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處的山坡之上,數千的騎兵眾正在鄧艾的帶領下靜靜的打量著敵方的戰場,隻因他們為吸引黃炳的注意也是極為疲憊,所以此番並無上陣。鄧艾目不轉盯的打量著遠處已是連中數刀,仍舊浴血奮戰的黃炳,心中不由的暗歎口氣。


    “大人!我等就在這裏等著?”鄧艾聞言轉頭,卻是另一員小將陳泰不知何時已是策馬來到自己的身後,看著一臉稚氣未脫的陳泰,鄧艾輕輕的笑了一笑,接著緩緩道:“不錯,等,等到這場戰事的最後。”


    鄧艾知道陳泰乃是司空陳群之子,潁川陳氏嫡流,在魏國算是最高貴的那一批子弟,而且陳群和他的恩主司馬懿關係密切,乃是私交甚篤的好友,司馬懿的崛起也離不開陳群的舉薦之功,故而鄧艾能放下心思來跟陳泰解釋。而且鄧艾身後的騎兵也很是陳泰從洛陽帶出的屯騎營,若不是因其身份,曹真也不會把這隻精銳交給司馬懿,再有司馬懿交給他鄧艾。


    說完幾句,鄧艾目光遠眺。此時戰場之中,大勢幾乎已定。而黃炳則在黃邕和親兵的保衛下浴血突圍,場中數以千計的魏兵從四麵八方阻擋黃炳,戰況已然攀上激烈的峰頂。


    看著身邊已是僅有數百人,但已然可以突殺而出的黃炳一幹軍馬,鄧艾深吸口氣,轉頭對著陳泰道:“玄伯小將軍走吧,到了我們上場的時候了。”


    陳泰緩緩的看著一臉堅毅的鄧艾,躬身問道:“全聽將軍吩咐!”


    鄧艾緩緩的提起頭,對著身後的屯騎大聲喝道:“兄弟們,走吧!目標是――黃炳的腦袋!”


    “殺!!!”一聲怒吼,震驚戰場。


    黃炳耷拉著的腦袋也因這一句殺字而舉目四望,眼見得他們逃生的必經之路上。一處山坡塵煙四起,緊接著大地不安的震動,昭示著一隻千人以上騎兵正風馳電掣而來。


    “吾命休矣!!!”黃炳蔚然一歎,握緊了手中的大刀。他明白現在的情況已經是難以回天了,吳軍還剩不到百人的親衛,而魏軍後有數千步卒前還有至少千人的騎兵,想來也就是那隻碰過麵的鄧艾所部。


    “弟兄們,死則死矣!殺敵報國!!”明知求生無望的黃炳長刀向天,高聲大喝,以他的家教和身份投降的事是做不出來的。好在如今剩下的都是他爹黃蓋留給他的精銳,是肯為主將效死的敢戰親衛。


    隨著黃炳的一聲高喝,四下裏滿是血跡的數十親衛都握緊了手中的刀兵,心想著殺一個夠本殺兩個翻本,麵對呼嘯而至的騎兵舉起了‘屠刀’。


    碰!碰!一聲怪異的響動。驚奇了戰場上的波瀾,原本鄧艾方向的煙塵諸將歸於沉寂。陣陣廝殺聲由遠及近傳來。


    “將將將軍。難不成是我軍還有援軍!!”黃邕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可是這陣陣的廝殺聲、叫喊聲做不得假,而且魏軍也完全沒有必要來欺騙他們。


    誰也不想死,但是此時此刻黃炳還是抱著必死的決心,因為如今的殘部全靠一股狠勁支撐一旦泄了氣,就是萬劫不複的局麵。根本不需要鄧艾的騎兵。就是身後的步卒也能要了他們的命。“弟兄們,魏狗被援軍擊潰了,隨本將殺敵!!!”


    大致上,黃炳的親衛都是騎兵。雖然人憊馬疲但也要強過同樣疲憊的魏軍步卒,隨著黃炳的高呼,殘餘的吳軍也算明白了,隻有配合不知道哪裏冒出來的援軍才能活命,於是也不再吝惜馬力,重重的打著鞭子朝遠處狂奔而去。


    一刻鍾前,鄧艾高舉長槍正發動衝鋒之際,一匹快馬絕塵而來,那騎士身重三箭,全靠一口氣吊著,來到鄧艾身前說了一句話,就命喪黃泉。可就是那一句話讓鄧艾一顆心沉到穀底。


    “喬喬字大旗!!”


    大約在長江以北,打著喬字鎏金大旗的將領不多,也就兩個,一個是吳國的太傅、大司馬、漢陽王喬仁,另一個則是伏波將軍喬治。這兩個人哪一個都不好惹,喬仁自不必說說一代名將,在其身後鐵定跟著三四萬的中軍。而喬治雖然年幼但是勇猛無敵,手底下又有一隻鬼麵騎兵,衝起陣來所向披靡,這也是鄧艾不想麵對的。


    就在這時,一隻千人的騎兵踏著落日的餘暉,洶湧而至,領頭的騎士一手拎著方天畫戟,另一手在肩上扛著一麵碩大的旗幟,廬江喬三個鎏金大字,被陽光渡得神聖。鎏金大字可是有講究的,並不是一般的將領都可以使用,隻有第三品以上的將領和王室才能使用。


    先天上,鄧艾的氣勢就弱了三分,但畢竟是日後的滅蜀名將豈會不戰自潰。調整好呼吸之後,鄧艾高呼一聲:“跳轉馬頭,前軍變後隊,準備迎敵!!!”


    “嗚嗚嗚!!!”蒼涼的號角響徹天地,這並不是西涼軍隊慣用的號角,也不是魏軍曾經聽過的號角聲。若是有常駐在海邊的人便可以聽出,這是吳國海軍慣用的螺角,而此時想起的聲音,更是從印度洋進口的。


    隨著號角聲的悲鳴,兩支軍隊越發的接近,百米、八十、五十、二十,砰!兩隻騎兵狠狠的撞在了一起,絞殺、血流,戰場必備的因素一個都不少。


    而鄧艾也對上了,那個把戰旗交給旗手的戰將。那吳將看著年過三十,武藝純熟而且方天畫戟這種兵器甚少有人用得有水平,但眼下這武將卻是難得好手,接連二十合雙方誰也沒占著便宜。


    “來將何何人!!”鄧艾的口吃總是會在關鍵時刻掉鏈子。


    “本將廬江郡都尉賈洪!!!”那漢子一口標準的吳地官話,一聽就是建業出來的人。


    “廬江!?”鄧艾終於明白眼前這支部隊的來曆,既不是喬仁的中軍也不是喬治的部隊,而是江夏旁邊的廬江太守、討寇將軍喬循的隊伍,隻是不曾想到喬循這才多長時日就練成了這麽一支部隊。


    這支部隊當然不完全是喬循練出來的,固然其中的大多數都是廬江新幕的士卒,但是各級什長、隊正、屯長等等都是由孫朗的舊部組成。這次為了自家夫君孫魯班可是費勁了心思,不僅說動小五叔孫朗出麵求官,還將孫朗在合肥、廬江的舊部要了一千人來。


    孫朗畢竟在淮南一線多年,手底下多少有些兵馬,在其調任建業之後,這些兵馬並沒有隨他去建業,而是在其部將的管理下駐守在六安一帶。而喬循接任太守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這些精銳要了一批過來。


    孫朗和喬仁的關係不必贅言,而孫朗和戴綱的關係亦是不錯,左右這些兵馬他這個閑散王爺也沒大用,順水推舟的送人也就送了。不過也多虧了孫朗的大度,喬循才得以短時間成軍來支援江夏。


    得知對付來曆之後,鄧艾不由得心生退意,廬江是大郡又毗鄰江夏,眼前的部隊不過是前峰而已,恐怕後麵還有數千人的部隊,他自己這點騎兵可不夠看了。


    就在這時原本的身後又起波瀾,黃炳帶著他為數不多的殘軍,以必死的決心突然殺出,讓魏軍頓時膽寒,倒不是魏軍怕了他們隻是來得太突然,魏軍誤以為是吳軍的埋伏而喪了膽氣。眼見事不可為,鄧艾倒也光棍,說了幾句場麵話,便帶著部隊脫離戰鬥。


    “賈大哥!!”黃炳有氣無力的趴在馬背上對賈洪說道,不過他的戰馬比他更加有氣無力。


    “嗬嗬!!黃老弟辛苦了,快歇息吧!府君的大隊馬上就到了,江夏萬無一失!!”賈洪是賈華的長子,自幼就跟這些官二代相處頗多,由於年長一些也頗有威望。


    “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東吳國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道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道然並收藏東吳國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