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張遼被打回合肥,不僅戴綱開始訓練這隻丹陽精兵,坐鎮舒城的喬仁也在思索如何加強吳軍戰力。在喬仁看來僅靠重甲長矛陣是難以和曹軍的精銳步騎對抗,重甲矛手不僅移動速度緩慢機動力不強,而且耐力也不行,最重要的是江南地區士卒無論是身體素質還是身高都不比了北人,喬仁手中這隻重甲矛手都是趕鴨子上架而已。


    故而喬仁把心思轉向了另一一種武器上去,那就是環首刀的加強版---苗刀。抗倭民族英雄戚繼光將日本人由唐刀改進成的日本刀改進成為威力更強的苗刀。苗刀總長五尺、刀長三尺八寸、刀柄一尺二寸,兼集中了刀、槍兩種兵器的特點,既能當槍使,又能當刀用,既可單手握把,又可雙手執柄。因為單、雙手交換使用時便於發揮腰背整體力量,且結構優良。所以在臨敵運用時,輾轉連擊、疾速淩曆、身摧刀往,刀隨人轉,勢如破竹,實用價值及高,殺傷威力極大!非一般兵器可抵擋。


    在三國時期,就已有長五尺的環首長刀,而西漢也有了斬馬劍這一武器,故而在技術上問題不大。而根據各種資料記載苗刀的起源正是吳楚地區,這更加使喬仁堅信能夠成功的鑄造出苗刀。


    而好刀需要好匠師,喬仁這個大都督便開始滿世界的找江東地區的鑄刀大師。


    “大都督!”一身呼喊擾亂了喬仁的思緒,喬仁聞聲望去正見到孫朗領著一位四十來歲的老漢進了正廳。


    按喬仁對孫朗的了解,知道他為人極為心細,若無大事絕不會領著一個不相關的人,進到喬仁的正堂,故而也不多問,隻淡淡的回了一句,“早安啊!何事?”


    孫朗先是躬身行禮方才開口說道:“大都督,你要的匠師朗找來了,這位先生是隱居在天台山上的隱士,受伍循的推薦特意來見都督。”


    “哦!”喬仁有些詫異,伍循乃是正經的越人如何會有隱士朋友,問道:“先生高姓大名,仁為曾迎接恕罪、恕罪。”


    既是隱士便不可以常法度之,故而喬仁按照年齡而是不以官職相見。那人雖然四十來歲但是兩臂肌肉虯結,一看就是孔武有力,渾然不像尋常隱士那樣虛其表體。


    “在下歐冶陽,山野村夫而已,當不得都督先生相稱。”歐冶陽輕聲言道。


    姓歐冶,莫不是。


    喬仁急忙問道:“東周鑄劍大師歐冶子,不知是先生何人?”


    “正是家祖!”歐冶陽倒也幹脆,直接承認了。


    昔日越國之劍獨步天下,應當說,是越國的鑄劍師們精確地掌握了銅、錫的配比,熟練地掌握了寶劍的防鏽工藝、熔模鑄造工藝等其他鑄劍工藝,才使得越國之劍獨步天下。而歐冶子正是這群鑄劍師中最傑出的的代表,而他的後人說不得也是鑄劍大師。


    喬仁卻又想到,歐冶陽乃是歐冶子的後人,那麽伍循的身份就值得商榷了。‘看來伍循並不是一個簡單的越人。’


    歐冶陽似乎看穿了喬仁的心思,問道:“都督是否覺得奇怪,伍伯道乃是山野越人為何會與我相熟?”


    喬仁點頭稱是,而一旁的孫朗也是認識伍循的,知道他是一個長相魁梧的越人漢子,聽到這裏也是來了興趣,把耳朵撐得大開。


    歐冶陽大笑一聲,“不瞞都督,說來也是一樁奇談。伍循乃是吳國上大夫伍員(伍子胥)的後人。昔日家祖為吳王夫差鑄劍,備受刁難,幸得伍公相助才能順利逃出,後來伍公慘死,家祖便將其後人帶走撫養。如此,我們兩家六百多年的關係一直都未斷絕,而伍循正是這一輩伍家唯一的傳人。”


    說著歐冶陽還將腰間佩劍取下,放在喬仁案上,微微笑道:“還請都督一猜。”


    喬仁和孫朗尚且還在震驚這個世界多奇妙的時候,冷不伶仃被歐冶陽這麽一問,還有些慌神,半響才強壓下心中的驚訝,把目光移到案上的寶劍上去。


    二人起身望去,俯視劍身,如同登高山而下望深淵,飄渺而深邃仿佛有巨龍盤臥。劍根之處,依稀可見一類似於甲骨文的字體伍的殘留。


    喬仁驚歎一聲,用係統一看正是七星龍淵之劍,效果居然武力加十,魅力滿值。明白了一切的喬仁朗聲唱到:“君不見昆吾鐵冶飛炎煙,紅光紫氣俱赫然。此必乃伍相佩劍七星龍淵。”


    “大都督好見識!”歐冶陽臉色不變,大聲稱讚道。他雖受伍循重托請他來為喬仁鑄刀,但是若喬仁不是一個識貨之人,按照他的性格亦是不會屈身為他鑄刀的。


    而一旁的孫朗如同今日連遭巨擊呆立當場,今天是個什麽日子啊,先是見到了一代鑄劍大師歐冶子的傳人,又見到了七星龍淵寶劍,那可是傳說中的神劍啊!


    喬仁看著這把史書流傳的寶劍,心癢難耐一把將其抽出,一時之間紫光奪目,雖是一把古劍卻依然鋒利無比,血槽和劍刃的寒光無一不彰顯著這是一把殺人利器。寒芒一閃,案上的銅樽被攔腰切斷。


    “這把劍?”喬仁把玩了片刻才想起正題,這劍既然是伍子胥的佩劍,那麽應當在伍循手裏才對。


    “這是伯道送予都督的。”


    “這太貴重了。”的確太貴重了,這把寶劍後世相傳被一代天驕唐太宗帶進了墳墓,喬仁自問何德何能能夠擁有此劍。


    “無妨。伯道有言,大都督少年英才,此劍隻有在大都督手中才能真正名垂千古。而且伯道還希望大都督能繼承伍公未完成的大業。”


    ‘伍子胥的大業’?喬仁暗自琢磨,卻也猜了個大概。昔日伍子胥輔佐吳王,期望製霸中原。巧合萬千,如今喬仁的主公也是吳侯日後說不得是吳王甚至吳帝,伍循是希望喬仁能夠輔佐吳侯孫策,橫掃六合一統華夏。


    明白了這些,喬仁也不推辭了。反而說道了正題上來,“歐冶先生,你看這圖紙上的刀可否批量打造。”


    喬仁遞過的圖紙上正畫著一把修長的苗刀。


    “可以,昔日大禹王上苗山,大會計,爵有德,封有功,因而更名苗山曰會稽,此乃苗山之刀也。家祖的書簡中便有此刀作法,不過這圖中的刀更細致一些,吃力也更好且不易崩斷,倒是可以打量鑄造,隻是此刀工藝,三十煉鋼已不足為用了。”


    不愧是專家,一看就能分清關鍵。


    喬仁這時長出了一口氣,說道:“大師不必擔憂,我廬江舒城附近就有大量的赭石,品質優良。”喬仁自後世而來,自然知道廬江附近有大量的優質赤鐵礦。且不說如今丹陽郡後世的馬鞍山有大量的優質鐵礦,就說後世的廬江縣如今的舒城就有大批的鐵礦石。


    “哈哈!有了優質的赭石,就可以輕而易舉的鍛造出百煉鋼,莫說區區苗刀就是龍淵劍,老夫也鍛造得出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東吳國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道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道然並收藏東吳國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