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幽州將士如何不通禮儀,如何禮樂崩壞了?汝若不能說出個所以然,便請試某寶劍是否鋒利。”


    麵對公孫瓚赤果果的威脅,楊光依舊麵不改色的微微躬身行禮,接著質問道:“公孫將軍,想你身為一方諸侯,更是我大漢鼎鼎大名、享譽塞外的‘白馬將軍’,緣何竟如此失禮?明知我冀州使者前來,不肯親身出迎便罷,竟連將校都不曾派出一名。如此做派,若非幽州禮樂崩壞,便是將軍毫無賢德矣。”


    公孫瓚畢竟是一介武夫,哪裏能說得過楊光這樣的辯士?一時間,竟然被楊光一番辯駁說得啞口無言。


    一旁的關靖見自己主公被難住了,急忙開口替他解圍,反問楊光道:“這位使者好大的威風,不知姓甚名誰,於冀州官居何職啊?”


    楊光一見關靖也是一身文官的裝束,而且是這個大帳裏唯一的一個文官,頓時明白這位就是自己最大的對手,隻要戰勝了他,其他那些武夫根本不足為慮了。當下抖擻精神,拱手回答說:“在下河間楊光,草字子輝,蒙韓刺史和我家都督厚愛,忝為軍機參讚,我家都督亦稱為‘參軍’。還未請教?”


    “某乃幽州長史關靖。”關靖說著,忍不住譏諷道:“原來爾不過一介小小軍機參讚,汝可知我主公麾下俱是赫赫有名的上將,豈能自降身份出迎?說來,貴軍都督竟讓一小吏出使,該不是有意折辱於我家主公吧?”


    聽了關靖的話,公孫瓚稍稍平息的殺氣再度高熾起來,單手已經摁住劍柄,隻要楊光有半分應對失當,都有可能被一劍斬殺。


    “早聞先生雄才偉略之大名,如今見麵方知盛名之下其實難副。”楊光絲毫沒有受到公孫瓚的影響,依然侃侃而談:“學生確實官職卑微,但此刻確實代表冀州兵馬大都督出使貴軍,將軍若是以禮相待,世人都會知道是在敬重我家都督,而非我這小小參軍。至於說到某職位低微,不足以代表冀州出使之事,我家都督對此自有定論。”


    關靖當然不會讓楊光蒙混過關,當下忍不住追問了一句:“你家都督有何定論?既然楊參軍深以為然,何不說出來,讓我等也參詳一二?”


    “既然關長史如此感興趣,楊某自然知無不言。”楊光等的就是關靖接口,當下笑著說道:“我家都督在更換界橋守將之時,曾對沮授先生說過這麽一句話,光切以為用在此處亦是十分妥當的。他說‘術業有專攻’,而楊某文不成、武不就,除了這三寸不爛之舌,根本一無是處,擔任參軍之職為的就是負責出使、談判之責。”


    術業有專攻!


    這句話在後世被無數人奉為經典,更是成為很多成功老板用人的準則,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但是在這個年代卻完全沒有這樣的概念,很多文臣越俎代庖去統兵打仗,還打得有聲有色;也有不少大將之才,上馬能治軍,下馬能治民。


    關靖也恰恰屬於那種允文允武的“全能型”人才,此時聽聞韓楓提出來那個全新的理念,頓時浮現連翩。人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所以很多人所說的全能其實很大程度上,就是全不能的代名詞。縱觀整個三國,真正能治軍也能治民的人才也沒有幾個,至於那個智近乎妖的家夥,根本就屬於人類的範疇,請大家忽視他吧。


    公孫瓚沒有想那麽多,倒是很直接的說道:“原來楊參軍是個辯士,不知道今日來是要與我‘合縱’還是要與我‘連橫’?哈哈……”


    因為辯士一般學的都是縱橫家的學術,而無論是蘇秦的“合縱”還是張儀的“連橫”,都是縱橫家永不褪色的經典。甚至縱橫家的稱謂也是從兩人的事跡中得來,所以公孫瓚才會有此一說。


    楊光滿麵笑容的回答道:“啟稟將軍,我家都督這次委派我前來,其實不過是禮尚往來罷了。”


    “禮尚往來?楊參軍此言何意啊?”公孫瓚明顯屬於天然呆,竟然不自覺的又一次跳進楊大參軍為他挖下的陷阱之中:“我幽州並未派遣使者,焉有禮尚往來之說?”


    楊光似乎突然想起了什麽,然後急忙否認道:“將軍所言極是,是光記錯了才是,那人確實不是幽州將軍的使者,而是幽州牧的使者。”


    “幽州牧?”公孫瓚聞言臉色終於微微一變,語氣也頓時變得冷厲了幾分:“先生這是何意?還請見告。”


    見自家主公那副冷厲的表情,加上楊光言語已經觸及了主公的底線,嚴綱等幾個大將也都一個個不懷好意的望向楊光白皙的頸脖。似乎是在觀察著,那一處好下刀。


    楊光雖然被那些將領異樣的眼神盯得心裏發毛,菊花一陣陣收縮,但還是硬著頭皮說道:“其實,我家都督的意思很簡單,他敬重將軍是抵抗外族的英雄,所以希望能與將軍公平一戰。既然如今外族時時威脅幽州安危,他便希望你我兩家就此罷兵,渤海郡就暫時借與將軍屯兵,待日後再來較量便是。”


    公孫瓚心中有些意動,但是一旁的關靖又滿是疑惑的插嘴問道:“如今我幽州腹背受敵,正是汝冀州軍最好的戰機,汝家都督竟然會放棄這樣的好機會,莫非有何陰謀不成?”


    楊光不屑的掃了關靖一眼,滿是譏諷的說道:“我家都督說了,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幽、冀兩州皆是大漢疆土,將軍與我家都督亦都是漢臣,縱使有些許爭端,不過是兄弟閻牆。但是外族入侵,身為大漢子民自該同仇敵愾,豈能因一己之私而置民族大義於不顧?”


    “好,說得好!”公孫瓚忍不住拍案叫絕,連連說道:“果然是英雄所見略同,那些外族殘害我大漢子民無數,簡直毫無人性,我等豈能與之為伍?貴軍都督果然非常人可比,不知姓甚名誰,能否告之一二?”


    “有何不可?我家都督對將軍亦是十分仰慕的。”楊光雖然說得十分客氣,但是臉上卻洋溢著一股油然而生的傲氣:“我家都督亦是我冀州少主,上韓下楓,字伯甫。”


    “韓伯甫?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公孫瓚沒有想到冀州都督竟然是韓馥的兒子,頓時明白此子將會是自己日後的大敵。ps:兄弟們果然給力啊!還有幾百分就能上首頁榜單了,大家繼續給力支持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父親叫韓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向嘉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向嘉庚並收藏我的父親叫韓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