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日帳內商議一幹事宜之後,各路將官皆是按照計劃行動,不過原本準備占據芍陂湖邊要地的黃忠、朱桓的八千大軍還沒有看見水呢,就得到前線斥候的回報,原本駐紮在芍陂的青州黃巾不見了。所謂不見並不是說沒有人煙,而是因為軍屯是軍事編製和軍營管理方法一樣,而斥候此去隻見到民居而沒有見到任何的軍帳。


    須知的原本芍陂旁就有足足五萬多的青州黃巾(軍屯)在此地屯田,供給壽春的一幹糧秣需要,可如今原本在這裏的青州黃巾全都不見了,豈不是應了戴綱的猜測,這可是了不得的情報,若是壽春的黃巾真的嘩變,那夏侯惇就像一隻沒了牙齒的老虎。


    因為夏侯惇不同旁人,他是曹軍之中唯一一個可以使用青州兵的大將,有青州兵這樣的精銳,他又何必要用其他的雜牌呢!故而夏侯惇麾下青州兵所占的比率非常大,除了有正規軍(青州兵)一萬多近兩萬之外,還使用了五萬青州黃巾作為軍屯,屯紮在芍陂。


    所謂軍屯就是“寓兵於農”的政策。曹操論軍屯為:“夫定國之術,在於強兵足食,秦人以急農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漢武帝在黃河河套以至河西張掖、酒泉一帶有屯墾戍卒60萬人,用以充實邊防。真要算起來後世的府兵製也算是一種軍屯,隻不過是改良版,分配關係不一樣。明代的世兵製也可以算是軍屯的一種,明代軍屯分為常操軍、屯軍兩種。就地區分布而言,有邊屯有營屯。隋唐用府兵戰於天下,明代用世兵以衛國,雖然漢代的軍屯並不以作戰為主要目的,但青州黃巾也不算是普通的軍屯,真要用之作戰並不比後世的府兵差了,這也是壽春為何難打的原因。


    豈止是難打,簡直喬仁、戴綱都不敢打!明麵上看起來隻有三萬兵馬,其中有一萬多善戰的青州兵,但真要打得急了,憑借夏侯惇在青州黃巾中的威信,完全可以把那五萬屯田的黃巾召集起來,整合兩萬大軍妥妥的,其餘的一些老弱還可當輔兵使用。


    “如今芍陂西麵的軍屯,全都不見了,看來後將軍所料果不其然。”老黃忠金甲白須,一副老當益壯的摸樣,而事實上他也的確是老當益壯,人生七十古來稀,自古有多少七十歲的老將,就是老將的代名詞廉頗、李廣,真正還在沙場的時候也不過六十來歲而已,說起來廉頗的墓就在壽春城北,也不知道黃忠會去祭拜否?


    朱桓實際上已經是不惑之年了,卻還隻是區區一個揚武校尉,要說沒有怨言那是不可能的,但誰叫他吳郡朱氏引狼入室,把朱治這頭餓狼的富春朱氏作為偏家給入了宗籍,被朱治憑借勢力給硬生生的把族長的位子給搶了,沒了家族的幫助,朱桓原本曆史上的功績也都是些打山賊和平定丹陽、新都的越人作為起家的,如今能當上揚武校尉都還是喬仁決得他在後世名聲頗大的緣故。


    “老將軍,何不找一兩個當地的百姓問一下呢?”朱桓抹了抹鄂下的短須,若有深思的說道,似乎看出了些許端倪。


    黃忠聞言一想,反正沒找到敵人,找個老百姓來問一下也是不錯,便讚許道:“嗯,不錯,休穆言之有理,來人去找幾個當地百姓來,記住是請來,不得造次。”


    “喏!”當下黃忠的族子黃明便帶著幾個親衛去了。


    “休穆,你精於軍事、統兵用計皆有不俗的造詣,為何要藏拙呢!?戰後,老夫就寫信向太尉舉薦你,現在國家戰事不斷正是用人之際。”黃忠灰白的胡子說得激動時都還會顫抖,最後還補了一句:“可不能謙虛。”


    看著說教的黃忠,朱桓是一陣踉蹌,心裏也是無語之至。誰不想當高官,誰是王八蛋!在朱桓心中喬仁不肯用他的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他是吳郡朱家的族人還是嫡係族人,而吳郡朱家是孫權最大助力。喬仁若是不傻,不提防他掌軍就算不錯了,哪還會重用他至少他朱桓是這麽想的。而他卻是有苦自知,在宗族他被朱治算計丟了族長的位置,在淮南他又被喬仁猜疑不得重用,和朱然的遭遇簡直一模一樣。可朱然都否極泰來,被調到荊州還在喬仁手下狠狠的露了一把臉,如今都當上了襄陽太守了!


    ‘也不知道我朱休穆的好運何時才到!’看著黃忠關懷的眼神,朱桓也是暗歎一聲,他和老黃忠久居合肥共事一處,自然也有了感情。黃敘算是黃忠的老來子,三十多才有得黃敘,而且由於重病不能參軍,隻能習醫如今做到了太醫令也算不辱門風,但他久在建業又不能子承父業黃忠還是難免會有些遺憾,故而就把幾分父愛轉移到了朱桓的身上,說起年齡四十出頭的朱桓才像是七十的老黃忠的兒子,而三十裲襠歲的黃敘說是孫子都有可能。


    “老將軍說的是!”朱桓硬著頭皮答道,不過顯然老天沒讓他尷尬太久,不過半分鍾的時間,黃明去的那間農房就傳來的刀劍相擊的聲音。“老將軍,情況不對。”


    “走,去看看!”


    兩人翻身下馬一氣嗬成,是有幾分神同步,之後自有親衛牽過戰馬,兩人就扶著腰間的寶劍,警惕的往農房走去。


    映入眼簾的而是一片狼藉,黃明和幾個親衛手執環首刀對這幾個農夫摸樣的漢子怒目相向,而這個個農夫雖然沒有拿著製式武器,但是隻拿著尋常用的農具和生鏽的樸刀,就有一股彪悍之氣油然而生。


    “久經戰陣!”黃忠嘴裏冒出了隻有她和朱桓兩人才聽得見的聲音,“明兒,何事動武!”


    “回將軍··”


    “你是吳軍的將領?”黃明還沒來得急回話,就被那名唯一拿著生鏽樸刀的漢中打斷。“吳軍怎麽會出現在這裏。”


    一句話就出賣了他的身份,尋常百姓見到穿著明光鎧的將領不說嚇尿了,至少也是唯唯諾諾不敢亂說話,哪有這位這般問東問西的。頓時黃忠、朱桓對視一眼,具是從對方眼中看出了止不住的笑意。


    “我來告訴你吧?”朱桓越眾而出,撥開護衛在前的親衛。“不過,你得先告訴我,你所任何職?”


    “什麽所任何職?”


    “哈哈!”朱桓輕輕一笑,不依不撓的說下去:“在青州兵中,看你的鞋子,是牛皮的吧,這起碼是軍候才能穿的。這麽看來你至少是一個軍候,你手中的樸刀鏽跡斑斑,但卻不是因為年久受潮,而是因為血跡沾染沒來得急清洗,這麽多血跡必是一場大戰。而且刀刃上都起來口子,就更加印證了你參加過不止一次大戰。這樣一看,你必是因功升上去的,軍候、經曆過大戰,你還不是青州兵。”


    “這位將軍眼尖,不錯!我的確曾經是魏王手下的軍候,怎麽?你們吳軍想要某家的腦袋,哼哼,那就看你們有沒有這個能耐了!”


    “說笑了,你自己都說你曾經是,現在不過布衣百姓一名,你的頭顱又值幾個賞錢,本將要你的頭幹嘛,隻要你回答本將幾個問題便是,若是你答應,本將可以做主不打擾你們一家,甚至不打擾再者附近的所有的卸甲士卒。”


    “好!你要問什麽?”


    “看來這周圍的農莊真的全是卸甲的軍士,本將問你是不是青州兵的?可是壽春夏侯惇麾下?”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東吳國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道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道然並收藏東吳國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