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西斜,天就要亮了。輕悄悄的大地,微微發亮的天際。


    在黎明前星月之輝的映照下,一支行色匆匆的軍隊,正在疾行軍於大道之上。夜風中,旗幟隨風展動,諾大的一個“魏”字隱約可見。


    這是一支一萬人左右的魏軍,由護鮮卑校尉牽招親自統領,目標直指河東郡西麵重鎮蒲阪。護鮮卑校尉是一個新的將職,這當然也是由於鮮卑是一個相對新生的民族有關。別看護鮮卑校尉聽上去隻是一個千石的校尉,但是其實權可是不小。一如漢代就有的護烏桓校尉、護羌校尉其職權囊括了與其相關民族的所有事務。


    護烏桓校尉遠來自匈奴中郎將,武帝時,霍去病擊破匈奴左地,乃遷烏桓人於上穀、漁陽、右北平、遼東等郡塞外。置護烏桓校尉,擁節,秩比二千石,以護內附烏丸,擁節監領之,使不得與匈奴交通,既而並於匈奴中郎將。東漢光武帝時,和護羌校尉、護越校尉一起被裁撤,直到中興初,班彪上言宜複此官,以招附東胡,乃複更置焉。擁節,以監領其眾,並領鮮卑。之後鮮卑做大,曹魏有專門設置了護鮮卑校尉由牽招時任,和護烏桓校尉田豫一起坐鎮北疆。


    牽招雖然名為護鮮卑,但是其麾下的幾乎全是三郡烏桓騎兵,機動力極強,在河東被王平攻略的時候,遠在太原的並州刺史粱習就審時度勢派出了牽招所部,不想正好趕上了大戰的末班車。


    數天前,從並州北下的牽招和他的兩萬大軍出其不意的出現在了解縣城下,全無防備的守軍被轉眼擊潰,魏軍幾乎兵不血刃的拿下了這座河東郡的重要城鎮。而攻破解縣的第三天天,牽嘉就帶著曹真的親筆書信和作為參軍的曹泰來到了解縣,看過曹真的書信後,牽招便留下五千兵馬支援安邑,自將一萬大軍奔襲蒲阪。


    隻要將那座連接關中與河北的戰略重鎮攻陷,魏軍隨時都可以再次攻入關中就像當年的徐晃一樣,再不濟也要斷了漢軍東進的道路。沒有渡口和有關隘相抗可是兩碼事。。


    解縣之戰的成功令曆經敗戰的參軍曹泰信心倍增,他相信,漢國上下對並州軍根本就毫無防備,蒲阪津將同解縣一樣輕易可下,而他也將親身參與這近幾年來少有的勝仗。


    天將要亮了,曹泰暫時將戰馬駐於疾行的大隊之旁,看著大聲的激勵著疲憊士卒的牽招。眼見其雄姿英發不由得感慨,一年之前他也是這般摸樣,作為曹真之子曹泰並沒有一飛衝天,反而是從低層開始曆練,好不容易做到一個不錯的位置,可有遇到這麽個大敗。


    歎息間,一騎從正前方飛奔而來,正是先鋒一個烏桓千夫長,奔至牽招的馬前,那個發型詭誕的千夫長舉其雕弓大聲的說道:“大人,斥候回報,蒲阪(蒲津渡口)東城並未見多少漢軍,看來他們是全無防備。”


    蒲阪城夾黃河而立,東岸為東城,西岸為西城,想要奪據蒲阪津渡口,就必須先占領東城。


    牽招聽聞大喜,揮手道:“真是天助我大魏,傳令下去,全軍加快行軍,必須於天亮前抵達東城。”


    號令傳下,一萬魏軍奔行更快,將卷起漫天的塵土,如狼似虎般向蒲阪東城疾馳而去,隻留下一地的煙塵證明其來過的痕跡。


    當第一縷朝霞升起,照亮了黃河東岸那座**的城池時,由北而來的沙暴已清楚的映入視野之中。


    一萬魏軍來勢洶洶,在第一道朝霞升起之時殺到蒲阪東城之下幽禁之路。


    借著黎明的曙光,牽招遠眺向數裏之外的蒲阪東城,遙見城頭旗幟零亂,看不見多少巡城之兵,而剛剛打開的城門口,似有幾個零星的身影在晃來晃去,應該是在打掃道路。


    “將軍,賊軍毫無察覺,真是天助我大魏啊”曹泰撥馬而來,一臉興奮的叫道。


    牽招仔細的對著城樓打量片刻,並沒有察覺到什麽異樣,漢軍和王平是真的沒有察覺。說來也是王平隻是一番偏軍,如何能夠觀察到這個局勢和北方的動向,若是真的可以被他察覺,王平就不隻是王平了。


    有見於此,牽招奮然拔出寶劍,高聲喝道:“傳令全軍開始攻城,先入敵城者賞牛羊千頭。”


    曹泰還不太熟悉烏桓騎兵們的進攻方式和對於他來說有些莫名其妙的封賞方式,但是這並不妨礙他想要報仇雪恨的心意。“將軍,末將請戰!!”


    牽招多少有些意外的看著比曹仁小上一圈的曹泰,他和曹仁多有接觸深知曹仁的勇猛,見其長子雖然‘瘦弱’但卻一樣勇猛,笑得嘴都咧開。“壯哉!去吧!!”


    號令一下,曹泰撥馬向前對著原本準備出擊的千夫長點頭,然後隨著蒼涼號角聲的響起,二人一同率領著三千先鋒軍轟然而出,向著全無防備的蒲阪城殺去。


    盡管經過了一夜的奔行,士兵們已是疲憊不堪,但在‘重賞’的激勵下,他們鼓起全身的氣力,呼喊著殺向敵城。


    或許是因為天色初明,城頭的巡邏軍並未及時發現敵人的動向,待到他們驚恐的辯別出席卷而來的不是風塵,而是無數虎狼之敵時,卻是為時已晚,魏軍轉眼已殺到護城河邊。


    眼瞧著敵人方才驚覺,吊橋不及放下,城門不及關閉,隻要再加一把勁,就可以成功的衝入城門,這個時候的曹泰,兩個眼珠都興奮得通紅,猛抽馬鞭,一馬當先的向著吊橋殺去。


    可是那千夫長可不這麽魯莽,隻見他大呼一聲:“飛射!!”


    飛射---乃是騎射的一種,是烏桓騎兵最為慣用的一種戰法。隨著一聲令下,無數賁馳中的烏桓騎士從胯下掏出彎弓,引弓拉箭在行進之間朝著原本就荒無人煙的城牆,如同列陣一般的射擊。


    霎時間箭如雨下,還是那種陣雨,一陣接一陣連綿不絕。烏桓騎士分作兩輪,先一輪是前一千餘人射擊,之後他本便放慢腳步衝洗拉弓,而後麵的騎兵就順勢超出對著城牆射擊,如此來回就叫飛射。


    銜接迅速的箭雨將原本就沒有幾個人的城頭幾乎掃射一空,不過半柱香的功夫,曹泰手持大刀一馬當先的衝進了城門洞之中,而後三千烏桓騎兵緊隨其後。


    王平也是倒黴,此時他正在城內的一處府邸休息,半夢半醒之間聽到喊殺之聲不絕於耳,剛睜開眼睛就聽到親衛急報,魏軍已經攻入城中,東城已然失守,如今魏軍大部正朝西城殺來。


    蒲津渡口位於黃河之東,故而蒲牢城的西邊就是渡口,額魏軍的目的不言而喻就是搶占渡口,不然漢軍狗急跳牆一把火把船全燒了,來個魚死網破。


    可是王平會選擇魚死網破嗎?答案是否定,作為益州人卻到長安投靠曹**,漢中之戰後有轉而投效了劉備,王平並不是一個為了盡節可以舍棄姓命的人,可以說他是一個渴望建功立業的將領,然而這樣的人一般都怕死。


    得知魏軍入城,戰局已經一發不可收拾之時。王平果斷的舍棄了蒲牢東城,收攏殘軍直接奔往渡口,架起僅有的幾艘軍艦就準備渡河而去,絲毫不在乎魏軍還會不會攻入關隴。王平的撤離留給了魏軍一個完整的東城,以及一些船隻,可以說是給魏軍留下了一個攻擊關隴地區的唯一跳板。(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東吳國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道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道然並收藏東吳國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