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個月來喬仁在合肥動作不可謂不大,整頓軍隊把屯長一級的基層軍官全部分批集中在一起識字和學習基本的戰術名詞。以前這些純泥腿子出身的屯長們,連上官下達的作戰指令有時候都弄得不太清楚,鬧出了不少事。而喬仁在下達指令時又免不了會帶上一點唐宋時期的作戰名詞,誰叫後世武經總要實在編的太好,喬仁前世就曾細讀過,這一世的兵法也是大部分按這上麵來學習的。


    不過培訓一事倒是拉攏了不少的低層軍官,這個時代畢竟是世家的時代,低層軍官要想上升有軍功還不夠,還需要有世家的鍍金,喬仁偶爾親自的教學,到讓他們以喬仁嫡係自居,這倒是喬仁未曾預料的。


    “淮南田地肥沃,除了種植占城稻之外還可以多種番薯(喬家商隊從交趾帶回)”喬仁這個大都督本來是不治民的,但他本領著廬江太守、孫朗又是合肥太守、孫韶是九江太守,淮南最富庶的地方都在手中,於是乎他也可以稍加管理一點民政。


    “喏!”孫朗和從前線回來的孫韶應答道。


    魯肅把孫韶派往壽春前線說來也是有依據的,九江郡的治所本就在壽春、雖然如今已經改到了柴桑,但還是有一部分領土在芍陂附近,孫韶這個太守也該去看看了。


    “報,大都督漢中急報。”這次來報居然不是張溫而是馬玄,多少讓喬仁有些詫異。


    “說!”


    “喏!”馬玄清了清嗓子說道:“今歲九月初,夏侯淵督徐晃、張頜部突襲定軍山,誘張衛出城野戰全殲其軍,張衛被俘,鎮守成固的楊柏投降,漢寧張魯迫於曹軍軍威向魏公投降,馬超、馬岱率軍投向劉備,龐德投降曹操。至十月中,夏侯淵隻用了兩個月不到,平定漢中。於此同時涼州的張遼大破羌、胡諸王,如今正在追討韓遂。”


    ‘是金子到哪兒都會放光啊!’喬仁心中頗為感慨,這一世雖然沒有了張文遠威震逍遙津,但他卻到了隴右,張遼幼年就隨呂布征討匈奴、烏桓等,如今在涼州可謂是如魚得水,憑借其智謀和大漢數一數二的騎兵造詣,沒理由對付不了那些胡人。


    “劉備有的樂了!”一旁的孫韶有些個幸災樂禍啊。


    喬仁顯得有些擔心,“曹丞相到了何處?”


    馬玄顯然是做了功課的,想也不想答道:“曹丞相如今已帶大軍離開長安,入漢中了。”


    “哦!”喬仁哦了一聲便無下文,其實他心裏非常的擔心,雖然孫劉聯盟關係不好,但喬仁乃至江東上下都不希望劉備現在玩完。現在曆史已經大變,如果曹操采納劉曄、司馬懿在占領漢中後立即進取西川的建議,那劉備集團就是真的沒救了。劉備剛拿下蜀中,根基未穩、恩威未施,是擋不住曹操的。


    “伯常時刻關注漢中情報!對了,惠恕呢?”喬仁問道。


    馬玄此時也是笑道:“都督,您遣惠恕去督造盔甲,難道您忘了?”


    “嘿!”喬仁聞言是傻笑一聲,他都忘了前些日子歐冶陽終於研究出了明光鎧的製作方法,喬仁遣張溫去督造去了,同時也製作大批的大紮用以裝備自己的嫡係。大紮也是紮甲的一種,一般來說隻有漢室中央的北軍才得以裝備的,如今喬仁用以裝備自己的嫡係軍隊,說得上是奢侈二字了。


    “對了魯肅如今在幹嘛?”


    “魯子敬如今在徐州練兵呢!”馬玄笑著答道。


    一般來說兩位都督是不會同時駐守一地的,故而喬仁特意把魯肅調往了徐州,以經略徐州為名,要他訓練軍隊。淮南北上無外乎從壽春和徐州兩個方向,這個安排外人也說不上什麽。可馬玄卻知道,喬仁嫌魯肅呆在合肥礙眼,喬仁在合肥可有不少的作坊,製作苗刀的、製作弩車的,這些可都不願讓魯肅插手。


    喬仁對此很滿意笑道:“不錯不錯!韶兒、早安,番薯的種子已運往郡守府,爾等回去之後即可安排耕種。伯常叫上子通,咱們去看看新作的鎧甲。”


    “喏!”


    製作的鎧甲的地方被安置在城中一個不起眼的角落,由喬仁嫡係的戴綱部調了一曲兵馬守護,即使戴綱被調往曆陽,這曲人馬也未離開。


    “大都督,這鎧甲真漂亮啊!”方一進門,一旁的賈華便開始大驚小叫了。


    “明光鎧”一詞的來源,與胸前和背後的圓護有關。因為這種圓護大多以銅鐵等金屬製成,並且打磨的極光,頗似鏡子。在戰場上穿明光鎧,由於太陽的照射,將會發出耀眼的“明光”,故名。如此精美的甲胄當然說得上是漂亮了,可明光鎧可不隻是漂亮,他前胸和後背的圓護,幾乎保證了人體所有重要髒腑的安全,在漢末一般的環首刀是無法對這些百煉鋼打造的明光鎧造成威脅的。


    “都督!”負責監工的張溫急忙走來,看他滿頭大汗喬仁心中也有些過意不去,人家畢竟是大世家的家主,幹這種活實在有些難為別人了,喬仁琢磨著是不是找人代替張溫。


    就在喬仁還在內疚之際,張溫喚人推出了一團金光。‘尼瑪’喬仁在心中呐喊,眼前這身盔甲全身有無數片鍍金甲片,以鐵環編綴連接,。前後甲身用黃牛考皮鉚接,內襯紅色麂皮絨。前身甲綴有以麒麟為原形的金腹獸,用以護住腹部和卡扣腰帶。


    “大都督這是匠人們,為你打造的麒麟吞金鎧。匠人們試過就算是苗刀也無法對此甲產生威脅。”張溫有些高興的說道。


    的確是很堅固,一般來說甲片越密集防禦度也就越高,眼前這幅鎧甲的確是喬仁見過最密集的鎧甲。可尼瑪,這玩意也太耀眼了,隻要是有光的的地方這衣服就跟後世的佛祖的金身一樣。


    “此甲有多重?”喬仁總想找個由頭不穿這身金裝,畢竟喬仁身體不好再好的鎧甲重了喬仁都是無緣。


    顯然喬仁的打算落空了,張溫興致高漲的說道:“此甲重十八斤,內襯騰甲,不僅防禦無雙而且非常的輕。”


    十八斤?喬仁細細一算漢代一斤大概二百五十克,十八斤也才後世的九斤重,這比把劍重不了哪裏去啊。至於藤甲固然號稱刀槍不入,但那隻是尋常的刀槍,喬仁的龍源劍顯然不在尋常之列,喬仁還在納悶張溫前幾日將龍淵劍借去作甚,原來是將藤甲切成片狀做成了內襯。因為藤甲類似於板甲作為內襯活動不便,切斷之後用金絲相連可做成內甲。


    “這甲不錯,理當送於至尊啊!”喬仁還不死心,反正就是不想穿著身黃金甲。


    “嗬嗬!”張溫笑著有指示人推出另外一幅盔甲,這一副盔甲外形上相差無幾,但在頭盔和腰帶上喬仁那副紋的是麒麟,而孫策這幅紋的是三足金烏,大日淩空是帝王才能使用的圖案啊。(黃色的龍袍是隋文帝製定的皇帝服飾,漢代的兗服上麵繡的是三足金烏,大日淩空,源於楚人對太陽神東皇太一的信仰)而且明顯孫策那副比喬仁的更加高大壯實,肯定是依據身材來做的。


    還能說什麽呢?喬仁無奈道:“好吧,子夏為孤更衣,孤試一試。”


    如果喬仁身前有一麵落地鏡的話,他就會發現穿上這身麒麟吞金甲,就如同穿上了一身中國版的黃巾聖鬥士鎧甲一般,這明光鎧如今還沒裝備披風,簡直就是一模一樣。


    不過確如張溫所言,這身鎧甲確實很輕,感覺上就跟一般的魚鱗甲差不多重量。其實漢末就已經有早期的明光鎧曹魏的大將幾乎都是穿得明光鎧,但是重量方麵卻不敢恭維,故而也隻有身材高大馬匹良好的曹魏大將才會穿著明光鎧,而東吳將領還是穿魚鱗甲,比起身材和力量東吳這邊的將領終究弱了幾分。


    “這樣的明光鎧製作了多少?”對於這身鎧甲喬仁可不想藏私。


    “都督,製作精良的鎧甲共有三十二副,另外可以裝備士卒的鎧甲已經製作了五百多副。”


    “三十二副!”喬仁在心裏默默的盤算了一下東吳方麵有頭有臉的將領,發現三十二副剛剛夠送,除了周瑜幾乎都可以人手一件,至於周瑜如今怕是沒有帶兵的機會了,因為他的身體又差了一些,而且漢代的大司馬大將軍幾乎都沒有直接帶兵的機會,強如衛青在坐到這個位置之後也閑置了三年,畢竟是最高軍事統帥哪能動不動就自己帶兵呢!而且周瑜的身體,孫策也不會讓他帶兵,說以喬仁也不打算送周瑜鎧甲了,免得觸景生情。


    “都督,裝備士卒的是否先行裝備您的親衛。”張溫問道。


    喬仁的親衛私曲有千人,都是軍中勇士來自越人和廬江上甲,人數也合適,五百多副鎧甲剛好可裝備一曲。


    喬仁不假思索直接答道:“好!但是將製作方法連同這些精致的鎧甲一並送往建業,製作方法獻與主公,其餘鎧甲送於諸位將軍。”


    張溫精於世故,當然知道該送些什麽人,用不著喬仁再囉嗦,再說這些話言之於眾畢竟不好。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東吳國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道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道然並收藏東吳國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