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陽城南的官道之上,一陣急促的馬蹄之聲傳來,顫微微的木板這一刻似乎經不起戰馬的踐踏,發出陣陣呻吟,輕輕的晃蕩之中,很像是要散架的樣子。賀齊騎著一匹矮小的滇馬一馬當先的衝在最前麵,緊隨著賀齊身後的費棧不由皺緊了眉頭,一臉的擔憂。
賀齊也是臉色陰沉,麵帶焦急,他擔心的不是馬蹄下的棧道,而是不遠處的江陽城,那高大城牆下麵的城門,在他們即將衝近城門的時候,竟然還沒有開啟。難道是沙摩柯和鄧濤他們被蜀軍軍發現了,出了意外?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即使是他們被發現,但已衝近關前,賀齊顯然已經來不及改變主意。不過看看胯下戰馬掛著的人頭,賀齊心中大定。五日之前,但王宏的大軍離開江陽城往南而去走不過三十裏就中了吳軍的埋伏,包括王宏在內兩千多人無一幸免變成了吳軍的戰績。料想城內不過千人,自己這兩萬多大軍再怎麽也能拿下。
吳軍一路北進至此,翻山越嶺之間戰馬實在難以通行,即使是善於爬山的滇馬他們也隻帶了千餘匹,但他們這次是要突襲,突襲講究的就是速度,以雷霆之勢一擊而中,即便失手,也能憑著戰馬之利及時回轉。故而賀齊將全軍上下所有的馬匹全部集中起來,用作突襲之用。隻不過蠻人、越人不善馬者十之**,能夠用於突襲的偽騎兵也隻有賀齊本部的漢人軍士而已。
賀齊在這個時候心情無比的沉重,看著越來越近的城門依舊緊閉,沒有絲毫打開的跡象,賀齊心中沒來由的一頓慌亂,奪不下江陽城沒有關係,以後還有機會,還有辦法。但沙摩柯和鄧濤的意圖若是被蜀軍發現了,那他們隻怕凶多吉少了,隨同他們前來的還有二十名兄弟,那可是隨他從荊州千裏迢迢趕來的兄弟,他實在不願聽到這些兄弟陣亡的消息。這還不提沙摩柯的身份,吳帝親封的蠻王位同郡王爵位、平南將軍,最重要的是五溪蠻軍隻聽他的,若有個三長兩短則大事休矣。就算是鄧濤也是他親衛出身的老校尉,和他轉戰天南數十年。於情於理、於公於私賀齊都不想他們有任何的差池。
但腦海中的理智讓賀齊冷靜了下來,他的心中雖然悲痛,但他身後千餘悍卒的生命顯然也很重要,如果沙摩柯等人任務失敗,那奇襲江陽的計策就得取消,大軍應該立即轉頭去合回合剩餘的兵馬,準備強攻江陽城。此時關係著大軍的生死存亡,任何一步都不能出了差錯。
眼看著已近城牆敵軍的射程,賀齊心如死灰,準備揮槍掉轉馬頭,這時,不可思議的事情突然出現,原本緊閉的城門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突然打開。
賀齊心中先喜後驚,一時之間沒有弄清楚到底是沙摩柯他們得手,還是蜀軍將計就計,但機會就在眼前,根本容不得他遲疑,賀齊暗自咬了咬牙,不由自主的握緊手中的長槊,回頭看了一眼麵色各異的悍卒,大聲喝道:“殺過去!”
城門洞開,千餘騎兵長驅直入一鼓作氣的殺進了城,而此時圍攻李虎等人的蜀軍也顧不得眼前的幾個遊勇,轉身就想再把城門管住,可是請客容易送客難。在益州南部甚少看見騎兵,更別說規模以上的騎兵。
江陽城南門的三百士卒幾乎沒有對付騎兵的經驗,雖然吳軍的馬匹及其矮小但是終歸是騎兵,衝擊力還是有的,一個衝鋒幾乎就將蜀軍倉惶組織起得陣勢衝了個七零八落。終歸,騎兵是克製輕步兵的,剩下的戰鬥隻是屠殺而已。
“怎麽樣,軍司馬大人!!”李虎左手蒙著腹部,右手戰刀直指薛榮,麵目猙獰的問道:“想要個什麽樣的死法!!?”
薛榮身邊此時是一個親衛也沒有,因為他們盡數都死在了李虎的刀下,往生極樂了。薛榮身上也被吳軍添了好幾個口子,熱騰騰鮮血直往外冒,落在地上就是一陣熱霧。“你到底是誰居然敢襲擊官軍,你們這些亂臣賊子不得好死!!”
“誰!?忘了自我介紹,孤王大吳平南將軍、五溪王沙???摩????柯!所以,你還是給孤王死來!!!!”李虎,不是沙摩柯惡狠狠的說道。??????????????????????????????????????????????
樊城,右軍師車騎大將軍行轅,也就是如今的荊豫雍前部大都督行在。此時這間裝潢簡單的屋子裏燈火通明,窗外白雪皚皚,屋內幾爐炭火將室內的溫度定格在十攝氏度,一個還算舒服的溫度。
原本緊閉的屋子被人突然打開,一陣涼風夾雜著幾點雪花飄進,燈火隨之搖曳,陸遜緊了緊身上穿著的貂皮大袍,看著來人抖了抖身上的雪,微笑道:“義封,來爐邊坐著,這暖和!!”
“喏!!!”
朱然不長的胡子此時全被染成了白色,一到火爐邊盡數化了水,弄得黏黏糊糊的很是難受,不過朱然顯然顧不得這些,將陸遜遞過來的溫酒一飲而盡,滿足的了砸吧砸吧嘴,說道:“托這場大雪的福,山路難行、官道也是積雪甚深,漢軍在奪下武關之後便隻能固守,不得南進。漢中而來的漢軍也應糧道不濟而退軍,總的來說戰事對咱們還是有利”
“也不能這麽說!!”陸遜可不如朱然這般樂觀,搖搖頭歎氣道:“漢水結了冰,據下麵人來報,已可跑馬。咱們的水師盡數都被困在港中,動彈不得,失了水軍之利,本督心裏擔心啊!。”
朱然聞弦歌而知雅意,補充道:“大都督可是擔心漢軍會渡河去攻打上庸三郡?馬超方麵已經退軍,上庸三郡有淩統將軍和陳武將軍駐守想來不會有大礙,即使漢軍渡河,所能派遣的兵馬亦是有限,想要拿下三郡有些吃力,都督大可放心!!倒是後將軍的奇兵,至今尚且沒有消息,某擔心???”
“沒有消息,便是最好的消息。不是嗎!?”陸遜對於賀齊倒是不擔心,這位的資曆比他還深,這種突襲千裏的戰鬥又不是沒打過,以蜀中留守的兵力想殲滅他們簡直是癡人說夢。
“也對,至少證明後將軍還在蜀中奮戰。就不知道,蜀中的漢軍能有幾分成色!!?“朱然撇嘴笑道。
不是陸遜、朱然看不起益州本土兵,而是他們實在是太不給力了。早在劉焉入主益州的年代,就看不上這些益州兵,甚至於劉焉的主力盡數是關隴入蜀的難民組成的東州兵。反觀益州本土士卒在剿滅蜀中叛亂和劉表作戰的幾次戰鬥中,表現出來的戰鬥力實在是令人難以恭維。
劉備入蜀之時,益州兵幾乎是望風而降的範,少有的幾次的抵抗也是東州兵挑大梁,就是已故的吳大司農劉璋提起益州兵都是直搖頭,即使劉備入蜀之後,益州兵多以訓練,但是比起身經百戰的吳軍精銳,無論是士氣、訓練度、血性還是裝備都差一大截,加上蜀中總兵力加起來不過四萬,其中最精銳的兩萬還在入蜀的江州等要地,腹心的蜀軍的戰力,哎!不提也罷!???????????????????????????????????????????
廬江,宛城。淮南的天氣比之襄樊要暖和一些,不過今年冬季尤其嚴寒,即使是宛城也下起了小雪。不過宛城昔年喬仁留下的練兵場卻是熱火朝天的景象,五千士卒正在此地操戈持刀。
喬循一身戎裝站在高台之上,手提帛書高深喝道:“現今宣布軍令,王長史有勞了。”
新任的廬江長史王祥接過喬循手中的帛書大聲喊道:“軍中行動,以鼓旗為征。嚴鼓一通,步騎士悉裝;再通,騎上馬,步結屯;三通,以次出之,隨幡所指。住者結屯幡後,聞急鼓音整陳,斥候者視地形廣狹,從四角而立表,製戰陣之宜。諸部曲者,各自安部陣兵疏數,兵曹舉白。不如令者斬。兵若欲作陣對敵營,先白表,乃引兵就表而陣。臨陣皆無歡嘩,明聽鼓音,旗幡麾前則前,麾後則後,麾左則左,麾右則右。麾不聞令,而擅前後左右者斬。伍中有不進者,伍長殺之;伍長有不進者,什長殺之;什長有不進者,屯長殺之。督戰部曲司馬、校尉,拔刃在後,察違令不進者斬之。一部受敵,餘部不進救者斬。臨戰兵弩不可離陣。離陣,伍長什長不舉發,與同罪。無將軍令,妄行陣間者斬。臨戰,陣騎皆當在軍兩頭;前陷,陣騎次之,遊騎在後。違命髡鞭二百。兵進,退入陣問者斬。若步騎與賊對陣,臨時見地勢,便欲使騎獨進討賊者,聞三鼓音,騎特從兩頭進戰,視麾所指,聞三金音還。此但謂獨進戰時也。其步騎大戰,進退自如法。吏士向陣騎馳馬者斬。吏士有妄呼大聲者斬。追賊不得獨在前在後,犯令者罰金四兩。士將戰,皆不得取牛馬衣物,犯令者斬。進戰,士各隨其號。不隨號者,雖有功不賞。進戰,後兵出前,前兵在後,雖有功不賞。臨陣,牙門將騎督明受都令,諸部曲都督將吏士,各戰時校督部曲,督住陣後,察凡違令畏懦者。口有急,聞雷鼓音絕後,六音嚴畢,白辨便出。卒逃歸,斬之。一日家人弗捕執,及不言於吏,盡與同罪。”
詞句雖長,而且繞口,但是台下的五千士卒卻也能明白個大概,就是聽不明白這多個斬字也能讓他們謹慎一二。這五千人都是喬循在廬江郡中良家子弟和臨近郡縣自由民中招募的士卒,廬江的兵源在漢末也能排在前五,尤其是步卒算是一流。
而喬循顯然想要把這五千士卒練出一隻精兵,吳國的領兵製現今隻是有了些許限製但是談不上廢除,故而日後喬仁去世留下的一萬士卒,喬循也能接管一二。
不管,到底不是嫡子,能有多少士卒可襲領,他不想喬晟日後至少都是九卿、漢陽公(吳國爵位每代降爵一等,除非是世襲罔替),喬仁留下的兵馬起碼有七八千都可以襲領。而喬循卻還是淒慘得多,別看他舅舅戴綱麾下兵馬無數,但是驍果軍、鬼麵騎士等有名有姓的精銳都是喬仁的私兵,戴綱自身也隻是有三千部曲而已,戴綱的兒子都不夠,哪裏顧得上他。
“軍令一下,若有不尊重,殺之!!”喬循冷眼把台下的幾個校尉都瞅了一個遍,最後揚聲道:“所有士卒,著雙重皮甲、提長戈翻越這座土牆,之後射箭三矢。一失不中者,繞城三圈。三矢全中者,今晚吃羊肉!!”
“喏!!!”
看著士卒被各自校尉拉去訓練,王祥稍帶蹣跚的走了過來,輕聲說道:“府君,你至今沒有將職多有不便,是不是請大王或是左車騎(戴綱)給你出一個將令?”
“嗬嗬!寒妻已經請五叔出馬了,不日陛下的任命就將下來了,先生放心!!”
說來也是一樁喜事,原本喬循來廬江之時就把孫魯班一並帶了過來,可是就在蜀漢翻臉大軍威壓武關之時,宛城的孫魯班卻是病了。那日但大夫為孫魯班把脈,說出那句喜脈之時,喬循激動地都快要哭了。
喬循十八歲成親,至今已有五六年,雖然秉承喬仁的教導二十歲之前不可圓房,可是喬循如今可是二十四五,這在漢代都算是即將步入中年,可是孫魯班的肚子卻絲毫不見動靜,這可急壞了孫尚香和喬循的生母戴蘭。
就算是口中說著不急的喬循,心裏也不是滋味,眼看著孫紹的長子孫奉都十歲,孫鬆的長子孫陽都十四歲了,作為喬仁的長子至今無所出,怎麽也說不過去吧!直至那日,喬循才長一口氣。由於孫魯班已有三月身孕,喬循就將她送回建業安胎,同時也為了日後接生。順帶著也去向孫朗吹吹耳風,讓孫朗出麵給喬循要一個武職。
越王孫朗如今雖然是閑職,但是也是皇叔一枚,官居宗正卿一職,由他出麵皇帝隻會當他是給孫魯班的夫君尋職,而不會加重對喬仁的忌憚。畢竟喬家幾子除了喬豐以外,也隻有喬循的官職最低,再由孫朗出麵尋個官職,也可閉悠悠之口。
這一些王祥也是明白,故而暗自點頭,讚賞喬循的小心,嘴裏卻是問道:“不知,郡主打算向越王殿下討要一個什麽樣的職位呢!!?”
這句話原本不該問的,可是孫魯班的性格乖張而又張狂,王祥怕她一個不好,虎口大開,要了一個太高的職位,徒惹人非議。
“這個!!”喬循聞言也是少有擔憂,不過想著自家夫人的智慧和走之前的承諾,喬循穩固心神說道:“寒妻大約是替某要一個裨將或是偏將的職位吧!!!”
喬循心想喬治已經升為伏波將軍,他領一個偏將也是應有之意吧!!可他卻沒有想到,孫魯班給他要的並不是第七品上的偏將或裨將,居然是一個第五品上的討寇將軍。(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本站)訂閱,打賞,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賀齊也是臉色陰沉,麵帶焦急,他擔心的不是馬蹄下的棧道,而是不遠處的江陽城,那高大城牆下麵的城門,在他們即將衝近城門的時候,竟然還沒有開啟。難道是沙摩柯和鄧濤他們被蜀軍軍發現了,出了意外?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即使是他們被發現,但已衝近關前,賀齊顯然已經來不及改變主意。不過看看胯下戰馬掛著的人頭,賀齊心中大定。五日之前,但王宏的大軍離開江陽城往南而去走不過三十裏就中了吳軍的埋伏,包括王宏在內兩千多人無一幸免變成了吳軍的戰績。料想城內不過千人,自己這兩萬多大軍再怎麽也能拿下。
吳軍一路北進至此,翻山越嶺之間戰馬實在難以通行,即使是善於爬山的滇馬他們也隻帶了千餘匹,但他們這次是要突襲,突襲講究的就是速度,以雷霆之勢一擊而中,即便失手,也能憑著戰馬之利及時回轉。故而賀齊將全軍上下所有的馬匹全部集中起來,用作突襲之用。隻不過蠻人、越人不善馬者十之**,能夠用於突襲的偽騎兵也隻有賀齊本部的漢人軍士而已。
賀齊在這個時候心情無比的沉重,看著越來越近的城門依舊緊閉,沒有絲毫打開的跡象,賀齊心中沒來由的一頓慌亂,奪不下江陽城沒有關係,以後還有機會,還有辦法。但沙摩柯和鄧濤的意圖若是被蜀軍發現了,那他們隻怕凶多吉少了,隨同他們前來的還有二十名兄弟,那可是隨他從荊州千裏迢迢趕來的兄弟,他實在不願聽到這些兄弟陣亡的消息。這還不提沙摩柯的身份,吳帝親封的蠻王位同郡王爵位、平南將軍,最重要的是五溪蠻軍隻聽他的,若有個三長兩短則大事休矣。就算是鄧濤也是他親衛出身的老校尉,和他轉戰天南數十年。於情於理、於公於私賀齊都不想他們有任何的差池。
但腦海中的理智讓賀齊冷靜了下來,他的心中雖然悲痛,但他身後千餘悍卒的生命顯然也很重要,如果沙摩柯等人任務失敗,那奇襲江陽的計策就得取消,大軍應該立即轉頭去合回合剩餘的兵馬,準備強攻江陽城。此時關係著大軍的生死存亡,任何一步都不能出了差錯。
眼看著已近城牆敵軍的射程,賀齊心如死灰,準備揮槍掉轉馬頭,這時,不可思議的事情突然出現,原本緊閉的城門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突然打開。
賀齊心中先喜後驚,一時之間沒有弄清楚到底是沙摩柯他們得手,還是蜀軍將計就計,但機會就在眼前,根本容不得他遲疑,賀齊暗自咬了咬牙,不由自主的握緊手中的長槊,回頭看了一眼麵色各異的悍卒,大聲喝道:“殺過去!”
城門洞開,千餘騎兵長驅直入一鼓作氣的殺進了城,而此時圍攻李虎等人的蜀軍也顧不得眼前的幾個遊勇,轉身就想再把城門管住,可是請客容易送客難。在益州南部甚少看見騎兵,更別說規模以上的騎兵。
江陽城南門的三百士卒幾乎沒有對付騎兵的經驗,雖然吳軍的馬匹及其矮小但是終歸是騎兵,衝擊力還是有的,一個衝鋒幾乎就將蜀軍倉惶組織起得陣勢衝了個七零八落。終歸,騎兵是克製輕步兵的,剩下的戰鬥隻是屠殺而已。
“怎麽樣,軍司馬大人!!”李虎左手蒙著腹部,右手戰刀直指薛榮,麵目猙獰的問道:“想要個什麽樣的死法!!?”
薛榮身邊此時是一個親衛也沒有,因為他們盡數都死在了李虎的刀下,往生極樂了。薛榮身上也被吳軍添了好幾個口子,熱騰騰鮮血直往外冒,落在地上就是一陣熱霧。“你到底是誰居然敢襲擊官軍,你們這些亂臣賊子不得好死!!”
“誰!?忘了自我介紹,孤王大吳平南將軍、五溪王沙???摩????柯!所以,你還是給孤王死來!!!!”李虎,不是沙摩柯惡狠狠的說道。??????????????????????????????????????????????
樊城,右軍師車騎大將軍行轅,也就是如今的荊豫雍前部大都督行在。此時這間裝潢簡單的屋子裏燈火通明,窗外白雪皚皚,屋內幾爐炭火將室內的溫度定格在十攝氏度,一個還算舒服的溫度。
原本緊閉的屋子被人突然打開,一陣涼風夾雜著幾點雪花飄進,燈火隨之搖曳,陸遜緊了緊身上穿著的貂皮大袍,看著來人抖了抖身上的雪,微笑道:“義封,來爐邊坐著,這暖和!!”
“喏!!!”
朱然不長的胡子此時全被染成了白色,一到火爐邊盡數化了水,弄得黏黏糊糊的很是難受,不過朱然顯然顧不得這些,將陸遜遞過來的溫酒一飲而盡,滿足的了砸吧砸吧嘴,說道:“托這場大雪的福,山路難行、官道也是積雪甚深,漢軍在奪下武關之後便隻能固守,不得南進。漢中而來的漢軍也應糧道不濟而退軍,總的來說戰事對咱們還是有利”
“也不能這麽說!!”陸遜可不如朱然這般樂觀,搖搖頭歎氣道:“漢水結了冰,據下麵人來報,已可跑馬。咱們的水師盡數都被困在港中,動彈不得,失了水軍之利,本督心裏擔心啊!。”
朱然聞弦歌而知雅意,補充道:“大都督可是擔心漢軍會渡河去攻打上庸三郡?馬超方麵已經退軍,上庸三郡有淩統將軍和陳武將軍駐守想來不會有大礙,即使漢軍渡河,所能派遣的兵馬亦是有限,想要拿下三郡有些吃力,都督大可放心!!倒是後將軍的奇兵,至今尚且沒有消息,某擔心???”
“沒有消息,便是最好的消息。不是嗎!?”陸遜對於賀齊倒是不擔心,這位的資曆比他還深,這種突襲千裏的戰鬥又不是沒打過,以蜀中留守的兵力想殲滅他們簡直是癡人說夢。
“也對,至少證明後將軍還在蜀中奮戰。就不知道,蜀中的漢軍能有幾分成色!!?“朱然撇嘴笑道。
不是陸遜、朱然看不起益州本土兵,而是他們實在是太不給力了。早在劉焉入主益州的年代,就看不上這些益州兵,甚至於劉焉的主力盡數是關隴入蜀的難民組成的東州兵。反觀益州本土士卒在剿滅蜀中叛亂和劉表作戰的幾次戰鬥中,表現出來的戰鬥力實在是令人難以恭維。
劉備入蜀之時,益州兵幾乎是望風而降的範,少有的幾次的抵抗也是東州兵挑大梁,就是已故的吳大司農劉璋提起益州兵都是直搖頭,即使劉備入蜀之後,益州兵多以訓練,但是比起身經百戰的吳軍精銳,無論是士氣、訓練度、血性還是裝備都差一大截,加上蜀中總兵力加起來不過四萬,其中最精銳的兩萬還在入蜀的江州等要地,腹心的蜀軍的戰力,哎!不提也罷!???????????????????????????????????????????
廬江,宛城。淮南的天氣比之襄樊要暖和一些,不過今年冬季尤其嚴寒,即使是宛城也下起了小雪。不過宛城昔年喬仁留下的練兵場卻是熱火朝天的景象,五千士卒正在此地操戈持刀。
喬循一身戎裝站在高台之上,手提帛書高深喝道:“現今宣布軍令,王長史有勞了。”
新任的廬江長史王祥接過喬循手中的帛書大聲喊道:“軍中行動,以鼓旗為征。嚴鼓一通,步騎士悉裝;再通,騎上馬,步結屯;三通,以次出之,隨幡所指。住者結屯幡後,聞急鼓音整陳,斥候者視地形廣狹,從四角而立表,製戰陣之宜。諸部曲者,各自安部陣兵疏數,兵曹舉白。不如令者斬。兵若欲作陣對敵營,先白表,乃引兵就表而陣。臨陣皆無歡嘩,明聽鼓音,旗幡麾前則前,麾後則後,麾左則左,麾右則右。麾不聞令,而擅前後左右者斬。伍中有不進者,伍長殺之;伍長有不進者,什長殺之;什長有不進者,屯長殺之。督戰部曲司馬、校尉,拔刃在後,察違令不進者斬之。一部受敵,餘部不進救者斬。臨戰兵弩不可離陣。離陣,伍長什長不舉發,與同罪。無將軍令,妄行陣間者斬。臨戰,陣騎皆當在軍兩頭;前陷,陣騎次之,遊騎在後。違命髡鞭二百。兵進,退入陣問者斬。若步騎與賊對陣,臨時見地勢,便欲使騎獨進討賊者,聞三鼓音,騎特從兩頭進戰,視麾所指,聞三金音還。此但謂獨進戰時也。其步騎大戰,進退自如法。吏士向陣騎馳馬者斬。吏士有妄呼大聲者斬。追賊不得獨在前在後,犯令者罰金四兩。士將戰,皆不得取牛馬衣物,犯令者斬。進戰,士各隨其號。不隨號者,雖有功不賞。進戰,後兵出前,前兵在後,雖有功不賞。臨陣,牙門將騎督明受都令,諸部曲都督將吏士,各戰時校督部曲,督住陣後,察凡違令畏懦者。口有急,聞雷鼓音絕後,六音嚴畢,白辨便出。卒逃歸,斬之。一日家人弗捕執,及不言於吏,盡與同罪。”
詞句雖長,而且繞口,但是台下的五千士卒卻也能明白個大概,就是聽不明白這多個斬字也能讓他們謹慎一二。這五千人都是喬循在廬江郡中良家子弟和臨近郡縣自由民中招募的士卒,廬江的兵源在漢末也能排在前五,尤其是步卒算是一流。
而喬循顯然想要把這五千士卒練出一隻精兵,吳國的領兵製現今隻是有了些許限製但是談不上廢除,故而日後喬仁去世留下的一萬士卒,喬循也能接管一二。
不管,到底不是嫡子,能有多少士卒可襲領,他不想喬晟日後至少都是九卿、漢陽公(吳國爵位每代降爵一等,除非是世襲罔替),喬仁留下的兵馬起碼有七八千都可以襲領。而喬循卻還是淒慘得多,別看他舅舅戴綱麾下兵馬無數,但是驍果軍、鬼麵騎士等有名有姓的精銳都是喬仁的私兵,戴綱自身也隻是有三千部曲而已,戴綱的兒子都不夠,哪裏顧得上他。
“軍令一下,若有不尊重,殺之!!”喬循冷眼把台下的幾個校尉都瞅了一個遍,最後揚聲道:“所有士卒,著雙重皮甲、提長戈翻越這座土牆,之後射箭三矢。一失不中者,繞城三圈。三矢全中者,今晚吃羊肉!!”
“喏!!!”
看著士卒被各自校尉拉去訓練,王祥稍帶蹣跚的走了過來,輕聲說道:“府君,你至今沒有將職多有不便,是不是請大王或是左車騎(戴綱)給你出一個將令?”
“嗬嗬!寒妻已經請五叔出馬了,不日陛下的任命就將下來了,先生放心!!”
說來也是一樁喜事,原本喬循來廬江之時就把孫魯班一並帶了過來,可是就在蜀漢翻臉大軍威壓武關之時,宛城的孫魯班卻是病了。那日但大夫為孫魯班把脈,說出那句喜脈之時,喬循激動地都快要哭了。
喬循十八歲成親,至今已有五六年,雖然秉承喬仁的教導二十歲之前不可圓房,可是喬循如今可是二十四五,這在漢代都算是即將步入中年,可是孫魯班的肚子卻絲毫不見動靜,這可急壞了孫尚香和喬循的生母戴蘭。
就算是口中說著不急的喬循,心裏也不是滋味,眼看著孫紹的長子孫奉都十歲,孫鬆的長子孫陽都十四歲了,作為喬仁的長子至今無所出,怎麽也說不過去吧!直至那日,喬循才長一口氣。由於孫魯班已有三月身孕,喬循就將她送回建業安胎,同時也為了日後接生。順帶著也去向孫朗吹吹耳風,讓孫朗出麵給喬循要一個武職。
越王孫朗如今雖然是閑職,但是也是皇叔一枚,官居宗正卿一職,由他出麵皇帝隻會當他是給孫魯班的夫君尋職,而不會加重對喬仁的忌憚。畢竟喬家幾子除了喬豐以外,也隻有喬循的官職最低,再由孫朗出麵尋個官職,也可閉悠悠之口。
這一些王祥也是明白,故而暗自點頭,讚賞喬循的小心,嘴裏卻是問道:“不知,郡主打算向越王殿下討要一個什麽樣的職位呢!!?”
這句話原本不該問的,可是孫魯班的性格乖張而又張狂,王祥怕她一個不好,虎口大開,要了一個太高的職位,徒惹人非議。
“這個!!”喬循聞言也是少有擔憂,不過想著自家夫人的智慧和走之前的承諾,喬循穩固心神說道:“寒妻大約是替某要一個裨將或是偏將的職位吧!!!”
喬循心想喬治已經升為伏波將軍,他領一個偏將也是應有之意吧!!可他卻沒有想到,孫魯班給他要的並不是第七品上的偏將或裨將,居然是一個第五品上的討寇將軍。(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本站)訂閱,打賞,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