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建安八年四月,經過半年的努力這個冬天越人下山的可是不少。其中以那些小勢力、小寨子為主,蓋因他們實力弱小過冬困難難以抵擋住吃飽、穿暖過農耕日子的誘惑,而這些首領本來就沒有多大的權威,自是不會貪戀權勢。


    始安大堂之中,別駕步騭正在對喬仁匯報這半年的成績。“府君,今年開年以來共有山越人五萬三千多人下山屯墾。典農中郎將呂岱回報來說,越人農耕學習的很快而且今年風調雨順,春收必是豐厚。”


    “嗯。”喬仁坐於上首正看著越人下山的戶籍本子,“那三支大的有什麽動靜。”


    “回府君,焦已得知吳侯將討伐他,於去年開始就在積極備戰。由於糧食不夠,還數次掠奪其他山越部族的糧草。這也是為何下山的越人如此之多的原因。”步騭回道


    “自作孽不可活。現在的焦已雖然糧食足了。可卻是失道者寡助。”喬仁冷笑道。


    步騭也是這麽想得:“正是如此。至於祖錫那一支倒是頗為奇怪,不僅不下山也不備戰。反而沒什麽反應。而費棧確實積極於當地的官員接觸,隻言片語之中透露出似乎有投效吳侯之意。”


    “哦”聞言喬仁倒是來了興趣。說道:“如此看來不是費棧所謀頗大,就是祖錫起了自立山頭的心思。”


    “報!”步騭尚未答話,門外就有一親衛飛奔而來。“報,將軍孫丹陽到了。”


    孫翊來了,喬仁倒是很驚訝為何他來的如此之快,要知道三人約定的可是三日後聚於始安啊。“叔弼兄到了。子山兄隨我前去迎一下。”


    等到喬仁來到門前之時,孫翊正在下馬,其後還跟著三名將領。“叔弼兄為何來得如此之快,讓小弟措手不及呀!”喬仁笑道,他和孫翊是一起練武的夥伴關係非常好,再加上喬仁是孫策妻弟、孫翊是孫策親弟,二人也算是親戚,關係自然會更進一步。


    “哈哈!措手不及才好,正好看看你這個新都太守有沒有做什麽對不起人的事。”孫翊直接一膀子摟住喬仁的脖子悄悄說道:“這是小妹給你信,收好咯。”說著從懷裏掏出了一封家書。


    “咳咳。來子言三哥給你介紹,這是某家的都督媯覽。這是某愛將孫高、傅嬰。來你們見過新都郡守喬將軍。”話說孫翊變臉是真的快,這一會就開始介紹手下將領了。喬仁無奈也隻好見禮了,“見過喬將軍。”三人齊聲說道。


    “免禮。叔弼兄咱們進內堂說話吧。”喬仁左手一張做了一個請的姿勢對孫翊說道。


    “嗯,好。”孫翊當然不會站在門口絮叨,:“都說了,叫我三哥。”聞言喬仁是一腦門的冷汗,這哪跟哪啊?


    二人進得內院,喬仁自是安排賈華去陪孫翊的三將說話,自己帶著孫翊去了書房。“三哥為何來得這麽早。”喬仁問道。


    孫翊似是想起來了什麽居然都笑出了聲說道:“還不是我家小妹,前些日子寫信給我要我早點來,看看你有沒有在外麵勾三搭四。我說你們八字還沒有一撇呢?就被管得這麽嚴。”


    額,喬仁聞言簡直就是無語了,一張俏臉險些成了紅色,“這個。我···”支支吾吾半天也不能從牙縫裏擠出半個字。


    “哈哈!”孫翊可不忘調侃:“小妹的信我偷看過,是要你早日回吳郡向母親大人提親。你打算怎麽辦?”這個孫翊把偷看別人的書信說的如此大義斌然簡直就是無恥到了一個極致。


    “啊?”喬仁現在身上是冷汗直流,孫仁已經夠強悍,還有個這麽個強悍的三舅哥真是。這還是不說孫策和孫匡、孫朗的前提下。突然之間喬仁很是羨慕孫策、周瑜,蓋因自家兩個姐姐溫柔賢惠,除此之外還有自己這麽個不折騰的小舅子。


    不過想起孫仁,喬仁心中也是暖暖的。“待這次平定山越後,就回吳郡訂婚。”喬仁才十七歲,孫尚香也才十五。本來是不想這麽早定下的,但是漢末女子十六及笏,之後就要開始找夫君了,喬仁可不敢賭孫尚香會不會如曆史一般無人敢要。


    “對了,三哥不知道你帶來了多少人?”打山越是個關鍵,喬仁自然很關心孫翊帶來了多少士卒。


    “某帶來了軍士一萬人。都是某家親自操練的。”孫翊說道軍事可是兩眼放光,的確不負驍悍果烈,有兄策風的評價。而且喬仁用係統偷偷觀察孫翊的能力也是不差,統禦有足足八十武力更是八十二,不過智力偏低計謀和內政都不好。


    “好!三哥,那我們就隻等賀都督一來,就開始征討山越。”畢竟賀齊才是孫策任命的主將,而且他手下都是征討山越數年的悍卒。


    “對了子言。甘將軍在何處,我正欲向他討教一二。”甘寧自投效孫策便一直在喬仁軍中,沒去過吳郡。但他武藝高強的名聲可是傳遍江東,孫翊這樣好武之人必是心熱不已。


    “三哥勿急。我下午便喚興霸來,你們慢慢切磋。”


    --------------------------分界線-------------------------------


    三日過後,始安城之外喬仁和孫翊帶著各自的手下來到城門之外三裏等著賀齊,當然不是一直等,而是由斥候報告賀齊大軍已經到了十裏之外,喬仁等人才來的。果然,等了不足半個時辰賀齊大軍就出現在了喬仁等人的眼前。


    “仁/翊見過賀都督。”一幹人等在喬仁和孫翊的帶領下向賀齊見禮,本來漢庭正式的官職喬仁和孫翊一個是裨將軍領新都太守、一個偏將軍領丹陽太守,而賀齊隻是個縣令,但他是孫策任命的都督負責征伐越人,二人及其下屬都規他節製。漢末三國時期軍製官職混亂,平級之間節製十分常見就連官低的節製官高的都不罕見。


    “見過二位將軍。”賀齊雖然驕橫但是心裏很清楚,眼前這二人不僅官職比自己高而且和自家主公關係密切是不能輕易得罪的,所以把自己的姿態放得很低。突然似是想起來了什麽,賀齊接著說道:“天子詔令:遷喬仁為扶越將軍領新都太守。喬將軍這是任命的印信?”


    扶越將軍是雜號將軍之一,江東之地隻有孫策是雜號將軍,封喬仁一個將軍是何意?孫翊和喬仁及其諸將領都是不懂其意。“請問賀都督,大哥可有升官”敢這麽問的隻有孫翊了。


    “主公,已拜後將軍領揚州牧了。”賀齊答道。後將軍乃是位比九卿的高官,高於所謂雜號將軍,比劉表的鎮南將軍都還要高半級。


    “恭喜大哥和吳侯一起升官了。”戴綱在喬仁耳邊輕聲賀道。


    “事情沒那麽簡單。”喬仁可不相信曹操會這麽好心給自己這麽個小角色封官,“賀都督,除我之外還有那位將軍得到朝廷任命。”


    賀齊哦了一聲答道:“還有孫長沙襲領了討逆將軍。”


    挑撥離間這是喬仁腦中閃過的唯一的詞語,“襲領呀!孫權本就是孫策之位的有利候選人,如今古澱刀在他那裏,有當上了父兄的舊職。恐怕有心人又該興風起浪了?”


    “大哥這”不僅戴綱明白了其中意味,喬仁屬官之中也不乏智者。“子維,某的扶越將軍可大可小啊。往小了說隻是一個雜號將軍,可往大了說大漢所有關於越人的事務都是由我負責啊,就如祖父的度遼將軍一般。這是在讓我和孫權相爭啊,同時也是離間淮泗世家和吳中世家啊!”


    “好狠的曹操啊。”戴綱感慨道


    “不,不是曹操。”不過喬仁可不這麽認為“給主公的任命是曹操下的,但他遠在河北征討二袁,哪有精力來對付我這個小角色。給我和孫權的任命應該是留守許都的荀彧的主意。”喬仁心裏冷笑,“二虎相爭?我和孫權可都不是呂布,在孫家壯大之前無論他和孫紹誰是繼承人,我和孫權都是打天下的戰友,至於以後嘛。哼”


    正值喬仁發呆之際,作為三軍主帥的賀齊可不會發呆:“喬將軍,還是先將吾等下寨的地方指給吾吧”


    “呃”喬仁方才自顧著胡思亂想卻是忘了帶賀齊軍下寨,賀齊的兵馬最後到達當然不會讓他自己安營紮寨,而是早已準備好了,“是吾的過錯,驟然升官一時忘形,見笑了。來,賀都督某這就遣部將帶諸軍前往下寨之地。都督可隨吾等當郡衙歇息。”


    本來安營紮寨是要賀齊親自監督的,但是三人的兵馬在始安也呆不了幾天,故而賀齊並沒有親自去安排,而是隨喬仁去了郡衙。大堂之中,賀齊端坐主位,喬仁、孫翊分列左右皆是半個主位,至於其餘諸文武都是按照官職來排列。一時間,堂下可謂人才濟濟。


    “齊承蒙主公錯愛,都督三軍伐越軍事,還望主公不以某之鄙薄,鼎立相助。”賀齊一句雖是自謙,同時也提醒著堂中諸人他是孫策親自任命的大都督,雖然官職不高但是卻總督軍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東吳國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道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道然並收藏東吳國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