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虔在側翼的步騎軍隊是以騎兵居多,大概占了五成左右,不然也不會讓其**在側翼了。這五千騎兵大多都是三郡烏桓的精銳騎兵,放之曹魏都算騎術精湛之輩,除了裝備差點,其餘都是一流。


    而在江東這邊在魏軍幾人看來自然就是少有大量的騎兵了,除了一些個將軍以及親衛能夠乘騎之外,當然這數量多少是代表了個人的身份罷了,其餘的兵士們,卻是沒有多少善於騎馬的騎兵所屬的。東線方麵除了戴綱的鬼麵騎士以為別無百人以上的騎兵,然而就是這鬼麵騎士都被戴綱帶到了徐州去。


    故而此時那些時常跟在呂虔身邊的那一批烏桓騎兵,倒是一個很有戰力的存在。這也是王淩想要出城打上一仗的依仗,騎兵和步兵的行軍速度差異是明顯的,即使孫韶親率的側翼和呂虔的步騎軍團,相距樵縣的距離相當,但呂虔無疑來得更快,也更猛。。


    雖然滿寵自是一直都在樵縣城裏忙活著,修築城內的守禦工事,不過不管是誰,這種總是被動挨打的局麵,總是不讓人開心的,更何況久守必失,這樣的事情,卻也不是不會發生的。


    滿寵之所以在城內不斷的修築於那些工事,也是為了以防萬一。當然若是能夠將城外江東大營攻破的機會的話,他卻是也會主動去抓住的。


    而今雖然王淩提到了側翼**的呂虔,以及呂虔手上掌握的那些個騎兵,不過他卻是也並沒有寄希望於呂虔能夠將江東大營給攻破,畢竟兵力有限,實力差距卻是抵不過那人數上的優劣之比的。


    就像之前曾說的,此時的滿寵也隻是希望將此時籠罩在樵縣城中的那些個聞著都是一股子壓抑的氛圍給打開一下子。或許是跟滿寵心中所有感應,百裏之外的呂虔這些天來,卻也在思索著如何領著一萬人在眼下的局麵中發揮一點作用。


    之前的呂虔也是領著兵士們探查過吳軍的糧道,也是有心將之破壞的,為此他卻是領著一萬大軍在還沒有到了樵縣城的時候,曾經打過幾個埋伏,不過效果卻是不如人意,畢竟當時的孫韶自然知道他們大軍固然是人多勢眾,然而也正因為如此,卻也對於後勤的糧草供應是一個極大的考驗,因此對於後方的糧草運輸,他更是小心謹慎的多,卻也因為如此,呂虔在對於吳國大軍的糧道上動的腦筋沒有什麽收獲。


    不過也正因為這樣,倒是讓呂虔更是將心思放到了樵縣城外的江東軍的大營這裏了。畢竟喬治雖然看上去身份高貴,但熟知吳國的人都知道,喬治隻是喬仁的義子,而且之前從未領兵作戰,有多少能力無從得知,但以己度人呂虔認為一個王侯之子又未曾曆練能有幾分能耐,如果是名聞江表的廬江喬循,他還能高看幾分。


    吳軍在孫韶離開之後,自然也是有好些個營寨空了下來,不過對於這些空閑的營寨,他們卻是沒有拆除的意思,每個方位的警戒,碉樓鹿角拒馬卻都依然完好的保存,而每到夜晚的時候,吳軍附近的篝火卻是沿著他們的營寨延伸出好遠。卻是因為喬治害怕會有人乘虛偷襲而入,而將營寨之外的警示用的篝火布置的更多了些。雖然有些不忿於喬治的小心謹慎,不過看到這樣的架勢,呂虔一時之間也是沒有多少辦法的。


    畢竟對方小心有謹慎,自然也就讓他們少了許多可以利用的機會的。不過呂虔卻也沒有灰心。他雖然不會對大營再有什麽心思了,可是對於那一部專門是來看住他的丁奉所部倒是起了心思。


    呂虔自是不知道丁奉從孫韶那裏到底得到了什麽將令,也不知道在喬治執掌大營的這段時間裏,是不是又給丁奉下達了什麽樣的指示,反正在呂虔起意將他的大軍**後撤的時候,丁奉所部卻是亦步亦趨的跟了上來。


    此時的樵縣城外,吳軍的大營離樵縣城南不過五裏的距離,之所以吳軍大營和樵縣城如此的近,卻是因為吳軍軍要將魏國方麵的空間死死的壓製住,不給城內魏國方麵的人物有什麽可以利用的空間。當然他們如此做也是為了減少每次大軍進攻的時候,那些攻城器械來來回回往返所需要的時間,現在如此的近距離,自然能夠讓吳軍造好的那些個高級攻城器械能夠快速的進入戰場,向城頭上的魏國士卒發威施壓。


    而吳軍的大營自是離樵縣城不足五裏,而呂虔所部的營寨卻也隻是和樵縣城下不到一百零五裏的距離,至於丁奉所部卻是在離吳軍的大營的六十裏之外,也就是和呂虔他們相距不到五十裏之遙。


    呂虔自是將自家的營寨稍稍的退卻,而丁奉卻也是跟著推進,見到這樣的局麵,呂虔卻是有心的測驗一下,丁奉他們能夠跟隨自己這一萬多人的底限在什麽地方。最後卻是在呂虔他們相距吳軍大營已經約一百二十裏的地方,丁奉便不終於再相跟了。


    呂虔見到這樣,自是確認了這便是丁奉所部的極限了,而此時丁奉他們相距吳軍大營也隻有八十裏的距離。這樣的距離,若是騎兵跑來,不過是幾個時辰便能趕到,而對於步卒來說,若是在黑夜之時,或許便需要一個夜晚的時光,也不可能走到。


    故而在有了這番發現之後的呂虔,便開始動起了殲滅丁奉這一部吳軍的主意。曹魏近十年來,連吃敗仗,準確的說是魏武帝在漢中之後便就沒有什麽拿的出手的戰績。在如今士氣低迷的時刻,魏軍急需一場重新獲取信念的勝利。就是出於如此的目的,呂虔的大軍動了。


    這一天,卻是個時無月色的夜晚,不過對於有心的魏軍來說,丁奉這一部吳軍營寨之外的那些個篝火卻是最好的指路明燈。


    對於有篝火指明方向的兵士們,行走在之前他們退卻過的道路上,卻是不需要費什麽力氣,就迅速的趕到了淩**大營之外。


    夜黑風高夜,殺人放火時


    按照呂虔的指揮,這夥子本就是為了殺人放火的魏**兵們,卻是趕在二更過半的時分來發動的這一次的夜襲之戰,雖然吳軍兵自然是防備甚嚴,不過似乎是因為多曰的平安無事,還是讓吳軍士卒們有了些懈怠之意,而呂虔讓大軍進入的時候,也是選擇了人們容易犯困的時候。


    在夜色中,一方不會因為夜色朦朧而阻礙了自己的視線,而另一方卻是在沉睡之後猛地驚醒之時的渾身乏力,這樣的情況下,盡管丁奉迅速的指揮著手下的兵士們給聚集精神,要將局麵給壓製下來,不過這種情勢卻不是那麽好維持的。


    就在呂虔大感高興之時,原本慌亂的吳軍士卒似乎是得到了什麽命令,一對對和衣而睡的親衛們,端著灰泥、清水將原本燃燒著的火把、篝火一一撲滅。呂虔對於吳軍的做法是不明所以,不過在他看來吳軍這是垂死反撲,熄滅火把也隻是為了趁夜色逃跑而已。


    然而事實恰恰相反,呂虔不僅沒有改過對於吳軍缺馬的成見,也沒有吸取曹休戰敗的教訓,他不知道的是吳軍幾乎沒有夜盲症。


    在篝火熄滅之時,五千魏軍騎兵頓時抓瞎,而吳軍士卒卻是瞪大了眼睛,拿著手中鋒利的環首刀嚎叫著往魏軍身上招呼。(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東吳國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道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道然並收藏東吳國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