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陽門戶,居庸關。


    公孫瓚敗亡的消息傳到關上的時候,已經是四五天以後的事情了。在這個蛋疼的年代,通訊就是這麽不方便,所以一個消息的傳遞都是要靠人一步步跑送出來。


    而幽州將士當初都被韓楓集體收押,根本無法將消息傳遞出去,直到單經到來,才陸續放出一些落選的或者負傷的將士,這個消息才算是送了出來。而送到遠在數百裏外的居庸關,自然更要在好幾天之後了。


    公孫止知道這個消息之後,頓時不知所措。由於沒有預料到這個消息如此駭人聽聞,所以他事先並沒有做好預防措施,直接在城頭聽取了探子的匯報,於是這個消息迅速在守軍當中蔓延開來。


    主將戰死,幽州淪陷。


    這樣的打擊幾乎令原本就苦苦支撐的幽州將士們瞬間崩潰,在公孫止的威壓之下,雖然不至於真的立即潰散,但是士氣盡失卻是必然的。公孫止苦苦鎮守居庸關這麽多天,自然也在軍隊中建立了些許威名,雖然不足以和公孫瓚相提並論,但在這樣危機的時刻,所有人都將希望寄托到了他的身上。


    “我大哥戰死之後,那韓楓如今在何處?”公孫止強自按捺住心中的怒火,冷冷的喝問道:“還有我那可憐的嫂子、侄兒他們人又在何處?”


    探子急忙稟報道:“啟稟將軍,主公已經厚葬在易京,主母和公子被韓楓送到冀州。連主公身在易京的親眷都一同被送了過去,那韓楓還向單經將軍保證。盡快向朝廷上書,讓公子盡快承襲主公的爵位。”


    “這小賊倒是會邀買人心啊!”公孫止冷笑了一聲,回頭朝自己的幾員部將說道:“諸位,如今我們前有烏桓人叩關,後有冀州大軍肆虐漁陽,前有強敵後無退路,我們該何去何從?”


    該何去何從?這個選擇題可是事關上萬將士的死活,幾個部將都不敢輕易置喙。生怕一個不小心,就將所有將士拖入萬劫不複的境地。


    沉默了許久,終於有一個部將囁嚅的說道:“既然如今漁陽已失,這居庸關守之何益?再要留駐關上與烏桓人拚死戰鬥,不過是便宜了那幫冀州人罷了。不如……我們幹脆放棄關隘,讓那幫烏桓人入關與冀州人打去吧。”


    公孫止還未曾言語,另一個部將已經斷然否定道:“此言差矣!你我皆是幽州將領。拚死鎮守關隘不是為了任何人,乃是為了保幽州一方平安。放開關隘讓異族人入關,確實可以給冀州人造成一點麻煩,可是漁陽百姓何辜?我幽州百姓何辜?若是因此讓百姓遭受戰火,你我如何對得起主公在天之靈?如何對得起戰死在居庸關的眾將士?此議萬萬不可。”


    “對啊!主公生前就一力主張抵禦外族侵襲,如今屍骨未寒。我們就要放開關隘讓烏桓人入關,豈不是讓主公失望嗎?此舉不妥。”在場的將領都是幽州出身,自然深知烏桓人的危害,所以紛紛出言反對道。


    “好,既然大家都覺得不該放棄關隘。那我們就堅守下去吧。”公孫止雖然沒有幾個兄長的文韜武略,但是沒有野心卻有赤膽忠心。所以他斬釘截鐵的說道:“就讓我們為幽州的萬千百姓。將居庸關牢牢守住,人在關在,人亡關亡。”


    “人在關在,人亡關亡!”所有的部將都齊聲應和道。


    “人在關在,人亡關亡!人在關在,人亡關亡……”整個居庸關上的守軍,紛紛齊聲高呼,聲勢震天,氣勢如虹,因為公孫瓚的死而跌落的士氣,瞬間滿血複活。


    ……


    居庸關外,剛剛做好準備再度攻城的蘇仆延,聽聞城頭喊聲如雷,士氣如虹,頓時鬱悶的對左右說道:“這些漢人真是奇怪,沒事喊幾聲口號竟然就變得士氣大振,莫非使用了什麽巫術不成?”


    蘇仆延身邊的一個漢人幕僚說道:“大王多慮了!這並不是什麽巫術,而是主將用言辭激發了他們的鬥誌,在同仇敵愾之下,士氣自然大振。此番,定然是那公孫止用了烏桓與漢人之間的仇恨激發了他們,所以才會令他們如此激憤。”


    “可是,如今漢人士氣正盛,似乎於我軍攻城十分不利啊!”蘇仆延有些猶豫的說道:“可是連續攻打了這麽多天,原本正是幽州軍疲累不堪之時,若是不趁勢攻城,似乎又有些太過遺憾了。先生何以教我?”


    “兵法雲: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那漢人輕捋胡須,悠然的說道:“公孫止既然要靠激發鬥誌來維持戰鬥力,定然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否則不會輕易如此,所以我們根本無需急躁,依舊是小股部隊不斷襲擾,讓他們疲於奔命便可。待他們士氣衰竭之時,便是我軍發動總攻的最佳時機。”


    “好,先生果然大才。”蘇仆延意得誌滿,連連大笑著回頭朝一員猛將說道:“巴拉虎,你給我繼續襲擾居庸關,務必不能讓幽州人有任何喘氣之機,卻又要盡可能的減少我軍將士的傷亡,明白了嗎?”


    “末將領命。”那烏桓將領答應一聲,便開始調集漢人扈從軍準備襲擾居庸關。


    經過了這麽多天的攻防戰,烏桓軍和幽州軍雙方都已經摸透了對方的虛實,所以就連漢人扈從軍都已經可以和幽州人打得有聲有色。幽州守軍因為箭矢、檑木等器具消耗殆盡,也根本無法再輕易的對烏桓人施以重大的殺傷,隻能憑借地利死死守住城頭,雙方就在城頭上來來回回的展開爭奪拉鋸戰。


    這樣的拉鋸戰,使得人數已經屈於劣勢的幽州人隻能全員皆兵,一直死死的鎮守在第一線,根本沒有任何補充或者休整的時間。很多人幹脆連吃喝拉撒都隻能死死釘在崗位上,為的就是不能給烏桓人任何可趁之機。


    一萬餘幽州將士看似很多,但是其中卻有接近半數是失去戰鬥力或者沒有多少戰鬥力的傷員,這讓公孫止早就已經捉襟見肘了,若不是有那麽一股信念,居庸關早就已經不保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父親叫韓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向嘉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向嘉庚並收藏我的父親叫韓馥最新章節