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夏周瑜大軍中帳之中,周瑜等人也對荊州的形勢做出了分析。“子明果然不同往日,這等形勢掌握也能信手捏來了。不錯,不錯。正如子明所言,不出半月劉備必將遣使往建業。此次曹操大軍南下,既是危機也是時機。若曹操勝則我江東危矣,若我軍勝則荊州、淮南皆為囊中之物。成敗在此一戰”
這時諸葛瑾也說道:“其實劉備未必沒有翻身之機,劉表新亡人心還在劉氏。雖然蔡瑁、劉棕等人欲投降曹操,但下麵的士卒、百姓未必這麽想。新野牧劉皇叔的名號在荊州廣為流傳,人心所向。若是劉備能抓住此時機,乘亂奪取襄陽進而全取荊北,幾可抵禦曹操。即使劉備無此能耐,但其手下徐庶和我二弟皆是大才,難道還想不到這點。”
“哦”周瑜聞言放下了手中把弄的茶具問道:“荊州名士諸葛亮乃是子瑜之弟,不知其才能如何?而那徐庶又無何?”
聽到周瑜問起諸葛亮,諸葛瑾也不謙虛說道:“孔明之才勝我十倍,而徐庶嘛!孔明多次來信時曾提到徐庶擅長謀略軍事是難得的帥才。”
周瑜聞言哈哈大笑“哈哈!子瑜過謙了,你之才吾等具是心中清楚。諸葛亮雖有大才但經曆淺薄,無何比得上子瑜。至於徐庶想來才幹不差,不然也不會連敗曹仁、夏侯惇等大獎。不過要說劉備能全取荊州,吾卻不以為然。那劉備以仁義自榜,但成也仁義敗也仁義,這仁義是他安身立命之本,如何能取他族兄家業。”
-----------------------------------------------分界線----------------------------------------------------
果如周瑜所料,劉備風聞曹操大軍將至,急急忙忙就帶著手下僅有的五千豫州軍逃到了襄陽城前。
劉備望著全軍戒備的襄陽城,心中大為著急。“我乃劉荊州族弟,豫州牧劉備速開城門。”
劉備在城門外嚎啕大叫但城樓之上確實反應全無。荊州士卒仍然是一副如臨大敵的表情,箭在弦刀出鞘。
一旁的諸葛亮實在看不下去了,來到劉備馬前悄聲說道:“主公,如今正是良機。可取襄陽城以禦曹賊。”
而劉備卻一臉的掙紮,最後說道:“軍師。此等不義之事卻莫再提。如果劉棕不讓我等軍隊入襄陽,就讓他開城門讓這些新野的百姓入內。”
劉備看著身後隨他而來的百姓,這些人有老有少皆是拖兒帶女,一身風塵。看著這些淳樸的百姓,也不知道他心中做何感想。隻知道,如今劉備陷入了兩難的境地,取襄陽則之前經營數十年的名聲蕩然無存,若是不取則有大夏將傾之禍。
“主公!”作為一個合格軍師,隻能是以最小的代價為主公謀求最大利益,在諸葛亮眼中些許名聲不甚重要。
“軍師不必再說。”劉備歎息著對諸葛亮說道,又打馬上前對著城樓之上高喊道:“我是劉備,劉琮賢侄望來一敘。”
城頭上依然沒有動靜,荊州士卒反而更加如臨大敵。有見於此劉備歎了一聲,接著道:“仲玉賢侄,你我叔侄一場,七年前我剛來荊州之時,令尊不以備之落魄,收留與我。當時備曾對景升兄說過,此子將來必成大器,怎麽時隔七年,你卻變得無恥懦弱不堪。大戰未其你就將這大好城池土地,統統獻給了曹操。景升在天有靈,是多麽的痛心疾首啊!”
城外的劉備大打感情牌,而城內的劉琮卻是聽不到這些,因為荊州的大權盡都落在了蔡瑁和蒯越手中。至於劉琮嘛,隻有在自家府中。
蔡瑁更是不敢見劉備,原本劉表在時二人就不對付。如今他決意降曹,而劉備又將宋忠大罵著趕出樊城時,就意味著他和劉備最後的臉皮都已撕破,已經是分屬敵國。而如今劉備帶著大批的軍隊站在襄陽城下,相當於一個仇人操著家夥站在家門口,究竟意欲何為尚不可知,蔡瑁豈會冒頭與他相見。
在打了一番舊情牌後,城上依然沒有反應,劉備尚未死心,又喊道:“賢侄,你不肯見我沒有關係,就請你打開城門,收留了我身後的這些樊城百姓吧,他們是無辜的,他們都是你的子民,你豈能眼睜睜的看著他們背景離鄉而無動於衷呢。”
當此時,襄陽城外雖人山人海,但絕大多數人卻屏氣凝神,靜靜的聽著劉備向城頭喊話。當他們聽到劉備剛才的一番話後,男女老弱,無不感動的落淚。
劉備又喊過一通話後,剛城門依然沒開,心知劉琮是鐵了心不願回頭,這時才對他徹底的失望,勒馬轉身,準備離開。
就在這個時候,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緊閉了許多的城門突然間隆隆作響,沒一會的功夫,猛聽哢嚓一聲響,竟然轟然裂開。然後,無數的百姓從破裂的城門湧出,在扯斷吊橋之繩後,他們攜家帶口,越過護城河,爭先恐後的衝了出來。這些從襄陽城出來的百姓,紛紛跪伏在劉備跟前,請求劉備帶著他們一同南逃。
這一幕發生的這樣突然,以至於連劉備自己也震驚了半天才回過神來,接著,他匆忙下馬,將身前的老幼扶起,帶著一臉愧色,哽咽說道:“此番南下,福禍難測,諸位鄉親將身家性命托付在備的身上,備何德何能當此大任。”
荊州這麽多年來接納了不少外州難民,其中不少人都經曆過曹操屠城的暴行,雖然過了十幾年,但往昔可怕的記憶卻難以忘懷。這時聽說劉琮要降曹,他們自然便起了恐慌之心,所以這才衝破城門,願跟劉備而去。當然,這也與劉備這些年在荊州廣樹仁義,深得士民信賴不無關聯。這些人無論出於畏懼曹操,還是人雲亦雲,這時鐵了心要跟隨劉備而去,越來越多的人從城中逃出,守城軍隊止都止不住。
而這時城中突然殺出一軍,為首一將與關羽有三分相似。使得是一把大刀,臉色也如重棗一般。大喊道:“劉豫州切莫離開,末將魏延迎明公入城。”說著帶著自己手下的一彪人馬和護著城門的荊州士卒幹了起來。
見到如此,諸葛亮再次冒了出來,尚未說完就被劉備止住了。“軍師!備雖駑笨但絕不會做這等無義之事。”
而這時樓上的蔡瑁再也坐不住了,不僅百姓要隨劉備走,就連荊州軍的將領都要迎劉備入主襄陽,這可了得。蔡瑁連忙起身說道:“文聘何在?”
隻見一身金色魚鱗甲的將領起身說道:“末將在!”
“即刻帶荊襄騎士擊殺那叛將!”蔡瑁發令道,蔡瑁也是氣急,居然派出了號稱荊州第一大將的都尉文聘和劉表生前集十年之力打造的人數過兩千騎兵部隊。
“喏!”文聘雖然與劉備等人有舊,但是將令在前不得不從,不過心中卻有了放水的打算。
“呔!爾等可識得大將文聘否?”文聘一身大喊,一馬當先的從城門洞在殺出,其後煙塵飛揚,久居戰陣之人就清楚必是大規模的騎兵部隊。
而那紅臉的魏延卻巍然不動,帶著手下僅有的千餘部下就迎了上去。劉表去世不久,襄陽城外就展開了一場內鬥,看得劉備心中不是滋味。
劉備怕百姓有所損傷,便決定帶他們一起走,“陳到即刻護衛百姓南下。”
“喏”
看到陳到護衛著大批百姓離去,劉備卻從親衛手裏接過一袋酒水。
接著,仰頭猛灌了一口酒,低聲歎道:“我知道,你我不是一路人,但你在我最落魄的時候收留了我。這七年來,雖然一刻不曾沒有對我的疑心,但總歸待我不薄。這份恩情,備無以為報,隻能在這臨別之時,再敬你一回了。願你在天有靈保佑我重整漢室雄風。”
說著,他將一囊的酒盡皆倒在了襄陽城外。
然後,他也不看激戰的魏延和文聘,也不管城樓上急的亂跳的蔡瑁。打馬而去。“駕!”
這時諸葛瑾也說道:“其實劉備未必沒有翻身之機,劉表新亡人心還在劉氏。雖然蔡瑁、劉棕等人欲投降曹操,但下麵的士卒、百姓未必這麽想。新野牧劉皇叔的名號在荊州廣為流傳,人心所向。若是劉備能抓住此時機,乘亂奪取襄陽進而全取荊北,幾可抵禦曹操。即使劉備無此能耐,但其手下徐庶和我二弟皆是大才,難道還想不到這點。”
“哦”周瑜聞言放下了手中把弄的茶具問道:“荊州名士諸葛亮乃是子瑜之弟,不知其才能如何?而那徐庶又無何?”
聽到周瑜問起諸葛亮,諸葛瑾也不謙虛說道:“孔明之才勝我十倍,而徐庶嘛!孔明多次來信時曾提到徐庶擅長謀略軍事是難得的帥才。”
周瑜聞言哈哈大笑“哈哈!子瑜過謙了,你之才吾等具是心中清楚。諸葛亮雖有大才但經曆淺薄,無何比得上子瑜。至於徐庶想來才幹不差,不然也不會連敗曹仁、夏侯惇等大獎。不過要說劉備能全取荊州,吾卻不以為然。那劉備以仁義自榜,但成也仁義敗也仁義,這仁義是他安身立命之本,如何能取他族兄家業。”
-----------------------------------------------分界線----------------------------------------------------
果如周瑜所料,劉備風聞曹操大軍將至,急急忙忙就帶著手下僅有的五千豫州軍逃到了襄陽城前。
劉備望著全軍戒備的襄陽城,心中大為著急。“我乃劉荊州族弟,豫州牧劉備速開城門。”
劉備在城門外嚎啕大叫但城樓之上確實反應全無。荊州士卒仍然是一副如臨大敵的表情,箭在弦刀出鞘。
一旁的諸葛亮實在看不下去了,來到劉備馬前悄聲說道:“主公,如今正是良機。可取襄陽城以禦曹賊。”
而劉備卻一臉的掙紮,最後說道:“軍師。此等不義之事卻莫再提。如果劉棕不讓我等軍隊入襄陽,就讓他開城門讓這些新野的百姓入內。”
劉備看著身後隨他而來的百姓,這些人有老有少皆是拖兒帶女,一身風塵。看著這些淳樸的百姓,也不知道他心中做何感想。隻知道,如今劉備陷入了兩難的境地,取襄陽則之前經營數十年的名聲蕩然無存,若是不取則有大夏將傾之禍。
“主公!”作為一個合格軍師,隻能是以最小的代價為主公謀求最大利益,在諸葛亮眼中些許名聲不甚重要。
“軍師不必再說。”劉備歎息著對諸葛亮說道,又打馬上前對著城樓之上高喊道:“我是劉備,劉琮賢侄望來一敘。”
城頭上依然沒有動靜,荊州士卒反而更加如臨大敵。有見於此劉備歎了一聲,接著道:“仲玉賢侄,你我叔侄一場,七年前我剛來荊州之時,令尊不以備之落魄,收留與我。當時備曾對景升兄說過,此子將來必成大器,怎麽時隔七年,你卻變得無恥懦弱不堪。大戰未其你就將這大好城池土地,統統獻給了曹操。景升在天有靈,是多麽的痛心疾首啊!”
城外的劉備大打感情牌,而城內的劉琮卻是聽不到這些,因為荊州的大權盡都落在了蔡瑁和蒯越手中。至於劉琮嘛,隻有在自家府中。
蔡瑁更是不敢見劉備,原本劉表在時二人就不對付。如今他決意降曹,而劉備又將宋忠大罵著趕出樊城時,就意味著他和劉備最後的臉皮都已撕破,已經是分屬敵國。而如今劉備帶著大批的軍隊站在襄陽城下,相當於一個仇人操著家夥站在家門口,究竟意欲何為尚不可知,蔡瑁豈會冒頭與他相見。
在打了一番舊情牌後,城上依然沒有反應,劉備尚未死心,又喊道:“賢侄,你不肯見我沒有關係,就請你打開城門,收留了我身後的這些樊城百姓吧,他們是無辜的,他們都是你的子民,你豈能眼睜睜的看著他們背景離鄉而無動於衷呢。”
當此時,襄陽城外雖人山人海,但絕大多數人卻屏氣凝神,靜靜的聽著劉備向城頭喊話。當他們聽到劉備剛才的一番話後,男女老弱,無不感動的落淚。
劉備又喊過一通話後,剛城門依然沒開,心知劉琮是鐵了心不願回頭,這時才對他徹底的失望,勒馬轉身,準備離開。
就在這個時候,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緊閉了許多的城門突然間隆隆作響,沒一會的功夫,猛聽哢嚓一聲響,竟然轟然裂開。然後,無數的百姓從破裂的城門湧出,在扯斷吊橋之繩後,他們攜家帶口,越過護城河,爭先恐後的衝了出來。這些從襄陽城出來的百姓,紛紛跪伏在劉備跟前,請求劉備帶著他們一同南逃。
這一幕發生的這樣突然,以至於連劉備自己也震驚了半天才回過神來,接著,他匆忙下馬,將身前的老幼扶起,帶著一臉愧色,哽咽說道:“此番南下,福禍難測,諸位鄉親將身家性命托付在備的身上,備何德何能當此大任。”
荊州這麽多年來接納了不少外州難民,其中不少人都經曆過曹操屠城的暴行,雖然過了十幾年,但往昔可怕的記憶卻難以忘懷。這時聽說劉琮要降曹,他們自然便起了恐慌之心,所以這才衝破城門,願跟劉備而去。當然,這也與劉備這些年在荊州廣樹仁義,深得士民信賴不無關聯。這些人無論出於畏懼曹操,還是人雲亦雲,這時鐵了心要跟隨劉備而去,越來越多的人從城中逃出,守城軍隊止都止不住。
而這時城中突然殺出一軍,為首一將與關羽有三分相似。使得是一把大刀,臉色也如重棗一般。大喊道:“劉豫州切莫離開,末將魏延迎明公入城。”說著帶著自己手下的一彪人馬和護著城門的荊州士卒幹了起來。
見到如此,諸葛亮再次冒了出來,尚未說完就被劉備止住了。“軍師!備雖駑笨但絕不會做這等無義之事。”
而這時樓上的蔡瑁再也坐不住了,不僅百姓要隨劉備走,就連荊州軍的將領都要迎劉備入主襄陽,這可了得。蔡瑁連忙起身說道:“文聘何在?”
隻見一身金色魚鱗甲的將領起身說道:“末將在!”
“即刻帶荊襄騎士擊殺那叛將!”蔡瑁發令道,蔡瑁也是氣急,居然派出了號稱荊州第一大將的都尉文聘和劉表生前集十年之力打造的人數過兩千騎兵部隊。
“喏!”文聘雖然與劉備等人有舊,但是將令在前不得不從,不過心中卻有了放水的打算。
“呔!爾等可識得大將文聘否?”文聘一身大喊,一馬當先的從城門洞在殺出,其後煙塵飛揚,久居戰陣之人就清楚必是大規模的騎兵部隊。
而那紅臉的魏延卻巍然不動,帶著手下僅有的千餘部下就迎了上去。劉表去世不久,襄陽城外就展開了一場內鬥,看得劉備心中不是滋味。
劉備怕百姓有所損傷,便決定帶他們一起走,“陳到即刻護衛百姓南下。”
“喏”
看到陳到護衛著大批百姓離去,劉備卻從親衛手裏接過一袋酒水。
接著,仰頭猛灌了一口酒,低聲歎道:“我知道,你我不是一路人,但你在我最落魄的時候收留了我。這七年來,雖然一刻不曾沒有對我的疑心,但總歸待我不薄。這份恩情,備無以為報,隻能在這臨別之時,再敬你一回了。願你在天有靈保佑我重整漢室雄風。”
說著,他將一囊的酒盡皆倒在了襄陽城外。
然後,他也不看激戰的魏延和文聘,也不管城樓上急的亂跳的蔡瑁。打馬而去。“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