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吳迅速平定潘臨等人的叛亂這個消息傳到鄴城之時,曹睿就眼皮直跳,陳群等重臣也敏銳的察覺到,他們挑動吳國內部叛亂一事似乎是被吳人有所察覺。但他們還沒有來得及布置防禦戰線之前,吳國大舉北伐和蜀漢屯兵潼關的消息就傳遍了大江南北。


    這一次吳國並沒又做什麽保密工作,反而是大張旗鼓的北上,不僅軍隊明火執仗大搖大擺的進軍,喬仁還特意遣了無數細作深入曹魏腹地宣揚吳**威和喬仁的新政。這一切對於世家大族來說算不上什麽,甚至喬仁的新政還頗為世家所抵觸。但是喬仁的目標本就不是世家,而是那些曹魏的屯田戶。


    曹魏的屯田戶比起世家大族的隱蔽戶還要淒慘,曹魏屯田有民屯和軍屯兩種。民屯每人為1屯,屯置司馬,其上置典農都尉、典農校尉、典農中郎將,不隸郡縣。收成與國家分成:使用官牛者,官6民4;使用私牛者,官民對分。屯田農民不得隨便離開屯田。軍屯以士兵屯日,60人為1營,一邊戍守,一邊屯田。屯田對安置流民,開墾荒地,恢複農業生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屯田製的剝削較重,屯田農民被束縛在土地上,身份不自由,屯田士兵則更加艱苦,而且隨著曹魏世家大族的抬頭,這些屯田逐步被世家說吞並,不少屯田民戶已經淪為了無地民或是世家的奴仆。


    而此時吳國的新政對於他們的吸引力可想而知,十稅二、編戶齊民、少的不能再少的人頭稅,在吳國隻要有一畝半分田就可活下去,而且不受他人的束縛。


    當曹魏腹地流言蜚語不斷之時,頭疼不已的曹睿隻好先聽之任之,因為眼前要應付的是吳國的北伐大軍。好在曹睿到底還算知兵。雖然得到消息晚了一些時間,但是他還是做出了應對。他也是懂戰略的知道宛洛一地糾葛太深,吳國必定不會主攻,甚至必要之時隻是做做樣子而已,不然喬仁怎麽會帶著自己的中軍去了壽春。所以在集合群臣的意見之後,曹睿就做出了應對,以豫州刺史滿寵為鎮東將軍督豫州、兗州軍防範壽春;另外重新啟用被他老爹打壓的宗親重臣曹洪,拜其為驃騎大將軍,督揚州、冀州、青州以及中央軍的一部分屯兵於泰山,同時抽調幽州的毋丘儉部歸於曹洪麾下。令華歆、王肅為軍師,老將賈逵為輔準備在泰山國附近阻擊吳軍。


    曹睿之所以敢於抽調幽州的兵馬,就是看準了公孫恭是個軟蛋,連撿便宜的事情都不敢做,即使他現在名義上臣屬於吳國但也隻是名義而已。絕對不會奉吳國的軍令出兵幽州,如此才抽調了幽州兩萬多精兵南下準備在青州抗敵。


    譙郡樵縣。這可不是隻是一個縣城如此簡單。魏文帝黃初三年,詔以譙城為陪都,與長安、許昌、洛陽、鄴並稱“五都”。樵縣是曹氏龍興之所,是魏國的帝鄉,然而這樣這個重要的城池卻因子孫後人的無能而暴露在戰火之中,擾了祖先的清靜。


    在曹休潰敗之後。魏國阻擋吳軍的前沿陣地就設在了樵縣。如今豫州刺史左將軍滿寵、兗州刺史建武將軍王淩以及在下邳被水衝走卻大難不死的揚烈將軍、徐州刺史王昶率部在此地駐紮。雖然有三州刺史所率之兵馬,但實際上人數也不過是兩萬左右,而且還不甚精銳。沒辦法,誰叫魏國的精華都被曹真和司馬懿這哥兩給分走了呢!


    此時喬仁的船隊還沒有到達壽春。而孫韶的大軍卻已壓進樵縣。兵貴神速的道理,喬仁不可能不知道,若是等到喬仁從建業來到壽春,魏國的部署恐怕早已到位,實擺實的打可不是吳國的作風,故而早在喬仁出建業之時,就下令三軍開拔進擊魏國。孫韶出壽春威逼樵縣,戴綱處彭城攻泰山,唯獨隻有陸遜在樊城打醬油。


    不過孫韶在到達樵縣外之後,嚐試性的攻打了幾次,便又偃旗息鼓,將大營交給前來助戰的喬治,而自己領著一萬大軍在汝南郡遊蕩。不過,魏國方麵除了樵縣的大軍以外,呂虔也率了一萬步騎遊走在側翼。


    而這個時候的樵縣城和城外的江東兵倒是有些相敬如賓的樣子。城外的喬治在接掌了吳軍大營之後,便沒有讓大軍再輕易的向樵縣城所什麽攻擊,畢竟先前的他們已經在孫韶的指揮下攻擊了幾次,並沒有占到什麽便宜。而作為初陣又是區區一個偏將的身份統領數萬大軍,喬治自己心裏也是發慌。


    但是沒辦法,誰讓孫韶居然異想天開的把城外大營交給喬治,而自己帶著一萬大軍去攻打側翼的汝南去了。不過好在,孫韶還沒有完全不管,至少留下了劉循作為副手幫助喬治,可是已經升為平北將軍的劉循作為喬治的副手,多少有人看不過去。但一想到,喬治的身份眾人啞然,誰叫此次吳國三路大軍的統帥百戰百勝的喬大司馬是他爹呢,這可是小王子一枚啊。而且喬治雖然沒什麽威望的但是武藝卻是頂呱呱,就是孫韶、郝昭都不是其對手,僅此一點在實力第一的軍隊中便有了統兵了基礎。


    然而喬治的謹慎卻讓城中的幾位坐不住了,為了防止吳軍以疑兵之法繞過樵縣,攻入豫州其他的郡縣,在城內枯坐依舊的王淩提出主動出擊,一探虛實。但是這一想法,一出口就被主帥滿寵給否決,生性謹慎的滿寵是不可同意這麽冒險的做法。然而另外一個刺史王昶卻頗有幾分讚同王淩的意思,幾次爭辯下來滿寵都有些招架不住了。


    不管是打或不打,對於此事守在樵縣城內的幾個人來說,他們的最終目的都是先要保證樵縣城的安全,若是他們選擇了打,而吳軍又不是疑兵在之後在混戰之時,以吳軍人馬的人多勢眾,難保人家不會趁亂攻城,到時候首尾不得兼顧的情況下,要是將樵縣城給丟了的話,卻是太過失敗了。


    而且即便是選了打,主動出擊,可是城內的兵力是有限的,出兵多少人,能夠給予吳軍多少傷害,又要打成個什麽樣子才是目的,畢竟眼下即便是城內的魏軍全部出動也不可能將吳軍布置在城外的大營給攻破了,即便是要攻破其中位於南門的一座偏營卻也是有些不可能的。


    畢竟他們在攻擊的時候,卻是不能將樵縣城的安穩給放下的。若是隻為了一探虛實,便要出城攻打吳軍大營的話,那樣做來卻是意氣之爭,與大局總是無利為多的。


    故而滿寵這個時候卻是先要將王淩的真實想法先問個通透的,其實對於王淩主動出擊的想法,滿寵卻也是有些遲疑的,畢竟守城之戰自是最忌諱悶戰的,就像這個時候,兩下裏隔著城池彼此相望,卻是沒有什麽動作。隻是一種壓抑的氣氛籠罩在樵縣城上。


    城中的氣氛不好,自然也會漸漸的影響到將士們的守戰之意,繼而再影響到其他的種種,卻是連鎖反應之下,於守城之戰多有幾分傷害的。


    當然對於城外的吳軍大營,倒是沒有這方麵的問題的,畢竟人家在城外雖然有營寨為界,可是在那裏他們卻是可以往來驅馳,自由行走的。雖然有呂虔領著一萬人,在樵縣以北的地方看著,不過這點兵力,在吳軍的麵前卻是不足為患的,又怎麽能夠讓那些個吳國兵馬為之忌憚呢


    而城內的魏軍,卻是就要考慮到這些個事情的。人在有事情的時候,或許腦子裏被事情所憂思自是不會想到太多其他的事情,可是一旦休息下了的時候,自然便會因為無所事事而恒生處一些奇怪的想法。


    滿寵和王淩幾人也都是經年的老將了,守城,攻城,這樣的事情也是經曆過很多的,不過在這個時候,若是按照他們固有的經驗的話,自然是繼續的把手城池,畢竟身為守城一方本來就是出於被動的一方,不能夠輕易的選擇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東吳國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道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道然並收藏東吳國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