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商議,山縣有朋決定封鎖消息,暫時不能讓士兵們知道真相,否則全軍的士氣將會瓦解。(..tw無彈窗廣告)同時命令憲兵嚴格監督,有膽敢傳播“謠言”者,一律處死。


    他覺得不能坐以待斃,多等待一天,就多消耗一點儲備,必須在糧食吃光之前,與中國人決一死戰!


    3月2日,日軍從東西兩線發起了遼東戰役。


    在東線,日本第二軍向北侵占草河口,進攻連山關,遼陽方向;在西線,第一軍和第三軍則兩麵夾擊析木城和海城一線。山縣有朋希望能速戰速決,短時間內打到奉天,獲得大量物質,在沒有後援的情況下,以達到“以戰養戰”的目的。


    劉錦棠則是繼續采取消耗戰的策略,東線地勢險峻,密布山峰河穀,由第六師據險固守,層層阻擊。


    西線地勢較為平坦,劉錦棠親自指揮三個師與日軍對抗,同時命令蘇元春旅駐紮隆昌,以保護後路。


    從3月2日一直打到了7日,雙方激戰了五六天,日軍始終無法取得突破,山縣有朋親自率領第三軍進行迂回包抄,於3月8日開始攻擊隆昌。


    蘇元春為了掩護主力,以八千近衛軍對三萬日軍死守了一整天,三千人戰死,包括蘇元春也重傷不治而死。到了9日,吳兆有率部撤出隆昌,退往遼陽,而第三軍由於傷亡巨大,不得不停下休整。


    由於隆昌的抵抗,使劉錦棠能夠從容的率軍撤退,先後放棄了析木城和海城,於3月11日撤到遼陽。


    另一邊馬玉昆也是邊打邊退,利用地形和火力不斷殺傷日軍。日本第二軍在連場攻堅戰,付出大量消耗後,逐步攻占了祁家堡,連山關,馬塘,摩天嶺等地,最後於3月10日打到了湯河邊,此時距離遼陽隻有25公裏,但是日軍實在是精疲力盡了,無力繼續前進了。


    更糟糕的是,軍事物質已經到了極度缺乏的狀態,其中第三師團野戰炮彈幾乎全部打光,許多士兵都隻有十來發子彈了。第四師團情況更加嚴重,由於藥品的極度缺乏,許多士兵在忍受疾病的折磨,比如麻疹、水痘、風疹、腮腺炎等。其中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官兵被凍傷,手腳腫脹,麵目青紫,對這些人來說,被子彈打死也許是一個較好的結果。


    但這些都不算什麽,最可怕的是饑餓。


    後方運來的糧食越來越少,從2月28日開始,日軍規定一天隻能吃一頓白米飯。


    到了3月4日,這一頓白米飯裏已經開始摻雜一些豆子或小麥了。


    到了3月8日,白米徹底沒有了,變成了一天一頓麥飯或其他雜糧。


    到了3月11日,再次規定要兩天才能吃一頓。


    這個時候,即便再傻的人,也會知道後方出大問題了,而且一些關於海上的消息逐漸在軍隊裏流傳,加上彈藥也越來越少,任何理由也無法解釋這樣的狀況,不滿的情緒開始蔓延。


    3月12日,駐紮海城的第五師團發生了騷亂,士兵們喊著“我們要吃飯!”,衝擊了後勤倉庫。(..tw無彈窗廣告)雖然騷亂很快被鎮壓,但是對於等級森嚴,紀律嚴明的日軍,這樣的騷亂也是前所未有。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山東作戰軍”,不,是更嚴重!


    因為東北的日軍好歹後麵還有個朝鮮,好歹日本運輸船還能有幾艘僥幸偷渡到朝鮮東海岸。而山東作戰軍則是徹底地變成了“沒娘的孩子”,而且完全沒有任何儲備,從3月2日開始就出現了斷糧現象,幾乎連再拚一下的力量都沒有了。


    3月4日,在極度的痛苦和遺憾中,乃木希典不得不放棄了千辛萬苦,犧牲了兩個兒子,好不容易才攻下來的摩天嶺,因為事實上部隊已經無法戰鬥了,海戰失敗的消息已經人所共知,饑餓和絕望徹底打垮了部隊的士氣。


    在一片莽原上,饑腸轆轆的日軍官兵們低著頭,踉踉蹌蹌地走向榮成,就像一條蜿蜒的黑色長蛇,在通向未知的末日。


    在這種境況下日本人仍然井然有序,保持著安靜,其對秩序的尊重讓人驚歎,仿佛身體裏所流淌的血液一般自然。


    即便如此,走在被凍硬的大地上,頭頂上是飄落的雪花,已經整整一天一夜沒吃東西了,每個人的心裏都在問一個問題:“我為什麽要來到這風雪交加的大陸上,忍受著種種苦難呢?”


    中國南方集團軍,緩緩地跟在後麵,若即若離,不急不躁,他們要盯著日本人,直到把他們逼入絕境!


    在經過青木周藏的艱苦努力,更重要的是,英國人認為隨著海戰的結束,日本人基本上已經輸掉了戰爭,為了避免日本徹底完蛋,英國這時候應該拉日本一把,將來可以作為在東亞牽製中國的棋子,因此英國答應出麵斡旋。


    3月7日,英國內閣電令駐華公使巴夏禮爵士,要求其出麵勸和中日兩國。


    但就在3月6日晚,中國駐英公使伍廷芳,就向國內密報:英國人與日本使者接觸頻繁,極有可能會對我國不利雲雲。


    丁雲桐敏感地意識到,英國人很可能會出來搗亂,因為按照這些帝國主義的邏輯,中國和日本最好打個兩敗俱傷,誰把誰打死都不符合他們的利益。但這裏有一個前提,英國人絕對不會為了日本,而犧牲自己的利益。因此其態度不可能堅定,隻要中國表現出絕對的意誌,相信英國人會知難而退。


    丁雲桐連夜召見了巴夏禮,向其嚴正宣示了中國的立場,要求尊重和照顧對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多做有利於促進互信的事。同時,丁雲桐還暗示:英國如果認為值得為了日本,去犧牲與中國的友誼,那麽英國在香港和上海的利益,將很難得到保證。而且,英國也將會失去中國工業化海外采購名單上的優先地位。


    這些嚴厲的警告,也被巴夏禮迅速傳達回了倫敦,迫使英國內閣不得不慎重思考激怒中國的後果。這不是實力問題,作為世界的頂級強國,英國有足夠的自信迫使中國屈服,問題在於是否值得?為了日本?


    經過權衡,英國於3月9日做出決定,要組織一個國際調停團,由英,美,德,法,意五國組成,共同來斡旋中日戰爭。


    當巴夏禮提出了這個方案,丁雲桐笑了,他知道英國人聽進了自己的話,而且英國人表現出了泥鰍一般的狡猾,既沒有違背對日本的承諾,又向中國釋出了善意,可以說刀切豆腐兩麵光。


    誰說西方人不懂人情世故?誰說老外心思簡單,不懂陰謀狡詐?誰說洋人不會三十六計?


    英國人這一招可以說陰險到了極點,首先他推卸了自己斡旋的責任,把一個人的事推給五個人幹,而且日本還不好抱怨,我答應為你斡旋,可沒說一個人為你斡旋。


    另一方麵,英國人也向中國表達了誠意,這種事情五個國家一起出來,你一套方案,他一頓說辭,再加上五個國家自己就利益矛盾,勾心鬥角,這樣的斡旋曠日持久,八輩子也不會有結果的。


    事實也正是如此,五國調解團一上來,光是為派遣什麽級別官員出麵,就吵成了一團,估計要弄出個調解方案至少得幾個月。


    丁雲桐默默地想著:“這個世界就是這樣殘忍無情,沒有任何公平道義可言,一切都是弱肉強食,實力至上。如果日本人贏了,就會肆意宰割中國,但現在贏家是中國。日本人既然一心要擴張,就要有被殘酷報複的覺悟,怨不得中國心狠了。”


    他正式下令:近衛軍開始反擊!


    大反攻開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雄霸天下之光緒大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非浪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非浪子並收藏雄霸天下之光緒大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