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4年3月初,整個日本政府呈現出一種詭異的沉默,既沒有軍事上新的部署,又沒有外交上的聯絡,東亞大陸上的戰事仿佛與自己無關一般,沒有做任何動作去拯救那將近二十萬的帝國陸軍。(..tw)


    這樣奇特的狀態,讓西方駐日的記者和外交官們感到不可思議,甚至連日本政府官員自己都不可思議:大家都在等待什麽呢?是在等待五國調解團的斡旋嗎?是在等待陸軍創造某種奇跡嗎?還是在等待最後的噩耗呢?


    也許都是,也許都不是。


    日本政府已經感到局勢完全失控了,他們的手裏已經沒有軍事力量可以改變這一切,海軍隻有兩艘戰艦,加上一堆毫無作用的舊炮艦,陸軍隻剩下一個師團,過去十年培養出來的陸軍都在大陸上了,國內即便想重新組織軍隊,但是錢呢?沒錢怎麽去購買槍炮呢?因為財政已經徹底崩潰了。


    退一步講,在目前中國牢牢掌控海洋的情況下,即便能重新武裝起來也於事無補。


    外交上也無能為力,五國代表團至今還在為細枝末節爭吵不休。他們不願意,也不敢直接向中國求和,因為無論誰去談,都將成為大和民族的罪人,連天皇也不敢開這個口。


    日本政府甚至在心裏,還存有僥幸,希望那些被拋棄的陸軍,能夠給中國以巨大殺傷,為日本增加更多籌碼,大和民族從來不會憐惜別人,也不會憐惜自己人。(..tw)


    對天皇集團來說,現在不僅僅是戰爭陷入絕境,國內也已經快要統治不下去了。


    為了支撐戰爭費用,日本政府瘋狂發行日元,此時經濟徹底完蛋了,通貨膨脹達到了驚人的地步,所有生活必需品價格都坐過山車一般飛漲,大米價格在半年多來增加了一百多倍,人們到商店買一盒火柴都要用整捆的錢,日元徹底貶值,甚至比擦屁股的手紙都不如。


    工廠,企業大批地倒閉,百業凋零,眾生疾苦,到處動蕩不安,政府隻能依靠《戒嚴令》嚴加管控,但反抗的能量正在聚集,一些極端激進的勢力,甚至已經把攻擊的目標指向了天皇本身。


    革命即將來臨!


    在山東,隨著丁雲桐反擊命令的下達,近衛軍南方集團軍開始大規模的進攻。由於第三師在之前的戰鬥傷亡重大,因此留守威海衛休整,第一,第五,第八師從三個方向進攻榮成,而左寶貴旅作為預備隊。


    從3月12日開始,雙方展開激戰,到了14日,日軍已經再也堅持不下去,彈藥已經消耗殆盡,而且基本已經斷糧了,士兵們依靠樹皮,草根,野菜,耗子等充饑。


    到了15日,數萬日軍已經完全被包圍在以榮成縣城為中心的狹小區域內,周圍則是中國人鐵桶陣般的包圍圈。近衛軍從後方動員了數萬民工,繞著榮成建設了三層縱深十幾公裏的防禦陣地,大量縱橫交錯的壕溝,胸牆,圍壘,加上地雷和數不清的火力點,簡直是風雨不透,一隻蒼蠅都飛不出去了。


    在日軍的土溝裏,到處堆滿了屍體。有的傷員還在蠕動著,但又無藥醫治,士兵中已經沒有未受傷的人了,不論是誰,都是一副經過長期戰鬥的疲勞麵孔。


    惡劣的天氣更是讓人瘋狂,下完了雪,又開始了雨,冰冷的雨下了一整夜,大部分日軍士兵根本沒有雨衣,躺在泥濘的地裏,任憑渾濁的黃泥水浸泡著身體,饑餓早已摧毀了他們的意誌。而指揮官也好不了多少,隻能靠喝點稀粥維持生命。


    在15日夜,曾經在威海衛受過傷的第十師團司令川村景明少將,由於缺少藥品,傷口發炎糜爛,最後導致急性敗血病而死亡。


    16日淩晨,徹底絕望的日軍發動了最後的“玉碎”進攻,大山岩集中了將近三萬名還能走動的官兵,分別向四個方向發動進攻,他們高喊著“天皇萬歲!”向近衛軍陣地發起了自殺式的衝鋒。


    迎接他們的,是暴風驟雨般的火力和無窮無盡的深溝壁壘,日軍士兵隻能成片成片地倒下,有的人還沒死,隻能慘烈地哀號;有的人已被彈片割開了喉嚨,血肉模糊;有些則直接被炮火炸成一團團粉紅的氣霧。


    這簡直就是一場屠殺,短短半個小時,包括第七師團司令黑木為楨,第八師團參謀大島久直,以及第九師團的旅團長西寬二郎等在內,已經有七千日軍被打死。


    在這樣強大的火力網麵前,任何勇敢和搏命都變得毫無意義,後麵的日軍官兵終於出現躊躕之色,逡巡後退,大山岩長歎一聲,不得不結束了進攻。


    最後的能量被徹底消耗殆盡,等待的隻能是死亡了。近衛軍找來一些會說日語的人,在陣前喊話,告訴對方繳槍不殺,不斷展開心理攻勢。


    既然勝利無望,突圍又不可能,活著又是折磨,剩下的隻能是自殺了。


    第九師團司令乃木希典,於16日夜,向東方天皇所在方向跪拜之後,按照武士的傳統,用刀割了自己的肚皮,然後拜托好朋友立見尚文擔任“介錯”一刀砍下了自己的頭顱。


    武士的剖腹自殺,剖腹隻是形式,象征性的在肚皮上劃兩下,然後請親人或好友幫忙砍頭,其實跟斬首差不多。


    乃木希典的自殺,標誌著日軍中最強硬的人也對戰爭絕望了。


    從16日開始,近衛軍開始不斷地用空包彈發射一些日文寫的勸降書,要求日軍舉白旗投降,不要忘了家裏的父母親人孩子,隻要放下武器,性命可保無憂,並得到良好對待雲雲。


    這是丁雲桐的命令,因為現在北方的反攻急需增援,南方集團軍不可能長時間耗在這裏,因此日軍如能早點投降是最好的了。


    近衛軍還在前沿陣地的上風口蒸起了白麵饅頭,讓那食物的香氣順風而去,以此來誘惑日軍,並增加勸降書的說服力。


    要知道山東作戰軍都是些複員退役的老兵組織而成,不像東北的日本常備軍都是二十來歲的年輕人,這些老兵很多人都已經結了婚,拖家帶口的有了牽掛,為天皇效死的意誌也不像常備軍那麽堅強。而求生的欲望,饑餓的折磨,饅頭的香氣,這種種誘惑都在消磨著他們的鬥誌。


    終於,在16日夜,在防線的角落,幾個實在饑餓難耐的日軍士兵舉著一方白布,爬進了中國的陣地,這些人餓的皮包骨頭,凍得瑟瑟發抖,神情呆滯,手腳僵硬,如果不是眼珠子還在轉動,幾乎會被誤認為是骷髏。


    有了帶頭的,後麵就會不斷有人效仿,到了17日,爬過來的人越來越多,一夜之間就達到了數百人。日軍組織憲兵在各個陣地攔截,打死了幾十個脫逃者,但最後有些餓極的憲兵自己爬了過去。


    18日,清晨,因為丁雲桐已經來電,要求盡速結束戰鬥以增援北方。因此近衛軍向日軍發出了最後通牒,再次要求日軍在中午十二點之前無條件投降,否則將發動總攻。


    但是頑固的日軍指揮官們秉持武士道“舍身奉公”的信念,堅持要抵抗到底,決不投降。


    正午12點,近衛軍總攻開始了,上百門火炮同時怒吼,炮聲宛若一聲聲春雷驚醒了大地,整個榮成瞬間被塵土和硝煙所籠罩,日軍的防禦陣地幾乎被夷為平地。


    炮聲剛停下來,立刻響起了雄壯的衝鋒號,近衛軍將士們從工事裏一躍而起,好似無數隻飛箭向前方飛去。


    不到兩個小時,早已喪失了戰鬥能力的日軍就被徹底打垮了,山東作戰軍不複存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雄霸天下之光緒大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非浪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非浪子並收藏雄霸天下之光緒大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