等。
劇烈而又高速的工業化進程,極大的震動了整個社會,由於征糧政策,大批農民主動或被動放棄了土地,被招入城市成為了工人。社會的組織結構正在劇烈的變化,同時也震撼著人民的思想,每個人都感到自己身不由己的落入了這個劇烈旋轉的時代旋渦,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像一個無知的嬰兒,腦子裏原有的意識觀念動搖了,一切經驗都完全不再適用了,就好像被一根無形的繩索拉著往前方奔跑,而目的地卻不知在哪裏。每個人的耳邊唯有皇帝的聲音,在指引著前進的方向,一幅幅皇帝的畫像,在填補精神的迷惘。
人民就如同暴風雪中無助的羔羊,在一步步走向未知的一片白茫茫。
1883年的2月,正是臘月,歡歡喜喜過大年,但卻是一個特別寒冷的冬天。
大饑荒,開始了。
(ps.接下來的一章,可能會有些困擾。浪子不想諷刺什麽,也不想渲染什麽,隻是行文至此,邏輯使然,再要春光明媚,就會顯得不倫不類,浪子適可而止,求諒解。)
1882年,中國的工業建設開始如火如荼的展開了。
8月29日,在工業化領導小組下專門設立“外國谘詢委員會”,負責設備、技術和人才的引進業務。僅在8、9兩個月間,中國就同西方各國,尤其是德國和美國簽訂了將近60個技術項目,涉及冶金、工業機械、輪船等多個重要經濟部門。有些項目,幹脆直接購買成套設備或招請外資包建,快速引進西方的先進技術項目。到1882年年底,簽訂的項目增加到一百多個。
9月29日,以"猶太複國聯盟"為核心的猶太訪華團抵達了北京,團員裏包括大量經濟和技術方麵的專家。
丁雲桐在中南海紫光閣親自會見代表團,並發表講話。丁雲桐指出,幫助猶太人建國的"六?二三宣言"是基本國策,五十年不變,至於五十年以後,那就更沒有理由改變。對此他還莊嚴承諾:中國人民是說話算數的。
丁雲桐還指出,一個工業化的,強大的中國,是猶太國最終能夠建成的重要保障,在這一點上,中國人和猶太人是同一戰線。
談話受到了熱烈的歡迎,大批猶太工程師和技工,也紛紛加入了中國工業的建設隊伍。他們和那些聘請的專家一起,很快就成為各行各業的技術核心。
與此同時,從世界各地,尤其是南俄、東歐地區聞訊而來,前往豐沙裏地區移民定居的猶太人,數量也正在成倍的增長。
從1882年下半年至1883年初,中國迅速成為世界市場上機器設備的最大買主。1882年的最後一個季度,美國出口的機器設備中,有28%賣給中國。1883年第一個季度,德國機器出口總量的37%銷往中國,而到了第二個季度更是高達45%。1882年下半年,世界機器出口總量的17%銷往中國,到了1883年的上半年,這個數字上升到了29%。
機器設備、技術、人員等的大量引進,隨之而來的是華夏銀行的白銀存量,就像開閘泄洪一般的迅速減少。作為補充,穀物的出口量也開始大幅度增加。
四川,作為第一個征糧製的特區,在1882的8月底,正式全麵啟動了。
根據丁雲桐的計劃,工作的第一個環節,是發動廣大的貧下中農、雇農,甚至包括富農和中農,來對首要目標地主進行打擊,完全剝奪地主手中的穀物。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貧下中農和富農、中農的積極性肯定不一樣,因為打擊過程中的心理快感程度是不一樣的。
9月2日,丁雲桐親自寫信給在四川負責"維穩"的內務部長趙秉鈞,強調征糧工作絕不能是"和風細雨",他指出:"絕不能束手束腳,規矩不要太多,對一些過火行為,不應潑冷水。要讓農村中的積極分子們,多少沾點血債,這樣他們將義無反顧的和政府站在一起。"
丁雲桐用一句話結了尾:"我要見到血!"
這封來信,為四川特區的工作奠定了基調。
很快,在內務部的主導下,中國第一座集中營在重慶渣滓洞成立,這個地點也是丁雲桐自己選擇的。不久之後,這裏就將人滿為患,而且將永遠人滿為患!
與此同時,從各大城市精心挑選的兩千多名年輕學生,被作為輔助幹部,被分派到各個地區。這些學生,都是狂熱的君權主義者。連年的宣傳使他們確信,英明的皇帝一舉扭轉了中華民族受盡西方欺淩的曆史,現在皇帝正在全力使中國成為工業強國,而他們將是這個偉大時代的見證者。
這些年輕的身體裏,都澎湃著洶湧的熱血;稚嫩的胸膛裏,更燃燒著激情的火焰;他們的目光裏散發著理想和信念的光芒;他們的頭腦裏,回響著皇帝激動人心的聲音"一切為了糧食!一切為了工業!一切為了新中國!"
在這些熱血青年中,有一個湖南瀏陽人,年僅十八歲,被大時代的熱烈氣息,被自己肩負的神聖使命所感動,不禁寫下雄心勃勃的宣言:
書劍情懷寄家國,經綸抱負匡河山。
碧血染紅丹青史,雄心照亮秋風原。
他的名字叫譚嗣同。
征糧行動開始還隻是說理教育,但顯然沒有多少地主願意交出穀物,到了10月,行動開始升級,逐漸出現亂捕、亂鬥、亂打傾向。而地主們麵對高壓,往往是挖洞藏糧,多報少交,以拖待變等等。
到了10月底,在內務部的支持和默許下,一些極端學生以及貧農積極分子,開始采取暴力的方式,公開毆打沒有交夠穀物指標的地主,行動逐漸過火,11月3日,漢中出現第一例打死人的事件,11月4日,四川雙流縣出現第一例自殺事件。在這個過程中,地主的標準一再被放寬,事實上許多富農也陸續被劃入了地主。
到了11月中旬,暴力活動開始迅速的公開化,普遍化,農村到處都是血淋淋的標語"要糧食,還是要性命,自己挑!"
僅在四川榮昌縣,共劃分地主663戶,3376人,地方政府放手組織亂打、亂吊。由於地主成為受辱和死亡的代名詞,一些農戶得知被劃為地主後,竟絕望自盡。僅這個縣,地主富農就自殺了96人(男39,女57),征糧現場打死16人(男9,女7),有4人膽敢反抗,最後用鍘刀鍘成了兩段。糧食被搜光後,又病死、餓死了66人(男42,女24),加上關押致死的12人(男8,女4),總共死了194人(男102,女92)。
四川營山縣30%的村子發生了吊打和肉刑的情況,全縣被劃地主多達3760戶,其中自殺了261人(總共自殺301人)。
很多人家被認為有私藏穀物嫌疑,遭到了殘酷的刑訊。包括打、吊、焗煙、灌水,用木棍自胸碾至腹碾出大便。還有用小蛇、大螞蟻裝進地主褲襠,還有吊乳頭、熏煙火、坐水牢、睡勒床、點天燈等刑訊方法。
地主畢竟隻是農村的少數群體,到了11月底,已經基本被清掃一空了。但這隻是熱身,對富農和中農的強製性征糧也緊接著開始了。
在一片恐怖氣氛中,一些內務部人員、學生、積極分子,由於"立場堅定,表現出色",得到了火線提拔。同時也有少數地方官員"心慈手軟,工作不力",最後統統被送往重慶渣滓洞集中營。
而糧食也不斷從地窖裏,從山洞裏,從牆壁夾層裏,甚至從老鼠洞裏,一點點的被搜出來,一粒稻殼也不會剩下,全部被押往長江沿岸的集結點,通過水路外運。
同時<寰球時報>也在連篇報道:四川糧食再獲豐收,實現夏糧九連增。農民踴躍交糧,支援國家建設,大家興高采烈,鬥誌昂揚,誓要把糧食增收進行到底!
到了1883年初,同樣的征糧措施,也開始在江蘇、河南、湖南、山東等產糧大省實施,並新建立了貴州熄峰集中營、江西上饒集中營、南京江塘集中營等。
在穀物大規模征收的同時,中國農產品的出口也正在大幅度增加。生絲、茶葉、豆類、棉花、芝麻、植物油、牛皮、羊毛、豬鬃等農產品出口總額都不斷創下曆史紀錄。
在國家政策的保駕護航下,在大量資金的支持下,在無數專家學者的指揮下,一大批民用的企業項目正在神州大地上,如雨後春筍般的拔地而起。
煤礦:山西潞安洗煤廠、焦作中馬村立井、大同鵝毛口立井、淮南謝家集中央洗煤廠、銅川王石凹立井、平頂山2號立井。
鋼鐵:鞍山鋼鐵公司、本溪鋼鐵公司、武漢鋼鐵公司、熱河釩鈦礦。
有色金屬:株洲硬質合金廠、雲南錫業公司、江西大吉山鎢礦、江西西華山鎢礦、江西巋美山鎢礦、洛陽有色金屬加工廠。
機械:武漢重型機床廠、西安開關整流器廠、西安絕緣材料廠、西安電力電窗容器廠、洛陽礦山機械廠、湘潭船用電機廠、蘭州化工機械廠。
另外還有佳木斯造紙廠、華北製藥廠、太原製藥廠等。
劇烈而又高速的工業化進程,極大的震動了整個社會,由於征糧政策,大批農民主動或被動放棄了土地,被招入城市成為了工人。社會的組織結構正在劇烈的變化,同時也震撼著人民的思想,每個人都感到自己身不由己的落入了這個劇烈旋轉的時代旋渦,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像一個無知的嬰兒,腦子裏原有的意識觀念動搖了,一切經驗都完全不再適用了,就好像被一根無形的繩索拉著往前方奔跑,而目的地卻不知在哪裏。每個人的耳邊唯有皇帝的聲音,在指引著前進的方向,一幅幅皇帝的畫像,在填補精神的迷惘。
人民就如同暴風雪中無助的羔羊,在一步步走向未知的一片白茫茫。
1883年的2月,正是臘月,歡歡喜喜過大年,但卻是一個特別寒冷的冬天。
大饑荒,開始了。
(ps.接下來的一章,可能會有些困擾。浪子不想諷刺什麽,也不想渲染什麽,隻是行文至此,邏輯使然,再要春光明媚,就會顯得不倫不類,浪子適可而止,求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