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城校場,六月驕陽火辣,場中央兩千多越人和漢民皆是赤身露體,露出健壯的肌肉和花式各樣的紋身。演舞台上的戴綱也是不著絲縷,裸出強壯的身軀和古銅色的皮膚。戴綱幼時和喬仁幾乎是同時開始習武,但喬仁由於先天不足天賦有限,武藝不錯但是身體較差,把精力都花在了學劍的身上。不僅掏空了孫策的劍法,好花言巧語騙來了於吉密不外傳的劍術。
於吉作為一代高人,大凡這種出名的道士都會一些內家劍法,而喬仁就以治病為名學會了;但同時於吉又是一個雲遊四海的方士,殺敵劍術也是不差,雖然不及王越但是卻不差於史阿,喬仁也是將殺敵的劍術學了個六層。
而戴綱則不一樣,他長得人高馬大而且天賦極佳,甚得東吳老將的喜愛,不僅黃蓋和孫策教導過他武藝,就連江東馬戰執牛耳者太史慈和黃忠也親自教導他武藝和箭法。乃至於戴綱如今武藝之高強,不亞於那些江東名將,喬仁根據武力值保守估計也有呂蒙的水準,而且戴綱如今方才弱冠,還具有成長空間。
再說校場之中,戴綱神色凝重的望著這兩千多士卒,他們有越人也有漢人但都來自善產精兵的丹陽(新都郡)一地。“你們都知道丹陽自古處精兵,你們以為自己是精兵嗎?”
戴綱大吼一聲,也不等回話,繼續喊道:“不是,你們屁都不是!你們知道武庫裏現在放著什麽嗎?是大都督為你們耗費精力,籌集的兩千具紮甲、環首長刀和盾牌。大都督搜刮了我們兩萬大軍也才找到這麽亮千多具,還有數百具是想吳侯討要的。你們配擁有這些嗎?”
說完這些戴綱猛地跳下演舞台,目光緩緩的從這支初具雛形的軍隊身上掃過,戴綱心中不免升起了一些自豪感,方才聽到戴綱所說,這些士卒無一另外都是麵帶怒色但,至少證明這是一些有血性的漢子。
戴綱從一排排的士卒中間走過。忽然戴綱停了下來,拔出了腰間的長劍,猛的掃向了前方的一個士卒。目光淩厲如鷹,劍出如閃電。隨著長劍的出擊,一股無比強大的氣勢從戴綱的身上迸發出來。
而那名士卒卻隻是麵色稍變,一動不動的站在那裏。看得戴綱微微點頭,“方才你感覺到了什麽?”
“小人隻感覺死亡將近一般。”
戴綱一邊將長劍會殼,一邊問道:“那你為什麽不躲。”
“回將軍,若無軍令小人決不能擅自移動,再說小人相信將軍不會害我。”
“哈哈!”戴綱聞言哈哈大笑起來,心裏也暗自讚許。遵守軍令、無懼死亡、相信將領,這已經構成了成為精銳的基礎,所欠缺隻剩下訓練、訓練再訓練和一場惡戰。
“好!”戴綱環顧四周,方才那淩厲如同要取人性命的一劍,影響的不僅僅是眼前的這個士卒,四周的士卒或多或少都應該受到影響。但這些士卒卻和這名一樣都是一動不動,恍若未見。
“我收回剛才的話,你們有成為精銳的潛質,已經夠資格披堅執銳,為大都督征戰沙場。諸軍聽命,拔刀!”戴綱大吼一聲,先拔除了自己的配劍,在自己的左手掌上一劃,鮮血直流卻渾然不顧。大喊道:“從今日起你們就是生死與共的袍澤,是可以將後背交予對方的戰友,本將可以保證我在戰場上不會放棄任何一名袍澤,希望你們也一樣。”
呲,場內頓時全部都是刀刃入肉的聲音,淋漓的鮮血染滿的黃色的大地。“我等生死與共”
這時戴綱已有親衛包紮好傷口,並把佩劍換成了環首刀。“現在我們開始演練刀法,
夫為劍者,示之以虛,開之以利,後之以發,先之以至,而刀法講究一往無前,大致分為刺、紮、斬、劈、掃、撩、推、割八字決。今日練刺,刺為刀之本,所謂砍傷刺死,前刺上刺奔喉腹,弧形側刺覓腎心。刺!”
“殺!”
兩千多人排成間隔一人的方陣,統一演練著刺殺的動作,頓時場中的氣溫仿佛凝聚了一樣。丹陽民風彪悍,無論漢越都是悍不畏死,戴綱故意將士卒之間的距離拉得很近,後者的刀尖據前者也隻有不過十幾厘米而已。這樣一是鍛煉士卒的膽量,二是培養戰友之間的信任。
“再刺!”
“殺!”同一的動作重複一萬遍,便可以超神入化。
“刺左胸!”
“殺!”
戴綱在士卒做完這一次刺擊之後,並沒有立刻再做下一個刺的動作,而是放下手中的刀,大吼道:“保持一刻鍾!”
說完還四處巡查,“你太低了。”“你偏了,這他媽是左胸嗎?這時下是陰,你小子夠陰險的。”戴綱不斷的冒著粗口,也不斷的手把手的扶正那些位置不對的士卒。
光刺這個動作,戴綱就要求士卒們足足做了一個時辰。一個時辰之後,當戴綱喊道休息之後,饒是這些身體素質極好的家夥也累得夠嗆,一個一個大口的喘著粗氣,更有幾個體力稍差之人,在體力下滑的時候不小心刺到了前麵的士卒,也幸虧他沒什麽力了,隻是稍稍入肉而已。但一個時辰下來,一共也有五十多個倒黴蛋被拉下去醫治。
“休息兩刻鍾,喝完水之後,所有士卒披紮甲,持戈配刀,背負盾牌,攜三日之口糧,繞城三周。”戴綱在休息的時候還不忘告訴他們,下一步的訓練計劃。
“將軍,會不會太過了。”一旁的費牧看得膽戰心驚,饒是他這樣自幼習武的將領也覺得自己都過不了這樣的訓練。
戴綱狠狠灌了一口水,頭也不抬的說道:“這是大都督教我的訓練方法不會有錯。晚上給他們燉些豬肉,每人都要有一碗肉湯一大塊膘肉。”
前半句是對費牧說得,後半句是對自己的司馬說的。訓練艱苦,自然營養得跟上,好在淮南富庶而廬江北部又是產糧重地,養些軍隊還是可以支撐的。
說到這訓練方法還真是喬仁教的,但這樣的訓練方式需要將領身先士卒,而喬仁受自身身體限製不可能用這樣的訓練方法,反是戴綱正好適用。
夕陽西下,老樹昏鴉。古城外,一隻灰白色的隊伍,繞城三匝。戴綱依然身先士卒,在最前麵領跑,而他身上穿著的是更重的玄鐵甲,手裏還拿著自己的隨身兵器一杆馬槊。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這隻秦人唱著橫掃六合的戰歌,四百年後再次在華夏大地唱響,卻出自秦人的死敵越人和楚人的口中,僅絲毫不顯得怪異。這種錯位的和諧,見證了又一隻強軍的崛起。
於吉作為一代高人,大凡這種出名的道士都會一些內家劍法,而喬仁就以治病為名學會了;但同時於吉又是一個雲遊四海的方士,殺敵劍術也是不差,雖然不及王越但是卻不差於史阿,喬仁也是將殺敵的劍術學了個六層。
而戴綱則不一樣,他長得人高馬大而且天賦極佳,甚得東吳老將的喜愛,不僅黃蓋和孫策教導過他武藝,就連江東馬戰執牛耳者太史慈和黃忠也親自教導他武藝和箭法。乃至於戴綱如今武藝之高強,不亞於那些江東名將,喬仁根據武力值保守估計也有呂蒙的水準,而且戴綱如今方才弱冠,還具有成長空間。
再說校場之中,戴綱神色凝重的望著這兩千多士卒,他們有越人也有漢人但都來自善產精兵的丹陽(新都郡)一地。“你們都知道丹陽自古處精兵,你們以為自己是精兵嗎?”
戴綱大吼一聲,也不等回話,繼續喊道:“不是,你們屁都不是!你們知道武庫裏現在放著什麽嗎?是大都督為你們耗費精力,籌集的兩千具紮甲、環首長刀和盾牌。大都督搜刮了我們兩萬大軍也才找到這麽亮千多具,還有數百具是想吳侯討要的。你們配擁有這些嗎?”
說完這些戴綱猛地跳下演舞台,目光緩緩的從這支初具雛形的軍隊身上掃過,戴綱心中不免升起了一些自豪感,方才聽到戴綱所說,這些士卒無一另外都是麵帶怒色但,至少證明這是一些有血性的漢子。
戴綱從一排排的士卒中間走過。忽然戴綱停了下來,拔出了腰間的長劍,猛的掃向了前方的一個士卒。目光淩厲如鷹,劍出如閃電。隨著長劍的出擊,一股無比強大的氣勢從戴綱的身上迸發出來。
而那名士卒卻隻是麵色稍變,一動不動的站在那裏。看得戴綱微微點頭,“方才你感覺到了什麽?”
“小人隻感覺死亡將近一般。”
戴綱一邊將長劍會殼,一邊問道:“那你為什麽不躲。”
“回將軍,若無軍令小人決不能擅自移動,再說小人相信將軍不會害我。”
“哈哈!”戴綱聞言哈哈大笑起來,心裏也暗自讚許。遵守軍令、無懼死亡、相信將領,這已經構成了成為精銳的基礎,所欠缺隻剩下訓練、訓練再訓練和一場惡戰。
“好!”戴綱環顧四周,方才那淩厲如同要取人性命的一劍,影響的不僅僅是眼前的這個士卒,四周的士卒或多或少都應該受到影響。但這些士卒卻和這名一樣都是一動不動,恍若未見。
“我收回剛才的話,你們有成為精銳的潛質,已經夠資格披堅執銳,為大都督征戰沙場。諸軍聽命,拔刀!”戴綱大吼一聲,先拔除了自己的配劍,在自己的左手掌上一劃,鮮血直流卻渾然不顧。大喊道:“從今日起你們就是生死與共的袍澤,是可以將後背交予對方的戰友,本將可以保證我在戰場上不會放棄任何一名袍澤,希望你們也一樣。”
呲,場內頓時全部都是刀刃入肉的聲音,淋漓的鮮血染滿的黃色的大地。“我等生死與共”
這時戴綱已有親衛包紮好傷口,並把佩劍換成了環首刀。“現在我們開始演練刀法,
夫為劍者,示之以虛,開之以利,後之以發,先之以至,而刀法講究一往無前,大致分為刺、紮、斬、劈、掃、撩、推、割八字決。今日練刺,刺為刀之本,所謂砍傷刺死,前刺上刺奔喉腹,弧形側刺覓腎心。刺!”
“殺!”
兩千多人排成間隔一人的方陣,統一演練著刺殺的動作,頓時場中的氣溫仿佛凝聚了一樣。丹陽民風彪悍,無論漢越都是悍不畏死,戴綱故意將士卒之間的距離拉得很近,後者的刀尖據前者也隻有不過十幾厘米而已。這樣一是鍛煉士卒的膽量,二是培養戰友之間的信任。
“再刺!”
“殺!”同一的動作重複一萬遍,便可以超神入化。
“刺左胸!”
“殺!”
戴綱在士卒做完這一次刺擊之後,並沒有立刻再做下一個刺的動作,而是放下手中的刀,大吼道:“保持一刻鍾!”
說完還四處巡查,“你太低了。”“你偏了,這他媽是左胸嗎?這時下是陰,你小子夠陰險的。”戴綱不斷的冒著粗口,也不斷的手把手的扶正那些位置不對的士卒。
光刺這個動作,戴綱就要求士卒們足足做了一個時辰。一個時辰之後,當戴綱喊道休息之後,饒是這些身體素質極好的家夥也累得夠嗆,一個一個大口的喘著粗氣,更有幾個體力稍差之人,在體力下滑的時候不小心刺到了前麵的士卒,也幸虧他沒什麽力了,隻是稍稍入肉而已。但一個時辰下來,一共也有五十多個倒黴蛋被拉下去醫治。
“休息兩刻鍾,喝完水之後,所有士卒披紮甲,持戈配刀,背負盾牌,攜三日之口糧,繞城三周。”戴綱在休息的時候還不忘告訴他們,下一步的訓練計劃。
“將軍,會不會太過了。”一旁的費牧看得膽戰心驚,饒是他這樣自幼習武的將領也覺得自己都過不了這樣的訓練。
戴綱狠狠灌了一口水,頭也不抬的說道:“這是大都督教我的訓練方法不會有錯。晚上給他們燉些豬肉,每人都要有一碗肉湯一大塊膘肉。”
前半句是對費牧說得,後半句是對自己的司馬說的。訓練艱苦,自然營養得跟上,好在淮南富庶而廬江北部又是產糧重地,養些軍隊還是可以支撐的。
說到這訓練方法還真是喬仁教的,但這樣的訓練方式需要將領身先士卒,而喬仁受自身身體限製不可能用這樣的訓練方法,反是戴綱正好適用。
夕陽西下,老樹昏鴉。古城外,一隻灰白色的隊伍,繞城三匝。戴綱依然身先士卒,在最前麵領跑,而他身上穿著的是更重的玄鐵甲,手裏還拿著自己的隨身兵器一杆馬槊。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這隻秦人唱著橫掃六合的戰歌,四百年後再次在華夏大地唱響,卻出自秦人的死敵越人和楚人的口中,僅絲毫不顯得怪異。這種錯位的和諧,見證了又一隻強軍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